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老師“不怎麼講課”,為啥高考也不錯?

近期,又聽到“高層課程老師不怎麼講課,淨讓我們自學”的抱怨。

這是對我們課程設置與實施策略的曲解!也可能是刻意污蔑。

回憶起前年答複我的一個親學生的短文,翻出來重發一下,作為一種回複。

新接的四年制高一(六年一貫制初三),新開的化學課。我讓學生按照先學後教的辦法學習。

先學後教,就是學生以一章為單元,先行獨立閱讀教師編寫的讀本、提出問題、初步做“學研反饋”題,之後教師隻按照學生的提問帶領學生讨論一些問題,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系統講解讀本,更不講考點和解題方法。

第一單元結束、檢測,一學生考得不大好。我問他為什麼。

回曰:

您那叫教學麼?就您那種教法,我自己咋能夠學得會呢?

哼!上課就這一套:同學們,拿出書、拿出本,左手按着書、右手按着本,讀吧,提出5個問題來!課後題目自己做、自己對答案!

再下一節,根據你們的提問,我來講幾個問題。然後雲裡霧裡,不知所雲為何。雖然演示那些實驗還挺熱鬧,但我不知道考試會怎麼考。

接下來,就是考試!

感謝這位同學的直率。

幾句話,堪稱惟妙惟肖,把我苦心研究了18年的大單元五環節主體學習模式,輕蔑地描繪了一遍。

我跟他講,你那讀本就是我編寫的,你是想讓我替你念一遍嗎?

要不就隻挑重點講講,什麼是重點呢?幹脆隻講要考試的内容。

你覺得那樣你還有自己的學習嗎?

他想了想,似乎明白了點。

其實以往也有不少學生、家長在我接班之初,前來跟我“探讨”這種教學思路問題的,不過他們最終也都還是認可我的做法,且把化學學得很好。

高中學生,跟小學生的學習究竟有何不同?

相對于小學生,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更強,更适合自學;小學以學知識為主,高中則必須兼顧學習能力的訓練。

學習能力如何養成?

讓我們想一想跑步的能力是如何養成的。運動員訓練跑步能力,得去操場上一圈、一圈實際地跑吧?跑得腰酸腿疼了,筋肉酸脹才促使其發育、長大,于是你就逐步提高了跑步的能力。

學習能力的增長也是一樣的。

必須經過獨立的學習實踐,體驗“讀不懂、學不會”(事實上不可能一點都讀不懂、學不會,過去有的同學第一次隻考35分,第二次就可以達到及格水平,後來居然慢慢愛上了自學)的痛苦過程,繼而通過反思、調整、再學,陸續提高學習能力。

不客氣地講,我會講課,而且會講得很。

當年教人教版教材,我對高中化學各章各節内容幾乎可以倒背如流,每一節都可結合實際侃侃而談,學生聽得出神入化(不是雲裡霧裡)。

2003年暑期來十一學校應聘,人力資源的老師要求我抽到課題回家準備一天、第二天再來試講,我因從外地趕來無處住宿,當場準備十幾分鐘也就講了,最後不也把我留下了麼。呵呵。

“學生能夠自己學會的教師不講”,這是十一學校的新課程文化之一。

因為老師把學生可以學會的東西替他思考了、講了,就是剝奪了他本人思考的機會、撤掉了他增長學習能力的台階。

因為老師一開講,就有兩類學生開始休息。

一類是特别厲害的,他不需要聽;

二類是懶的,他不想聽

孩子們小,眼光看不了那麼遠,不理解老師的苦心,也就罷了。

如果說作為家長的大人也不理解這點,我覺得就不應該了。

今年還好,目前為止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出現家長來跟我探讨“老師講的少、不講考點和題型、隻讓孩子讀書好不好”的問題。

每屆畢業生回校跟我聊起來,都十分認可這種教法。

因為進了大學,忽然意識到獨立閱讀、思考的确管用了——他在他的那些同學中,是适應大學學習最好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