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指女性月經經行前後或經期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墜脹感,嚴重者伴惡心、嘔吐、肢冷、暈厥等症狀的疾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原發性痛經是無器質性病變,從月經初潮即有的痛經。青春期女性痛經大多屬于此類,多見月經首日疼痛。繼發性痛經者通過一些檢查可以明确發現器質性改變,如子宮内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婦科炎症、子宮畸形等。據統計,70%以上的女性都經曆過痛經,這種疼痛給女性身心健康帶來巨大的傷害。因此,了解痛經、防治痛經對每位女性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會痛經
西醫認為,痛經與女性經期盆腔組織充血、前列腺素增加,以及未生育女性宮頸管狹窄緻經血外流不暢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痛經的發生機制可分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兩種。貪涼、過度勞累是痛經的常見誘發因素。一些女性大冬天穿裙子、吃冷飲,或夏天過度吹空調,導緻寒凝經脈、氣血不暢,也就是中醫所講的不通則痛;長期處于高壓狀态,如工作、學習壓力大,或熬夜、玩手機、玩電腦過度等均會耗傷精血,精血不足則胞絡失養而發疼痛,這就是不榮則痛。
哪些穴位可緩解痛經
中醫治療痛經可采取中藥内服、針刺、艾灸等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針灸以經前理氣、經期活血、經後補虛為治療原則,通過把脈看舌,辨清虛實寒熱後,辨證施針,必要時配合艾灸,通過3~4個周期的治療,病情往往能得到較大的改善。
痛經發作時,如不便就醫,可自行按壓關元和三陰交,按壓時以局部酸脹為度,每次持續5~10分鐘,對緩解疼痛有一定效果。
關元穴在小腹,位于肚臍下3寸。該穴對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疾病等均有治療和保健作用,能夠培補元氣,扶助正氣。三陰交在小腿内側,内踝尖上3寸。該穴是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具有健脾疏肝、滋陰補腎的作用,是女性保健常用腧穴之一。
疼痛緩解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積極尋找病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範治療,科學用藥,千萬不要做痛經的“忍者”。(陳奕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