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太多的曆史巧合或許不再是巧合

或許我前期發表文章的推理過程很多人看不太懂,還得邊看文章邊查百度,今天我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科普探索表述方式來描述一些曆史和地球之謎的巧合,也對前期帖子中盤古地軸的偏轉時間進行了修正。

1、 瑪雅曆法的奇怪之處

中美洲瑪雅文明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五代人類文明和幾十萬年前的超文明、2012世界末日等話題都是源于現代人對于瑪雅曆法和古文獻的推測,這些當然是假的。

那麼2012世界末日怎麼來的呢?是因為瑪雅有2種農曆同時使用,農曆隻有日月(沒有紀年的概念),每年循環。瑪雅長期紀年曆叫做長計曆,為20進制(第二位為18進制)記錄天數,可以無限擴大,即“0.0.0.0.0......天”這個格式(類似個十.百.千.萬......)。根據考古研究,2012年12月21日時瑪雅長計曆可能正好是“13.0.0.0.0天”,後4位全是0,可以算一個特殊日期,或許也可以算是個大循環日期,結合五代文明的傳言,末日謠言就這麼出現了。

在這裡我們不關心謠言,但瑪雅2種農曆中的卓爾金曆實在是太奇怪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瑪雅的哈布曆每年18個月,每月20天,年底加5天(可以算作第19個月),正好365天/年,跟我們現在的公曆一緻,而且和現在的瑪雅長計曆對應。但卓爾金曆卻不一樣,每年13個月,每月20天,260天/年。這個奇怪的曆法又是從哪兒來的呢?讓所有人都很困惑,提出了各種猜測,有的提出是不是金星周期呢?可金星周期是224.7天,也不符合呀?!所以這個曆法源頭至今仍然是個謎!這個謎的答案又在哪裡呢?

日曆的産生肯定是基于農耕種田和生活規律需要,也就是說應該是基于客觀規律産生的,既然找不到源頭,那麼這個日曆會不會真的就是古代的真實日曆呢?有沒有合理性呢?我們來看看:

首先,地球轉速一直在改變這是科學公認的,地球1.3億年前的自轉周期為500天/年,4.4萬年412天/年,6500年前376天/年,地球轉速因某種原因變化引起日曆變化并不是不可能。

其次,我們可以對照瑪雅哈布曆來看看卓爾金曆:除了月數13和哈布曆19不同之外,其它包括配套的長計曆都跟哈布曆完全一緻。既然哈布曆與現在的公曆一緻,也就意味着哈布曆肯定是基于更早期的卓爾金曆修改的,卓爾金曆才是最早的曆法,也應該是20進制,第二位是13或12。

最後,對照哈布曆,卓爾金曆第13個月應該也是補差月,那麼實際上應該是12個月*20天/月+第十三個補差月,即實際年天數可能在240天-260天之間。12個月跟我們現在基于月亮周期定義的月數很吻合不是嗎?如果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到20天/月,其實月亮、太陽沒變,運動規律也沒變,所以實際看到的年和月的絕對時間周期和規律性并沒有任何改變,僅僅是地球人一天的時間變長了。地球人看月亮周期(朔望月)還是12個月,現在朔望月平均為29.53059天/月拉長到平均20多天/月,年周期或許在241-259天/年之間。這些數據在地球物理邏輯上是合理的,完全具備可能性。

上述推測的合理性還需要更多證據來驗證,我們繼續往下看。

2、 蘇美爾王表真實年代的困惑

蘇美爾和阿努納奇,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蘇美爾是一個古代文明,主要處于現在伊拉克地區,位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兩河流域)的中下遊平原地區,也叫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處于沙特、伊朗、土耳其、叙利亞之間。蘇美爾根據考古發掘和科學測定,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早産生的文明,具有人類最早的文字即楔形文字。

這裡的“文明”二字大家要注意,“文明”在國際上是有标準的,并不是有人類活動就叫做文明!25萬年前就有智人了,但不能叫文明。“文明”幾個關鍵要素就是要有城市建築、社會體系、青銅器等冶煉技術普及、有精神信仰(宗教)等很多指标,隻要不完全符合的都會劃歸新石器時代也就是部落文明,符合條件的會叫做青銅文明、鐵器文明等。古中國“夏朝”就是因為青銅器冶煉技術應用達不到國際文明标準,所以算不算“文明”的問題在國内外引起巨大的争論,比如知名作家二月河就認為不算,應該從商朝始算。其實這個矛盾并不是否定夏朝的存在,而是争論夏朝算是青銅文明還是新石器時代。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覺得中西方、熱帶寒帶文明的特性差異很大,國際上“文明”定義可能并不完善,但是要推翻“文明”定義這就太複雜了,所以我們或許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古中國夏朝疆域可能超過同時期環地中海地區所有國家的總和,同時期農耕等科技水平也都差不多,因為發展方向不同而造成的技術差異很正常。比如熱帶地區、地震多、台風多的地區喜歡用木頭建房子比石頭房子安全(砸不死),難道木頭房子就比石頭房子要先進嗎?同時期戰力強大的遊牧民族就比農耕民族強大嗎?這些都跟地區特點有關,所以文明定義或許需要更加細化,又何必糾結這些問題呢!

蘇美人自稱來自東方,農耕、文化同時期極其發達,以“黑頭“自居自豪。所以國内外也有很多言論認為蘇美爾人和古中國人的關系極其密切,甚至可能有人種淵源,至于是不是還有待考證,不是我這篇文章關注的内容。

再說蘇美爾的阿努納奇是什麼呢?在蘇美爾城市遺迹挖掘出了大量的楔形文字泥闆,其中有大量内容描述了蘇美爾的神族阿努納奇的記錄或故事。

有一位出生在阿塞拜疆的美國籍民間科學愛好者叫撒迦利亞·西琴,他自己翻譯楔形文字并出版了大名鼎鼎的《地球編年史》,認為蘇美爾神是幾十萬年來到地球的外星人,為了采礦黃金創造了人類等等,其言論至今已經大量證僞,純粹無稽之談,但網絡上引發的各種遐想和言論還一直存在。西琴并未采用科學界正确解析的楔形文字翻譯,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瞎翻譯,而且其列舉的其它證據也都逐一證明不具備可信性。最重要的是,蘇美爾城市考古才6000-6500年,這個指的是碳檢測年代,蘇美爾人早期肯定也是部落,逐步發展強大到立國肯定還需要很多很多年,所以蘇美爾立國至少是距今6000-5000年甚至更晚。所以,又哪兒來的幾十萬年的曆史呢?證據呢?如果真有幾十萬前的發達科技,總會有人類和文物遺迹存在吧,壓根就沒有啊!所以西琴和相關網絡上的言論完全不可信。

雖然西琴和網上胡編濫造的言論不可信,但是蘇美爾楔形文字卻是真實的文物,是可信的!那麼蘇美人阿努納奇又是什麼呢?答案就藏在蘇美爾王表中。

蘇美爾王表是采用楔形文字書寫的城市、統治者和統治時期記錄(下圖所示),有多個版本,現存保存最完整的王表(Sumerian King List)是WB444版本。

蘇美爾王表

蘇美爾王表分洪水前和洪水後,有兩個曆法單位“ner”和“sars”,查到的資料都是1個“ner”為60年,1個“sars”為3600年,我也不知道這兩個日曆換算單位從哪兒來的?所以王表洪水前最長的一個王的統治期為12sars×3600年=43200年,王表洪水前總計277200年,洪水後至最後的伊辛王朝被拉爾薩(蘇美爾分裂的另一個旁支勢力)滅亡總計24825年,接着古巴比倫又打敗了拉爾薩,于公元前1792年繼承了蘇美爾文化。

總計三十多萬年,怎麼可能?!不但跟蘇美爾實際考古年代完全無法對應,都超過智人基因推導的6萬年前的“Y染色體亞當”和13萬年的“線粒體夏娃”了,這絕對不合理?!而且60進制是遠比蘇美爾晚的古巴比倫時期才發明的,也就是說蘇美爾王表“ner“和”sars“兩個單位的解析肯定不對。那麼應該是什麼呢?必須要找到早期的對應農曆和記錄單位才可以。

3、蘇美爾王表、柏拉圖對話錄和瑪雅卓爾金曆的巧合

柏拉圖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他的《申辯》、《克力同》、《遊叙弗倫》、《拉齊斯》、《呂西斯》、《查米迪斯篇》等對話系列十餘部著作統稱為《對話錄》。其中,有關亞特蘭蒂斯的傳說,在柏拉圖最晚年的著作《克裡特阿斯》(Critias)和《提邁奧斯》(Timaeus)兩本《對話錄》中都有提及。記錄由其表弟柯裡西亞斯叙述的亞特蘭蒂斯故事,柯裡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裡西亞斯說,故事是其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BCE639-BCE559)處聽到。索倫在古希臘七聖者中極有睿智,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

《對話錄》中描述亞特蘭蒂斯有一段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産豐富外,來自埃及、叙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其勢力不僅限于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這段話中出現了衆多環地中海國家和美洲!蘇美爾挨着古叙利亞,也算半個環地中海國家,那麼最大可能也臣服于亞特蘭蒂斯王國(屬于藩屬國),那麼蘇美爾和美洲瑪雅就産生關聯了。因此,這些國家會不會用相同的日曆呢?卓爾金曆會不會是亞特蘭蒂斯殖民帶到美洲的呢?即蘇美爾和美洲瑪雅先民當時會不會采用統一的日曆曆法呢?

當我把瑪雅卓爾金曆代入蘇美爾王表中,衆多巧合就産生了!

如果“ner”對應卓爾金曆和配套長計曆的20天/月,“sars”代表卓爾金曆長計曆的13個月一年,那麼我們從蘇美爾滅亡後古巴比倫接續的時間點往前倒推:BCE1792年漢谟拉比打敗拉爾薩,正式繼承蘇美爾成為古巴比倫;BCE1795年蘇美爾最後的伊辛王朝滅亡王表中的“洪水”是公元前3049年蘇美爾王表的開國時間為公元前3125年(前期帖子的公元前3103年計算有誤在這裡修正,由于王表中有時期重疊,所以詳細分析計算過程很複雜,就不在這裡描述了。)

王表的年代換算有了,真正的巧合有哪些呢?

巧合1:

柏拉圖《對話錄》中記載:波塞冬将整座島劃分成了十個區,分别讓給是個兒子來統治,因為長子叫“阿特拉斯”,因此稱改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又根據阿茲特克集《梵蒂岡拉丁抄本》(Vaticano Latin Godex),瑪雅第一太陽紀叫 “瑪特拉克特裡·亞特蘭”(Matlactil Ail ),也有“亞特蘭“家族姓。

而古埃及第一王朝和古希臘米諾斯文明(早期EM I期)建國時間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瑪雅元年為公元前3114年,蘇美爾建國公元前3125年,建國年代都如此的接近!那麼會不會就像炎黃族群統一了中國大部分地區或中國古代的諸侯國分封,相對強大的亞特蘭蒂斯統一了環地中海和美洲地區建立了王國,然後将埃及、希臘、叙利亞、美洲、歐洲諸國等分封成下屬十國呢?時間極其一緻,存在可能性。

巧合2:

根據《對話錄》記載,“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參考其它文獻應該是對外侵略、發動戰争)……衆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堕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其它描述表示當時亞特蘭蒂斯(應該指首都國)正在和古希臘交戰,一夜之間亞特蘭蒂斯首都國被海水淹沒消失了。

這麼大的超級海嘯和海浸災難必然會對所有環地中海國家産生滅絕性災難性沖擊,也包括蘇美爾。而且各文明在這次災難之後的曆史記錄都很連續,除了還有一次相對較小的暴雨所導緻的洪澇外,就沒有其它超級水災了。因此,毀滅亞特蘭蒂斯的超級海嘯和海浸必然就是蘇美爾王表中公元前3049年的“洪水”!

巧合3:

蘇美爾王表中洪水的分割點在公元前3049年。古埃及曆史斷代應該就是埃及第一王朝中納爾邁是不是美尼斯以及上埃及統一了下埃及這個時間點,古希臘同期也有斷點,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中國黃河流域BCE5000年-BCE3000年仰韶文化、長江下遊地區BCE4000年-BCE3300年的崧澤文化、BCE5000年-BCE3000年河姆渡文化、BCE4000年-BCE3000年薛家崗文化、東北地區BCE4000年-BCE3000年的紅山文化、以及獨具特色的約BCE3600年-BCE3300年的淩家灘文化等斷代時期基本都在公元前3000年。還有泰國東北部的烏龍府發現了BCE3000年甚至更早期的已進入青銅時代的班清遺址等,早期人類和曆史都完全找不到了。

全球文明或新石器時代族群都幾乎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同一時間曆史斷代,甚至徹底消亡,這難道是巧合嗎?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城市正常應該是不斷的修繕更新擴大,沒有特殊原因又怎麼可能徹底廢棄不要了呢?難道同時發生了全球大戰?同時朝代更叠?這些不具備可能性!唯一的可能原因就是全球性超級天災,導緻全球衆多城市被摧毀甚至掩埋,才有可能導緻全球性大量同時期城市毀滅的遺址。所以巧合導緻的推理結果就是:公元前3049年滅亡亞特蘭蒂斯的大海嘯會不會是全球性的呢?是不是造成全球文明同時曆史斷代的根源呢?

