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什麼是結構化思考

結構化思考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理解,目标是隐性思維顯性化

第一步識别,識别信息中的事實及觀點(理由、結論),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事物,觀點是人主觀上的判斷;

第二步判斷,判斷事實與觀點之間的對應關系,畫出結構圖,哪些事實可以支撐哪些觀點;

第三步概括,一句話概括中心思想,說出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第二層、重構,目标是顯性思維結構化

結構化思考的四個準則:論、證、類、比

“論”是指“結論先行”,描述一件事情,闡述一個道理,解釋一個方案,傳達一個指令,都要遵循這個原則,結論先行,一句話告訴别人你的中心思想

這裡的重點是找到什麼是結論,什麼是中心,什麼是重點,什麼是大家關注的東西,什麼是大家想聽的

”所以呢“是縱向向上問,“然後呢”是橫向問,“為什麼”是縱向向下問

下一級的句子都是上一級結論的支撐

有結論才是有思想,有思想傳達才是有效的溝通

“證”是指“以上統下”,上一句所說出來的結論,需要有下面若幹證據的支撐,既不能漏掉某些元素,也不能多給,所羅列的“證據”要剛剛好能夠支撐上文所說的“結論”

“類”是指把具有形同性質的事件或者觀點放在一起,這是人類大腦的天然特征,比如給天上的星星起名各種星座,因為這樣更方便人們記憶。

分類的方法是要遵循MECE原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結構化思維不會禁锢人們的思維,反而會促進創新的産生,比如頭腦風暴的時候我們可以用MECE原則,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比”是指事件或者觀點的排列順序要符合”邏輯遞進“,通常以三種排列方法,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

遵照以上四個原則,論、證、類、比,可以幫助我們做到結構化思考,實現顯性思維結構化。

第三層、呈現,目的是結構思維形象化

當你對一件事情有了結構化重構之後,你就需要把這些信息有效的傳達出去,如何呈現才是最有效?

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配關系,意思是搞清楚所羅列出來的事實觀點或者論據,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共分成四大類16種,分别是

作用(對立、合力、平衡、阻礙),流動(線性、流程、循環、關聯),關系(并列、重疊、包含、分割),比較(成分、排序、序列、關聯)

第二步、得圖示,根據關系的種類,找到相應的圖表表達方式;

第三步、上包裝,在能夠準确的用圖表表達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抽象提煉出更容易記憶和傳播的表達,可以結合俗語典故廣告順口溜歌詞等等,隻要有利于傳播你的觀點,又符合公司的價值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