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轉載]太極拳的内三合與外三合



太極拳的内三合與外三合

作者 魏坤梁

(一)曆史上的“内三合”與“外三合”

1)武術文獻中“内三合”與“外三合”最早的概念

“内三合”與“外三合”是現在中華武術所有拳種的共同理論名詞。“内三合”與“外三合”其具體概念究竟是怎樣的?事實上從來有許多人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與解釋,應該說有關“内三合”與“外三合”的各種各樣的理解與解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類所有民族的語言都是這樣的,無非是一個一個的殼,殼裡填裝什麼東西可以随各人的便。因為語詞無非是完成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的符号,某詞彙究竟應該是什麼概念是沒有專利法的,而且永遠也不可能有的。草本藥物在過去的全國各地既有同物異名的也有同名異物的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相同的草本藥物名稱在不同的地域卻是不同的草本藥物,你說那對那錯?但是由于人類的語言是用以完成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所以在某一個曆史時期某一個地域的某一個社會群體中,某一語言的概念必須是約定俗成統一不變的,不然這一語言在這一個社會群體之間就無法交流了。所以,某詞語的概念如果是符合約定俗成的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約定俗成的就是錯誤的。當然約定俗成也會改變,這主要是要看約定俗成的合理與被群體接受的廣泛程度。所以自古以來随着交通的漸漸方便、地域交通隔閡的漸漸消除,全國各種草本藥物的名稱也漸漸統一了。這體現了人類語言發展變化的共同規律。“内三合”與“外三合”的概念也是這樣的,不論是誰在何時發明的,不論最開始所要表示的本意是什麼,經過許多代武術家的各種不同理解與解釋的磨合,其共性的概念終歸是要統一為最适合所有武術需要的,同時不同武術對于“内三合”與“外三合”的特殊概念在同一武術交流中必然也會統一。

從查閱現存曆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獻可以知道,經史子集等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曆史文獻裡是沒有“内三合”與“外三合”詞彙的。“内三合”與“外三合”的語齡其實也是并不長的,大約是民國初年才在武術界出現。現在我可以查到的最早出現“内三合”與“外三合”名稱的書籍是淩善清先生1929年出版的《形意五行拳圖說》。《形意五行拳圖說》一書的“形意拳六合”一節是這樣說的:“形意拳最重要之點在一合字。動作合則姿勢正而獲其益;動作不合則姿勢乖而氣力徒勞,不可不知也。所謂合者有六:身無偏倚(謂不可歪斜)、心平氣和、意不他動、動作自然。謂之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此内三合也。動作時兩手扣勁,兩足後跟向外扭勁,是曰手與足合。兩肘往下垂勁,兩膝往裡扣勁,是曰肘與膝合。兩肩松開抽勁,兩胯裹根抽勁,是曰肩與胯合。此外三合也。總名之曰六合。學者能熟知六合之法,則練習時自能觸類旁通而一舉一動無不合法。”該書緊接着又說:“蓋内三合之外,還須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外三合之外,尚須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也。觀此可知形意拳動作之間無論内外莫不有陰陽之分,即莫不寓有互相聯合之理。學者當體會及之。”該書在《嶽武穆形意拳要論》一節的“要論”小節中除了重複了“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内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此為六合”外,又補充說明了“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右之與左亦然,”,接着又說“以及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就是說這些也都是“外合”,接着又說“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孰非内合”,就是說這些也都是“内合”,最後結論就是“豈但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形百骸悉用其中矣。

通閱該書的這些論述,很明顯這“合”的意思就是相互對應協調,與漢代董仲舒的政治哲學名著《春秋繁露·基義》裡的“凡物必有合”一語裡的“合”的意思是相同的。當時的形意拳家就認識到練好形意拳就需要有很多的“内合”與“外合”,所謂的“内三合”與“外三合”并不是說“内”隻有“三合”、“外”也隻有“三合”,而是以“内三合”與“外三合”作為代表,說明形意拳要練好,也就是能夠高效與自然發揮形意拳的武術作用,“内”與“外”的很多關系需要相互對應協調也就是需要有很多的“合”。用現代語言表述,以“内三合”為代表的很多“内合”,就是随時随地要求達到最佳的生理狀态,以“外三合”為代表的很多“外合”,就是随時随地要求達到最佳的符合武術需要的解剖結構狀态。

