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ina。
曾經的電視新聞記者,如今靠讀書寫作年入百萬;現在我帶了上千名學員,精進閱讀寫作。
今天我将把課程中的幹貨,提煉成7000字的精華,與你分享。錯過這一篇,錯過的可能就是改變人生的機會。
而在文章的最後,還附上了我8000字讀書寫作變現的完整複盤,可免費領取。
本次的分享将分為以下7大部分進行:
1.從迷茫的傳統媒體記者,到依靠閱讀寫作年入百萬
2.“讀書無用論”——這個世界最大的謊言
3.為什麼别人一目十行?而你慢得像蝸牛?
4.為什麼你讀完了整本書,卻依然不知道重點講了啥?
5.閱讀完不會輸出?你的讀書筆記很可能做了個寂寞
6.筆記也做了,為什麼書中的内容還是不會用?
7.我可不可以用聽書來代替讀書?
01
從迷茫的傳統媒體記者
到靠閱讀寫作年入百萬
我是Tina,靠閱讀和寫作改變了命運。
很多人因為寫作而認識我。
我畢業于浙大新聞系,碩士畢業後,做了6年的電視新聞記者。
6年間經過了多種報道題材的曆練:維權曝光類、情感援助類、人物訪談類……
6年的記者生涯,培養了我的新聞敏感性,鍛煉了我的文筆,也深刻了我的思考。
我的新聞作品經常獲獎,得益于我之前所受的教育,更跟我大量的閱讀積累,密切相關。
但是随着新媒體的蓬勃興起,傳統媒體的發展受到嚴峻挑戰,附着在一個下降的面上,我陷入焦慮、迷茫。
第一次感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機緣巧合之下,我注冊賬号「Tina心理」,開始在頭條寫作,那時候還不知道寫作變現這回事。
注冊頭條的第一個月,更新了七八篇文章就過了原創,而之後開始不斷獲得青雲計劃的獎勵。
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讀書寫作也可以賺錢啊。
而那個月我的賬号還被評為月度優質賬号,獲得額外的獎金5000元。
當月各種獎金加流量收益,變現收入就接近8000元,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正向激勵。
以前我的閱讀寫作是愛好,而當時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兩件事打造成事業。
從2019年7月,我注冊頭條号到現在,2年多一點的時間,我已經辭掉本職工作,過上了與書為伴、與筆為友的生活。
這2年多的時間,我收獲滿滿。
我成了「十點讀書」十點寫作學院的導師。首次授課,好評如潮,最高在線近4000人,完聽率極高。
我成了「有書」「美柚」「水木文摘」的簽約作者;
成了「在線家長會」教育平台講師,直播課程在線家長50000多人,廣受好評;
單篇帶貨稿帶貨流水25000+,體會到了什麼叫爆單;
我寫的爆文有幾十篇,100萬+爆文數十篇,最高閱讀量1160多萬,單篇文章收益過萬。
長期居營銷價值榜單T50;
推出了三門爆款課程,創辦了兩個訓練營。
我還帶領了1000多名學員,精進閱讀和寫作。
我為什麼可以通過寫作實現這些?最根本還是在于大量的閱讀。
不談閱讀的寫作,都是耍流氓。
沒有海量的輸入,就難有持續性的輸出,這是颠撲不破的真理。
02
“讀書無用論”
這個世界最大的謊言
對于個人成長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大量閱讀。
你聽過的生活中最離譜的謊言是什麼?讀書無用。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
碩士研究生送外賣;
名牌大學生擺地攤……
每當有這樣的新聞爆出,就會引發一場“讀書無用論”的讨論。
其實說着讀書無用的人很可悲,為什麼?
因為他想不明白其中的邏輯:
不讀書的人可以成功,這隻能說明讀書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隻有人們讀書和沒讀書一樣,這才能證明讀書無用。
其中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但是不讀書的人卻很容易想不通。
這是認知局限造成的。
而拉大人們認知差距的關鍵點在哪裡?
就是讀書。
階層固化是從相信“讀書無用論”開始的。
越是心懷夢想,想要改變人生的人,越會把讀書當成天大的事兒。
蔣方舟在《圓桌派》上說過一個有意思的觀點:
一個不讀書的人,他的三觀隻能由他的親戚朋友決定,因為他沒有其他輸入渠道。
當一個人無法超越他前後左右的方寸之地,他是很難跳出當下的困境的 。
因為這一維度的問題,通常需要更高維度的思考來解決。
而這些是不讀書的人,難以觸及的。
我開辦了「Tina心理學年度讀書營」,用一整套課程、一年的時間帶學員系統訓練閱讀能力;
每天帶他們讀書,每天打卡輸出,一年深度讀完50本心理學好書;
我還會深度解讀給學員聽,一年聽完100本好書解讀。
閱讀的書籍包含個人成長、婚戀情感、育兒教育、職場心理、溝通人際和心理科學六大領域。
讀書營開辦的初衷就是帶領更多人,通過閱讀,找到新的人生方向。
目前已經舉辦了兩期,影響了太多人,而三期也将在11月1号正式開營。
在帶學生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的閱讀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03
為什麼别人一目十行?
