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重陽過後是深秋,老人養生這樣做

(來源:蕲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重陽節過後

秋風蕭瑟,秋意漸濃

深秋的腳步也近了

這段時間

不僅降溫比較頻繁

一些老年人常見疾病

也需要多加防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關愛老年人健康

不止在重陽節這一天

為您送上一份

深秋時節

老年人養生防病攻略

一起來了解

深秋時節

老年人養生有"四要"

1. 起居要調

秋季應早卧早起。《黃帝内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秋季适當早起,有助于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

另外,秋季仍然晝長夜短,除了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外,還要有适當的午睡來補充。午睡不僅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好好休息,還可以有效地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使人體緊張度降低,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

2. 情志要暢

重陽節過後正值深秋之際,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裡,老年人很容易因景觸情,産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即所謂的“悲秋”。

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還會成為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古人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老老恒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時應“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黃帝内經》)。針對老年人易出現的“悲秋”,《壽親養老新書》說:“此時人子最宜承奉,晨昏體悉,舉止看詳,若顔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

因此,關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重中之重,做子女的也多跟父母唠唠嗑,多交流交流,減少老年人孤獨感。金秋時節老年人也可時常約三五好友,下棋品茗,開懷暢談,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态,有助于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 動要有度

“一場秋雨一場寒”,老年人若堅持适宜的體育鍛煉,中醫認為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但在深秋時節,老年人運動保健也要注意要點,要“動”得健康,“動”得安全。首先,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着過于單薄去戶外活動,以防着涼。

其次,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此外,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明顯,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以免加重關節損傷。

中醫專家介紹,老人應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戶外散步,還可據情選擇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傳統功法。

4. "秋燥"要防

秋季以“燥”為主,故防秋燥為秋季養生重中之重。防秋燥,除了多飲開水,淡茶外,飲食上也要注意預防秋燥。一是适當多吃能夠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蜂蜜、梨、百合、銀耳、蘿蔔、豆制品等。二是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如葡萄、蘋果、柚子、猕猴桃、檸檬、山楂等,以養肝氣。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 、蒜、椒等食物。

秋季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等。另外這一季節也提倡食粥,喝粥可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對消化有幫助,稀粥裡可加一些上述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秋季氣候幹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幹、咽燥、便秘、皮膚幹裂、毛發脫落等症狀。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内的家具,用濕拖布擦地闆,室内還可養魚、養花,或者使用加濕器等。由于老年人皮脂分泌少,秋季适當減少洗澡的次數,以免過頻洗澡把皮膚表面上的一層油脂給清除掉,從而破壞皮膚的水油平衡,盡量選擇堿性小的沐浴品,以免誘發或加重老年皮膚瘙癢症。

對于秋燥引發的便秘,中醫專家介紹,按摩是簡便易行的促排便方法,這種方法可在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前進行。操作方法為:身體仰卧,先将兩手掌心摩擦至熱。然後兩手掌心在右腹下部順時針方向圍繞腹部旋轉,共按摩30圈。

深秋時節

老年人防病"四注重"

1. 天氣漸涼,注重控血壓

天氣确實會對血壓産生影響,夏季氣溫高,是于熱脹冷縮的原理,人體内的血管也随之擴張,血管阻力減小,血壓相應下降。同時,夏季人體多汗,鹽分随汗液排出體外,就像吃了利尿劑一般,令血液容量下降,血壓随之降低。進入秋冬季節,天氣轉冷,血壓又會慢慢升高,而且秋冬季節高血壓患者并發症較多。因此,每年此時門診中,高血壓患者也明顯增多。

中醫專家介紹,一些特色方法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比如每天早、中、晚各梳頭一次;經常用手掌摩擦腳心,可健腎、理氣,有助緩解高血壓;無糖尿病足的人睡前可用溫水泡腳,能刺激腳部穴位,增強血脈運行,調理髒腑。

