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這似乎是很多人會有的困擾。
我經常收到類似這樣的詢問。比如:
我想培養一個習慣,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但總是很容易被打斷,然後就會失去動力,很難繼續再做下去,究竟怎樣才能長期堅持下去,把它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呢?
或者:
我想培養一個習慣,但是每一次去做的時候,都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騰挪事情、安排時間,導緻每次都覺得很疲憊、很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把它堅持下去呢?
我非常理解這樣的情況,也非常理解大家的想法和感受。
可是,問題來了: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堅持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完呢?
舉個例子。
前陣子有讀者給我留言,說:我想養成每天複盤的習慣,想堅持半年。前面已經堅持了兩個月,但前幾天工作太忙,下班後實在沒空去複盤、思考,中斷了好幾天,結果就沒有動力繼續複盤下去了,回到了之前的狀态,總覺得這個習慣就「斷掉了」,很失敗。
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呢?
大家不妨代入進去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去複盤?複盤的目的是什麼?
是因為有一個人告訴我們:我要給你布置一個任務,你要去複盤,每天一次,持續半年,我會檢查你的完成情況,你如果完成得不好,我就給你扣分 —— 這樣嗎?
不是的。我們之所以會想培養複盤這個習慣,是因為我們覺得:複盤對我們有好處,我堅持每天複盤,是為了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完善、更強大。
那麼,我們已經堅持了兩個月,這兩個月的複盤起到作用了嗎?對我們真正起到作用的,究竟是我們複盤的内容,還是「我堅持複盤了半年」的這個行為本身?
打個比方:假如說我去年讀了 50 本書,那麼,對我真正起到作用的,是我從書裡讀到的知識、想法,還是「我讀了 50 本書」這件事情本身?
如果說是前者的話,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去在意後者呢?
更進一步,為什麼我們要因為後者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而覺得沮喪、失敗、難過呢?你中斷了一周,那麼你前面兩個月複盤的收獲,會因此而消失嗎?如果不會的話,為什麼要在意它呢?
這其實是一種困擾了很多人非常久的一種錯誤的思維習慣。
我們總是很容易把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當成目的本身,并被這個假想出來的目的所束縛,從而忽略了真正的目的。
這種對于「堅持」的過度追捧和執著,在我看來,本質上就是「自律」,是一種過時的、不科學的雞湯。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雞湯呢?因為:許多書籍、媒體,總會給我們灌輸一種這樣的信息:
自律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可貴的品質;
某某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足夠自律,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事情 A、事情 B、事情 C……;
隻要你也做到自律,長期堅持做事情 A、事情 B、事情 C……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優秀;
什麼,你做不到?那就是你不夠自律,先培養起自律的品質吧!
這個邏輯合理嗎?乍一看很合理,但它其實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
并不是因為我們自律,才能長期地做一件事情;而是因為我們長期做一件事情,我們才給它貼上一個标簽,叫做「自律」。
打個比方:一個人并不是因為他具備「富有」的品質,才有錢;而是因為他有錢,我們才給他貼一個标簽,叫做「富有」。
換言之,自律從來都不是一個原因,而是一個結果,一種狀态,一種對這個結果的解釋。
所以,過度地追捧「自律」「堅持」,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1)計數器陷阱
我們會為了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标,以達到讓自己感覺「我很自律」的幻覺,而過度關注那些根本不重要的參數,把它當做目的。
舉個例子:我給自己定一個目标,每天要讀 50 頁書,今天眼看快睡覺了,隻讀了 20 頁,為了達到要求,我加快讀書速度,囫囵吞棗,趕完了 50 頁 —— 這樣做有意義嗎?完全沒有。
再比如:我每天要健身半小時,今天特别疲勞,但為了「堅持下去」,還是忍着撐完了半小時,但動作毫不标準,各種代償和偷工減料,這樣有意義嗎?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對結果和參數的過度關注,就會成為一種負向的催化劑,讓我們舍本逐末、買椟還珠。
可以參見:
2)預防焦點
我們會給自己設定一個标準,并把這個标準視為及格線,一旦達不到這個标準,就會給自己一個負面的評價。
比如:當我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标,「我每天要讀 50 頁書,堅持一個月」,就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隻有成功做到「每天讀 50 頁書,堅持一個月」才是好的,做不到這一點,就是不好的。
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就隻剩下兩種情況:要麼及格,要麼不及格。
那麼,當你因為任何原因,沒有能夠達成目标時,你就相當于什麼呢?給自己造成了一個負面的反饋,把自己向着「我很失敗」又推進了一步。
反之,即使你成功了,你也很難感到快樂或者成就感,因為在你看來,成功是正常的,不成功才是不正常的,你隻是做到了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已 —— 那麼你就會缺少正向的反饋。
隻有負反饋而沒有正反饋,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長久呢?
