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清虛”與“外脫換“是内家拳的兩個比較重要、又容易疏忽的概念。作為内家拳的大成拳,也十分強調“内清虛”與“外脫換”的基礎性和重要性。王芗齋在《大成拳論》的站樁篇中強調說:“初習為基本樁,習時須首先将全身之間架調配,安排要當,内清虛,而外脫換,松和自然”,此為持樁的基本法門。這就言明了其基礎性。”在《站樁漫談》中說:練功時要凝神定意,默對長空,内要清虛、空洞,外要中正圓活。同時脫換一個心目喜歡的狀态”。在《拳道中樞》中,他亦說要“内空洞,外清虛。”這就充分地說明了這對概念的重要性。
而究競什麼是“内清虛”?什麼是‘外脫換”?如何領悟、體認、和掌握。習者會往往感覺“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亦會因一知半解、意義紛繁而無所适從。本文嘗試從概念源起,意義梳理,體認心悟三個方面入手探求,遂步覺解“内清虛”及“外脫換”兩個概念,希望有助于習練者修習并求教于方家。
中國大成拳研究會 鄧匡林
一、概念源起通常認為,這對概念源出于達摩傳于少林寺的《易筋經》。《易筋經》的經文裡說:“佛祖大意,謂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虛,一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礙無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則進道有其基矣。
所雲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這裡明确了三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講登正果的初始基礎有二,一為清虛,一為脫換。二層意思是講清虛脫換的功用是無障無礙,能無障無礙後則可以出入定境,進道有基,這是頭等大事。第三層意思是講如何達到清虛和脫換?即明确了對應的兩種方法——“
洗髓和易筋”。
“清虛”是為了達到“無障”狀态,“脫換”是為了達到“無礙”狀态,無礙無障則可以出定入定,圓融進道。這是修道的大問題。但如何做到“清虛”和“脫換”狀态呢?《易筋經》的方法就“洗髓”和“易筋”,這就明确将“清虛”與“洗髓”,“脫換”與“易筋”進行了一一對應。
這裡,有必要對《易筋經》和《洗髓經》的作者、成書真僞作一個簡單的回顧總結。關于《易筋經》的作者和成書真僞,有不同的說法。最初,傳說是禅宗初祖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留下的經典。分為二部,一部為《易筋經》,一部為《洗髓經》。《易筋經》為外修之經,《洗髓經》為内修之典。但觀其二經,雖然《洗髓經》多為内修,其《四大假合篇》體現出了佛家的功禅合一,是内外兼修的。《易筋經》名為外練之典,但其中亦有練氣的靜功和十二式的動功。所以兩書都是内外結合的功法。後經各代多名學者考證,比較多數的說法是《易筋經》一書非達摩所著,而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假托達摩之名所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導引、按摩、吐納等道家功夫,其間的成書過程中,亦得到少林僧人的參補修訂,整書不同程度地參借了一些佛、儒、兵、醫諸家的術語和思想,有諸家融通的特征。
經考證,早在宋代,《雲笈七簽·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就有了“易髓”、“易筋”的說法。再往前追溯到魏晉時代,《漢武帝内傳》已有“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的書面記載。
國家體育總局認為:《易筋經》是源于中國古老的導引術。春秋戰國時風行,秦漢仙家必習。并根據宋代以後的導引類典籍大多夾雜“丹田”、“金丹”、“禅定”等概念,而傳世的少林寺《易筋經》無此類文句,故認為《易筋經》的成書應不晚于宋代,大概形成于北魏或初唐年間。
在《易筋經》正文《總論》中,指明了“易”是變通,改變,脫換的意思,“筋”是指“筋骨、筋膜,經絡之意。《易筋經》即是改變筋骨、筋膜,修煉丹田真氣打通全身經絡的内功方法。兩經認為人的身體有内有外,“洗髓”主清其内,“易筋“可堅其外,内外雙修,則可證得佛道,延年益壽。同時亦認為外壯神勇練好,可獲得驚世武功。
二、意義梳理從《易筋經》可知,“内清虛”即是“洗髓”,外脫換是指“易筋”。洗髓是主清内,大緻屬靜功。易經是主堅外,大緻屬動功。
