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前幾天,在學員群裡回答了一個問題。

    做事情沒有定性怎麼辦?感覺喜歡的事情很多,但總是一會兒想做這個、一會兒想做那個,感覺見不到成效就很容易自我懷疑,不知道究竟應該選擇什麼……

    這是我的回答:

    做任何一個事情,要看到成果,都是需要長期投入做下去的。

    你的問題其實是很多人常見的毛病:沒有一個明确的方向,想着做做看,短時間内見不到成效,就很容易放棄,或者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

    這樣就很容易陷入三分鐘熱度和自我懷疑裡面。

    我會建議:

    1)放棄過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2)去廣泛地接觸和探索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太看重結果,而是關注、觀察和體驗這個過程中你的感受。比如: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我是不是很享受?我是喜歡這件事情,還是喜歡它能夠為我帶來的收益?等等。

    3)通過2,找到你能夠享受和喜歡的事情,再為它去設定一個方向和目标,然後長期去做。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喜歡」并不是真的喜歡,隻是流于表面和淺嘗辄止罷了。真的喜歡是願意為它去犧牲和放棄掉其它的可能性。放不下,就不用談喜歡。

    感覺這個問題也是許多人的通病。于是,今天打算展開來講一講。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當我們在思考「喜歡」的時候,一個最常見的誤區是什麼呢?

    許多人常見的做法,是把「喜歡」構築在結果之上。我喜歡一件事情,是因為它能夠給我帶來我想要的收獲。這種收獲可能是收入,可能是影響力、知名度,可能是被人認可、肯定、贊賞的滿足感,等等。

    但這其實是不對的。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态。

    為什麼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切動力,都源于「把事情做完」所帶給你的外部驅動力。那麼,它就很容易導緻一個結果:

    當你得不到持續的外部驅動力的時候,你就很容易停下來,失去動力。

    這表現在外面,就是淺嘗辄止,三分鐘熱度。

    外驅力和内驅力孰優孰劣?實際上很難分一個高下,但外驅力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往往是不确定的,甚至是不穩定的。如果你把你的事業,或者說你「喜歡」的事情,建立在外驅力上面,那麼它的根基是非常不牢靠的。你随時有可能失去對它的控制。

    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偏見:

    他的成功, 是因為他采取了某種行動;那麼我隻要複制這種行動,就能複制他的結果。

    我把它叫做「歸因謬誤」。為什麼說它是一種謬誤呢?因為很多時候,一個結果的發生,跟對應的行動,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它的存在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而你看到的行動,隻不過「恰巧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罷了。

    比如:你看到别人通過寫作,被轉載、發表,拿到了稿費,很羨慕,也想通過寫作來獲得稿費,但卻一直沒有成功。原因很可能未必是你寫得不如别人,更可能的情況是:這本來就是一個小概率事情,别人隻是剛好碰上了這麼一個機會、滿足了對方的需求罷了。

    那麼,如果你帶着「我要賺稿費」的目的去寫作,那麼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 因為這本來很可能就是個小概率事件。

    這種情況下,你就會缺少外驅力,從而不斷削減你去寫作的動力。那麼到頭來,你就會把「寫作」跟負面思維聯系起來 —— 是不是我寫得不好?是不是我不被人欣賞?是不是我運氣不好、沒有被人發現……?

    這就會形成一個負面的惡性循環,不斷打擊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讓你對它失望,乃至于降低你對自己的自我評價。

    所以我常常說: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是内驅力。也就是:哪怕沒有取得好的結果,我也仍然可以從「做這件事本身」,來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

    很多文章會告訴你「要關注過程,不要關注結果」(包括我也寫過),這其實有點本末倒置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一件事情,我們無法從過程中獲得愉悅感,我們才會去關注結果。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

    如果一件事情,你關注結果更甚于過程,如果你發現,你在做的過程中,壓根就感覺不到樂趣,你隻想盡快把它結束,看看能否獲得期望的結果 ——

    那麼,這隻能說明,你壓根就不喜歡它,它很可能也并不适合你。

    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或者至少,不要對它投注太多的期望。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那麼,究竟什麼是「喜歡」?

    舉個例子:我每周寫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其實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我要從周一開始構思選題,周四确定選題後,搜集資料,推敲每個邏輯環節,再閉關一天,把它寫出來。

    你可能會覺得,雖然辛苦,但是寫完發出來能獲得很高的閱讀、點贊和留言呀,這不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嗎?