巧合4:

2010年4月28日,一支由中國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組成的探索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海拔超過4000米處發現了巨船遺迹,并成功進入巨型木結構的方舟内,探索隊員還在方舟内發現了陶器、繩索以及類似種子的物體。探險隊稱,他們已對遺迹進行了碳元素鑒定,結果證明此次發現的遺迹可溯至4800年前。

亞拉臘山沉船遺迹

亞拉臘山沉船遺迹

探險隊認為這是諾亞方舟,這肯定不對!因為洪水基本都是從山上往下沖,即使洪水如堰塞湖淤積後釋放,中東地區周邊也根本不具備洪峰達到幾千米波浪高度的堰塞湖地理條件,根本不可能把大船沖到4000米的山上!而海嘯就不一定了,雖然土耳其亞拉臘山位于土耳其東端,距離地中海東端還有800公裡以上,距離大西洋就更遠了。如果一顆小行星砸到太平洋引起上萬米的海嘯都是有可能的,海嘯波如果直線進入地中海,完全可以造成地中海幾千米高的海浪沖擊,完全可能把船沖到幾千米的山上擱淺。

而且碳檢測時間與諾亞方舟的時間也對不上,比諾亞方舟要早1000多年,諾亞方舟大洪水的時間我會在後面分析。所以,造成大船擱淺的隻能是柏拉圖《對話錄》中的大海嘯,而且碳檢測距今4800年之前也更接近蘇美爾王表推導的公元前3049年,所以這艘沉船遺址應該是亞特蘭蒂斯時期的船,比諾亞方舟更古老,更有考古意義。

不過200多年的誤差量還是有點大,雖然碳檢測本身會有誤差量,通常認為6000年内碳檢測誤差約30年,所以時間差異的原因還有待分析考證。

4、蘇美爾馬爾杜克治水、中國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的巧合

亞拉臘山大船遺址為什麼不是諾亞方舟呢?除了木材與《舊約.創世記》描述不符合和洪水無法導緻擱淺高度外,時間不符合指什麼呢?

根據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夏朝約為公元前2070年(不排除有誤差),如果夏朝第一代國君是大禹,大禹治水誰都知道,也就是說大暴雨造成的大洪水肯定在2070年之前。而蘇美爾阿努納奇的水神恩基和兒子馬爾杜克也有治理洪水的故事,而且和大禹和其父親治水很類似。那麼,馬爾杜克治水和大禹治水是同一時間嗎?如果是,則意味着超級大暴雨洪水也是全球性的!

結果,還真的從蘇美爾王表中找到了這個時間節點!就是公元前2015年!該時間點與《長江下遊良渚文化及其他新石器文化衰亡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論文中約4000年前中原至長江下遊地區由濕轉幹的氣候吻合,與大禹治水時間基本吻合。

根據蘇美爾楔形文字泥闆史詩分析,蘇美爾是神族統治體制。神實際上就是最高統治者階層的人,由于古代迷信,會将自然界力量賦予某個統治家族或者能力強的人作為神位稱呼,所以就有了天神、水神、風神、戰神、愛神、農神等等幾十、幾百個大神小神。一個神開拓的城市基本歸這個神族成員所有,神委任城主管理城市,所以一個神可以有多個城市,而所有神的最高領袖為至高神。在阿努納奇時期,最高神就是安(annu),他的妻子叫啟(qi),所以“anun & qi”夫妻建立的家族就叫安努納奇,水神恩基是他的兒子,馬爾杜克是孫子。安還有個兒子叫恩利爾,是繼安退位之後蘇美爾的最高神。

蘇美爾王表中記錄的都是神委任的城主名字,神族高高在上,所以王表中根本找不到神的名字。但依據蘇美爾泥闆史詩記錄的曆史,王表中還真的找到了3個有關聯的人物:第一個就是恩美巴拉克西(Enmen-baragesi,公元前2147年),根據古巴比倫《埃努瑪.埃利什》記載分析,安努納奇家族的恩基和安推翻了恩美巴拉格西的統治,也就是發動了政變;第二個人是烏爾甯加爾(Ur-nungal,公元前2155年,烏爾指城,也叫吾珥城),她是恩利爾兒子、安的孫子月神南納(也叫辛)的妻子;第三個人就更出名了叫吉爾加美什(Gilgamešh,公元前2058年),他是月神南納的女兒伊南娜(也叫伊師塔爾,被後期閃米特語系的很多族群崇拜)委任烏魯克城的城主。所以蘇美爾的阿努納奇家族人物就在公元前2150-公元前2000年這個時期。

基于這三個人,通過對蘇美爾王表和泥闆史詩綜合分析,伊朗西南部的埃蘭人聯合阿摩利人(可能是原古叙利亞被大海浸毀滅後複興的衆多小部落聯盟)攻打了蘇美爾的庫德城(冥界)。然後矛盾進一步逐步激化,埃蘭人于公元前2033年徹底攻占了蘇美爾,成為蘇美爾王表中的阿萬王朝。而阿努納奇神族被迫逃到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南岸巴林地區的迪爾蒙呆了約18年。之後,由于公元前2015年超級大暴雨大洪水,阿萬王朝損失慘重,恩基帶領蘇美爾神族反攻并收複了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在公元前2014年重新複興了基什第二王朝,該過程中就包含馬爾杜克治水。所以,從蘇美爾王表推算的大洪水時間為公元前2015年或更早。

但即便蘇美爾反攻和治水都需要時間,從公元前2015年向前再早個五年十年,依然比古中國大禹治水後建立夏朝的時間節點還是晚了50年左右,這個時間差問題在哪裡呢?

這就要說到《山海經》了, “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如果看過《山海經》原文的人應該知道,當權的帝在《山海經》中都稱呼為單字“帝”表示尊敬。但這句話中對“禹”并沒有尊稱,也就意味着九州劃分建立國家時禹還沒稱帝呢,否則這句話中的禹應該尊稱為“帝”,絕對不會直呼其名。

而這句話中的建國的國号是什麼呢?不知道,缺少記錄,我們可以暫時稱為九州之國。

但剛成立沒多久就遭遇到大暴雨洪水超級災害,死傷慘重,民不聊生,人們不得不逃到山上生活,所以有了《山經》考察,社會退化。

再之後,大禹父親鲧治水9年失敗,大禹治水13年共計22年。因大禹治水功績巨大,根據《史記·本紀·夏本紀》考證推測:“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号曰夏後,姓姒氏。”也就是說,禹治水成功後都并沒馬上繼位稱帝,而是舜死後3年;而且禹必然有了功績才可能作為舜的繼承人,所以禹繼位時間最大可能在大洪水後3+22=25年之後。

九州立國在洪水之前還有多少年不知道,假設為10年,立國時禹肯定已經成年了至少13歲,即從九州立國至禹稱帝可能至少相差了35年以上(禹為48歲),從人物年齡合理性來說35-60年左右都是合理的。而且從洪水災難後複興的角度來說,夏禹應該算是對于洪水前九州之國的複興,但城市、文物遺迹完全可能是類似的。

綜上所述,九州立國比禹稱夏帝的時間可能早35-60年,公元前2070年更大可能是九州立國的時間,但魏晉時期的古人考證時把九州立國和禹稱帝的時間混淆到一起了,這或許就是“夏始于公元前2070年“而”公元前2015年大洪水後禹才稱帝“的兩個時間點矛盾的可能原因。

額外說一點,就按最大60年計算,九州立國也就在公元前2050年,到不了公元前2070年。國内很多學者也對這些年代提出異議,比如禹時五星聚年代與《尚書》《史記》沖突,造成禹在位達到118年,壽命可能達到178歲,這明顯不合理。還有很多矛盾問題就不在此表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在晚上查閱,從我的分析來看,魏晉時期考證炎黃時期的古書本身就存在大量矛盾,形成誤差是無法避免的,還有待尋找更多科學證據完善。

回到大洪水時間分析,古中國大禹治水和蘇美爾馬爾杜克治水的年代吻合了,那麼諾亞方舟對應的大洪水時間呢?

首先,大禹治水和馬爾杜克治水的洪水前期都是由前期暴雨記錄的,瑪雅記載洪澇為52ner,古印加記錄為暴雨連續60晝夜,《舊約.創世紀》中諾亞方舟的中古大洪水記錄暴雨40天,洪水泛濫40天,在地上150天,150天後水退,全部都有暴雨記錄,與公元前3049年的地震和海嘯記錄完全不同,所以諾亞方舟應該對應公元前2015年暴雨導緻的洪水而不是海嘯。

其次,我們從猶太王國滅亡為公元前586年往前推,到“曠野40年”共計1022年是準确的,從“雅各全家進埃及”到“曠野40年”為215年,這個時間有争議,再往前就是《舊約.創世記》23代人接續2298年,加起來都公元前4121年了,而且平均都100歲生孩子,肯定不合理。有人說可能因為氏族名或家族名,多人繼承所以就幾百歲,這也不合理,不論古代東西方,自己名、氏族名、家族名等都不能重疊的,最多羅列一堆前綴。而且不管什麼古文獻,族譜也沒聽說過一個名字代表好幾個人的。

那麼我們就需要找到一些時間對應點分析,第一個就是亞伯蘭(亞伯拉罕)。

亞伯蘭和父親他拉(或特辣黑)生活在住在蘇美爾的吾珥城(即烏爾城,前面描述的蘇美爾王表中的烏爾甯加爾就是烏爾城城主,月神南納的妻子,戰争時期臨時到女兒伊南娜的烏魯克城當城主)。亞伯蘭去埃及的路上經曆了“四王戰五王”事件。五王以以蘭王(埃蘭國王)為首,包含示拿王,示拿王應該就是巴比倫城的王。前面介紹過埃蘭和阿摩利人聯合攻打蘇美爾,後來阿摩利人的一支蘇姆-阿布姆的部落于BCE1798年在巴比倫城獨立,所以“四王戰五王”肯定在這個時間點之後。而到了漢穆拉比時期巴比倫勢力很強大了,并與蘇美爾聯合實施抵抗埃蘭和阿摩利人的進攻,不可能與埃蘭聯合打死海區域,所以,“四王戰五王”時應該在BCE1798-BCE1792之間。亞伯蘭之後又經曆了索多瑪、蛾摩拉城的隕石災難,該隕石災難科學研究推測約為BCE1700年-BCE1800年左右。從時間點來看非常接近,先後順序也對。如果按照586+1022+215+290(亞伯蘭出生至雅各全家進埃及)=公元前2113年,比“四王戰五王”早太多了,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舊約.創世紀》中的紀年單位肯定有問題。

因為亞伯蘭一家生活在蘇美爾的烏爾城,既然蘇美爾紀年用的ner和sars,而且早期所有環地中海國家可能用的都是統一的日曆,那麼《舊約.創世紀》會不會也是呢?跟蘇美爾王表一樣,“年“實際上是20天/月的“ner“呢?

還真有可能。我把ner帶入《舊約.創世紀》族譜中,由于國家計年和古人計歲還是有點差别,可能需要增加一個古老且普遍的成人禮歲數,成人了才按照成年人開始計歲。如果成人為13歲,那麼族譜人物的年齡換算從64-21.1歲,生孩子從15-40歲,全部都極其合理了,這難道是巧合嗎?

而且這樣換算的結果,諾亞生于公元前2061年,公元前2021年生了閃、含、雅弗,正好公元前2015年遭遇暴雨大洪水,時間點合理。

而亞當換算後出生于公元前2236年,正好是全球天氣逐漸變暖和濕潤,與全球各文明開始活躍的時間相吻合。根據蘇美爾楔形文字泥闆史詩和王表記錄對照分析,公元前2147年恩美巴拉克西任城主至公元前2063年阿努納奇政變,天氣開始是變暖,但之後又進一步熱成了旱災,後期兩河下遊都快沒水了,下遊城市難以存活。而在此之前的公元前3049年大海嘯後的700-800年期間氣候極其寒冷,動植物匮乏,人類存活極其艱難!

古中國同樣,根據《山海經》記載,禹是黃帝三世孫(黃帝→駱明→白馬(鲧)→禹),祝融是黃帝五世孫(黃帝→昌意→韓流→颛顼→老童→祝融),也是炎帝四世孫(炎帝(和聽訞)→炎居→節并→戲器→祝融),古人生孩子早,假設平均15歲且為長子,推算出黃帝出生大概在BCE2120-BCE2100年之間,實際可能更早一些。炎帝根據海内中經中有七世孫“噎鳴生歲十有二”倒推,炎帝出生不會晚于BCE2127年。從祝融來看,炎帝比黃帝還晚一輩,為什麼歲數還大呢?因為老童和戲器是夫妻,老夫少妻,而同時期炎帝已其七世孫,黃帝才有五世孫,這麼比炎帝比黃帝還大兩代呢。所以,多代交叉通婚造成的輩分混亂很正常,而這裡我們更關心的是,炎黃集團正好也是公元前2200年全球變暖後開始活躍和發展壯大。

其它文明活躍情況不再一一列舉,總體來說可以看出,蘇美爾、古中國、古埃及等都是因為天氣轉好而迅速開始活躍、繁衍加快和擴大發展,而之前幾百年由于大海嘯滅絕災難和引發的冰河氣候,導緻人類存活都難。古埃及統治者發明了金字塔墓葬文化追求靈魂永生和再世複活,或許就是因為連續災難所帶來悲觀情緒,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吧。

亞當正好處于全球天氣剛開始轉好、動植物迅速繁茂的早期階段,所以可能才有了創世7天之說。而且亞當所處位置最大可能也在蘇美爾地區,因為其家族後裔亞伯蘭和父親就居住在蘇美爾的烏爾城,諾亞方舟被沖到土耳其後,諾亞子孫也是向東到示拿地,就包含巴比倫城(巴别),巴比倫城挨着蘇美爾政權最核心的基什城。而且,亞當出生于公元前2236年正好處于蘇美爾王表中伊庫(Ilku,公元前2262年)和伊塔薩杜姆(Iltasadum,公元前2212年)城主管理期間,而蘇美爾當時又是中東地區最繁榮、農耕最發達的地區,所以,伊甸園會不會指的就是這兩個“伊“城主建立的果園或農莊呢?是不是又很巧合呢?!