可以參見:
3)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基于前面兩點,我們很容易就進入自我否定的怪圈裡面。
一方面,過度地關注「堅持一件事情」這個行為本身,會導緻你的評價和衡量标準缺乏靈活性,傾向于把對自我的評價,跟這個行為本身所綁定,忽略了更全面、更豐富的角度。
另一方面,預防焦點和過高的期望,又會很容易使得你産生負向的反饋,造成失敗感、挫折感,跟上一點結合,就會導緻你産生自我批評,不斷調低對自我的評價。
可以參見:
簡而言之:過度地追捧「自律」「堅持」,是有害的,其壞處主要在于,當我們沒有辦法做到「自律」和「堅持」時,我們就很容易跌入對自我的負面評價裡面,變得越來越沮喪和無助。
這是許多人特别容易跌入的陷阱,也是我們需要警惕和避免的現象。
前面講過:自律和堅持并不是原因,而是結果。一個人并不是因為足夠自律,才能堅持做某件事情;而是因為他堅持做了下來,在别人眼裡才變得足夠「自律」。
那麼,這種使得一個人能夠長期「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我拿一個例子來講:減肥。
人類學家 Herman Pontzer 做過一系列關于節食、運動和減肥的實驗。他發現:我們對于減肥傳統的理解,也就是堅持節食和鍛煉可以減肥,其實幾乎是無效的。
舉個例子:在一項實驗中,一群參與者被要求每周進行鍛煉,強度達 2000 大卡,堅持 16 個月。
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的确減輕了體重,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男性平均減了5公斤,女性幾乎為0)。跟他們運動所消耗的能量相比,他們減肥的效果幾乎是無效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我們的身體擁有超強的适應能力,它會很快适應你作出的改變。
當你堅持鍛煉時,一方面,你的身體會很快适應這個強度,從而使得你實際消耗的熱量下降;另一方面,你的身體會刺激你攝入更多的能量,以彌補能量缺口。
兩者相抵,就會使你減肥的努力,幾乎變成無用功。
(當然,如果不考慮減肥的話,鍛煉對于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都會有顯著的提升,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我們能不能做到既堅持鍛煉、又堅持節食呢?當然可以,但結果就是:你會非常餓,非常難受。要想純靠意志力堅持克服這種難受的話,是非常痛苦的。
而且,即使你能夠克服這種痛苦長達 16 個月,實實在在地減下來了,也沒有意義。因為你一旦恢複到以前的那種飲食狀态,你的體重就會立刻反彈回去。
那麼,什麼方式才能有效地減肥呢?
Herman Pontzer 的觀點是:真正有效的減肥方式,是你要找到一種能夠令你感到舒适的,同時又相對比較健康的飲食模式,按這個模式去踐行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最核心的關鍵,是找到一種能夠自發持續實踐下去的飲食方式,而不是強行靠意志力「堅持」下去。
簡而言之:使得我們能夠長期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是舒适感。
我們之所以能持續做一件事情,是因為我們喜歡它,并且在做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正反饋,覺得非常舒服,沒有負擔,不需要額外去想着「我要堅持」「我要努力」 —— 隻有這樣的事情,才有可能長久。
如果這件事情同時還是有益的,對我們能夠産生正向的效用,那就非常棒了。
所以,如何才能堅持養成一個習慣?最關鍵的訣竅,就是不要「堅持」,而是通過不斷的微調、設計和嘗試,找到一個既比過去好一點,又能令自己感到舒适的狀态,就可以了。
不需要刻意去做的事情,才是真正被你所内化的事情。
可能有朋友會說:最舒适的狀态,難道不就是「現在」的狀态嗎?那我豈不是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了?
所以,這裡面的關鍵,其實就在于如何啟動。也就是:如何對目前的生活狀态進行微調,讓它從現在的舒适狀态,進入一個比現在稍稍好一點的「另一種舒适狀态」。
那麼這裡需要的是什麼呢?是讓你從現在的「舒适」中脫離出來的動力。
這種動力來自于哪裡?來自于把一種更理想的生活狀态,跟現在的狀态進行對比,所産生的不滿足。隻有存在不滿足,你才有可能産生改變的動力。
我們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來進行啟動。
一方面,是對現在自己的生活狀态進行審視和反思,問一問自己:
我對現在的狀态是否100%滿意?
如果不是的話,有哪些地方是我可能覺得不夠滿意的?
我是否會偶爾感到無聊和空虛?是什麼使得我感到無聊和恐懼?
另一方面,是去認識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态,并且跟自己進行對比:
在他們的生活狀态裡,哪一些是我感到羨慕(甚至嫉妒)的?
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我可以做些什麼,使得自己離他們更近一些?
當你開始對當下的現狀感到不滿時,就是進行啟動的時機。你要做的,就是設定一個大緻的方向,然後通過一點點不斷的微調,找到一個讓自己能夠适應、能夠感到舒服和自然的做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多讀點書,那麼,通過對自己每一天生活方式的審視和分析,你發現:每天晚上洗完澡之後,你會躺在沙發上,刷一段時間的視頻和新聞,是不是可以勻一點時間出來看看書?