    但如果光靠結果的反饋,是很難撐過最開始沒有數據的啟動期的。讓我能夠一直「堅持」下來的是什麼呢?是在寫作的過程中,那許許多多微小的、階段性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比如:

    • 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一個非常棒的選題,會有一種無比幸福的充實感;

    • 把淩亂的思路整理清楚,整個脈絡纖毫畢現,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快感;

    • 通過查閱資料驗證自己的假設,終于把邏輯鍊補完,會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滿足感;

    ……

    所以,什麼是喜歡?是你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你能夠享受它的每一個環節,享受每一次的動腦和動手。這些東西對别人來說是一種苦差事,而對你來說,它是一種挑戰,一種成就,也是一種樂趣。

    這種體驗從何而來呢?你必須真的投入其中,去行動,才有可能感受到。

    喜歡是一種長期主義。它本質上是一種信仰。

    很多人常犯的另一個誤區,就是:我要找到我喜歡的事情,再去行動。實際上這是不對的。喜歡的事情永遠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一定要先行動,再在行動中去發揮你的能力,克服困難,獲得反饋,你才有可能真的「喜歡」它。

    換言之,喜歡是什麼?并不是天然存在某一件事情「适合」你,你要把它找出來,而是:你經過嘗試和行動,發現,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恰好你的能力足以應對這些挑戰,你并不排斥應對這些挑戰的過程,并且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反饋 —— 這才是喜歡的本質。

    也就是說:喜歡,其實是一個循環回路的産出。你面對挑戰,發揮才能,克服挑戰,獲得反饋,繼續攻克更高難度的挑戰 —— 這是一個循環。而循環中這些反饋逐步累加起來,才構成了「喜歡」。

    展開來說:

    我們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我們大腦對信息的接收方式和「連接」方式 —— 相當于為我們的大腦設定了一個框架,告訴你:你傾向于做什麼,不傾向于做什麼。

    而這種傾向,會随着我們後天的經曆,被強化和放大。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經驗和知識,這其中,符合我們傾向的,就會更容易被掌握和強化,成為我們的技能。

    每一項任務都有自己的要求,需要不同的技能去應對。如果某一類型的任務,它的要求恰好契合你傾向的技能,那麼你在做的過程中,就會更容易感到得心應手,事半功倍,也會從中獲得「原來我可以這樣去幹預世界」的感受。

    這一類型的任務,我們就叫做他的「專長」。而這種感受,就會成為我們價值感的支撐,讓我們感到「原來我對這個世界是有價值的」「這世界是需要我的」,從而強化自己存在的意義感、目标感。

    因此,并不是說,你要先找到你的目标,再行動;而是,你要先不斷探索各種可能性,去付出努力、投入精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發現自己的「傾向」,從而最終找到自己的意義感和目标感的來源。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說:找到「我适合做什麼」「我想做什麼」,可以說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也是需要盡快去實踐、去發現的事情。

    那麼如何實現這一點呢?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盡可能多地探索世界,接觸不同的可能性。

    有些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能夠找到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應該專注什麼,從而取得令人羨慕的成果。這是因為他們很聰明嗎?其實不一定。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足夠幸運,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夠在生命階段的早期,就發現自己的傾向和專長。

    所以,我常常跟有孩子的父母說:對于孩子,其實不用寄予太高的期望,這對他可能是一種負擔。很多時候,隻要給予足夠的關愛、陪伴和物質條件,并在這個基礎上,給他足夠的自由,讓他能夠發揮他天性裡的傾向,找到那一件他能夠「樂在其中」的「專長」,并給予足夠的支持,就已經盡到職責了。

    同樣,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講,充分去接觸世界,找到屬于自己的專長,也是一件必須放在優先級首位的事情。

    但遺憾的是,大腦天生有節能的需求。基于這種需求,更常見的情況是什麼呢?

    我們往往被自己熟悉的模式和生活困住,活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不敢越雷池一步。從而使得我們的生活圈子,變得越來越小。

    于是,随着年紀增長,我們越來越不敢去「冒險」,不敢打破常規,每天重複着自己已經非常熟悉的事情,但卻一直在困惑: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每天這樣做有什麼意義?為什麼生活如此枯燥、乏味、無聊?

    還是那個問題:生活的意義感從來不是靠「找」的,更不會從天而降掉在你面前;你一定要先行動,才有可能在行動中找到意義感,目标感,擺脫這種慵常而乏味的生活。

    所以,我常常說,30歲之前,其實都是試錯的階段。但這種試錯絕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你要通過不斷的嘗試,并且經曆足夠的反思和審視,來發現自己的傾向和專長。

    • 我是适合跟人打交道,還是跟事情打交道?

    • 我擅長從大局出發,做好規劃,還是擅長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把事情做好?

    • 我擅長從零開始去建構一樣東西,還是擅長對一個已有的事物進行修改、完善?

    • 我适合發揮自己的靈感和創造力,還是适合通過用嚴謹的邏輯思維去學習和搜集數據?