另外,不論蘇美爾楔形文字還是閃米特語系族群,早期文字也是拼裝式,伊甸園的“伊“和”甸“應該都有獨立含義組合而成,如果閃米特語系的”甸“指的是就是田園、耕地或農莊,”伊甸“自然指的就是伊的種田的園子,那麼上面的解析不就更合理了?!

5、遠古中國曆史人物的年代尚需修正

這裡額外說個小插曲,關于黃帝年代,有人可能會提出質疑,說我推算的黃帝時期怎麼比黃帝紀年公元前2697年(生于公元前2717年)晚那麼多呢?

1)古文獻曆史人物年代的矛盾和困惑

如果你看過有關黃帝紀年的考證資料就知道了,最早的都是相隔2000多年的後人(西漢魏晉開始)推導的,而且黃帝及子孫在位都一百多年,近代還有公元前4513-公元前4053年共十五世460年的說法等。衆說紛纭,矛盾重重。

以公元前2697年為例,這個年代是根據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紀》、西晉學者皇甫谧《帝王世紀》和唐代王瓘《廣黃帝本行記》等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在位100年(壽110年)、黃帝子少昊帝青陽氏84年、黃帝孫颛顼帝78年(年98歲)、黃帝孫帝喾高辛氏70年(年105歲)等順序即位倒推出來的。那麼問題來了,假設都20歲即位,孫子帝喾比爺爺黃帝晚262年,代差平均131年,黃帝才活了110年,怎麼可能在131歲左右生孩子?!兩代人之間差70-84歲也不合理呀?!

而宋代《軒轅黃帝傳》中黃帝在位105年,壽120歲,少昊帝青陽氏81年,說法又不一樣了。有關古文獻之間的矛盾問題非常多,就不在這裡一一說明了。

就算有些人把這種年代的不合理性歸咎于人物稱呼不是單一的個體名而是氏族或家族名,但從古文獻來看,古人的姓、名、氏族名、家族名、稱呼名是有明顯區分的。而且,假如黃帝、炎帝、颛顼、禹等已經是氏族或家族名了(代表一個族群多代人),那黃帝的有熊氏(或“帝鴻氏”)怎麼又單獨分出一個氏族稱呼呢?再比如《山海經》中的夏後啟和夏後開等都是夏後氏,如果同氏族用同名表述,那麼都應該都稱呼為同名的“夏後“,為什麼還要區分呢?

所以,古文獻中所有的人物應該都是指單個人,隻有帶”氏“字指的才是氏族、家族或部落名。而且如果你研究《山海經》和早期古文獻中人物名稱的甲骨文含義,你會發現基本都不是真實的姓和名,而是如耕種、工匠、鐵匠、打獵、音樂、制作陶器、看管水井、制作皮革等特征化名稱,可能是根據人物、族群或管理城市等特征,簡化成1-2個字的人物簡稱名,方便區分和表達。

比如“共工”,文字含義是共同做工、工匠工作(包含治水)等,管理這些工作的領導就被稱為“共工”,有點像“工部尚書”的概念。“共工臣名曰相繇”,相繇(相柳)也就是類似“工部侍郎”的角色。再比如“後稷”,姬姓,名棄,就像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稷是谷子,“後稷”就表示“谷子之父”的概念。而“共工”帶領的氏族、家族或部落就叫共工氏,共工相當于共工氏的族長。《山海經》中的語言表述極其嚴謹,但到魏晉之後,可能由于理解偏差就混亂了,參照前人不準确的分析資料,自然也會導緻了今人的錯亂。

2)炎黃時代的衆帝年代資料存在大量時間重疊

回到遠古曆史人物的年代問題,古文獻中的人物名就是單個人物,子孫接續就是族譜,大量古文獻中自相矛盾、相互矛盾、邏輯混亂的問題已經說明了古人考證早期炎黃曆史的分析結果是錯的,所以考證年代又怎麼可信呢?很可能是拍腦門湊出來的。

其實根據《山海經.海内北經》中“帝堯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侖東北。”以及前後文情況來看,當時應該因嚴重的災害導緻饑荒,匪患強盜衆多,連山裡的各種猛獸都進入人類生活區甚至吃人,建立“四帝八台”就是為了守衛領土和農田糧食。所以,總不能拿死去的“帝“當威懾吧,這四個“帝”必然都是真正的活人,帶隊打仗守衛領土。再比如已經有“帝”了,還有“白帝”同時存在。更複雜的分析證據不再列舉,但這些已經說明同時期實際上是有多個“帝”同時存在的。

考慮到炎黃集團可能是半部落聯盟半邦國制(後期劃分九州立國)狀态,或許每個主要族群或分封的勢力都有自己的“帝”,下面的官員叫“神”,而黃帝、炎帝、堯、舜、禹等可能是衆帝中的最高統領即最高帝,類似聯盟聯邦議長這種性質。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除“最高帝”才會順位繼承外,衆多的帝都是同時存在的,或許通過選舉、比試、輪流繼承等方式任最高帝。如果把這些“帝”的在位時間錯誤的當成了“最高帝”的任職時間,人物年代必然存在大量的重疊,也就導緻了人物年齡、生于、繼承等一系列的不合理性!

另外,像“三皇五帝”同樣是後人的叫法,各個古文獻中人物都不一樣,并不是炎黃時期或《山海經》時期的說法,應該是後人對古人功績排序的各自判斷。另外,像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等明顯就是部落氏族名稱,而伏羲、黃帝、炎帝等又是人物稱呼名,顯然把部落氏族和人物稱呼名搞混淆了。

3)樸實真實的《山海經》才是找到曆史真相的源頭

如果說拿一個相對可靠的依據來分析遠古人物年代,我更相信《山海經》而不是漢朝魏晉之後的古文獻!不是因為它最早,而是因為真正看過山海經原文的人應該都能感覺到,《山海經》(包括山經和海經)就是一個地理和社會勘察的流水賬。

在一十八卷三萬一千字如此龐大的文字内容中,99%都是極其枯燥的山、水、動植物、礦産、國家、人物樣貌、誰發明了什麼、族譜等單純的情景或記錄描述,頂多特征描述誇大突出一些,幾乎沒有任何帶情節的曆史或故事類内容。剩下不到1%的内容,對于僅有的誇父逐日、精衛填海、黃帝九黎戰争、刑天之戰、應龍、黃帝女魃等幾個事件也是寥寥幾句話,遠遠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神化故事般飽滿、豐富、奇幻。脍炙人口的女娲在《山海經》中隻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一句相關描述就沒了,而“盤古開天”更是東漢末徐整著《三五曆紀》才出現的說法,與《山海經》無關。

由此看來,我們今天看到的源于《山海經》人物和怪獸等神化故事幾乎都是後人或民間演繹、虛構、編撰加工過的内容,并不是原本的《山海經》真相!!

雖然民間傳說也不一定都是假的,或許存在隐含的真實内容,但是捕風捉影在今天都能發酵成胡編亂造的神奇神秘,更别說遠古迷信社會了。不神奇又怎麼會吸引人呢?以訛傳訛、利益驅動反而可能有更多人關心不是嗎?因此,曆史也是科學,不能盲從于古文獻和權威,沒有嚴謹的邏輯分析和論據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細細研究你會發現,《山海經》每篇的名稱和前後總結并不一定對應或正确,由于原版早就找不到了,所以分冊名稱和前後總結極大可能也是後人添加的注釋。而經文中凡是“一曰”之後的内容應該也是後人的推測注釋,表示“有人說”或“有一種說法”。去除這些可能的後人注釋後,《山海經》變得更加嚴謹和邏輯自洽。

反向思考,也正是因為:又有誰會寫一本又厚又超級枯燥乏味的流水賬呢?對普通人沒有任何吸引力。而且炎黃時期應該是刻在竹簡上的甲骨文,那得多大多重!所以《山海經》隻能是特殊用途的工具書,是統治者為了管理國家才需要的地理、生産生活、社會環境等數據資源,也就意味着它必然是真實的。

基于《山海經》的族譜記錄,由于古人生孩子早,且以長子繼位為主,所以才推理分析出炎黃時期曆史人物的合理年代範圍,而且該時間段也符合全球氣候條件等其它關聯因素。

6、大海嘯、沉船遺迹和百慕大的巧合

公元前3049年的大海嘯能把巨船擱淺到海拔4000米的土耳其亞拉臘山,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海嘯波方向分析圖

如上圖所示,土耳其亞拉臘山位于土耳其東端,距離地中海東端還有800公裡以上,距離大西洋就更遠了,所以發生在大西洋的海嘯波動必須盡可能沿着直線方向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才能保證海嘯波動的衰減最小,否則會被陸地阻礙衰減甚至阻斷。也就是說造成海嘯的不管是什麼,必然在穿過亞拉臘山和直布羅陀海峽的延長線附近,結果這麼一畫線,好巧,怎麼就正好連接到百慕大海域了呢?

根據百慕大稀奇古怪的傳說,還真可能性?如果一顆小行星撞擊在百慕大海域,其殘留的小行星核心會包含重金屬、放射性金屬等高密度物質,其嵌入地球岩石圈後确實有可能造成引力、電磁力等異常現場導緻古怪的事故,這樣一想反而還說得通了。

而且,在百慕大西南的巴拿馬海域的海底确實有大量古代遺迹,會不會就是早期文明因小行星撞擊導緻的毀滅殘骸呢?這難道又是巧合嗎?

7、東方文明曆史斷代和曆法推理的巧合

小行星撞擊可以解釋西非亞特蘭蒂斯、美洲瑪雅先民和環地中海文明曆史斷代的可能原因,但海嘯波不可能沖到中國東部平原和東南亞呀,有陸地擋着呢?全球其它文明又為什麼會同期滅亡呢?

又巧了,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所有文明可能用的都是類似約260天/年卓爾金的曆法周期,因為年曆必然跟自然規律要吻合!當地球自轉突然變化到365天/年,說明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快過,地球突然加快會不會引起海嘯海浸呢?

當然會呀,你拿個水杯突然加速水都會潑出來,如果地球突然加快,所有海水都會往西邊湧,不正好沖到中國平原、東南亞、澳洲等陸地上嗎?!

地球突然加速導緻的海嘯說明

一計算不得了,赤道處最高可達628.89米,向兩極遞減到0米,這是由于球體旋轉的表面線速度和半徑成正比。對于中國平原緯度來說,也就意味着海嘯可能從400米-200米左右。而且,這種由于地球加速海水滞後所導緻的海嘯不同于地震、撞擊形成的海嘯波,不是震蕩波動,你可以想象你拿個大水盆加速跑,水盆裡的水估計能潑出來一小半。對于海洋來說,相當于海底加速跑了,所以海水就會不停的往陸地上湧(朝西),比普通海嘯波水量大得多,雖然沖擊力可能沒海嘯波大,但會造成嚴重的海浸災害。這也就意味着,全球所有緯度越低的地區海水湧上陸地越大,這或許就是古中國平原地區、東南亞、澳洲等早期文明同時斷代甚至消亡的原因吧。

日曆變化推出的全球海嘯海浸和全球文明同時期斷代又是巧合?!

8、山經方向、地軸偏轉、古文明赤道線和愛因斯坦古北極推理的巧合

我們把地球想象成旋轉的大球,小行星是個小球,我們中學就學過碰撞的動量守恒,用小球砸大球,大球動量當然會變,隻是一般的流星體(隕石)太小了,對地球影響幾乎感覺不出來。如下圖所示,能造成地球從260天/年加速到365天/年的小行星動量必然極其巨大,砸到并嵌入地殼中,不但會造成地球自轉突然加速,還可能把地球自轉軸都砸歪了,甚至翻滾起來。地球質心甚至都會有偏移,不再繞着近似幾何球心轉。

除非小行星沿着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切線)方向撞擊,這種機率太低了,否則地球自轉軸肯定會被撞歪一些,那麼到底歪沒歪呢?

就算是地軸撞歪了,但我們也沒有看到地球在翻滾呀?那是因為地球必然會重新調整穩定的。比如通過内外部質量變化重新将地球質心調整到近似幾何球心,因為隻有這樣才會穩定,内部作用力最小。再比如所有帶磁場的行星、恒星隻有一個地軸和一個磁軸,為什麼呢?如果翻滾就會出現2個軸造成不穩定,這就涉及到目前科學界一直在探讨的行星磁場和自轉的關聯性熱點話題了,目前普遍認為是行星自轉産生了磁場,具體物理原理還在研究。但如果有2個以上的自轉軸,也就意味着有2個以上的磁軸,這樣就像把一堆不同方向的磁鐵強行壓在一起,不可能穩定,必然會合并成一個同方向磁軸。而且這些磁力作用都在地球内部,作用力大且作用速度快,并反向帶動行星自轉軸快速合并唯一。

所以不管地軸是否被撞歪過,總會趨于穩定的,調整形成新的質量平衡、唯一磁軸和自轉軸。但也有個疑問,就是地球狀态調整一般需要經過極其漫長的時間,但從曆史記錄和傳說來看,并未發生長期黑白天混亂甚至颠倒情況,這是為什麼呢?會不會有一種情況,地球在被撞擊時恰好形成一種較穩定狀态呢?這樣地球的調整量和周期就會非常短,甚至人類基本感覺不到呢?