為何要洗髓呢?《易筋經》說:“其洗髓之說,謂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髒腑肢骸悉為滓穢所染,必洗滌淨盡,無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聖之門,不由此則進道無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堅其外。如果能内清靜、外堅固,登壽域在反掌之間耳,何患無成。”所以,滌淨滓穢獲内清靜,是洗髓的目的。而内清外堅,則可以輕登壽域乃至超凡入聖,其意義非常重大。
洗髓如何洗呢?在《洗髓經》中,明确地告訴了洗法。“每于靜夜時,兩目内含光,鼻中運息微,腹中寬空虛,正宜納清熙。””朔望及兩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靜功,卯酉幹沐浴。”這是明顯的道家功法。洗髓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成年累月的持功後,會達到“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無罣礙,圓通觀自在。隐顯度衆生,彈指超無始。”這種體識,又與佛家打成一片了。這就是洗髓功成的自如境界,又具有普度衆生的大功德。
為何要易筋呢?在《易筋經》中說:“且雲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禀。 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若其人内無清虛而有障,外無堅固而有礙,豈許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堅其體,壯内以助其外。否則,道亦難期。”這裡講明了若要入道,得先于易筋以堅其體,壯内以堅其外,以至無障礙。這就是要易筋的原因。有了明白的理路,可以暢達易筋之大道了。
關于易筋的效果,《易筋經》認為:“然筋,人身之經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豈可容其弛、攣、靡、弱哉。而病、瘦、痿、懈者,又甯許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攣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強,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縮者易之以長,筋靡者易之以壯。即綿泥之身,可以立成鐵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聖之基也,此其一端耳。故陰陽為人握也,而陰陽不得自為陰陽。人各成其人,而人勿為陰陽所羅。以血氣之驅,而易為金石之體。内無障,外無礙,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來。然此着功夫,亦非細故也。而功有漸次,法有内外,氣有運用,行有起止,至藥物器制,節候歲月,飲食起居,始終各有征驗。入斯門者,宜先辦信心,次立虔心,奮勇堅往,精進如法,行持而不懈,自無不立跻聖域矣。”“筋之挺然,靈活精進,是身之利,聖之基,易筋之妙也。”
若能入易筋之門而勇堅精進,可入聖域。這就是易筋的極大價值功效。
至于如何行易筋之法,《易筋經》作了安排。分内經法和外經法。内經法為站式。以一定的姿勢(如十二勢),借助呼吸,遂步加強筋脈和髒腑的功能。外經法注重外壯,外壯如何練?《易筋經外經圖說》指出:“凡行外壯功夫,須于靜處面向東立,靜慮凝神,通身不必用力,隻須使其氣貫兩手,若一用力則不能貫兩手矣。每行一式,默數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間斷。行第一式自覺心思法則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遲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貫上頭頂。此煉力煉氣,運行易筋脈之法也。”
綜觀各代各版本《易筋經》,内容都有不同的增删。比較而言,《易筋經》包含了諸家融合的思想功法内容。第一,《易筋經》首先表現出濃郁的道家修煉思想。強調呼吸,導引,易骨、易髓,吸食服氣,這是傳統的道家内丹功法之體系。第二,明代以後,構建了系統化,功法化的理論及實修體系。如“内壯論”,“膜論”,吸食日月精華論”,“揉法”,“服藥法”,“神勇餘功法”等等。第三,形成了十二式的動作修煉體系。第四,添加了下部行功法的房中術内容。除一脈相承道、釋、儒、兵、醫等家,還與百姓生活連成一片。體現了巨大的現世意義。
在《易筋經》的功法體系中,居于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需求,不同境界的各自理解,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易筋經》。在其功法之中亦有其修煉的内在體系。