2)“内三合”與“外三合”應運而生的曆史機遇

“内三合”與“外三合”的稱謂可能是淩善清先生最先提出來的,也可能是淩善清先生時代的形意拳家提出來而口口相傳的,淩善清先生将其寫入書中的;也可能這種口口相傳還要更早些,最早無非也就是清代末期。太極拳接受“内三合”與“外三合”名稱應該是比形意拳家提出這種稱謂要晚,晚清楊露禅時代成書的《楊氏老譜》、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陳微明先生的所有著作裡,甚至楊澄甫先生的兩部著作裡都沒有“内三合”與“外三合”之說就是佐證。可以肯定的是“内三合”與“外三合”的說法一經提出與傳播,漸漸地就被各種各樣的武術拳種所吸收,也被太極拳所吸收,這是因為随着從事武術人士的文化層次提高、書面語言的漸趨口語化等等因素,各種武術拳種需要更加詳細地建立各自的理論體系,而“内三合”與“外三合”是反映了所有武術共性的,是适合于各種武術拳種建立理論體系需要的。也就是說各種武術實際上自古以來都是有各自不同的“内三合”與“外三合”存在的,僅僅是還沒有用“内三合”與“外三合”這樣的詞彙表述而已。所以可以肯定,各種武術拳種包括太極拳對于這一共同名詞的使用,一開始使用就是既相互具有共性又各自具有自己特色内涵的,并且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形意五行拳圖說》一書中出現的對于“内三合”與“外三合”的說明可以認為是基本上反映了當時武術界對于“内三合”與“外三合”約定俗成的最帶有共性的概念。應該認為該書對于“内三合”與“外三合”的說明解釋至今還是最正确的與比較正确的。而現在不少對于“内三合”與“外三合”的解釋大多由于對于字面理解的刻闆狹窄與随意,往往就顯得片面與牽強附會。

就“内三合”與“外三合”這種稱謂可以賦予的概念而言,僅僅從《楊氏老譜》與《嶽武穆形意拳要論》的論述就可以知道,晚清時代有一定文化層次的從事武術鍛煉并且有一定造詣的人已經明白武術與醫學裡的生理、解剖知識是密切相關的,而練武雖然直接目的是為了以暴力解決社會問題,包括如何打人,如何不被人打等等,然而自古以來武術能夠生生不息的原因與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打人,而是孫祿堂先生所說的“拳即道”,這“道”的追求更是與醫學裡的生理與解剖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所以,無論《楊氏老譜》與《嶽武穆形意拳要論》的論述有很多純粹是有關古代中醫與道家對于生理與解剖認識的内容,是與武術技術沒有直接關系的。盡管這些有關生理與解剖知識的叙述以及與武術的聯系不一定十分正确與周全,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醫理論與科學。然不論這些文獻中的内容對錯如何,都是确鑿無疑反映了當時武術界的有識之士對于生理與解剖知識的重視,“内三合”與“外三合”就是這些重視與武術相結合而形成的概念。現代有許多人以為“内三合”與“外三合”不知道是什麼秘訣,其實就是如此而已。而且可以肯定地說,盡管古人有很多技藝與知識現代人還是望塵莫及的,但所謂“内三合”與“外三合”所包含的生理解剖知識,現代人完全沒有必要膠柱鼓瑟于前人的認知,完全可以用盡量多的現代生理解剖知識來替代,也就是完全可以用現代生理解剖知識來理解與解釋“内三合”與“外三合”的有關生理解剖知識的。由于武術拳種不同,各種武術拳種的“内合”與“外合”是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太極拳的“内三合”與“外三合”就應該以太極拳的經典拳譜理論為指導來理解與解釋。