巧合1:

巧了,還真有一種情況,就是小行星撞擊造成地球新增的角動量和地球原有自轉角動量幾乎相同且垂直時,如下圖所示,就會直接形成一個45度穩定自轉的疊加角動量。這就像一個向前混動的球,你在垂直方向施加一個相等的動量,小球會沿兩個矢量中間的夾角45度直線混動。

小行星撞擊的動量計算

計算出來的結果也很讓人驚訝,按照矢量疊加計算,合并後的線速度和角動量值為原角動量除以sin(45º),即合并轉速為原轉速的約1.414倍,當把260天/年作為原角速度代入,地球新的自轉速度為367.64天/年且,極其接近今天的地球轉速,如果是這樣也就意味着地球狀态調整量極小且時間短,會有這麼巧嗎?!

巧合2:

合理性還需要繼續分析,我們需要找到這三個矢量方向。地球被撞擊前的原自轉軸跟現在一樣嗎?這可不一定,缺少證據。又巧了,雖然沒找到這兩個垂直動量或角動量方向,但我卻找到了最接近公元前3049年撞擊後的方向,那就是古中國最古老的奇書《山海經》!

如下幾圖所示,我在研究解析《山海經.山經》全部路線後發現,山經的東南西北方向明顯跟我們現在不一樣,是歪的,與現在的方向差了大概逆時針15度。

1)山經總圖

2)海外四經和海經.海内經總圖

3)海内四經總圖

山經、海外四經、海經.海内經、海内四經勘察在公元前3049年大海嘯之後約1000多年左右(大荒經為商初勘察,時期不同),應該算是最最接近撞擊後地球狀态的證據了。當我把山經方向作為疊加方向代入,原地球自轉軸線地表運動(線速度)方向和小行星撞擊動量方向應該在兩側45度,結果一大堆巧合又發生了!

如上圖所示,十字方向是《山海經.山經》的方向。但這個方向并不代表赤道線唯一,由于所有緯度也就是東西方向肯定跟赤道線是球面平行的,因此可以切出無數個赤道來。但巧合的是,如果以圖示“45度赤道線“為準,北側45度藍色的”古赤道線“恰好穿過了西非撒哈拉之眼(也是亞特蘭蒂斯首都國最大可能位置)、蘇美爾、古埃及、古叙利亞、古中國、南美上古印加、泰國等五千年前的主要文明地區。這也太驚人了,合理嗎?

其實細想想是合理的,我們的祖先智人是随着第四冰川期逐漸退卻向全球擴張的。到距今8000年時全球大部分地區可能還依然寒冷,人類更多是聚集在當時的赤道線附近,也隻有溫暖的赤道線附近動植物等食物資源才能繁茂,人類繁衍才能加快和推動文明進步。所以,早期相對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族群或文明必然集中在赤道線附近的溫暖宜居區域,這才是最合理的。

而且根據科學考證,不論是西非的撒哈拉沙漠還是埃及地區,在8000年前都是一望無際、土地肥沃、湖泊衆多、動植物繁茂的大草原。蘇美爾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古至今就是中東地區最好的糧倉。東南亞少量國家在5000年前就達到了青銅時代,但可能因為多山其實并不适于農耕發展,青銅技術應該也是航海商貿引進的。古中國和古希臘偏北稍冷,但古希臘及歐洲諸國漁獵資源豐富,而古中國則是超級的地大物博,南方發展快但多山,而東部平原偏冷所以發展進程會緩慢一些。但從紅山、仰韶等文化發展來看,古中國5000年前族群勢力遍布了,而且平原地區可能遠遠比山地文化要發達的多。因此,圖示公元前3049年之間的古赤道線是完全可能和合理的。

但可惜的是,可能在公元前3049年,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大西洋百慕大海域,造成了一場全球性超級海嘯海浸災難,對人類特别是集中在中低緯度的發達文明或族群形成了滅絕性災難!就像瑪雅早期文獻記錄的,可能隻活下一堆夫妻重新繁衍,人都成了猴子(野人)。受災地區的人類可能百不存一,千不存一,大量的早期城市被摧毀和掩埋,很多人類文明很多都退化到新石器時代重新發展,最慘的一些文明或族群撤銷消失到連曆史記錄都找不到了。

巧合3:

按照上圖中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赤道線位置,推導出古北極點位大概位于加拿大西經140度北緯58度左右,在北美加拿大西海岸中部向西大海裡(加拿大與阿拉斯加交界南端的東南)。這與網絡資料上關于“愛因斯坦認為地軸在1萬年前位于加拿大北海岸”的推測位置很接近,可惜我沒有查到愛因斯坦的推測文獻出處及分析過程,否則可以拿來參考比對。相對而言,我從曆史證據和物理換算分析的地理位置更偏西南,發生時間距今要晚一倍。

巧合4:

從上圖可以看出,原來處于藍色古赤道線的文明,在撞擊後緯度普遍大幅升高,最大偏轉點在伊朗阿富汗地區,蘇美爾、古埃及、古中國、古希臘等主要文明緯度都升高了30-45度左右。參考北京中心北緯39度54分,東北哈爾濱北緯44°04′~46°40′之間,以蘇美爾為例,從圖上看差不多北緯43-45度,就類似現在哈爾濱的氣候,能不冷嗎!更别說再加上小行星撞擊造成地球熱量釋放後冷卻的小冰川氣候疊加,全球氣溫會更冷。這種情況與蘇美爾泥闆史詩中描述的寒蘭幹燥生活艱難的氣候完全吻合。

古中國大部地區原來在北緯0-20度之間(見下圖)是熱帶。撞擊後,古中國地區越靠西側緯度差越大,敦煌地區大概北移了約26或27個緯度,中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大概北移了15-17個緯度,總體在17-40度之間,比原來要冷不少,特别是東部平原地區變得寒冷不利于人類複興發展,所以在公元前2200年氣候變暖之前也發展緩慢。

但南方山地少量地區仍處于熱帶,所以幸存了大量的大象、犀牛、鳄魚等動物,在1000年後氣候變熱的炎黃時期開始擴張到漢中、山東等地,到1400年後的商朝,長江流域還有很多大象。這與目前考古證實我國早期有大量熱帶動物完全吻合。

熱帶動物之所以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元前2200年-79年長達兩千年的超級旱災和火山爆發降溫四次交替過程,這個後面再分析。

9、海洋闆塊擠壓帶方向與公元前3049年之前古赤道方向的巧合

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赤道以後簡稱“3049前古地軸”,它還有一個關鍵性的證據就是海洋闆塊之間的擠壓帶方向。

大陸和海洋闆塊都在軟流層上漂移,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海洋闆塊也會跟着地球一起轉,你可以想象成一個水球表面有一堆相互擠壓的高低木闆整體自轉。當兩個海洋闆塊相接觸時,由于海洋闆塊之間的速度并不一定一緻,一般會自西向東産生擠壓,這可能是因為歐亞非聯合闆塊質量重漂的慢,所以西側闆塊一個接一個往東擠導緻。所以海洋闆塊之間就會在海底形成擠壓帶,擠壓必然産生局部隆起,其擠壓的主體方向肯定和自轉軸的緯度方向一緻。我們來看下面三張圖:

1)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南太平洋闆塊擠壓南大西洋闆塊——圖示向右上方向箭頭,海底的擠壓帶極其明顯,淺色痕迹表明了深度低的海底隆起形狀。

2)亞洲與澳洲-南極洲之間印度洋闆塊擠壓太平洋闆塊——圖示向右下方向箭頭,之所以把澳洲和南極洲放在一起,是因為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自轉軸何時形成的呢?後面分析可以看出早于5500萬年澳洲和南極洲大陸分裂之前。紅色不規則曲線部分就是擠壓帶的海底隆起部分,北側痕迹明顯,而南側部分可能因為澳洲大陸漂移被抹沒了。

3)亞洲與北美之間北冰洋闆塊擠壓太平洋闆塊形成了白令海——圖示向右下方向箭頭,阿留申群島就是擠壓帶邊緣的隆起部分,北側北冰洋闆塊擠壓南側太平洋,穿過縫隙的部分形成了扇形的白令海。

大家可以拿個地球儀比劃一下,上面三張圖的海洋闆塊擠壓方向(海底白色與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赤道球面平行,也就是與緯度方向完全一緻!這應該不可能是巧合!也進一步證明了穿過5000年前主要文明的古赤道猜測是完全合理的。

10、陸橋假設和各大陸闆塊遠古連接的巧合

從上面的三張圖來看,位于自轉西側的海洋闆塊明顯把中間原有陸地連接給擠裂了,才跟另一個海洋闆塊接壤。而且從圖上裂縫的陸地形狀來看,明顯有弧形的被擠壓痕迹,且斷開部分碎裂成衆多分散的島嶼,随着海洋擠壓帶及隆起部分漂移。

還有一個沒被擠裂的就是南北美洲之間的中美洲連接帶(見下圖)。

那麼,沒被擠裂之前的各大陸之間的連接會不會就是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遠古路橋呢?

陸橋假說從何而來呢?是因為互不相連的大陸上分布有相同的動植物區系,而且很多都在盤古大陸分裂之後甚至更晚,動植物總不能遊過大海吧?難以解釋,所以就産生了一種推理假設,認為分裂後的大陸闆塊之間早期可能存在連接,就像兩個陸地之間的橋梁,被稱為古陸橋。

國内有些人痛批陸橋假設是謬論,那好,你既然說它是不對的,你就需要拿出一個可以合理解釋動物跨大陸同源性的推測分析吧。如果你拿不出來,你怎麼證明路橋假設肯定就是錯的呢?陸橋假設本身從古生物學問題所引發的最基本的邏輯推理,隻是到現在科學界還在尋找而已,或者能發現一個更合理的解釋。

不過,我或許有可能把這個疑惑解決了!

如果我們把前面被海洋闆塊擠裂的部分還原,把澳大利亞闆塊還原到與南極大陸分裂之前,再考慮各大陸闆塊後期漂移的還原,結果就形成了下面這幅地球闆塊展開圖。

有人可能會質疑非洲的位置,如果非洲位于北極點如何解釋非洲動物化石的連續性呢?我同樣也懷疑。既然非洲是1.35億年前從南美洲分裂出去的,那麼就有可能是下圖第二種展開圖情況。

有沒有可能介于兩圖之間的情況呢?甚至處于非洲大陸漂移過程中呢?從後面陸橋形成原理來看應該不可能。到底是哪種情況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但不管哪種情況,非洲都是同時期最冷的。不過這倒是合理解釋了長毛的猛犸象溯源的問題。猛犸象存活于480萬年-4000年,源于非洲,之後擴展到歐洲、亞洲、北美地區。80%的猛犸速度屍體或化石都在西伯利亞,但問題是,猛犸象是食草動物,體量大飯量必然大,還是群居,數量很大,在西伯利亞等凍土地區靠吃什麼活着呢?隻有熱帶或溫帶大面積雨林和草原才能滿足猛犸象的生存條件,所以西伯利亞過去必然是溫帶甚至熱帶,且植物資源非常豐富。

那問題來了,猛犸象有厚厚的脂肪和長毛是為了耐寒,其從非洲遷移到西伯利亞并大量繁衍擴大,說明當時西伯利亞的氣候和食物條件遠比非洲條件好,也就意味着西伯利亞比非洲熱才合理!反過來說,這麼短的周期,假如按現在的氣候環境,猛犸象不可能從炎熱的非洲草原跑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基因變異成抗寒動物且蓬勃發展,即便由于溫室效應全球變暖,西伯利亞也遠比非洲冷,邏輯上說不通!