而你慢得像蝸牛?
一目十行這個事,很多人會覺得懸,覺得别人在吹牛,其實主要是因為他自己做不到。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呢?
我通俗地給你講,你馬上就懂。
我們首先要了解左右腦分工的理論。
我們的左腦主要是負責語言、數字、邏輯、推理等,而右腦負責圖像、聲音、動作、色彩、想象等。
在我們以往的閱讀中,大部分人都是逐字閱讀,這個過程使用的是左腦。
其實是自己在讀給自己聽,也叫作默讀。
默讀是一個“讀”書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吸收”的過程。
因此,很多人在“讀”完一本書後,會忘記書中大部分内容,你會發現你就是從頭到尾把這些字在心裡念了一遍而已。
而研究證明,人類右腦記憶圖像的速度比左腦記憶抽象的文字快100萬倍。
是100萬倍,這個數字非常驚人。
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調動右腦,那麼就能大幅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
也就是,我們要由以前的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變成一張圖一張圖的看。
我們的眼睛像一台超級照相機,這些包含文字信息的圖片被照下來,直接進入大腦,也就是由眼直接入腦。
就不用像逐字閱讀一樣,先是眼睛看這些字,到嘴巴默讀,到耳朵獲取這些信息,然後再傳輸到大腦中去。
目的地同樣是大腦,拐這麼多彎去,速度當然是快不了的。
那麼應該如何去訓練這種能力呢?
你在閱讀的時候要努力克制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念的沖動,盡量一眼看清一行,練到後面就會一眼看清多行,再到後面就是把一段當成一幅圖,一眼看清一段。
這個練習的過程頗為枯燥,很多人難以堅持。
在「Tina心理學年度讀書營」中,不但會每天帶你共讀心理學書籍,一年深度讀完50本,還會有專門的配套課程。
不但會教你如何寫作拆書稿、如何做讀書筆記,很大的篇幅就在教你如何實現快速閱讀。
我每天都會給大家安排學習任務和訓練任務,會有專門的教具來輔助訓練,再輔以社群每天的共讀,你的進步會十分明顯。
04
為什麼你讀完了整本書
卻依然不知道重點講了啥?
為什麼你的閱讀總是抓不住重點?
《如何學習》告訴我們,學習可不全靠天分,它有一套系統的方法論。
書裡提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那就是要“先考試再學習”。
考試具有神奇的魔力,為什麼呢?
考試的本質就是強迫你的大腦,從記憶中提取知識。
而這種提取還有個好處,就是信息會被複制一份再儲存起來,也會在神經網絡中增加新的信息聯結點。
這是心理學家勒迪革提出的。
因此考試會強化這些信息的儲存和提取能力。
心理學家把“考試”稱作是“記憶提取練習”,它會讓你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那按照這個理論,像背誦、做測試題、寫作、演講等“有提取功能”的“提取式練習方法”,都能起到和考試類似的作用,幫助你提升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速度。
作者将這一類方法稱為“先考試後學習”法。
而這一套方法,有很多應用場景,閱讀就是一個。
為什麼你讀不進去?為什麼你把握不住重點?
那就可以用這套方法來解決。
讀之前先給自己做一套測試題,先提出你要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那些高效閱讀的方法,都要求你帶着問題閱讀?
這就是原因。
帶着問題去閱讀,大腦就會主動捕捉那些重要的信息,你的閱讀和吸收率都會大大提高。
緊接着,到了尴尬的地方了。
“我自己把握不住重點,我當然不知道帶着什麼問題去讀,如果我能知道知道要回答什麼問題,那我不就知道重點在哪了?”
對!難就難在這。
這種提煉重點的能力是需要大量閱讀去練習的。
我給我讀書營的學員的解決路徑是,我會給他們布置每一天的閱讀任務,細化到從多少頁到多少頁,指出這部分内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當天閱讀中需要去解決的5-10個問題。
一年365天,全年無休,經過這樣每天的刻意練習,你把握重點的能力就會迅速提升。
現在前面兩期效果非常好。
一期讀了4個多月,讀完了19本書;
二期讀了1個多月,讀完了5本書。
不是流于表面的閱讀,是每天都需要複盤輸出打卡的。
他們每天的打卡生成了一張張知識卡片,積攢下來就是一個人寶貴的知識淨資産。
學員好評實在的太多了,以前一年讀不完2本書,現在一個月輕松讀完4本,現在一期的很多同學都反映一個月4本有點過于輕松,我想這就是日積月累堅持的力量。
當然,你讀完一本後,我會來給你詳細的解讀這本書,你自己讀完再來聽解讀,你的吸收率又會進一步提升。
05
閱讀完不會輸出?