(二)太極拳的“内三合”

1)太極拳“内三合”之“心與意合”

綜合分析太極拳的經典思想,就字面意義而言,太極拳“内三合”之“心與意合”的“心”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古代經典拳譜所說的“神内斂”之“心”,古人又稱為“先天”、“真意”、“元神”,這“神内斂”是從初學太極拳開始就必須要遵循的但又必須由淺入深提高的,具體就是要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裡所說的“澄心息慮,心無所思、意無所感”,漸漸達到“心中不知”,也就是動作不假思索,這與古代道、佛氣功修煉等等養生法以及現代高級的瑜伽、催眠等等健身法對于精神狀态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也是孫祿堂先生所謂“拳即道”的重要内容。達到“心中不知”的“澄心息慮,心無所思、意無所感”那就是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勢勢揆心須用意”的“用意”對于太極拳鍛煉達到高層次之人的概念。這種“意”就是古人所謂的“真意”、“先天”、“元神”。另一個是專心專意的思維意識之“心”,這是初學者必須要注意做到的,就是動作要有意識地進行,同時要專心地記憶、體驗、檢查、糾正等等,這是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勢勢揆心須用意”的“用意”對于太極拳低層次之人的概念。這種低層次的“意”就是“意念”、“後天”、現代所謂的“意識”,但這種“意”也是必須在一定程度“神内斂”也就是“用真意”前提下的“用意”,目的是為了盡快建立條件反射,達到動作可以不假思索,也就是促成“神内斂”由淺入深達到“心中不知”。

太極拳“内三合”的“意”用現代語言表述,應該認為就是神經活動,古人認為“意”為“心”的驅使,古代沒有神經活動這一類的詞彙,但自古以來的人都是有神經活動的概念,這神經活動的概念古人就是由“意”來表示的。那麼,所謂“心與意合”,那就是太極拳的初學階段必須在一定情緒安靜、心不外骛前提下專心一意地有意識地練拳,漸漸達到可以動作不假思索,最終達到“澄心息慮,心無所思、意無所感”、“心中不知”,完全在“神内斂”精神狀态下無意識地練拳與用拳。太極拳學練如果違背這樣的“心與意合”就必然是錯誤的。所以,太極拳“内三合”的“心與意合”是必須這樣來理解的。其實,許多拳種的高層次鍛煉都是遵循這樣概念“心與意合”的。

2)太極拳“内三合”之“意與氣合”

太極拳“内三合”之“意與氣合”的“氣”比較複雜,但與許多其它武術相同,既指呼吸之“氣”,又指一種傳遞性的肌肉反應。古人早就認識到呼吸對于武術動作與勁力發揮的重要,由于對于生理解剖知識的局限,古人以為呼吸之氣是可以在肢體肌肉裡傳遞的。武術中的所謂“氣沉丹田”就是這樣提出來的;許多武術的排打抗擊打功夫的成功與否與呼吸都是有重大密切關系的,會感到體内有某種流動的感覺填充到了抗擊打的肢體;太極拳勁力的傳遞也會使人感到有流動感覺的發生,這種流動的感覺也被稱為“氣”,當然,這種流動的感覺不是呼吸之氣。今天認識這“意與氣合”的“氣”,還應該是這兩個概念。那麼,所謂的“意與氣合”就是太極拳的動作,包括發勁動作,必須與呼吸自然地協調配合,同時必須由于上下相随的傳遞感覺所引起。太極拳鍛煉如果不是這樣,既沒有自然地與呼吸配合,動作又不是抽絲般上下相随由下而上發生的,那麼,要麼就是不合格的,要麼就是錯誤的。所以,太極拳“内三合”的“意與氣合”也是隻能這樣理解的。

