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析題 1、趙某某,女,51 歲,幹部,已婚。2002-07-26 上午,初診。 患者自絕經二年來,情緒不穩,容易發火,心煩焦慮,面部烘紅,口 幹口苦,夜寐不安,早醒夢多,時覺胃脘灼痛,痛勢急迫,伴嗳氣泛 酸,喜喝冷飲,胃納尚可,大便偏幹,三、五日一行。有“高血壓” 病史五年,常服降壓藥物。父親及哥哥有高血壓史。一周前因胃痛複 發在外院就診,胃鏡檢查提示為“胃角潰瘍,幽門螺杆菌陽性” ,腹 部 B 超檢查提示為“膽囊結石” 。服用過“達喜、嗎叮啉”等西藥, 胃痛反複不止,今特來要求中醫治療。查體:T:37℃,P:96 次/分, R:20 次/分,BP:18/13kPa。面紅目赤,腹軟,中上腹劍突下壓痛, 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未見其 它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 9.5×109/L,中性 53%。大便常規(—),大便隐血:隐性 答案: 診斷:胃痛 證型:肝胃郁熱 治法:疏肝理氣 洩熱和胃 方藥:丹赤逍遙散加減 丹皮 12 克 白術 12 克 吳茱萸 6 克 7劑 栀子 12 克 茯苓 15 克 水煎服 柴胡 12 克 陳皮 12 克 甘草 19 克 黃連 9 克 白芍 15 克
分析: 辯病辯證依據: 肝主疏洩而喜條達, 患者自絕經二年來, 情緒不穩,心煩易怒,肝氣郁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故胃脘灼痛, 痛勢急迫;肝胃郁熱,逆而上沖,故嗳氣泛酸;肝膽互為表裡,肝熱 夾膽火上乘,則口幹口苦;肝火上擾心神,則夜寐不安,早醒夢多; 大便幹結,喜喝冷飲,舌質紅,苔黃膩,均為裡熱之象;脈弦數,乃 肝胃郁熱之征。
2、 病案舉例 餘某 , 女 , 3 9 歲。2 0 0 6 年 6 月初診 , 腹瀉已 3 年 , 常因受冷、 飲食不慎而反複發作 , 曾 多次就診 , 服用中藥 、 西藥抗生素治療 , 雖有好轉 , 但停 藥後很快複發 , 難 以治愈。診見: 面色萎黃, 倦怠乏力 , 口渴 , 納差, 大便 稀溏 , 日 5~ 6 次, 小便清長 。舌淡 ,苔薄膩, 脈細緩。 答案: 診斷:洩瀉 證型:脾腎陽虛、水濕運化失職之洩瀉。 治法:健脾補腎化濕 方藥: 四君子湯合 四神丸加減: 黨參 2 0 g , 炒 白術 1 5 g , 茯 苓 1 2 g , 山藥 1 0 g , 芡實 1 5 g 補骨脂 8 g , 肉豆蔻 5 g , 吳茱 萸 5 g , 五味子 3 g , 焦山楂 6 g , 焦麥芽 6 g , 藿香 1 0 g , 炙甘 草 8 g 。日 1 劑 , l 0 劑 分析:脾 胃虛弱所 以 不能腐熟水谷, 輸布精微, 除脾 胃本 身之外 , 同時亦需 賴腎陽之溫煦, “ 腎為胃關 , 開竅于二陰, 所以二便之開 閉皆腎主, 今腎中陽氣不足, 則命 門火衰 , 陰虛 盛極之時 , 即令人洞瀉不止也 。 洩瀉日久, 脾虛益甚 ,脾胃虛 弱不能運化精微 , 聚水成濕 , “ 濕盛則濡瀉” , 所 以健脾補 腎化濕為主要治則。
3、24 患者男,15 歲,學生。患者自幼偏食,經常性的飲食不調, 兩年來長感頭暈,神疲乏力心慌氣短,四肢倦怠,多夢夜寐不安。近 一周複習應考而頭暈加重,遂來就診。查體:T37,P70,R21,BP90 (60) 。神志清,精神可,形體偏瘦,面色蒼白,唇甲色淡,心肺未 見異常,腹平軟,無觸痛,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象細弱。 西醫檢查:輕微缺鐵性貧血,其餘正常。 答案 診斷:眩暈 證型:氣血虧虛,心失所養 方藥:歸脾湯加減 黃芪 20 克 白術 20 克 仁 12 克 茯苓 15 克 當歸 12 克 川芎 15 克 棗
木香 6 克 合歡花 12 克 骨碎補 20 克 熟地 20 克 山楂
12 克 甘草 5 克 分析:神疲乏力、氣短,四肢倦怠-氣虛 頭暈,心慌、形體偏瘦,面色蒼白,唇甲色淡-血虛, 多夢夜寐不安-心失所養(心主神志)