《易筋經·膜論篇》中認為:易筋經的修煉之功,全在培養血氣者為大要也。”而修行的次第為“練筋須練膜,煉膜須煉氣。“必使氣串于膜間,護其骨,壯其筋,合為一體,乃曰全功。”這明顯是道家養生的煉法。在《易筋經·内壯篇》中,認為:“内與外對,壯與衰對,壯與衰較,壯可久也。内與外較,外勿略也。内壯言堅,外壯言勇。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堅堅勇勇,勇勇堅堅,乃成萬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剛之體矣。”說明了 内壯之法經千錘百煉後,可成就萬劫不化的金剛之身。并言明了三個内壯法則。一曰守此中道。二曰無他想。三曰待其充周。
在《易筋經·揉法》中,認為:夫揉之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一曰揉有節候。二日揉有定式。三曰揉宜輕淺。此外,還有采太陽之精,日月之華的采精華法。是将日月精華采而咽之,“可益我神智,清靈自長,萬病不生,良有大益。”這是成體系的内修法門,兼及了外壯。
《易筋經》強調,“内壯既熟,骨力堅凝,然後方可以由内到外。”在由内而外的修習中,提示要以輕為主,循序漸進。強化持之以恒并且堅具恒信。認為“唯有恒心,才能學用之,唯有信心,才能取用之”。所以,在其它版本中增洐的排打功,臂掌功,指功等,都是明顯的外家功法。通過外部的抗擊打(排打),漫泡藥物練指插等,都是抗擊橫練的外家功法。這一方面秉承了《易筋經》的外用邏輯;一方面又暗含了與内修養生的内在矛盾。内修講究養生,不傷即為養。 外用講究技擊功效。而技擊功效要顯著,需外練筋骨皮,練成鐵掌鋼指,人莫能擋。要達到這種外用效果,就須練排打,漫泡藥物插沙石,損壞掉痛感神經和筋骨。這樣必然會傷己。也就構成了易筋經的練功法障,即内修與外練,養生和自
傷的矛盾。
三、體認心悟1.先說清虛。清虛一詞,源于道家。而道家 一說,最早出現在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之文中。他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為即守清虛,無不為則育萬物。所以道家的思想是以虛無為體,以因循順應萬物為用的。
西漢經學家劉向說:“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所以,清虛一詞,源于道家,是道家修行之法門,也是道家悟真修仙之基礎。
從道家的觀點看,清是清靜,虛即虛無。清靜是道家的根本心法。老子日“虛其心,實其腹”。(《道德經·第三章》)是從心開始,幹淨清明,胸含虛無,一塵不染。清涼幹淨是境界,虛無恬淡是本體,無中生有,順育萬物。所以莊子曰:“虛無恬淡,乃合天德(《莊子·刻意》)。
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清虛自守”,是指得到清涼虛無的方法和境界。同時也是指道的本體。劉向認為: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務崇不兢。”老子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文子·自然》)。葛洪亦認為:“令抱翼之風,奮翮於清虛”(《抱撲子.勗學》)。講的多為此意。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直接總結老子的思想是“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
所以,清虛在道家的本意裡,有幾層意思,一為本體含義。認為清虛為道的本體展開,是“合天德”,與“天之明”。二為修身得道的前提和方法。強調“清虛“才能“無為”,虛空才能生妙有。無為才能得大道,才能無不為。清虛是前提亦是方法。三為境界。
清虛是虛心,虛空的場景,是清潔明淨的狀态。清虛本生就是一種境界。道家之“清虛”運用到《洗髓經》中,成為修道的具體法門。其修行的次弟為:首先得“清虛”而入“無障,”得無障可入定,入定後可出定,得出入境後可近道,入道,得道。易經中的坎離卦象,也說明了這個道理。坎卦屬水屬腎,卦理須實須滿,人體才陽壯俱實。離卦屬火屬心,卦理須虛須空,才能靜納生慧,了悟虛空。所以《易經》強調:離中虛,坎中滿。
在大成拳中,“内清虛”亦是重要法門。如何實現内清虛?芗老是将其與“空洞”聯系在一起的。他在《拳道中樞》中就強調說“内空洞,外清虛。“這裡,芗老深刻巧妙地拈提出清虛的內核為“空洞”。“空洞”為内,清虛為外,才能容萬物。無空洞不清虛,隻有“空洞“的“清虛”才能成其大。
芗老在《站樁漫談》中又說:“内要清虛、空洞,外要中正圓活。”這裡又辯證地将清虛與空洞打成一片,揭示了兩者實為一體,是一體兩面的真理。隻有内在的空洞清虛,才能産生妙有,體現為外有,産生外在的樁功中的中正圓活。