3)太極拳“内三合”之“氣與力合”

太極拳“内三合”之“氣與力合”的“力”當然就是人體内力,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有稱為“力”的,也有稱為“勁”的,《楊氏老譜》則将太極拳特點的人體傳遞性内力專門稱為“勁”,而将一般武術非傳遞性的人體内力稱為“力”。但這僅僅是一家之言,是屬于狹義的。所以,連楊澄甫先生也既說“内勁”,同時也将得到“内勁”稱為“長力”。也所以,對于太極拳的“内三合”而言,仍然稱為“力”,或者改稱為“勁”都是可以的。那麼,所謂的“氣與力合”就是太極拳的内勁必須既與呼吸協調配合,又必須是由于肌肉的傳遞性感覺所引起的。當然,與呼吸的配合是自然形成的,不是有的人所别出心裁提出的人為的刻闆的。太極拳鍛煉是必須遵循這樣要領的,因此,太極拳的“氣與力合”也是必須這樣理解的。

4)太極拳“内三合”的要點

對于太極拳的“内三合”,尤其首先要重視的就是“心與意合”。“心與意合”的重點就是太極拳無論初學還是到了爐火純青的上乘階段,都是必須不同程度的“神内斂”,可以說“神内斂”是太極拳無論武術還是健身效果的精神源泉。這無疑是可以由現代科學來解釋與支持的。具體地說,初學者練拳必須專心地有意識引起神經活動,到了熟練後就必須漸漸達到由精神處于無意識狀态的神經中樞支配神經活動。現代太極拳界某些人既認為“意”是“意識”,又牽強附會地将“用意”神秘化,說運用意識會産生巨大的能量,這純粹是唯心主義的胡說八道。有些名家将“用意不用力”片面狹窄地理解為太極拳始終要有意識地練拳也是十分錯誤的。太極拳“意與氣合”的重點是太極拳必須重視神經活動對于呼吸的支配與引起由下而上之上下相随的肢體活動,對于太極拳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是這樣引起的動作,那就不是合格的動作。“氣與力合”的重點則是勁力的發生與使用無論是四兩之力還是如放箭之發勁,必須注意配合呼吸與是由上下相随由下而上的肢體活動所引起,不然就不是合格的内勁,甚至不是太極拳的内勁。這就是說内勁是不可能僅僅憑意念在體内流來流去的,也是不可能保存儲存的,内勁是與太極拳特殊的神經活動與呼吸有關的、完全是物體運動所發生結果的物理現象,内勁與道家氣功的生理性的“氣”完全是兩回事。不要異想天開能夠憑冥想發出内勁來,内勁還是要老老實實進行刻苦的肢體鍛煉比如抖杆等等而培養具有的。

以上這樣“内三合”的解釋不論之前是不是有人提出過,按照太極拳的經典思想,太極拳“内三合”的殼是必須裝填這樣内容的,就是說太極拳的“内三合”是必須這樣認識的。

(二)太極拳的“外三合”

“外三合”反映了所有武術對于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膝必須協調活動這種對于人體解剖結構動态的要求,所謂的“外”都是有确實的實體所指的,所以字面并不難理解。但其實現在許多人對于所謂的“外三合”僅僅是有口無心的口頭禅而已。所以,好好地琢磨“外三合”,确認太極拳的“外三合”究竟是什麼對于太極拳鍛煉是十分必要的。

1)太極拳“外三合”之“肩與胯合”

