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知名作家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這本書中,所講到的,完成工作為何這麼難,關鍵在于沒能運用好注意力殘留效應。
工作中,自己就曾時不時地做出過“心口不一”的事情。有時是被逼的。比如,我正在寫材料,突然通知讓自己去開會。
此時,至少在開會的前一段時間,我的大腦依然處在思考材料該寫點兒啥、怎麼寫的階段上。若讓我讀一份文件,便很容易出現所讀與所看不緻,出錯相對較高的情況。
當然,有時也是自己主動而為之。比如,一邊看線上教學課,一邊又時不時地回複手機裡面出現的新信息。
本以為,這樣做是同步進行,互不耽誤。實則,事實證明,如此一來,則是彼此牽扯,互相幹擾。最終,課也沒有聽明白,内容回複也能出現失誤。兩件事情,一件都沒做好。
想起那句話,一心不可二用。這裡面的心,其實指的就是注意力。當我們将唯一的注意力從正在做的、沒有徹底完成的事情,切換到其他事情上時,會感覺很别扭,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其實,這就是注意力殘留在做怪,是一種注意力殘留效應的具體體現。
因而,平時,我們不要對自己的大腦過分自信,不要想當然地将同時做兩件事情視為一種高效率,基本不可能,或者很難。除非,對你來講,要進行的兩件事情,完成其中的一件,已經幾乎不需要使用腦力了。
比如,邊刷牙,邊聽音樂,或者邊跑步邊聽音樂等,但有時還會分散你的注意力,沒有注意到旁邊駛過的車輛而發生危險。
注意力是唯一的,看似兩件事情同時做,實則,也是注意力先後投入的問題,但帶來的結果卻是,反複進行注意力切換,會形成極高的注意力殘留率。
導緻自己非但不能體會到徹底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搞不好,還會由此形成兩件事情都未能完成好,雞飛蛋打的挫敗感。
所以,在日常工作、學習過程中,當我們突然想到某件事情沒有做的時候,如若不是非常緊急,沒有達到非現在做不可的地步,就不要立即轉向這件工作。
而是在旁邊放一張紙,将這件事情記錄下來,等到當下的工作完成好,再進行你先前想到的那件事情也不遲。目的就在于,不讓注意力殘留對兩件事情産生影響。所謂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亦是如此。
END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