但是,依照上圖中我推理的遠古地軸狀态就非常合理了:非洲靠近北極的位置怎麼都比處于熱帶和溫帶的西伯利亞冷,西伯利亞當時氣候溫暖且動植物資源及其豐富,所以源于非洲寒冷地區進化産生的猛犸象,向溫暖且植物繁茂的溫帶甚至熱帶地區不斷遷移發展就很合理了。

我們還是回到陸橋的研究,不管上面哪幅展開圖,太驚訝的巧合了!所有大陸都連接到一起了(圖中未畫出澳洲-南極洲大陸和亞洲的類似中美洲的雙路橋連接,具體樣式可參見前面的圖示),而且正好是一個地球最大圓周!這明顯就是一個更早期的赤道線和地軸體系!大陸闆塊之間的連接就是遠古陸橋!該遠古地軸以下簡稱為“盤古地軸”。

所有陸地闆塊幾乎均勻分布在遠古穩定赤道線上!應該達到了基于質量對稱的地球自轉平衡;而且每個闆塊最寬方向的面積均分線(幾何長軸),可近似認為是質量均分線都距離赤道線很近,通俗來說就是所有闆塊都是躺在遠古穩定赤道上,所以最穩固!這些都就意味着這個遠古地軸可能經過漫長的時間達到了地球闆塊最穩定的狀态。最穩定會産生路橋嗎?原理上應該是。

遠古陸橋産生的物理原理:

上圖是我畫的遠古陸橋産生的物理原理圖。遠古陸橋如果能穩定産生:第一點,兩個陸地闆塊的相對位置必須長期恒定,否則反複拉伸、壓縮或錯位會導緻陸橋難以形成。第二點,南北兩側海洋闆塊的主體運動方向不能對陸橋有單方向垂直壓力差,否則就像前面海底擠壓帶一樣,陸橋根本無法形成,隻能是圖示的平行于陸橋方向。

要達到上述兩個條件,唯一的可能就是:所有大陸和海洋闆塊必然要形成基于綜合質量對稱的穩定旋轉狀态,此時所有闆塊位置長期恒定!而且,隻有赤道線附近的海洋闆塊間壓力差最小,其它緯度都會因兩側海洋闆塊同樣存在離心力導緻的垂直于陸橋方向的壓差擠壓。

這就像一個球型陀螺上面有一堆高矮重量不一的滑塊,由于陀螺轉動産生離心力,所有滑塊必然都往赤道跑,但重的滑塊會把輕的滑塊擠開占據陀螺的赤道線。重的滑塊即使到了赤道,也必須沿着赤道線橫向移動,輕的滑塊也會在周邊變動位置調整,直到輕重滑塊達到基于自轉軸質量對稱時,這些滑塊才不會再移動,從而保持恒定狀态。

對地球來說是原理一樣,如上圖所示,所有大陸闆塊都移動到了遠古赤道位置,結合較輕的海洋闆塊,形成了地球自轉的闆塊質量對稱狀态(盤古地軸)!其實從圖上陸地闆塊幾何面積的分布情況來看,海洋闆塊南北兩次差異不大基本可以忽略,地球自轉穩定性幾乎完全取決于陸地闆塊的質量對稱!因此,也就具備了陸橋産生的條件。

盤古地軸赤道線上的大陸相對位置恒定,南北兩側海洋闆塊的漂移方向與兩側大陸闆塊連線平行,對陸橋形成位置的壓差對等。此時,軟流層岩漿會沿着南北海洋闆塊之間的縫隙不斷上升到海底,并附着在兩側大陸闆塊之上不斷生長,而兩側海洋闆塊的對等擠壓力又會将陸橋壓的越來越堅實,日積月累上升到海面上就形成了兩個倒錐型連接的陸橋結構。

此外,其中順着海洋闆塊方向的錐形要大很多,因為受力最小容易積累。如果兩側陸地闆塊太寬,由于兩側海洋闆塊垂直于陸橋方向的壓力不夠,就會形成雙路橋結構,兩側各自被一側的海洋闆塊擠壓形成隆起,中美洲陸橋和亞洲-澳洲南極洲陸橋就是雙路橋結構。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中美洲、東南亞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力賓-巴布亞新幾内亞等、白令海峽和德雷克海峽尖角型陸地等就是遠古陸橋,都是基于古老的大陸闆塊在特殊穩定條件上生長出來的,隻是後來因地軸偏移導緻闆塊擠壓而破裂。

在地軸偏轉發生後,海洋闆塊的運動方向不再和陸橋平行,由于包含陸橋的陸地闆塊肯定比海洋闆塊在軟流層上的壓強大,所以陸地闆塊比海洋闆塊漂移的慢,也就導緻西側海洋闆塊對陸橋下部産生擠壓,将陸橋向上頂起,從而導緻陸橋扭曲從中間斷裂(所有大陸東側被海洋頂高成山脈也是這個原理)。兩側海洋闆塊接壤後,因漂移速度差形成擠壓,西側海洋闆塊的物質會穿過裂縫,就像擠牙膏一樣延伸出海底形成擠壓帶形态,并在接縫處形成隆起,而破碎的路橋部分也會跟随擠壓帶隆起漂移,就形成了前面幾張圖的情形。

11、南極洲溫帶推理和科學證據的巧合

從“盤古地軸”時期的大陸闆塊分布來看,南極洲處于赤道位置,屬于熱帶地區,這可能嗎?!還真有一堆科學研究結果恰好可以作為參考。

1)2010年,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3月12日報道,科學探險隊通過對南極洲海床3000多個冰核和泥核的鑽探和分析,表明5400萬年前的南極大陸可能屬于溫帶氣候。

2)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科學團隊搭乘破冰船“RV北極好”于2017年遠征南極,之後将研究成功發表于《自然》期刊。研究發現在南極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曆史可追溯至9300-8300萬年前的白垩紀時期(恐龍時期),證據指向南極洲存在過熱帶雨林(或溫帶沼澤森林)。團隊通過建模方式将南極的溫暖歸因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高造成地球溫暖,融化極地冰原導緻海平面比今天高170米,南極不存在冰蓋,白天的平均溫度約12度,而夏季最熱更可高達20-25度。

3)瑞典自然曆史博物館研究人員托馬斯·摩爾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前往南極半島西摩島探險,期間發現了一個髋骨和有紋飾顱骨的化石殘骸。這些化石樣本大概有4000萬年的曆史,來自始新世,全都屬于智利蟾科,也被稱為“頭盔蛙”。該證據說明南極洲在該時期應為南美洲雨林的溫暖氣候。

4)1986年,科學家在南極洲找到了南極甲龍的化石,此後古生物學家又陸續在南極地區發現了其他多種恐龍化石,其中既有植食性恐龍,也有肉食性恐龍。

2019年5月《白垩紀研究》雜志的《來自南極洲的巨型薄片龍科:關于薄片龍科體型多樣化和阿裡斯頓龍類演化預測的新信息》論文發現了7000-6550萬年前白垩紀末期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古生物學家還曾經在該組地層中發現了包括莫羅龍(Morrosaurus)在内的許多恐龍化石及鳥類化石,此外還有許多海洋生物的化石等。

智利的一個古生物研究隊伍在南極大陸挖掘到了滄龍蛋,滄龍是史前水生蜥蜴,在白垩紀末期(9 400 萬— 6 600 萬年前),海洋裡最大的頂級掠食者,在南極生蛋意味着當時必然有足夠的海洋食物來源和溫暖的氣溫。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了對發現于南極洲西摩島的僞齒鳥化石的研究,該化石或為有史以來能夠飛行的最大鳥類,翼展在5到6米之間。根據對原始野外記錄研究分析,跗跖骨化石産出于一處5000萬年前的化石點,而下颚化石卻來自于一處4000萬年前的化石點。

這些證據充分說明直到白垩紀末期,南極洲相當溫暖,如果沒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大型動物的生物鍊無法構成。

5)澳洲大陸在2900萬年之前跟南極大陸還在一起,所以澳洲大陸生态和南極大陸應該類似。的确,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恐龍灣,發現了恐龍化石及150多種動植物。智利南美杉、銀杏和羅漢松等碩大的裸子植物構成植物群落的優勢種群,繁盛的蕨類植物和苔藓植物、一些低矮的小灌木甚至草本植物構成了森林的下層植被,其地層年代約為1億-1.2億年之間。此外,綽号“庫珀”的化石骨骼于2007年在昆士蘭州西南部的埃羅曼加盆地的庫珀溪被發現,研究發現應為9000多年前大型食肉恐龍。

上述資料雖然不能證明遠古南極曾經是熱帶,但至少說明南極-澳洲大陸直到4000萬年時還比較溫暖,9000萬年前還有恐龍。

目前大量分析資料認為是古代二氧化碳濃度高,溫室效應導緻全球溫度升高,所以南極洲溫度一起就高了。但如果按照我分析的地軸變動狀況,即使達到3049前古地軸時期(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幾千萬年),南極點在現在東經40度南緯58度左右印度洋裡,當時的南極-澳洲大陸絕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最暖和的地方差不多能達到北京的緯度,本身就不是太冷。而溫帶雨林基本在更高緯度的45-55度之間的沿海地區,所以南極-澳洲大陸有大量的溫帶雨林很正常,别說是4000萬年前,公元前3049年之前可能都是溫帶氣候有大量溫帶雨林,與上述科學考察的氣候數據完全可以對應。

然而對于大食量的恐龍生态鍊來說,溫帶四季分明的冬天缺少食物,肯定會被餓死。而其它大陸因地軸偏轉雖然有所變化,但仍有大量地區處于熱帶雨林适合恐龍生活,所以就合理解釋了南極-澳洲大陸的恐龍滅亡比全球恐龍滅亡(6500萬年)提前約2500-3500萬年的原因。而且,既然溫度降低到較冷的溫帶氣候都會導緻恐龍滅亡,也就意味着恐龍原先應該都生活在熱帶地區,這也反向驗證了盤古地軸時期所有大陸闆塊都集中在赤道線附近,都有大面積的熱帶地區。

至此,南極大陸熱帶→溫帶→寒帶三個過程正好對應了盤古地軸、3049前地軸和今地軸三個狀态,這麼巧!

12、遠古陸橋破裂、澳洲-南極洲闆塊分裂、南極洲-非洲闆塊分裂與地軸偏轉、海洋擠壓帶形狀等的關聯性巧合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遠古陸橋生長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和穩定的環境條件,也就意味着盤古地軸的時期可能極長。而盤古地軸偏轉到3049前地軸的原因和過程又是如何呢?又有哪些證據呢?我們還得進一步尋找。

1)澳洲-南極洲闆塊分裂與地軸偏轉的巧合

從前面圖示可以看到,澳洲大陸把亞-澳陸橋破裂後的南側部分抹平了,至少說明澳洲闆塊漂移過程肯定在陸橋破裂之後,那麼澳洲-南極洲闆塊破裂會不會也跟地軸偏轉有關聯呢?可能性還真的很大,我們來看下面這幅圖。

地軸偏轉後,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南美大陸仍在赤道附近,隻有澳洲-南極洲闆塊從原赤道位置跑到了南極,北美闆塊跑到了北極附近,上圖表示了主要陸地闆塊的位置。

A、B分别代表未分裂前南極闆塊和澳洲闆塊位置的兩個點,C、D表示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在3049前地軸狀态仍處于赤道周邊陸地闆塊)的兩個點。假如“A與B”和“C與D”的距離(地表距離)相同,但由于向心力(或離心力)與半徑成正比,如圖所示,所以A與B之間的作用力差值遠遠大于C與D的作用力差值。作為同一片陸地,作用力差異越大也就意味着拉伸甚至撕裂的可能性越大。

或許用向心力或離心力表達不夠直觀,我們可以把上圖中的ABCD都看成微小的質量單元。由于地球自轉,這些質量微元在不受阻礙的情況下都應該慣性直線運動飛出地球,其運動速度(線速度)和半徑成正比,也就是越靠近赤道的質量點在不受阻礙的情況下跑得越快。可為什麼沒跑出地球呢?是因為地球的固體結構抗力拉着,相對位置難以移動。由于慣性速度和半徑成正比,也就意味着B大于A的慣性速度差遠遠大于D大于C的慣性速度差,所以AB之間的抗力遠比CD之間的抗力大很多倍,才能拉住兩點之間的距離不變。這就像把大陸闆塊比喻成木闆,兩側拉力不同,拉力差異越大越可能裂開。因此,越靠近地球赤道線的陸地闆塊内部拉力差和抗力越小,越靠近兩極的闆塊内部拉力差和抗力越大,也越容易撕裂。

因此,由于地球自轉軸偏轉,确實造成澳洲-南極洲闆塊的内部拉力差增加了幾倍至十幾倍,從而導緻最終闆塊撕裂是非常合理的!而北美洲沒有撕裂可能是陸地闆塊結構比較穩固吧。至此可以看出,地軸偏轉不但造成了遠古陸橋破裂,也是澳洲-南極洲闆塊分裂的最大可能根源。

有關澳洲大陸分裂的說法衆多,且時間也不一緻,較多資料表述為約5500萬年左右開始分裂,至2900萬年徹底分裂。我們暫時按這個數據進一步分析,可以判定初步盤古地軸偏轉發生的時間不會晚于5500萬年,隻能更早;而陸橋破裂至形成擠壓帶時間也要遠早于2900萬年。

我開始懷疑會不會是6500萬年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呢?從分析來看,撞擊造成的地球軸偏應該是即時生效,而後期地球調整狀态的過程卻極慢,如果直接把地球直接撞到3049前地軸狀态,處于溫帶的南極-澳洲闆塊的恐龍應該很快滅絕,與9000萬年發現恐龍化石不符。而且,該小行星10公裡直徑能産生的動量微乎其微,遠遠達不到該軸偏需要的動量數值。

由于澳洲-南極闆塊從赤道位置越接近南極才越容易撕裂,如果盤古地軸偏轉到3049前地軸是一個長達幾千萬年的緩慢過程,那麼分裂時可能已經到了地軸偏移過程的中後期,即總偏移時間可能是5500萬年的一倍以上,這就與前面盤古地軸偏第二幅展開圖——1.35億年前非洲闆塊尚未與南美闆塊分裂的時間對應了。但是不是呢?

