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學科的合作學習方式探究
作者:吳雪琴
作品編号:014
摘要: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課堂更加需要落實好“減負提效”的原則,教師需要積極轉變傳統“滿堂灌”的單一教學方式,明确學生的主體性,将小組合作融入到初中教學中,切實使得學生能夠在思維碰撞以及交流探究中增強對學科知識内容的認知理解,進而更好地降低初中學科學習的負擔。本文将對“雙減”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組合作;初中教學
1 引言
教育教學改革在持續推進,教師要深入鑽研教學,引導學生努力探索更适宜自己的學習方法,研究嘗試最适合自己教學、又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提升。合作學習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教學方式,是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素養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和實踐的主要路徑,以下将對其具體實施策略進行探究。
2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分析
2.1 構建高效課堂,增強教學實效
提高教學效率,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是教學改革的出發點,也是檢驗教學改革成效的最為重要的标準。所有的教學設計和課程目标必須在學生那裡得到落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全面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小組合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應用實踐技能,拓展學生的思路,激活學生思維,在相互合作和探究中讓學生激發靈感,既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能拓展學生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展開深度合作與探究,從而快速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以此來促進學生高效學習,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
2.2 深化知識理解,增強應用實踐能力
初中數學要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感知數學概念,分析數學定義,靈活運用定理公式,真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知識數學都是生産和生活實踐經驗的抽象總結,加以符号化和規律化,這些數學知識相對枯燥,要真正引導學生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就要讓學生給各種數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将這些數學知識實現情景還原,在具體生動的生活和應用場景中去體會,加深對各種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結合不同的生活和生産實踐,讓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真正把數學知識變成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基于數學學科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探究和讨論中深化知識理解,更加靈活地運用公式,尤其是将數學知識融入各種生活和應用場景,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探究,從而改變被動學習的不利局面,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3 基于初中數學學科的合作學習策略探究
3.1 營造良好濃郁合作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習氛圍營造,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合作探究氣氛中,他們受到更多的感染和激發,從而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誘發學生學習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對學生進行細緻耐心的指導,以更加和藹、熱情的教學态度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有更好的情感激勵,從而促進學生高效合作學習。
例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相關内容時,由于内容涉及不少定理,也有較多的公式,學生單獨學習起來感到相對枯燥。這時教師能夠給學生耐心的指導,适當的鼓勵,以微笑和藹的表情引導學生參與讨論。尤其是在讨論中,适當加以點撥,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就會感覺老師對他們非常信任,非常重視,并且能夠将他們學習的難點加一點化,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合作熱情,增強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3.2 創設合作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基于初中數學學科的合作學習,能夠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深化知識理解,強化應用實踐能力提升,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讓知識和能力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體現,實現數學學科知識的本真回歸。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借助相應的教學情境,改變被動接受的認知習慣,消除傳統灌輸式教育弊端,以适宜的問題情境或應用場景帶入課堂,把學生帶進相映的合作情境中來。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有更多的創新靈感,從而最大限度的強化教學效果,又能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例如,學習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關内容時,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找一塊三角形玻璃,将其裂成兩塊兒,給學生提出問題:要重新制作同樣大小的玻璃,要不要把兩個碎塊都帶回去?為什麼?如果隻帶回一塊兒玻璃,你應該選擇哪一塊兒呢?你的依據是什麼?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之高,他們合作學習時,就能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入手,并根據裂成兩塊兒的三角形玻璃特點對應的判定定理,給出合理的方案和解釋。這樣不僅讓學生深化對判定定理的理解,還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組内良性競争,增進同學間情感
适當的組内競争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使組内成員保持頭腦清晰,目标明确。小組之間可以通過作業評比,學習成果展示,知識點搶答等活動進行競争學習。
例如在七年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這一知識模塊進行教學時,為了鍛煉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模式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就可以融入數學方程模型思想,引入這樣的例題。例如:一輛小汽車從甲市到乙市,若每小時行駛50千米,就要延誤20分鐘到達。若每小時行駛55千米,那麼小汽車就可以提升20分鐘到達,計算出甲乙兩城市之間的距離和原計劃行駛的時間。在進行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适當的引導,讓每組學生在黑闆上通過想象這道數學題用畫線段的方法進行觀察和分析,學生仔細琢磨問題中出現的數據,利用方程組最後算出這道題的答案。組内成員可以互相提問對方計算過程中涉及的數學公式,最後交由老師審查,選出全組最佳。這種上課方式既提高了課堂活躍度,又可以随堂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成果,對課堂内容推進具有促進作用。
4 結束語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立足學科特點,嘗試合作學習,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在教學中需要深入研究,積極實踐,并不斷總結和反思,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參考文獻
[1]董立新.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2021(33):118-120.
[2]李學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與探索實踐[J].科技資訊,2020,18(19):111-113.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