那麼,經過嘗試,你發現:每天勻大概半小時出來就差不多了,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再多的話,就會感到煩躁、壓力,需要控制自己才能讓注意力集中。
那就先勻半小時出來,不需要給自己一下子設一個過高的目标,也不需要讓自己追求「每天打卡」。先按照這個模式,試一段時間再說。
經過一段時間,你發現,好像還是沒辦法持續,一周裡經常會漏掉三四天;那麼再想一想,是什麼原因讓你沒辦法持續?
是忘記了這回事?那就貼個便利貼提醒自己;
是半小時還是太多?那就再減一點,減到20分鐘;
是讀到的内容第二天就忘了?那就加一個環節,讀10分鐘,然後做做筆記,再複習上一天的筆記……
慢慢摸索、嘗試,直到你發現:诶,我好像已經開始習慣這種模式了,每天到了點,不需要刻意去想就會自己拿起手頭的書,随意看上那麼幾頁了。
到了這一步,再考慮把強度提高一點點,試着把其他事務重新整理一下,勻出更多的時間……
以此類推,不斷循環。讓自己不斷地、持續地進入一個「更好的舒适狀态」裡面,獲取成長和進步。
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按時「堅持」去做,可能會遇到打擾和中斷,可能會斷斷續續,做一陣子、停一陣子。
這裡要着重避免的,就是「全有或全無」的心态。
什麼叫「全有或全無」呢?就是:一件事情,我制定了一個計劃,就一定要按照計劃去完成才行;如果沒有按時、按量、按标準做完,就是失敗的。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思維誤區。
一定要理解: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真正對你起到作用的,是你實實在在地「做了」,而不是你「做了多久」或「堅持做完」的行動本身。
你背 10 個單詞,隻要背了,就是有效的,一定比你不背要好,并不是你一定要連續背一個月,才能生效;
你讀 10 頁書,隻要讀了,就是有用的。哪怕你一周隻能讀一兩天,一本書斷斷續續讀上半年,也沒有關系;
你去運動,哪怕到外面散步半小時,也比你一直坐在電腦前、躺在沙發上好,并不是你要設定一個鍛煉計劃,嚴格按計劃去行動才有效。
……
換句話說:做了就是成功,完成優于完美。
隻要比過去的自己好,哪怕隻是好一點點,哪怕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也是好的。
舉個例子:我定了一個目标,下個月每天要讀 30 頁書,堅持讀一個月。結果一個月下來,我發現自己隻做到了 10 天,有 20 天因為種種原因,要麼沒有去讀、要麼達不到每天 30 頁。那麼,我失敗了嗎?
不是的,我沒有失敗。因為比起一整個月都不讀,我起碼讀了 10 天。那麼這 10 天裡面我學到的東西,就是屬于我的,是我額外「賺」來的。
一定要記住:我們要去比較的,是客觀的現狀,而不是那個虛無缥缈的、我們為自己設定的理想的「目标」。
一定不要把沒有實現的東西,當成理所應當的東西。
所以,我會建議你如何做呢?不要把目光放在所謂的「堅持」「打卡」「記錄」上,而是專注在自己的行動和反饋上面,專注去思考:
我今天做了什麼?
我的感受怎麼樣?
我從中收獲了什麼?
你讀了幾頁書,就把目光放在:我讀到了什麼内容,我知道了什麼以往不知道的東西,我産生了哪些想法,有沒有值得記錄下來或者跟别人分享的點?
你做了運動,不管多麼輕度,也專注去感受那種運動之後的愉悅感、舒适感,以及自己終于打破常規、克服懶惰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讓自己沉浸進去,專注地體會那種感受,體驗你付出行動之後的反饋和收獲,從中獲得支撐和動力。
而不是看着一個虛無缥缈的目标,算計着「自己距離完成目标還有多遠」 —— 這樣做,隻會适得其反。
能夠為我們的行動提供不竭動力的,永遠都不是懸在頭上的恐懼,而是發自内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最後,簡單再講一下。
當你對目前的現狀感到不滿意,希望去作出改變時,不要過于貪多、求快,希望在短時間内就實現「改變」。
而是讓自己适應這種不穩定的狀态,把目光聚焦在「我能做什麼」上面,試着去采取一些實驗性的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需要邁過一些門檻,需要克服自己的路徑依賴,做一些短時間内「不太舒服」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因勢利導去引導大腦,去設計、微調、嘗試,讓大腦一步步從「舒服」到「不舒服」再到「新的舒服」。
一旦習慣了這種「不舒服」,一旦把它内化,進入新的「舒适狀态」,它就會成為你自然而然的習慣,你就不會再覺得它有門檻。
而與此同時,你的成長、改變,以及與其他人的差距,也就此拉開。
成長永遠不是一蹴而就,成長是在路上。
—— 閑聊時刻 ——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給大家一點啟發和思考。
如果你一直被這種「很多事情都堅持不下去」的狀态所困擾,也希望能為你提供一點力量,讓你從這個怪圈中走出來,真正去關注自己的改變、成長和反饋。
關注當下的自己,關注每一刻的自己,這非常重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