的确,隻有空洞無我,清虛蘊函。才能渾元如一,闊大無際。所以芗老一再強調大成拳的境界是“空洞無我,渾元闊大”。這是芗老既能拈提分明,又能渾成一片的高明功夫。
大成拳的内清虛是可以在渾元樁中體識養成的。抱球撐裹,上領下沉,膝縱胯提得六面力後,空洞清虛可打通天地内外,融成本能活力的自然渾元。這是大成拳的精義,由之進而契入無人無我,神明闊大的自如之境,足以成就唯精唯一的當下人生。
2、再說脫換。脫換之旨,亦源于道家。最根本的有脫胎換骨之意。脫胎換骨即将凡胎脫成聖胎,将塵骨換成道骨。佛家講脫換,是說将凡夫身換為金剛身,道理一如。
脫換之用是修得圓融無礙,無礙則可出入定境,可以成道得正果。這是精神層面的次第修煉。落實在操作層面,則為練《易筋經》。
再進一步細說,脫是脫凡胎,是從後天返先天,使人回歸到嬰兒狀态,又從嬰兒狀态進入自然之道,進而同于天而達于天籁之德。老子說: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老子·第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這是一種極高的修煉狀态,至少具備了身、心、神三個方面。
換是變易。從身體方面講,是将身體中的諸多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内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筋骨系統,肌皮系統,經絡系統,穴位系統,生殖系統等)在修行中(樁功是一種好修行)發生改變,使各系統修複到一種鮮活少壯的狀态,讓身體健康長壽地生長。
從哲學意義上看,“換”則為“易”。
“易”是生生不已,變化日新的永恒。易亦是大道至簡,複歸于嬰兒,返身求初步堅持。易是事物之根本,陰陽相生,陰陽相長,陰陽合和。從哲學指導人生的角度說,是要把握好從少陰到太陽,從太陽到少陰的循環。在人生的展示上,是從嬰兒從初生,青春少年到遂漸走向中年成熟、老年死亡的自然人生。佛家說是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但真實的人生并非完全虛無,從道家的角度看是要修悟“我命由我不由天”,要珍惜當下,創造價值,性命雙修。順則生人而逆則成仙,脫胎換骨将人生變易到如嬰兒般的天真自然狀态,與天地合一,與天德同壽,無為而無不為。這是道家的全真有為和全真之道。
脫換在大成樁功中具體如何脫?應分三個層次。首先是從身脫,其次從心脫,最後神脫。
身脫的次第應首先為肩脫,是從意念上将肩松開放脫,懸挂在空中。臂由大氣托住,遂漸有微風從臂下托撐。雙臂如生白羽,悠悠然然,雙肩一絲力都不挂,輕如羽毛。進而足沉大地,髋關節下如有木支撐,頭頂上有繩吊系,全身骨骼空中定位。意念一松,骨肉分離,肌肉懸挂于骨骼,飄飄蕩蕩。筋骨肉脫換,自然溫養。身脫得幹淨了。在此狀态中,虛心實腹,坎中滿,離中虛,心安自在,在空氣中睡覺,心脫化了。再進而全體溶化在空氣中,空空洞洞,缥缥缈缈,恍兮惚兮,發呆出神,神遊太虛,空明無礙。無相,無念,無住。至此,神也脫化了。
芗老說得很真切,他認為持樁的境界,就是要升起清虛空洞的狀态,然後從空洞清虛中向下脫落,“脫換為一個心目喜歡的狀态。”
四、結語内清虛,外脫換是中國文化的一對精髓概念。這對精髓概念實源于《易經》,後道家将其光大,佛、儒、兵、醫皆借而用之。這對精髓概既可以用《易筋經》,《洗髓經》,大成拳等種法門來實現。
研究這對摡念最大的意義,是展示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高妙的精神境界。而且,這個境界既能由實向虛,引人高蹈;又能從虛向實,向下落地,通過具體功法的修行,能帶來人身的健康和心的自在,能彰顯當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在這種清虛脫換的狀态中,能普渡衆生,能和諧社會,能引導世界和合發展。
所以,内請虛與外脫換既是修行的基礎,又是修行的過程;既是修行的過程,又是修行的結果;既是修行的結果,又是修行的境界;既是修行的境界,又是修行的開始。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覺解這對概念的奧義,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境界的展示,是世界文明和諧升華的演繹。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展開,亦是人生價值和創造的提升。既是人生身心安頓的歸宿,亦更是全新生存創造的開始。在這種境界中,人生和世界是自然而美好的。
【本文摘錄自中國大成拳十年内訓閉關弟子的畢業論文;經中國大成拳研究會批準、作者本人認可,經适當修改以符合“今日頭條”發文規則後發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