2)南極-非洲闆塊分裂與地軸方向的巧合

我們再來看看非洲大陸從南美大陸分裂後的情況。

這又太巧了!如上圖所示,非洲大陸從南美洲大陸分裂後,如果考慮撞到歐洲闆塊後被頂住會逆時針旋轉與歐亞大陸貼合(圖示紅色弧形箭頭),那麼非洲闆塊直線漂移的方向與3049前地軸赤道方向幾乎一緻!與遠古陸橋破裂方向一緻!這似乎為3049地軸提供了證據,但其實不然,因為:非洲闆塊如果在盤古地軸狀态下分裂(如上圖),由于地球自轉和離心力作用,它隻能沿着平行盤古赤道和垂直接近盤古赤道兩個方向漂移,也就意味着南美洲和非洲應該相互擠壓而不是分離。

上圖中非洲闆塊的漂移方向隻能說明3049前古地軸在1.35億年前非洲與南美闆塊分裂前就發生了,或者有一個近似方向的過渡地軸狀态,我們暫時稱為過渡地軸,非洲闆塊分裂後早期應該就是受到該過渡地軸的影響向歐亞闆塊方向接近。

該過渡地軸必定早于1.35億年非洲分裂之前,早多久?是受到外力導緻地球突發軸偏還是其它原因造成緩慢軸偏?我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資料,盤古地軸偏轉時間節點隻能暫定為13.5億年之前待定。

3)非洲闆塊漂移與3049前古地軸的巧合

我們雖然找不到盤古地軸偏轉的起點,但可以看到終點3049前地軸,也就是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自轉方向和闆塊分布情況。

如果非洲闆塊未分離,所有大陸還保持盤古地軸的質量平衡也是地球自轉最穩定的狀态,那麼不管地軸如何偏移,必定會緩慢恢複回到盤古地軸的狀态。但非洲闆塊漂移打破了原有的質量對稱和自轉平衡結構,這就像本來平衡的陀螺卻一邊越來越重,所有闆塊基于地球自轉平衡必然會尋求一個新的平衡态,自然會形成一系列地軸偏轉和闆塊漂移的複雜過程。

這個新的平衡态應該就是3049前古地軸狀态,雖然它可能還尚未達到類似盤古地軸那樣極其長久的恒定狀态就被外力打斷了,但它至少已經接近最終穩定态了。由于非洲闆塊最終漂移撞到亞歐闆塊并結合到一起,造成該聯合闆塊的總質量最大,因太陽引力和離心力作用都在赤道處最大,所以聯合闆塊最穩定的質量均分線一定會盡可能接近赤道線。這就像在火車上放一個長方形木塊,躺着肯定比立着穩定。由于我們不清楚各闆塊的實際密度,但差異不會太大可以認為基本相同,所以歐亞非聯合闆塊最穩定的形态就是其幾何最寬的面積均分線即幾何長軸躺在赤道上才最穩定。

為了維持地球這個球型陀螺自轉穩定,其它大陸闆塊除了向赤道漂移外,必然會向歐亞非聯合闆塊的地球對端運動尋求質量對稱,這應該就是南北美洲遠離歐亞非闆塊的原因,否則地球自轉的軸線都會偏到一邊引起自轉震蕩。從3049前地軸的幾何分布(近似質量分布)來看,赤道兩側的闆塊質量基本已達到均衡,但基于自轉軸的平衡和自身穩定性還相差甚遠,所以各個闆塊還在漂移和偏轉過程中。

上述分析也就意味着,盤古地軸偏移造成闆塊移動的結果與盤古地軸偏移的原因無關,隻取決于最終平衡狀态,因此,我們可以把盤古地軸偏轉分成前後期兩個階段:前期因某種原因導緻軸偏并帶動地球闆塊位置變動,可能是突發也可能是長期變化;後期則是所有闆塊基于質量對稱漂移尋求新的平衡态,必然是長期調整過程。

4)南極闆塊漂移位置與盤古大陸偏轉的巧合

理論上是所有闆塊尋求基于地球自轉的質量平衡,但由于盤古大陸時期各闆塊已經形成了穩固的遠古陸橋連接成為一體,這就像一個圍繞地球的環(以下簡稱大陸環),所以當盤古地軸發生軸偏後,除分裂的非洲闆塊外,其它所有闆塊并不像現在能各自獨立漂移,而是呈環狀結構整體繞着地球轉動。

南極大陸的漂移情況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因為所有陸地闆塊因離心力必然趨向赤道運動,這是物理原理決定的。今天的南極大陸處于南極點位置,可能是因為與南美洲遠古陸橋的底層岩石圈結構支撐,所以才能保持在這個位置,但遲早有一天也會滑向赤道。所以,盤古大陸偏轉後,南極洲從熱帶跑到溫帶,除非地軸突變導緻緯度直接改變,否則隻能是被遠古陸橋形成的環狀闆塊一體結構強行頂到了溫帶緯度。當公元前3049年地球遭到小行星撞擊發生軸偏,又再次被頂到了現在的南極點位置。但南極大陸并未發生類似澳洲大陸的明顯漂移,說明它與南美洲大陸的連接極其穩固。

5)遠古陸橋破裂後擠壓帶與地軸偏轉的巧合

遠古陸橋擠壓帶形狀或許可以為地軸偏轉提供一些線索。亞洲與澳洲-南極陸橋破裂的擠壓帶形狀與南美和南極闆塊陸橋的擠壓帶形狀及方向類似,我們以南美-南極闆塊陸橋的擠壓帶為例。

如上圖所示,如果不是其它原因導緻擠壓帶彎曲,那麼擠壓帶弧形切線方向就代表了當時西側海洋闆塊的擠壓方向,也就是當時的地軸線速度和緯度方向。最後的擠壓方向按理說應該是現在的擠壓方向,但5000年太短形成的痕迹根本看不出來可以忽略,所以最後的方向應該還是3049前古地軸緯度方向。

從圖上分析,最早的切線方向與最終的方向相差約35度,且為逆時針偏轉,盤古大陸偏轉到3049前地軸約75度,上圖的方向差展現了最後期35度的軸偏過程。上述分析也恰好證明了:盤古地軸偏轉的後期階段,地球調整尋求新的自轉平衡态是一個不斷軸偏和極其漫長的過程

此外,假設軸偏速度均勻,軸偏最晚1.35億年計算,則該遠古陸橋的破裂時間最晚為6300萬年。如果有辦法檢測到擠壓帶地質年代,也可以反向推導遠古陸橋破裂的時間以及各時期的地軸方向。

6)地軸偏轉的可能過程與困惑

基于上述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較大可能是以下過程:

(1)首先,在1.35億年之前的未知時間因未知原因地軸發生了逆時針偏轉,假設為20度。

(2)然後,到1.35億年時非洲與美洲闆塊分裂開,開始沿赤道附近向今東南方向漂移。由于非洲闆塊的移動打破了原有地球自轉的質量平衡,原質量對稱的大陸環因為缺少了非洲,對端的亞洲區域就相對重了,那麼亞洲區域就會占據主導優先向新赤道漂移,向今西南方向并順時針旋轉,同時帶動大陸環整體發生球面滑動。闆塊整體性滑動就意味着站在闆塊上的人看到的是地軸反向偏轉,即地軸繼續逆時針偏轉。

再返回頭看非洲闆塊脫離南美闆塊後的漂移軌迹,它實際上應該一直跟随地軸偏移的赤道方向偏轉,也就是從今東南至東偏北方向的一條弧線。

随着大陸環或地軸偏轉,南極-澳洲大陸被推到溫帶并越來越冷,于9000年前恐龍滅亡。

(3)最後,由于非洲闆塊和亞歐闆塊都向赤道漂,兩者越來越近,最終于6500萬年(取自網絡數據)碰撞并逐漸結合到一起。對比海洋擠壓帶方向,該時期地軸已逆時針偏轉到約45-50度左右。

然而,地球還遠沒有達到質量對稱的自轉平衡穩定态,亞歐非聯合闆塊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最穩定的狀态就是幾何長軸(近似質量均分最穩定狀态)躺在赤道上,實際上經過6500萬年直到公元前3049年也未達到。但3049前古地軸時期已經基本實現了亞歐非聯合闆塊的幾何長軸已接近赤道線,赤道兩側的所有大陸質量基本均衡。

其實根據我的分析,地球自轉軸及各闆塊在未來已經很難形成類似盤古地軸時期可産生陸橋結構的恒定狀态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遠古陸橋即使地表看來破裂了,但下面岩石圈層的殘留結構還存在,仍會發生作用,而且海洋擠壓帶下部岩石圈在地球内部變冷凝固後同樣是結構支撐。比如南極洲還在南極位置必然是南極-南美陸橋殘留支撐所導緻,否則它早就很澳洲闆塊一樣漂向赤道了。即便到今天,排除非洲闆塊完全跟陸橋無關,隻有澳洲闆塊算是脫離了陸橋結構的影響,其它闆塊仍然保持在原“大陸環”周邊并明顯存在相互制約的情況。因此,除非把所有遠古陸橋從地表到岩石圈層徹底磨沒了,各大陸闆塊才可以自由的漂移,否則根本不可能不受幹擾的形成類似盤古地軸時期的恒定(超穩定)狀态了。

回到該階段地球狀态,在亞歐非聯合闆塊形成後,除澳洲大陸外,加入非洲的大陸環結構繼續整體性漂移尋求質量平衡态,即地軸逆時針偏轉到75度左右成為3049前古地軸方向,然後由于小行星撞擊地軸突變而中斷,進入新的地軸調整期。

綜上所述,以上盤古地軸偏轉到3049地軸的可能情況與科學勘察數據基本吻合,很難說是巧合,隻是對應年代需要更多論據修正。唯一問題就是我查到的動物同源性的時間有的比陸橋破裂時間晚不少,一種情況就是陸橋破裂時間有個長期過程需要進一步修正,另一種情況就是同源動物變異類似所以仍為類似同源,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13、盤古大陸分裂和盤古地軸的巧合

盤古大陸指泛大陸(Pangaea),源出希臘語pangaia,意為整個陸地。該學說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Alfred Wegener)于1912年提出,作為其大陸漂移學說的一部分。大陸漂移說認為,全球所有大陸原來是一個整體,約在2.5億年前經三個階段的分裂,逐漸形成現在的陸地形态,所以盤古大陸就是指假想的整體的原始大陸。

盤古大陸分裂時間同時也是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最嚴重的第三次二疊紀大滅絕,70%的陸地動物和96%的海洋動物消失。再之後第四次三疊紀-侏羅紀生物滅絕發生在約2.03億年,盤古大陸分裂成勞亞古大陸和岡瓦納古大陸。

由于遠古陸橋的形成需要極其穩定的地球自轉平衡狀态和漫長時間,所以盤古地軸穩定狀态的形成時間至少比1.35億年早幾千萬年,因此,遠古陸橋的産生時間必然在1.35億年-2.03億年之間。

從上圖來看,兩階段分裂後的亞歐、北美、南美-非洲、南極-澳洲四個大陸闆塊隻需要漂移很短的距離,就可以近似均勻的、穩定的“躺”在盤古赤道上,無需複雜的位置和角度調整,即可形成質量對稱平衡的地球自轉恒定狀态。是不是很巧合呢?!

這也就意味着盤古大陸分裂後直接就形成了盤古地軸,盤古大陸時期的地軸和遠古陸橋形成時期的地軸應該是近似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把這個地軸稱為“盤古地軸“。

如果看過盤古大陸分裂相關資訊、視頻的人應該能發覺,我的推理在分裂過程和年代方面并沒有太多異議,但地軸方向完全不同和後期變化情況存在差異。具體如下:

1)現在的盤古大陸模型都是按今天的地軸畫的,那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導緻所有闆塊都必須往赤道漂移,怎麼會反着往兩極漂呢?完全不符合物理規律,肯定不對。而按照圖示北極點在盤古大陸的非洲中部就合理了,盤古大陸的質心原來在北極點,分裂後都向盤古赤道方向漂移。而且,前面在澳洲-南極大陸分裂過程時分析過,越接近極點,離心力導緻的闆塊内部撕裂作用力越大,這或許就是盤古大陸分裂的原因之一。

2)在2.5-2.03億年期間分裂的大陸闆塊,經過較短時間的漂移調整,就形成了大陸闆塊位置恒定的盤古地軸狀态,至少保持了幾千萬年至1.35億年前,從而生長出穩固的遠古陸橋,并形成了所有大陸連接的環狀結構即“大陸環”。

3)1.35億年後的各闆塊漂移過程,除非洲和澳洲脫離開大陸環自行漂移外,其餘大陸闆塊都受到了原有大陸環結構的制約。即使遠古陸橋破裂,依然底層結構依然存在支撐和阻礙,導緻部分大陸隻能一起漂移。

上述分析内容相當于對盤古大陸分裂過程進行了原理及過程的可能修正。

至此我們已經有了3個古地軸及變化過程即:

1)盤古大陸分裂前後的地軸方向近似,可以看作統一的盤古地軸,所以要早于2.5億年很久(具體早多少年未知),一直持續到1.35億年之前(早多少年未知)。

2)1.35億年之前(早多久年未知)因未知原因導緻地軸逆時針偏轉→約1.35億年時非洲從南美洲分裂漂移,6500萬年前撞上亞歐大陸,同時期遠古陸橋開始破裂→約5500-2900萬年澳洲大陸從南極闆塊分裂漂移到赤道附近→直到公元前3049年,整體過程中地軸基本持續逆時針旋轉約75度,最終形成了3049前古地軸,全球早期文明集中在赤道線熱帶地區。

3)公元前3049年地球遭遇小行星撞擊導緻地軸突然偏轉約45度以上,并開始逐步回偏到今天的地軸情況。其中,1000年前《山海經》逆時針15度的地軸方向應該是一個過渡時點狀态。

