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症
遺尿症是小兒常見病之一,據有關部門調查,該病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為了加強對本病的防治研究,探索中醫藥有效治療途徑,自1985年以來,我們采用“黑白散”治療本病316例,收到較好的效果,故将觀察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本組病例所有患兒年齡在5周歲以上,排除與遺尿有關的器質性病變,屬功能性遺尿者,夜間睡眠中小便自遺,每日不低于3~4次者。
316例中男232例,女84例;5~10歲221例,10~15歲95例;病程在5年以下者222例,6年以上者94例;原發性遺尿204例,繼發性遺尿112例;病情輕度53例,中度168例,重度95例。
黑白散組成為:黑附子60g,牡蛎 ,萆薢60g,山藥60g,桂枝30g,菖蒲30g。上藥共為細末,每次服10g,每日3次,淡鹽水送服,每10天為一療程。
本組316例經用上法治療後,其中治愈(服藥後遺尿停止,2~3個月内無複發者)153例;有效(服藥後,遺尿次數明顯減少在50%以上者,或已停止偶有複發者)146例;無效(服藥兩個療程,遺尿次數無變化或有輕微變化者)37例。
遺尿症,祖國醫學認為,是由于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而緻腎氣不足,命門火衰,膀胱虛冷,不能制水,腎氣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而使肺脾氣虛,合而不能制水所緻。故治療以溫腎固攝,補脾益肺為大法,從古至今,大都沿用此法,其臨床不乏其效。但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尿床患者除“尿床”主症外,往往伴有睡眠深沉,不易喚醒或神志朦胧,尿遺不知的現象。現代醫學認為,是由于患兒大腦皮質興奮過低,抑制睡眠過深,不能刺激大腦對夜尿警覺點的興奮性所緻。從祖國醫學角度認為,與“心主神明”有關,所以在選方用藥時,采用取類比象的方法,黑附子、牡蛎溫腎固澀,山藥、草薢補脾益肺,桂枝、菖蒲清心開竅醒腦,以提高大腦對遺尿警覺點的興奮性,改變睡眠深度,打破夜尿症的排尿習慣,從而治愈遺尿症。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