你的讀書筆記很可能做了個寂寞
“閱讀完後不會輸出怎麼辦?”
很多人說做筆記。
對,是很好的辦法。
“可是我的筆記做得工工整整、認認真真,我還是不會輸出怎麼辦?”
這是很多學員跟我提出的問題,
我發現他們讀書筆記特别漂亮,有的用手賬來做,有的做成了電子版的小清新,顔值是有了,但是合上筆記,發現自己還是不會輸出。
很多人看似在做讀書筆記,其實隻是個文字的搬運工。
隻不過把文字從書中搬運到了你的筆記本裡或者筆記軟件裡而已。
不加入個人思考的讀書筆記是沒有靈魂的,它們當然也就沒多有效。
我的閱讀訓練營裡詳細講解了4種讀書筆記的做法,我要求他們必須掌握兩種。
其中一種是思維導圖筆記法,另外搭配其他三種筆記中的一種。
為什麼要有這種要求?
這就要從讀書筆記的作用說起。
讀書筆記的作用是提綱挈領,讓你迅速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和重點,幫助你快速記憶和運用的。
而思維導圖它是圖,上面我們講了,我們右腦對于圖像的掌握能力是左腦對于文字掌握能力的100萬倍。
所以,當我們把全書的結構用思維導圖讀書筆記法做出來,那我們對這本書的理解一定會非常清晰,用幾句話你就可以概括出這本書的精華和重點。
比較常見的思維導圖軟件有mindmaster、xmind,幕布和印象筆記也帶有思維導圖功能。
用哪個不重要,哪個都夠用,關鍵是用精,用到極緻。
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很多學員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做得非常非常詳細,恨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放進去。
層級一層加一層,裡面的内容詳盡又豐富。
一看到這樣的思維導圖,大家就會覺得幹貨滿滿,收藏了一堆。
然後永遠藏在收藏夾吃灰。
這跟在PPT上放上一堆字,完全看不出重點和邏輯,是一個道理。
思維導圖的作用就是幫我們提綱挈領,迅速把握重點的,整得太複雜,它原本的功能就沒有了。
在我的讀書營裡,我每天都會給大家布置閱讀任何,指出重點難題,提出問題,等學員讀完之後,我會詳細解讀這本書給他們聽,同時我還會提供我制作的思維導圖、全書的重點内容和全書金句總結。
我的思維導讀都是清晰簡單的,看一眼迅速掌握全書結構。
在我看來,這才發揮了思維導圖應用的作用。
那是不是隻做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就可以了?
不,你還需要配合其他的讀書筆記法。
思維導圖幫你把握書籍的邏輯框架,而其他的讀書筆記法可以幫你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點。
不僅僅是摘抄,你更需要的是運用。
我們的課程裡講了三種這類讀書筆記的制作方法,學員用好一種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之前我分享過一套讀書筆記的模闆,也能起到這個作用,它可以統領從輸入到輸出的全流程。(詳細信息可點擊以下鍊接查看)
如果需要的話,私信我「閱讀模闆」領取。
基本上如果你把這兩種讀書筆記法用好了,就能徹底解決你閱讀完不會輸出的難題。
06
筆記也做了
為什麼書中的内容還是不會用?
書讀完就忘,這可能是很多人閱讀中會碰到的問題。
貌似是讀了,但是隔段時間,書還認識你,你不認識它,真的是好無奈。
根治讀書就忘,沒有其他方法,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輸出。
輸出包含兩種形式。
一種是簡單的輸出,也就是做讀書筆記;
另一種是複雜輸出,也就是你用書中講的理論,寫成文章,比如薦書稿、書評、拆書稿、觀點文等。
當然将書中的觀點重新提煉,制作成視頻,跟寫成文章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把它做成較為複雜的内容産品。
讀書筆記的問題我們上面重點講了,下面我們重點講複雜的輸出。
也就是把書中的内容提煉總結,寫成文章或者是拍成視頻,應該怎麼做?