特别強調一點,該分析原理與闆塊漂移學說沒有任何沖突,地軸偏轉實際上有真偏移也有假偏移,假偏移是由于大陸環等構造導緻主要大陸整體性一起漂移,看上去就等同于地軸在偏轉。

14、海平面變化與全球主要文明的變化情況分析

回到公元前3049年撞擊過程繼續分析,因為還有一些地球物理變化過程尚未分析全面,比如不論哪種地軸狀态,隻要是方向或轉速改變,必然伴随海平面的變化。

海平面極其複雜,跟潮汐力、地球橢球或扁梨型結構、引力、地形等衆多因素有關,不是專業的人讨論不了。但我認為,基于物理原理,對于同一地點相同海平面位置,由于地球轉速改變引起海平面變化是必然的。上圖是公元前3049年地球自轉轉速變化造成的海平面變化純理論示意,由于海洋總量幾乎不變,所以地球自轉速度越快,海平面就會越扁,即改越靠近赤道變得越高,越靠近兩極變得越低。而地軸方向約45度的偏轉相當于這個橢圓球體的角度改變了,自然導緻全球海平面有的變高有的變低,有些沿海地區擴大了,有些沿海地區縮小了。

經粗略分析的測算分析推測數據如下:

1)中美洲瑪雅先民地區的緯度從古北緯30度變為約北緯8度,氣候變得溫暖。但由于接近赤道線,地球自轉加速緻使海平面上升很大,造成原有很多遺迹被淹沒在幾十至上百米的水下。而且由于小行星撞擊地震波導緻海底地表嚴重變形,遺迹可能會下沉至海底幾百米深,并大概率被泥沙掩埋。

2)西非撒哈拉沙漠最大可能是原亞特蘭蒂斯首都國地區,直接面對了氣态小行星撞擊後大西洋沖擊海嘯和速差海嘯(地球突然加速海水滞後導緻的海嘯的簡稱)的疊加沖擊。超強沖擊不但造成該地區人類全部滅亡,連地表土壤層完全被損毀,為沙漠化提供了初始條件。同時,該地區北移約20個緯度,仍處于熱帶地區,溫度略有下降。海平面因緯度上升會下降,也會因45度地軸自轉加速會上升,綜合來看,大概率海平面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形成長期海浸災難(海水震蕩會造成海底沙化),并且因地勢平坦導緻大量海水滞留造成鹽堿化,加劇沙化趨勢。再加上後期又有兩千多年的天火幹旱災害炙烤,最終成為沙漠地區,文明徹底消亡且沒有延續。

3)上古叙利亞國亞特蘭蒂斯十國中的強國之一,包含今叙利亞及周邊地區,與蘇美爾、古埃及接壤,曾與古埃及抗衡。結果它正好處于環地中海文明中撞擊海嘯和速差海嘯震蕩的正面最大沖擊區域。因沖擊力過于強烈,沿海地區後來形成了叙利亞沙漠和死海等狀況。緯度向北上升約43個緯度,氣候變得極其寒冷且季節溫差大,人類在很長時期存活困難。

4)蘇美爾在上古叙利亞東側,十國中原屬于弱國。因為沒有直面地中海海嘯沖擊,受災情況相對較小。從原古赤道北移約45個緯度,氣候變得極其寒冷且且季節溫差大,從而存活困難發展緩慢,直到阿努納奇時代之前約200年全球氣候轉暖後才開始繁榮興旺。地中海和波斯灣的海水應該對該區域進行了沖刷,鹽堿情況對後期農耕發展産生了負面影響,楔形文字泥闆有相關記錄。

5)上古埃及包含亞特蘭蒂斯十國中的兩個國家:上埃及和下埃及,下埃及在上埃及南邊靠地中海(名稱與地圖上下是反的,古代很多文明以北為上)。由于地處地中海撞擊海嘯和速差海嘯方向的側面,所以海浪沖擊力災害很小,主要災害以海浸為主。靠海的下埃及遠比内陸的上埃及受災嚴重,所以這可能就是上埃及趁機吞并下埃及實現統一的機緣。埃及地區從原古赤道北移約40個緯度,氣候轉冷且季節溫差大,原農耕技術不再适用,需要重新開拓,食物匮乏導緻生存困難,社會發展緩慢、停滞甚至倒退。古埃及統治者可能因超級災害和人類生存困難的悲觀主義思想,在迷茫中開始關注于永生,所以創造了金字塔陵墓及文化。

6)上古希臘及歐洲諸國基本都北移至北緯50度以上,氣候極其寒冷,應該不亞于現在的寒帶氣候,所以古代歐洲文明複興比古埃及、蘇美爾晚至少約2400ner(神曆月)=133年,且極寒導緻發展更加緩慢和滞後。但海平面大幅下降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陸地、半島和海島資源。

7)南美洲上古印加從原古赤道南移至南緯約30度,氣候變冷了一些,海平面可能變化不大或略有上升。由于其核心處于南美洲西海岸,所以太平洋的撞擊海嘯都被大陸東部山脈阻擋消減了,而東北部委内瑞拉、圭亞那、蘇裡南以及巴西東北地區早期人類族群基本被團滅。再由于上古印加文明核心地區本身就處于高海拔的安第斯山脈地帶,阻擋了速差海嘯震蕩災害,最多就是西海岸原有族群滅亡,文明核心依然存在。

然而,從曆史經驗來看,高海拔文明由于農耕條件差、食物資源不夠豐富,不可能有蓬勃發展。所以上古印加文明相對于亞特蘭殖民在大海嘯之前的早期開拓反而衰退了,甚至回到原始生活狀态。遺留在南美的殖民統治者可能由于失去了亞特蘭祖地支持,不思進取最終腐朽衰亡。

8)古中國大部地區原來在北緯0-20度之間,是熱帶。地軸偏轉并加速後,古中國地區越靠西側緯度差越大,敦煌地區大概北移了約26或27個緯度,中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大概北移了15-17個緯度,總體在17-40度之間,比原來要冷不少。

漢中地區北移約23個緯度即新北緯38度左右,按理說比較寒冷,但為什麼在1000年後的《山海經》炎黃時期還記錄有犀牛、大象呢?較大可能時由于古中國地區大,跨熱帶和溫帶,所以公元前3049年因氣候變冷,熱帶動物先南遷至中國南部熱帶地區。然後在約公元前2200年起全球氣溫逐步升高直到暴熱幹旱災難(四次超級幹旱和嚴寒交替循環過程,在本文後面再描述)的過程中,熱帶動物又繁衍北擴到了新北緯35-37度地區。

然而,上古中國的熱帶動物很可能在後期天火旱災與地火阻斷的嚴寒期多次反複過程中,由于冷熱極短變化和反複遷移而大量死亡,或許就像夏、商、周末期因缺少水源食物導緻人類大量死亡、朝代滅亡一樣,動物更會大量死亡,還要加上人類在這種災害饑荒環境下的無限制捕殺,緻使這些5000年前的熱帶動物徹底從中國消失。

古中國西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約BCE5500-BCE3000年)、黃河中遊地區仰韶文化(約BCE5000-BCE3000年,含半坡遺址文化)以及獨具特色的淩家灘主題文化時期(約BCE3600年-BCE3300年)等肯定都是被BCE3049年200-400米近40個小時的速差海嘯第一波沖擊所滅亡的。這也包括華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BCE4500-BCE2500年),但得益于泰山這片平原高地,存活較多人類并複興發展,所以年代看起來跨越了上古大海嘯時期,但實際上應該分為早期和複興兩個階段。

上古大海嘯相當于是對早期文明勢力的重新洗牌,BCE3049年之後的黃河中下遊龍山文化BCE2500年-BCE2000年、古蜀國文化(三星堆)BCE2800年-BCE1100年、以及馬家窯文化後期(約在BCE3300-2050年)和山東大汶口文化災害階段實際上都是災難幸存人類對早期文化的複興和繼承。由于原勢力更叠重新整合成為新勢力群體,所以後期的考古遺迹自然會出現早期多個文化特征融合的情況,所以文化融合也不一定就是通商,也有可能是族群合并。

古黃河及古漢、濟水下遊地區很可能被貊國等東夷族群占據,但不确定是上古大海浸開始之前還是之後,有待考證。

此外經測算,上古中國海岸線以南端海南島中心至北京地區的緯度為參考值,撞擊後海平面上升為約75→32米(按北京原緯度20度計算),然後随着地軸位移又下降了至約34→94米,所以兩個過程疊加後的結果就是:今海平面相比原海平面由南至北、從海南島至北京升高約為41→-62米。總體過程為:中國海岸線總體有一個急速升高又緩慢降低的過程,向南升的越高反而降的越少(向北升的越低反而降低越多),海平面最終變化的結果就是海南島最高約41米,北京緯度反而比5071年(3049+2022年)前原始海岸線低62米左右。

北京平均海拔才43.5米,62米意味着包含北京在内的中國華北平原近海地帶很多區域在5000年前還是大海,由于氣态小行星撞擊及地軸偏轉導緻海平面下降,大陸架才逐漸裸漏出來成為陸地。以上海作為華北平原南端計算,古緯度約15度升高44米變為今天31度5米。華北平原海平面由南至北從上升5米→下降62米,可以認定華北平原海平面整體下降,華北平原海岸線由南至北呈扇形擴展大(越北擴展區域越多),為古中國人類發展擴展了大量的新生沿海陸地資源和宜居生活地區。

同時,這也合理解釋了為什麼古中國沿海海岸線基本找不到5000年前的早期文明遺迹,一定會遠離一定距離。按理說古人類依靠漁獵,海岸是很适合人類生存的場所,并不是沒有,而是原來的海岸遺迹随着海岸線向海洋大陸架擴張幾至幾十公裡,早期原始部落遺迹成了内陸地區。

9)澳洲大陸、印尼等地區更靠近45度地軸赤道,所以速差海嘯更嚴重,其它地區不再一一列舉分析。

10)另外,阿曼原古南緯8-15度,變為北緯33-38度,氣候變冷,這與科學證據阿曼地區化石珊瑚分析證明其曾在BCE2350年有過頻繁的寒冬情況對應。

11)科學家研究老撾北部石筍沉積的岩石含量,發現距今5100-3500年之間經過幹旱,老撾從古赤道0度變為北緯近30度,當然氣候會變得幹旱。雖然還有全球變冷、飓風等其它綜合因素,但緯度引起的氣候變化肯定是最主要因素。

12) 上古大海嘯、大海浸災難重創了人類文明,歐亞主要文明地區普遍緯度上升30-45度變得寒冷;地球轉速加快導緻大氣對流加速,全球風力加大,極端天氣增加;再加上全球火山爆發和後繼的類似小冰川期等綜合災害,人類嚴重衰退并發展停滞700-800年以上,直到公元前2200年開始轉暖,但慢慢又成了超級旱災導緻兩河枯竭。該情況和蘇美爾泥闆史詩記錄的早期寒冷艱難,後期幹旱河水斷流情況完全吻合。

從以上比對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地軸偏轉和加速情況,單純通過數學計算和邏輯推理的結果與地質、文明變化、氣候科學證據等基本吻合,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15、地軸、磁軸的唯一性原理的推測

地球自轉軸在公元前3049年被撞擊下偏轉,不可能像前面分析的理想情況剛好合成一個45度的穩定地軸,肯定有所偏差,也就意味着除原自轉軸外,還存在另一個垂直方向的自轉軸。

但地球為什麼沒有翻滾起來呢?而且從《山海經》方向來看,地軸方向在短短1000年内早就就實現了穩定和唯一軸,為什麼呢?

該原理可能與目前科學界研究地球磁極的産生原理有關。地球自轉可能導緻内部産生磁極,兩個垂直方向的磁極不可能同時存在,這就像兩個磁鐵放在一起,必然要合并成一個磁軸。再持續通過各地層摩擦力做功,帶動地球自轉軸快速合并唯一。

由于持續做功的動量損失,地球自轉速度必然有所下降。也就是說,撞擊時地球的轉速要超過365天/年,可能按照矢量在唯一軸上的投影疊加方式,在地軸磁軸合并過程中減緩到365天/年。

從目前所有行星天體的唯一自轉軸和磁軸也可以看出,不論如何被外部撞擊産生軸偏,都不會發生翻滾情況。而小行星和流星體會發生多軸翻轉,應該是由于沒有磁場或磁場太弱了無法産生軸向合并。行星多軸自轉→多軸磁場持續産生→磁場合并帶動自轉軸合并→最終形成唯一磁軸和自轉軸,該過程及原理或許可以解釋所有行星天體唯一自轉軸和磁軸的根源。

16、山海經15度軸偏與地球位移理解的巧合

前面說過,古中國《山海經》中《山經》的方向為現在逆時針旋轉約15度,說明小行星撞擊後打破了原有基于地球闆塊質量對稱的角動量平衡,地軸開始往回偏轉,并在距今4000年内偏轉了約15度,15度相當于約1670公裡以上,是目前地球闆塊漂移速度的幾萬倍!這怎麼可能呢?

各種原理分析都不合理,直到我突然找到了靈感,愛因斯坦作序的1953年哈佛大學教授查爾斯·哈普古德提出的《地殼位移:理解地球科學基礎問題的關鍵》(Earth's Shifting Crust:A Key to Some Basic Problems of Earth),國内簡稱“地殼位移理解”的一些觀點給了我啟發,當地球内部因各種因素導緻壓力達到臨界點時,地殼整體會發生快速、劇烈的位移情況。結合闆塊漂移學說,也就意味着大陸闆塊在特殊情況下的漂移速度會比常态快得多。

特殊情況又是什麼呢?