太極拳“外三合”的“肩與胯合”對于太極拳的重要是樞紐性的。趙幼斌先生曾在《太極》雜志某期一文裡說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于胯的活動引起的,這一說法反映了太極拳的真傳,也反映了“肩與胯合”對于太極拳樞紐性的重要。很多太極拳前輩都指出肩與胯的上下相對是練太極拳的重要要領,顧留馨先生尤其明确地将這一要領在他的著作裡表述為“肩與胯要保持垂直”、“每勢定式時,肩與胯要成一垂直線”、“動作時處處保持‘上下一條線’,凡前進或後退,必須兩胯節均勻抽換,上與兩肩節相對齊,動作一緻,處處符合‘肩與胯合’的要求”。他的這些話概括起來說,就是太極拳随時随地同側的肩胯都必須在同一垂線中。他的這種說法基本上反映了太極拳的真傳,但不夠準确。因為太極拳鍛煉中盡管有軀幹中軸線為垂直線的,但也有許多太極拳家軀幹有略微前傾的,這樣的姿勢對于太極拳同樣是正确的,而這樣的話,同側肩胯就不可能是在同一垂線中了。所以顧留馨先生所反映的這一真傳應該表述為側視兩條肩胯連線始終成平行線來得恰當。或者也可以表述為俯視兩肩連線與兩胯連線始終成平行線。這樣的“肩與胯合”就牽涉到腰脊與胯的關系,同樣,顧留馨先生在他的著作裡将當時太極拳前輩們對于腰脊與胯的關系要求表述為“腰與胯的旋轉是一緻的”,這又是太極拳的一個真傳,反映了胯的活動都是被腰脊所帶動的也就是“主宰于腰”的太極拳經典思想。由于腰與胯的旋轉如果不一緻、不同步,比如腰先轉動胯後轉動,俯視兩肩連線與兩胯連線就必然不可能成為平行線、側視兩條肩胯連線也是不可能成平行線的,也就是太極拳的“肩與胯合”被破壞了,所以,許多太極拳前輩都提出太極拳所謂的轉腰就是表現為轉胯、轉胯就是轉腰。現代有位太極拳名家提出腰轉與胯轉是兩回事所謂正宗的說法,要腰轉胯沒有轉。他的這種說法,俯視兩肩連線與兩胯連線就必然是經常成為交叉線的、側視兩條肩胯連線也是經常成為交叉線的,所以這種正宗說法其實是違反“肩與胯合”的,也是違反“主宰于腰”的,因而是錯誤的。

要做到符合太極拳的“肩與胯合”,關鍵是肩不能主動,應該如李雅軒先生所比喻的,照他的意思說,練太極拳時,當然也包括應用時,整個軀幹就如同是一個集裝箱貨櫃,而兩胯骨盆就像是安裝着貨櫃的船。那麼,兩肩就是貨櫃的兩側外上緣,兩胯就是兩側船舷;顯然,裝于船上貨櫃兩側的活動是由于兩側船舷的活動所引起的,船舷兩側的活動則是船的螺旋槳與船舵的活動所引起的,而人的腰脊其實就像是這螺旋槳與船舵,所以,太極拳兩肩的活動都是由于兩胯的活動所引起的,兩胯的活動則是由腰脊的動力所引起的。太極拳這樣鍛煉才能是完全符合“肩與胯合”的。當然,這種比喻也是存在一定模糊性的,是比較宏觀的。太極拳實際鍛煉與應用中肩與胯既必須是上下相随完全由于胯的活動所引起的,同時又是不能完全同步的,也就是說許多情況下,肩的被帶動是要滞後于胯的活動,甚至微小的胯活動沒有引起肩的活動。這個要領的重要在正确的推手中的表現尤其突出。比如完全利用對方的攻擊力量化解對方的攻擊,往往腹部一個後弧形的轉動所引起的兩胯微小活動就可以使得對方攻擊呈U形落空,而這種情況下,往往兩肩是沒有發生明顯轉動的。如果這種情況下兩肩也發生明顯前後轉動,化解的效果就必然會差。所以對于太極拳的“肩與胯合”是不應該死闆理解的。這就是說,從大緻輪廓說,兩肩連線是始終成平行線的、兩肩胯連線也是始終成平行線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從細微而言,兩胯的活動必然領先于兩肩的活動,而且,在一定範圍内,兩胯的活動多于兩肩的活動。這種規律也是太極拳“肩與胯合”不可缺少的内容。