4、25,張××,女,36 歲,工人,2002 年 9 月 8 日初診。10 年前順産 1 子,2 年前人工流産後白帶較多,時有下陰瘙癢。2 周前 曾有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當時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後好轉。近 2 天來 因勞累後出現症狀加重,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腰痛,發熱,畏 寒,口苦,排尿有灼熱感,尿色深黃渾濁,遂來診。查見:T:38.4℃, R:18 次/分,P:96 次/分,BP:120/75 mmHg.舌質紅,苔黃膩,脈 滑數。雙腎區有叩痛,腹部上輸尿管點有壓痛,未見其他陽性體征。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示蛋白少量,白細胞++++/Hp,紅細胞++/Hp,白 細胞管型+/Lp.血常規示白細胞 12.7×109/L,中性粒細胞 84%.清潔 中斷尿細菌培養示大腸杆菌,菌落>105/ml. 答案 診斷:淋證 證型:熱淋 治則: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八正散加減: 萹蓄 15g 瞿麥 15g 木通 5g 車前子 15g 滑石 30g 先 制大黃 15g 山栀 10g 柴胡 10g 黃芩 10g 生草 5g 辨病辨證依據:素有下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 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遂發為淋證,故臨證可見尿頻、尿急、尿 痛等淋證見證。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司,故見小便短數,灼熱 刺痛,溺色深黃渾濁;腰為腎之府,濕熱之邪侵犯于腎,故見腰痛、 腎區叩痛;濕熱内蘊,邪正相争,故見發熱、畏寒、口苦;舌紅,苔 黃膩,脈滑數,均系濕熱之象。
5、29 盧某某,男,48 歲,職員,2003.1.28 入院,有飲酒,吸 煙史。患者有高血壓病史 3 年,服用珍菊降壓片 1#,每日兩次,自 訴血壓控制良好。下午回家突感左側肢體麻木無力,伴頭痛眩暈,口 苦咽幹,惡心,休息後無好轉。第二天感左側肢體無力加重,且出現 言語不清,來我院就診。整個發病過程神清,無嘔吐、四肢抽搐、兩 便失禁。 查體: 37.0C, 98 次/分, 20 次/分, 160.0/80.0mmHg. T: P: R: BP: 神志清,面紅耳赤,兩肺呼吸音稍粗,HR98 次/分,律齊,腹軟,無 壓痛,反跳痛。雙下肢無浮腫。舌紅,苔黃膩,脈弦有力。構音障礙, 左側鼻唇溝淺,伸舌左偏,頸軟,左側肢體肌張力減低,左側腱反射 +,右側腱反射++,左上肢肌力 0-1 度,左側髂腰肌肌力 4 度,股四 頭肌肌力 3 度,胫前肌,腓腸肌肌力 2 度,左側劃跖無反應,全身皮 膚針刺覺無異常。實驗室檢查:右基底節高密度竈。 答案 診斷:中風 證型:肝陽上亢,脈絡瘀阻 治則:平肝潛陽熄風 方藥:天麻鈎藤飲加減 天麻 10g 枯草 30g 黃芩 10g 鈎藤(後下)15g 生石決明(先)30g 夏
牛膝 15g 山栀 10g 菊花 10g 水煎服
分析:年近半百,失于調養,損及肝腎之陰,陰虛無以制陽,肝 陽上亢,迫血妄行,上擾清竅,下阻筋脈,故見半身不遂,言語不利, 其舌紅,苔黃膩,脈數滑為肝陽上亢,脈絡瘀阻之象,病位元神,與 肝腎有關,屬本虛标實。
6、李某,女,53 歲,反複身腫 3 年,複發 1 月。患者 3 年前被 診斷患有“腎小球腎炎” 年來一直接受藥物及透析治療。1 周來症 ,3 見面浮身腫,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每日在 600ml 左右。伴 見腰膝冷痛,四肢厥冷,面色白光白,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請 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藥物。 診斷:陰水。 證型:