根據尼羅河三角洲一個瀉湖中古花粉化石和木炭含量的沉積物發現,BCE2200年至BCE1000年共發生四次花粉大比例降低和木炭增加,古埃及塞索斯特裡斯三世金字塔附近掩埋的、Ipi-ha-ishutef棺材所用樹木年輪樣本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發現約BCE2200年古埃及曾經經曆了一次氣候的快速變化,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幹旱時期等證據。而且根據全球文明災害和斷代情況,自BCE2200年起的2200多年又可以劃分成4個幹旱期和4個全球火山爆發的阻斷期,說明如下表(天火至太陽輻射造成的言中國暴曬幹旱期,地火指全球火山活躍期,反而因阻擋太陽輻射會造成寒冷):

天火分期

時間段

特征及災難說明

天火I期

BCE2200年- BCE2015年

兩河、尼羅河幾近枯竭,有“十日”、“十個太陽”之說;

瑪雅第三太陽紀被火毀滅;

古埃及貧民奴隸第一次大起義;

末期埃蘭和阿摩利人入侵兩河流域蘇美爾,蘇美爾被打敗,埃蘭阿萬王朝占據兩河中下遊;

古希臘米諾斯早期文明(克裡特)被地震海嘯毀滅

中古大洪水

地火I期

阻斷/風寒期

BCE2015年

以南極洲欺騙島火山大爆發為首全球火山活躍期

河湖、地下水得到補充;

期間蘇美爾人建閘蓄水

北美霍皮族第三太陽紀洪水

天火II期

大質量隕石雨密集階段

BCE1900年-BCE1645年

兩河幾近枯竭;

隕石雨最強烈的時期,摩亨佐達羅、索多瑪、蛾摩拉、卡巴德奇亞等至少4個城市被隕石毀滅,其它區域也有高溫灼燒的玻璃狀物質遺迹;

末期古埃及第二次貧民奴隸大起義(BCE1609年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出埃及;BCE1824年之前不久開始幹旱災荒);

末期古中國夏朝被商朝滅亡

地火II期

阻斷/風寒期

BCE1645年-BCE1500年

錫拉、桑托林火山大爆發為首的全球火山活躍期

未導緻嚴重文明毀滅

天火III期前緩和期

約BCE1500年-BCE1250年

地球地質變動狀況相對穩定,全球環境相對穩定

天火III期

BCE1250年-BCE1050年

極度幹旱,古中國黃河斷流;

古希臘極度幹旱;

末期古中國商被周朝滅亡;

赫梯女王給當時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送去一塊泥闆寫着“我的土地上沒有糧食了”,而赫梯和埃及因迦南地一直處于敵對交戰關系

地火III期

阻斷/風寒期

約BCE1050年-BCE600年

以中國長白山火山大爆發為首的全球性火山活躍期

天火IV期

BCE600年-CE79年

BCE538年,波斯滅亡古巴比倫

BCE525年,波斯打敗古埃及

BCE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滅亡波斯王朝

古中國周朝極度幹旱

地火IV期

阻斷/風寒期

約CE79年左右,以維蘇威火山為首的全球火山爆發活躍期

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埋葬

亞曆山大城、埃及法老城群被地震、海嘯毀滅的時間不确定,但很可能也在這個時期

4次幹旱和全球火山爆發活躍期不正是地球内部壓力的集中釋放的表現嗎?!地球就像烤栗子一樣被太陽輻射加溫,激發到一定程度就會釋放内熱。按照現代地球物理,地球闆塊的岩石圈層都在軟流層上漂移,軟流層實際上也算是岩石圈超過一定溫度的液化形态。BCE2200年後,太陽輻射增加,導緻地球吸收熱量過多,地球内部增溫導緻岩石圈層底部更多熔化為軟流體,大陸闆塊質量變輕,漂移速度加快。最關鍵的是,軟流體溫度變化會導緻粘度急劇下降,地球闆塊漂移阻力急劇降低,闆塊漂移速度會極度加快。由于地球自轉離心力影響,所有大陸闆塊都會向赤道漂移,闆塊之間相互擠壓也對應結構抗力,所有闆塊在大質量闆塊帶動下可能會産生類似整體性滑動的效果。

該過程可能可以作為地殼位移理解的證明和全新解釋,但并不是像地殼位移理解中描述得地殼整體滑動,而是岩石圈層闆塊在軟流體上漂移和相互擠壓形成的一種闆塊整體性運動效果,本質還是地球闆塊在軟流層上的漂移原理。

地球自轉軸在BCE2200年後約2200多年内産生15度偏轉很可能是所有闆塊漂移整體性作用的結果,而且,已破裂的遠古陸橋和大陸環結構仍然對闆塊漂移産生影響,同樣屬于整體性漂移即球面滑動。經計算,闆塊漂移速度也在733米/年以上(地軸漂移量相同),是今天亞歐闆塊平均1cm/年的73300倍,是今天美洲闆塊約2.5cm/年的29320倍。

從下表天火和火山爆發阻斷期周期來看,地球在逐漸降溫,周期也在不斷加長,闆塊漂移速度對應減緩。直到地球冷卻後,軟流體粘度急劇上升,闆塊漂移過程恢複緩慢狀态。

天火分期

時間段

噴發期/地火阻斷期/風寒期

軟流層壓力積累噴發的周期

天火I期

約BCE2200年- BCE2015年

BCE2015年,以南極洲欺騙島火山大爆發為首全球火山活躍期;中古大洪水;地火I期阻斷/風寒期

185年

天火II期

約BCE1900年-BCE1645年

約BCE1645年-BCE1500年,錫拉、桑托林火山大爆發為首的全球火山活躍期;地火II期阻斷/風寒期

245年

天火III期

約BCE1500年-BCE1050年

約BCE1050年-BCE600年,以中國長白山火山大爆發為首的全球性火山活躍期; 地火III期阻斷/風寒期

450年

天火IV期

約BCE600年-CE79年

約CE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地火IV期阻斷/風寒期

700年

4個天火旱災和寒冷期同樣對應了人類曆史的戰争、饑荒和朝代更叠,甚至是斷代或消亡。2200多年的反複暴曬寒冷交替,加上前期海嘯和海浸導緻的海水滞留,也可以合理解釋全球靠海平原地區的鹽湖、鹽堿地、沙漠的形成原因,也能合理解釋動植物消亡和遷移的原因。

分析完5000-3000年前的大陸闆塊高速漂移過程(視同軸偏過程),那麼更加活躍的早期地球呢?從2.5億年前的盤古大陸時期往後,多次劇烈的全球性地質活動是否同樣會産生大陸闆塊的整體性高速漂移(球面滑動)過程呢?從原理分析來看,理所當然!即地球上所有得大陸闆塊在幾億年的漂移過程中,在一些地球内部高熱的活躍時期,大陸闆塊的漂移速度會比常态漂移速度高幾萬倍,從而讓所有闆塊尋求地球自轉平衡穩定态的過程縮短幾萬倍!

17、公元前3049年後2200多年的災難可能源于一次天文事故

根據地球地軸偏轉角度和轉速變化,假設小行星撞擊時的速度v’=13000米/秒,v=332米/秒計算,小行星與地球質量的比值為:m’/m=0.001964,即小行星質量至少是地球質量的1.964‰;假設與地球密度相等,半徑折算約為地球的12.5%,約797公裡,是滅絕恐龍的小行星的近160倍。

如此巨大的撞擊并未造成地球物種滅絕,不可能是岩石小行星或彗星的剛體撞擊,根據目前天文學發現的氣态小行星殘核,懷疑撞擊地球的可能是氣态小行星。氣态小行星主要由由雲層-液态氫海洋-彌漫物質-金屬氫(或固态氫)-岩質内核等多層結構組成,可能會形成氣态、液态多層緩沖的軟碰撞,從而在動量守恒和地球吸收動量的情況下并未徹底撞碎地球。

而且,在2200年内連續出現小行星撞擊、流星雨導緻摩亨佐達羅等4個城市滅亡、太陽輻射階段性增加導緻地球内熱釋放和闆塊漂移加速等情況,災難密集,太巧合了!由此推測公元前3049年後2200多年的地球災難很可能源于一次天文事件引發的長期連續災難。

氣态小行星可能首先撞擊了地球内側的水行(也不排除是金星),撞擊後的核心殘骸又被地球捕獲,撞擊地球造成地球自轉加速和自轉軸偏移。

氣态小行星于水星(或金星)撞擊産生了極其龐大的氫氦氣體原子、彌漫物質、岩石碎塊等混合的物質雲團。由于太陽引力,又被拉伸成為長達數百萬至數億公裡、寬幾百萬公裡的扇形帶狀,由于運行狀态不同又可以分為氣體雲團和固體雲團兩大部分。

其中,如上圖所示,角動量較小的一部分流星體、小行星等固态物質即固體雲團部分會螺旋式公轉趨向太陽,最終逐漸被蒸發燃燒,而氣體雲團部分也會因太陽引力逐漸向太陽靠近并被蒸發燃燒。該過程由于整體物質雲團的飄移速度、螺旋環繞過程、角速度複雜性等因素持續時間會非常長。固體和氣體雲團連續不斷轟擊太陽所造成的物質燃燒應該會導緻太陽風增強,從而造成地球輻射大幅增加,這或許就是800年後持續2000年天火災難的根源。

固體雲團中的另一部分是角動量較大的流星體和小行星等固态撞擊碎片,反而會呈螺旋狀越轉越遠離太陽(如上圖所示),在木星引力影響下逐漸趨近于小行星帶,這就形成了一個從水星或金星向小行星帶逐漸飄移的、由數量龐大的流星體和小行星組成的帶狀固體雲團。當該雲團恰好經過地球軌道時,地球相當于撞擊到一個飄移的小行星帶裡,必然會造成大量的流星體和小行星撞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公轉造成地球一次又一次穿過該物質雲團,直到物質雲團飄出地球軌道外,所以地球會遭受長達幾十年至幾百年小天體轟擊過程,這可能就是天火II期同時伴随大量流星雨并導緻至少4個城市滅亡的根源。

18、遺留的困惑

至此,研究内容都說完了,但還有一個困惑一直無法解決,那就是:地軸幾億年看起來幾乎一直在不停偏轉,有真實軸偏(相對于太陽系空間位置),也有地球整體闆塊滑動所造成的假性軸偏。然而,假性軸偏時,地軸的空間角度真的沒有變化嗎?會不會也是真實軸偏呢?或者是兩種情況的結合呢?

單從地球作為一個獨立的力學系統來看,要遵循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無外力情況下不應該發生真實軸偏!然而,地球實際上一直受到太陽以及其它行星引力、磁場等影響,持續做工可能會改變狀态。而且還有一個極大的可能性,就是可以把地球看成多層嵌套的球體,這就像多層自轉的複合陀螺結構,當外層自轉質量不平衡時,完全可以通過内層質量和軸向的同步變化來共同形成新的平衡狀态,即地球總動量和角動量依然守恒,但單獨從外層來看确實不守恒,外層的地球自轉軸偏轉了。

如果上述分析的假設情況成立,即使不考慮地殼位移理解中闆塊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高速漂移的理論,同樣可以合理解釋地球外層的軸偏狀态。而且這種地球内部的多層調整速度可能遠比闆塊最大漂移速度還要快太多。

該推理過程用通俗的話來形容,即當地球外層自轉質量不對稱平衡時,地球内部可以通過多層結構的質量和軸偏等調整達到總體平衡,總動量和角動量幾乎不變,但從地表層來看,無須闆塊漂移,地軸自己就偏移跑了。

這種分析推測情況很難以找到實際的科學證據論證正确還是錯誤,所以隻能當作一個疑問,有待科學家論證。

19、總結與展望

關于我對于地球物理和人類文明研究告一段落,基于上述一系列推導所産生的地球物理狀态、年代和曆法變更等分析結果,可基本對應、合理解釋和修正了目前全球古文明考古年代、檢測年代、古文獻和傳說、古生物及人類遷移、遠古陸橋形成和破裂、盤古大陸分裂過程、基因溯源等變化過程及本質根源,可能科學破解了地球和人類曆史中大量的未解之謎!并可以将5000年内的古文明年代精準修正到1-10年誤差!

通過研究過去幾億年的地球物理變化過程、災害情況、生态環境和人類發展情況等關聯性分析,結合未來地球物理變化及災難推測,有助于人類對于未來災害及人類發展的預測和防範,更合理得推動地球和人類長遠發展。

真有地球和人類毀滅的一天,難道你還會埋怨科學跟你無關嗎?埋怨科學界和國家為什麼沒解決問題呢?有意義嗎?其實,你也是人類的一份子,地球發展人人有責,雖然你不一定站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但是全社會的良好發展和關注科學,是促進全球科學進步的源泉!為了人類在宇宙中的長遠發展,為了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實現人類的宇宙生态文明,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注釋:

1、 本文對前期文章中盤古地軸的軸偏時間節點修正到1.35億年之前。

2、 感謝很多讀者對我的支持和關注。有些讀者希望獲取我的書或詳細内容,特别是《山海經》解析,但由于書籍出版很麻煩還會很久,所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我的講解視頻裡面有書籍大部分内容的說明,還請諒解。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