2. 注重補腎護肝防摔倒

随着年齡增長,人體的細胞、組織、器官慢慢老化,老人發生意外跌倒的幾率大增,對健康的危害極大。中醫認為,人體肢體的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骨等組織的運動由肝腎支配。腎氣漸衰,筋骨不得養,就容易出現骨質疏松、骨折、筋骨錯位等現象。肝氣漸弱,筋不得養,筋經萎縮,就會出現手腳拘攣、四肢麻木、伸屈不利等現象,導緻老人容易摔倒。

因此,做好肝腎養護非常重要,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類補益肝腎的方法。中醫認為,黑色對應于冬季,對應于腎。可适當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除了食補之外,還有動補,比如經常踮腳尖。

3. 注重溫腎陽防晨瀉

中醫專家介紹,不少老年朋友到了重陽節以後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很多人以為是受涼引起的,但是如果總是在早晨的時候腹瀉便要注意是不是腎陽受損了。

晨瀉又稱雞鳴瀉、五更瀉,是肛腸科的常見病。中醫認為,晨瀉多因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内盛所緻。治宜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在醫院确診之後的五更瀉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生姜、大棗等食材煲湯服用,輔助治療,比如大棗可健脾養胃,諸藥合用共奏溫腎暖脾、固腸止瀉之功效。此外,這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避免受涼,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4. 注重補中益氣護胃口

上了年紀,尤其是因慢病導緻體質虛弱的老人,常會覺得身上沒勁,連說話都提不上氣,面色蒼白,還時有頭暈、腹瀉等症狀。如果去檢查,其中很多人存在胃下垂、脫肛等内髒下垂病症,中醫認為屬于“中氣下陷證”。

有時候,有的老人運動量并不大,但說話說多了也同樣會覺得疲倦、沒精神,這可能是傷了元氣,“日出千言,不病自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中醫強調以氣養生,其中,元氣作為諸氣之本,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它卻也極易耗損。如果想保護好元氣,建議平日說話用嗓要适度,語氣盡量平和;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鍛煉時要注意适度、持續和循序漸進。

深秋時節

老年人飲食有"多"也有"少"

這些食物宜多吃

調節飲食平衡也是防病護體的根本。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百合等。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可以适當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飲食裡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對于一些體型偏瘦的老人,建議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像雞蛋、牛奶、魚蝦,都是不錯的選擇。适當蛋白質的攝入,對于老年人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體重适中很重要,體重過低會增加營養不良風險,體重過高則會增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正常體重的老人也應該吃足量的動物性食物。魚、蝦、禽肉、豬牛羊肉等動物性食物都含有優質蛋白以及多種微量營養素,盡量少吃煙熏和腌制肉類。老人還應多喝奶及其制品;有高脂血症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低脂奶、脫脂奶及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考慮飲用低乳糖奶、舒化奶或酸奶。

這些食物應少吃

螃蟹——對于一些有冠心病、高血脂的老年人,螃蟹并不适合食用,尤其應避免食用螃蟹的膏黃。除了螃蟹,動物内髒、魚籽這些食物,同樣不适合冠心病、腦梗、高血脂的老年人。

甜膩糕點——老年人因為牙口不好,喜歡吃一些軟爛的甜食,例如雞蛋糕、桃酥、蜜餞,但這些食物可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的禁忌。有些地區有吃重陽糕的傳統,但重陽糕也屬于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容易引起返酸、燒心等不适,尤其是有胃病的患者,更易使病情加重。此外,一些糖分很高的水果,也不建議血糖高的老人食用,可以适當吃一些柚子、猕猴桃、蘋果等低生糖指數的水果。

葷湯——深秋時節可能會喝雞湯、吃火鍋,還會放一些豆制品、菌菇,這些對于有痛風的老人都是不适合的,容易引起痛風發作。

重口味飲食——對于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慢性腎髒病、心功能不全的老人,應盡量少吃重口味食物,飲食要清淡,少放鹽等調味料,三餐都要做到“控鹽”。

來源:綜合中國中醫、養生中國、生命時報、江蘇中醫藥、健康上海12320、河北疾控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