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入侵腦細胞》中,有一個畫面是一匹健壯的棕色馬瞬間被玻璃劈開,切成了12份,每一份大概有十幾厘米厚度,橫切面肌理清晰,顔色鮮活,似乎還“活着”。
當時看到這裡,着實被吓了一大跳,也被電影的腦洞所折服。
現實中,有一項技術對人體的處理方式比電影中的馬要“誇張”幾千倍,這個技術被稱為可視數字人項目。
在這個項目中,人們會先将遺體在液體混合物中冷凍,然後在軸向平面上,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切片,切片的橫截面會用相機、核磁共振和CT等方式,記錄并保存詳細數據,再上傳到電腦重建模型,讓其在電腦中繼續“活着”,所以也被稱為數字人。
那麼,數字人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這麼處理人體呢?
人類第一個可視數字人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死亡并不是結束,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換個地方換個方式“活”。因此,人都有死後留個全屍的執念,不光我們這樣,其他國家的人也是如此。
随着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類覺悟也提高了,但死後自願捐獻遺體的人還是少之又少,“數字人”這樣的遺體捐贈項目,更是罕見。
可視數字人項目是一項死後要“挨幾千刀”的項目,一個大活人都會被項目的“殘忍”程度而震懾,所以目前全世界完成這個項目的捐獻者隻有10餘人。
這個項目最早開始于1986年,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發起并創立。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采集的數字人數據來幫助醫學研究,解剖教學等。
但第一個“數字人”1993年8月才出現,足足等了7年,該捐獻者是一名39歲的死刑犯,他被判于8月5日執行死刑,是否自願已經無從考究,但記錄顯示:“捐獻者是在牧師的提醒下,才同意将自己的遺體用于醫學研究或者醫療用途。”
他被切成了1871片,每片的間隔距離約為1毫米。
直到1994年11月,他的數據采集才完成,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主要矛盾點在于:醫學應不應該和罪犯處決相關聯!
第二個“數字人”是一名59歲女性,1995年11月完成,也沒有記錄是否自願,據記載顯示“她的丈夫要求她參與數字人計劃”。
她的切片總共有5000多片,間隔距離更是縮短到了0.33毫米。
第一個完全自願的捐獻者:蘇珊·波特
2000年,蘇珊·波特就給可視數字人項目打電話,表達了自己捐獻的意願。
對于項目負責人維克·斯皮策來說,有人自願捐獻本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事情,然而,他拒絕了,因為蘇珊·波特的身體不是一個正常健康的狀态,不适合捐贈。
當時蘇珊·波特已經72歲高齡,經曆了26次手術,而且還患有黑色素瘤、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還出過車禍導緻脊椎變形,其他身體組織也因疾病而嚴重變形,醫生推斷,蘇珊·波特還有一年的時間。
但蘇珊·波特一再堅持,最終成功簽約數字人項目,并和項目深度合作,成為“最有感情的數字人”。蘇珊·波特和項目的研究人員,以及維克·斯皮策的學生打成一片,開課演講,向他們講述自己坎坷的一生,積極參與他們組織的各種活動。一開始,她是因為丈夫去世,和女兒疏遠,生命所剩無幾,實在太孤單了才參與這個項目,如今在這個項目裡找到了快樂。
在這樣的氛圍中,蘇珊·波特的壽命打破了1年的局限,15年後,也就是2015年去世。她被分成4塊,然後再進行切片,共有27000片,厚度為63微米,也就是0.063毫米。
中國自己的可視數字人
2002年10月23日,中國第一套自己的可視數字人數據集完成了,繼美國(1993年)和韓國(2000年)後,成為第三個掌握可視數字人技術的國家。
雖然起步時間晚,但在短時間内,中國人的技術不僅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還有突破和進步。
1、目前中國有8套自己的可視數字人數據集,而且捐贈者的情況好,非常具有代表性。
第一個數字人,男性,28歲,身高1.66米,體重58公斤,身體健康;第二個數字人,女性,19歲,蘑菇中毒死亡,橫切面8556片,間隔0.2毫米。
無論是年齡還是身體狀況,都比較好,具有代表性。
2、技術更優,切片完整性更好。
美國的可視數字人項目中,在切割的時候,有多處部位丢失或者嚴重損壞,例如第一個男性數字人,闌尾和其中一個睾丸是缺失的,聽小骨也沒有,血管也有塌陷且不易分辨的情況;第二個女性數字人,據統計是有14個部位是丢失的,其中包括鼻軟骨。
丢失的主要原因是整個過程都是在常溫下完成的,而中國為了确保數據更準确,直接建立了一個超低溫實驗室,切片的精度也有提高,因此避免出現了類似牙齒這樣小的部位丢失。
如此低溫的環境,研究人員還日以繼夜,24小時4班倒工作,可見當時的工作有多難,好在成果斐然,中國人以比其他同行更快的速度完成了數據采集。
3、細節上優化。
提前對遺體的血管進行灌注,圖像的分辨率也比較高,因此切片後像血管這樣微小部分更容易分辨。
很多人質疑,這麼殘忍的項目,為什麼還要繼續做呢?
事實上,可視數字人的應用前景是很客觀的。
首先,有限生命的人體,經過一系列的數據采集,重構,在電腦的虛拟世界中繼續存活,最直觀的好處是,将人體解剖學可視化具體化,人體不再隻是存在于書本,人們可以全方位了解人體,比起書本知識,更直觀。
其次,數字化的身體,意味着可以多次重複使用,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很多研究不可能在人體上直接實施,但數字人可以,無論人們用數字人做多少次實驗研究,它都不會“死”。有了數字人的實驗基礎,在人體上真實研究的成功率也會更高。
最為重要的是,有了可視數字人數據集,不久的将來,醫學領域可以借此攻克類似癌症這樣的疑難雜症,甚至在其他領域,例如教育、藝術、軍事等等,應用價值無法估量。
如果有機會,你願意成為數字人嗎?
說實話,如果是我,一般的遺體器官捐獻,我内心是接受的,如果說要成為數字人,心裡還是會咯噔一下,也不是說不願意,更多的是害怕吧!
對于遺體捐獻,作為普羅大衆的一員,了解得實在是太少了,類似的宣傳見得也不多。
很多人不了解死亡,害怕死亡,對死亡諱莫如深。
我認為,死亡是肉身的終結罷了,不用不太過于糾結那些繁文缛節,如今有很多更環保的綠色殡葬模式,既不污染環境,還能成為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隻要條件允許,都可以選擇。
至于遺體捐獻,如果不排斥,也可以了解一下,有了先驅者的奉獻,才能有醫學的進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