2)太極拳“外三合”的“肘與膝合”

太極拳“外三合”的“肘與膝合”最主要的應該認為是肘與膝必須在一定範圍同向活動。這其實是所有武術都必須遵循的要領。比如左肘往左活動就應該有左膝領先往左活動的配合,如果不是這樣,身體必然會感到别扭。九十年代有不少太極拳前輩對當時某位著名太極拳名家頗有微詞,例如說他攬雀尾捋時腳别死了,說的就是他往左捋時左肘往左移動,他左膝的朝向卻是紋絲不動。當然,可能他并沒有感到身體别扭,那是他的全身沒有放松,如果他真正地全身放松了,是肯定會感到别扭的,那麼,輕靈與勁力的順遂也就無從談起了。又比如曾有位太極拳名家說太極拳攬雀尾按這樣的弓步,後腳尖外撇45度,後膝也要與後腳尖同向外撇45度。這樣的姿勢就是違反“肘與膝合”的,不僅前胯無法内收後縮、軀幹别扭、勁力不能順遂,而且前腳根本不可能提起而形成雙重。現代太極拳界違反“肘與膝合”的現象是很普遍的,症結的關鍵還是在于沒有做到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

3)太極拳“外三合”的“手與腳合”

太極拳“外三合”的“手與腳合”最主要的也應該認為是手與腳必須在一定範圍同向活動,主要是表現為腳尖被自然帶動的外撇與内扣,也包括手臂的活動必須有腳底相應承重點轉移的發生等等。太極拳的“手與腳合”其實也是由下而上之上下相随的反應所引起的。違反了也必然是會破壞輕靈與沉着的。比如原來朝南站立,兩腳尖都朝南,然後身體朝向東,左腳提起朝東伸出着地,右腳卻仍然腳尖朝向南,這種動态雖然十分符合體操标準,卻是明顯違反“手與腳合”的,而且這種動态在所有武術中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是不利于武術搏鬥的,對于所有的武術都是屬于錯誤的。這種違反“手與腳合”的現象在現代太極拳界也是很普遍的,症結的關鍵也是在于沒有做到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

4)認識與做到太極拳的“外三合”需要注意的

正如淩善清先生對于形意拳“外三合”的認識,太極拳的“外三合”是太極拳很多需要“外合”的其中代表性的三種,太極拳要有好的沾粘連随與發勁攻擊效果,是必須各肢體相互之間具有各種相對的姿勢要求這種解剖關系的。例如太極拳在引進落空中往往引進的一手腕是必須沿着自己的胸背正中線往後被動移動的,太極拳自始至終肘幾乎是不進入自己的胸部前投影區的,肘往後活動也是不超過自己兩肩連線的,太極拳活動中兩肩的胸臂夾角幾乎是不變的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外合”,而這些“外合”無不是太極拳“動猶靜”也就是放松、不主動、不動手、上下相随等等基本要領的衍生與反映,并不是單單注意做到這些要領能夠達到“外三合”的,如果孤立地單單注意做到了這些要領,反而是違反太極拳的“外三合”了。這種情況反映太極拳的任何要領都是具有整體性的,不是孤立的。也就是說太極拳鍛煉某一個要領真正完全做到了必然容易做到其它的要領,或者是反映為其它所有要領的做到,或者就是做到其它要領的結果;某一個要領始終做不到往往反映其它許多要領還沒有真正完全做到,太極拳的“外三合”就是這樣的要領。因此太極拳的任何要領都不應該脫離太極拳根本性的與整體的要領去鑽牛角尖,或者别出心裁牽強附會臆想出一些要領内容來。太極拳的“外三合”也是如此,如果自說自話臆想出來的“外三合”是不符合太極拳根本性的與整體要領的,那麼,這樣的“外三合”就不可能是太極拳的“外三合”。太極拳的學習鍛煉必須要有這樣的整體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