在「Tina心理學讀書會」的配套課程裡,我們詳細講解了三種拆書稿的寫法,不同題材的書如何來拆解和寫作,手把手做了演示。
我發現很多人在寫作時容易有個誤區,就是總是妄圖把書裡全部的知識點全部涵蓋在一篇文章裡。
如果你的文章是為了投稿用,那需要研究樣稿,根據樣稿的寫法來寫,你要了解一件事,不論是拆書稿還是聽書稿、薦書稿、書評等,他們的本質都是文章。
是文章就要遵循邏輯合理、語言表述清晰的要求,它的目的是觸達受衆,讓人讀的進去,讓人願意讀。
很多學員為了盡可能涵蓋書中知識點,基本上相當于把讀書筆記給整段整段搬了過來。
這樣文章的幹貨是夠幹了,可也太幹了,哪個讀者能看得進去呢?
我們吃飯是講究營養,但是我們肯定是希望既美味又營養,光營養去了,難以下咽,誰會吃呢?
所以,你要打破這種錯誤認知。
如果你是寫作文章發到自己的平台,大可不必在乎這篇文章有沒有涵蓋所有知識點,也不用在乎它是不是一篇市場意義上的拆書稿。
邏輯合理、語言清晰,給人以獲得感,這就夠了。
找準書中的一個案例,輔助插一些相關案例,不必全部引用書中的案例,也不必全部用書中的理論,不會搜索查詢素材的可以看我的這個專欄。
你用這種方法寫成一篇文章就夠了。
它的好處是既解決了你選題不足的問題,因為書中的理論你可以寫成多篇文章;
又可以加深你對書中理論的理解,因為你需要根據這個理論,去查閱大量資料,補充和完善。
你看,一舉多得,你按照這種方法進行,還可能會讀書就忘嗎?
不可能的。
07
我可不可以用聽書來代替讀書?
現在興起了很多的聽書平台,節約了我們大量的時間。
很多人有疑問,我可不可以用聽書來代替讀書?
我也是聽書平台的會員,我相信你們中的很多人都是。
我想問你兩個問題:
1.你一年聽了多少本書?
2.你聽過但沒讀過的書,現在有幾本你能概述講出它的精華内容?
聽書好不好呢?
好,它可以讓我們了解這本書的重點,幫助我們選到我們喜歡和需要的書。
但是如果你想僅僅依靠聽書就徹底掌握這本書?
那就有點太誇大聽書的作用了。
為什麼我們都提倡讓孩子多看書少看電視?電視上不是也有很多知識類節目嗎?
因為看書是主動吸收,而看電視是被動吸收,兩者調用的大腦資源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看看這張圖。
看書的大腦軸索分布較均勻,看電視的大腦不用轉動,軸索分布單一且較少。
而到了聽書這裡,道理是類似的。
看書是主動吸收的過程,而聽書是被動被灌輸的過程,兩者的吸收率一定是不一樣的。
一本書如果隻聽别人講,而你自己不讀,那根本算不上讀過。
在「Tina心理學年度讀書營」裡,雖然也會把書詳細講解給你聽,但是一定是在自己閱讀完成之後。
我每天會給你布置閱讀任務,細化到從多少頁到多少頁,我會指出閱讀重點和難點,我還會提出當天閱讀中需要去解決的5-10個問題。
你需要帶着這些問題去閱讀,讀完之後,必須要打卡輸出。
帶着問題去讀,你的吸收率就要比盲目地讀高很多;
而每天的打卡輸出,又是用費曼學習法來鞏固你對書中知識的掌握。
這樣不到一周,你就可以徹底讀完一本書,而這個時候,我會再詳細講解這本書給你聽。
我會從我的角度詳細講解,而這是你再一次去印證、吸收的過程。
你能感受到我們的理解有什麼不同,你會發現同一個觀點,有多種不同的思考角度,對這本書的理解又會升華一個層級。
而再之後,我還會給大家留出一天的時間來,這一天不安排其他閱讀任務,隻用來複習這本書。
你可以結合上以上幾步的理解,來進一步消化、吸收和掌握。
除此之外,因為社群同學都是讀的同一本書,進度都一樣,大家在群裡會有非常多的讨論和碰撞,這也有利于你對這本書的理解和吸收。
整套流程聽起來挺漫長,進行下來其實隻需要一周,而這本書你會徹底掌握。
跟着這樣的節奏,一年你可以深度讀完50本書。
另外我還會給大家額外增加50本書的詳細解讀,為你後期閱讀速度越來越快,任務吃不飽時自己加餐用,你也可以僅僅聽我的解讀,作為補充。
結語:讀書的人看起來或許形單影隻,但是他們并不是孤軍奮戰,他們的心中有着百萬雄兵。
當下我們的所有智慧,幾乎都以書籍的形式保存,而熱愛閱讀的人,能輕易擁有這一切!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共讀隊伍。
江湖路遠,我們高處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