    ……

    這方面,市面上有很多相關的測試,比如九型人格、MBTI、蓋洛普……經常有讀者問我,這些測試有沒有用?事實上,大多數測試并沒有那麼顯著的作用。因為他們能夠給你的結果,往往都是你内心中已經有的結果。你并不是通過測試去找到「真實的自己」,隻不過是再一次強化了你對自己的認知和印象而已。

    所以,為什麼很多測試的結果,往往跟你對自我的認知是重合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你填寫的答案,往往就是你内心認為「我應該是」的答案。

    那麼,更有效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關注你在做一件事情過程中内心的感受。因為,感受往往是不會欺騙你的。你是感到興奮、刺激,還是煩躁、無趣;你是提起興趣「又有新的挑戰上門了」,還是按部就班「實在是不想做這些破事」?

    你的内心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會提到:要多做日志,多複盤,多反思。

    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體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你跟自己的内心對話: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究竟感受到了什麼?它是否适合我?如果長期地、持續地做下去,我是否能夠接受?

    前面說到30歲,那麼是不是30歲之後就不應該去試錯了?也不是。隻是30歲之後,我們往往就會有了自己穩定的家庭和事業,那麼試錯的成本和障礙就會更大一些。

    但是,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想被日常生活所束縛,不想被意義感的缺失所困擾,那麼,你應該做的,就是立刻抽出時間,去做新的事情,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也想邁出日常生活,但總會有種種顧慮,難以付諸行動,怎麼辦?

    一個簡單有效的建議就是:先試着采取最小化的步驟,慢慢來。

    這些步驟,也許你現在看完文章,就可以試着動手做一下。

    首先,讓自己頭腦風暴一下,列出所有你能夠想到的,你可能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某個行業、某個職業、某種愛好……

    然後,從這張列表裡,按自己的第一直覺給它們排個序。先從第一項開始,給它一個月,每天留出半小時的時間,來動手試一試。

    你可以上網搜一搜:XXX如何入門;也可以在你身邊的朋友裡問一問,有沒有人做過這一塊,能否交流請教一下。

    通過上面的方式,找到入門的途徑,比如看書,那麼先買回來,不用苛求「最好的入門方式」,随便買一本推薦度比較高的書就行,每天看一點,哪怕是一兩頁也行。

    慢慢地,你對這個領域可能會有一點點最粗淺的了解。你可能會發現,它跟你最開始的想象好像并不一樣(也可能一樣)……這是一件好事。随着了解深入,你再繼續觀察自己:我對它的興趣,是提高了呢,還是降低了呢。

    如果你對它的興趣急劇降低,或者試行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并不真的十分适合 —— 那麼,可以把它先放在一邊,試一試清單裡面的下一項……

    而如果你對它的興趣仍然很濃厚,那麼下一步,就是讓自己動手去做一些東西出來。你可以參考教材,可以模仿别人,都沒關系,但一定要讓自己開始動手,從輸入轉移到輸出,這樣才可以更進一步地檢驗它對你的契合程度。

    如果你在動手「創造」的過程中,你覺得,诶,雖然會有很多障礙,但把它們克服的過程好像還蠻好玩的;又或者,你覺得,好像我做起來還挺快的,似乎也比别人做得好一些……

    那麼,恭喜你,這很可能就是你的「專長」領域。

    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千萬不要急在一時,不妨把它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要過分關注結果,而是去慢慢體驗和感受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内心的波動,每一個細微的念頭,每一次快樂與失望。

    讓你的内心告訴你答案。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最後,再補充幾個可以幫你發現自己「專長」的方式。

    可以問一問自己:在過往的記憶裡,你經常得到表揚、肯定和贊賞的,往往是因為什麼事情?

    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些事情,你總是能夠做得比别人更快,比别人更好,别人會向你請教、求助?

    甚至,你可以問一問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如果你願意花錢讓我來幫你做一件事情,那會是什麼事情?

    ……

    真正的喜歡,是你願意為它不計成果地投入。

    甚至甯願為此放棄其他的機會和可能性。

    它不是計算利益、成敗之後的權宜之計,

    而是你目光不由自主所向之處,内心的聲音。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

    —— 閑聊時刻 ——

    今年是我寫公衆号的第五周年。從五年前6月2日的第一篇文章,到如今,走過了一條不算短的路。

    也謝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信任和喜愛,一路有大家陪伴同行,我很幸運。

    突然發現這篇文章也蠻應景的(笑)。

    對我來說,寫作就是這麼一項「人生使命」,也是我想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不要困在日常生活裡,被熟悉的模式綁住。

    一定不要停下來。

    我重新整理了「成長手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