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一場實驗事故,意外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愛因斯坦擔心的事發生了

1945年8月6日,美軍将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彈投擲在了日本廣島境内。

原子彈爆炸的瞬間,威力之大直接摧毀了爆炸中心的無數建築,而那些處在爆炸中心附近的人,直接在爆炸産生的巨大能量中瞬間“蒸發”。

根據後來的數據統計得知,當時廣島的35萬人口當中,至少有約14萬人在爆炸中喪生。

遭受原子彈打擊後的廣島

而在接下來的8月9日,美軍的第二枚代号“胖子”的原子彈也接踵而至,投放到了日本長崎境内,這枚原子彈也大約造成了7.4萬人的喪生……

得知日本傳來的傷亡消息後,雖然更多的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但作為核能的發現者之一,核聚變反應理論的奠基者,愛因斯坦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因為,原子彈的威力實在是太過強大,它的出現無異于潘多拉魔盒的開啟……

一場實驗室事故,意外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關于核能的誕生,可以說是一次偶然的意外事故導緻的,當然,也可以說是近代科學發展的必然……

時間回到1789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M.H.Klaproth)最先發現了鈾元素的存在由于1781年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天王星的存在,克拉普羅特認為這件事非常有紀念意義,于是便用天王星(Uranus)的名字,命名了鈾元素(Uranium),化學元素符号為U。

鈾元素的發現一度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它存在特殊的重元素性質,因此後來的很多科學家,都紛紛開始緻力于了對它的研究。愛因斯坦的好友哈恩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奧托·哈恩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哈恩在進行一次關于鈾核的實驗,由于實驗過程中操作失誤,導緻了意外的發生,參與實驗的鈾元素竟然發生了爆炸,而且此次爆炸的威力也遠遠超乎了哈恩的想象。不過幸好哈恩本人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

愛因斯坦得知哈恩遭遇意外的消息後,趕忙去看望了他,當他得知了鈾元素産生的能量後,同樣也感到非常意外。

針對這一意外的發生,愛因斯坦同樣認識到了鈾元素存在的巨大潛力,後來他通過借助自己研究出的質能方程(E=MC^2),首次發現并提出了核裂變反應。

鈾核裂變反應的原理是,重金屬元素鈾在高能粒子轟擊的作用下,裂變成兩個質量較輕的原子,與此同時,在裂變過程中會釋放出多餘的高能粒子,而在這個過程中則伴随着巨額能量的釋放。

後來有科學家通過研究計算得知,1千克的鈾發生核裂變反應,就能釋放出相當于2700噸标準煤燃燒,所釋放出來的能量。

鈾核裂變反應

由此可見,核裂變反應蘊含的潛力到底有多大。當然,這巨大的潛力,同樣也成了開啟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美國曼哈頓計劃

在愛因斯坦提出了關于核裂變的理論之後,全世界的科學家便不約而同地開始了“關于核能在現實中的應用”的研究項目,再加上當時二戰爆發,全球也亟待一種更強力武器的問世,以取得戰争的勝利。

基于此,美國便秘密召集起了當時全世界頂尖的科學家,開始了一項代号為曼哈頓的計劃。

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原子彈的研發。

據後來的公開數據資料顯示,美國為了執行曼哈頓計劃,在當時總共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參與其中的科學家包括我們熟知的費米、波爾,以及費曼等人在内,都是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

曼哈頓計劃

整項計劃耗時3年,耗費了大概20億美元,并最終在1945年7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

這枚原子彈于1945年7月16日試爆成功,随着第一枚原子彈的試爆成功,随後研制出的三枚原子彈也被火速運往了“前線”。

一開始大川提到的“小男孩”和“胖子”,就是這三枚原子彈當中的兩枚,原本第三枚代号“魯弗斯”的原子彈也是計劃投向日本的,但奈何投擲完第二枚原子彈後,日本就宣布了投降。

“魯弗斯”也就隻能被重新送回實驗室中備用了……

實驗室中的“魯弗斯(惡魔核心)”

日本遭受原子彈打擊之後,作為核能的發現者之一,核聚變反應理論的奠基者,愛因斯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憂慮。

因為原子彈的威力實在是太過強大,它的出現雖然成功扭轉了二戰的局勢,但是也徹底開了塵封的潘多拉魔盒。

寫在最後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在二戰之後,核武器便再未出現在過戰場,但是人類對核能的依賴,卻也同樣造成了很多重大事故的發生。

日本福島核事故

其中最典型的核事故,當屬發生在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據悉這起核事故至少導緻320多萬人,受到了超量輻射,而在這當中,又至少有17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10年内陸續死亡。

直到今天為止,雖然距離核事故的發生已經過去了36年的時間,但切爾諾貝利這座城市的核輻射數值依然超标,不僅無人敢在當地居住,甚至連想進入這座城市的人,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被輻射傷害。

空空蕩蕩的城市——切爾諾貝利

不得不說,核能發現的确像是潘多拉魔盒的開啟,因此,愛因斯坦對此的擔憂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