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與許多教師進行了教育科研成果報告寫作方面的深入交流,在此過程中發現,在教師們的課題成果報告的文本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仍然是“老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成果提煉和梳理的邏輯主線問題
報告文本中多頭并舉,多線齊開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在成果報告中,執筆人常常是想把所有有關聯的工作措施都納入到成果報告中,造成了報告主邏輯的雜與亂。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停留在面上的“呈現”
成果報告把研究過程中相關的工作都呈現了,而缺少有“研究價值的細節的“深度探索”,使得成果缺少特色和亮點,工作講了很多,卻找不到創新點,導緻研究缺少應有的深度。
三、成果的表述缺乏研究的意識
成果報告的文本往往是隻講了怎麼做,對于為什麼這麼做、這樣做的依據(教育規律的、心理規律的依據)缺少或是幾乎沒有分析,使得成果報告變成了工作彙報,而不是“研究性”的成果。
存在以上三個問題的教育科研成果報告,隻能算是一個比較全面的“工作彙報”,稱它為“經驗總結”都有些勉強。這樣的文本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的。所以,這些問題是必須改進的。
改進的對策建議(原則性的):
一、一項研究最好是聚焦于一個問題,理清楚這個問題解決的一條主線,以這條主線為邏輯依據架構研究報告的整體框架。在報告中需要特别注意,要有一條貫穿研究始終的“邏輯主線”。
二、要梳理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最成功的做法,要對這些做法進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怎麼樣”等方面的系統追問,給出有條理的回答。不能隻講做了什麼,那樣的研究其實是“缺研究”的。
三、對研究中提煉出來的每一個觀點,每一項操作,都應該進行教育規律、心理規律方面的思考和回應
,讓研究成為有“研究”的探索過程。研究的理性分析可以用已有的理論來解讀自己的實踐,也可以基于自己的實踐生成自己的“理論性言說”,即形成自己對“為什麼”的系統的思考。這種“自己的”思考肯定是有理論基礎的,但是不是現成理論的套用,而是一種認識上的創新。一旦有了這樣的創新,成果的學術價值就會增加了。總之,一個好的研究成果報告,一定要有主線、有主邏輯;要聚焦;要說理;最好能提煉出屬于自己的“做法”和“說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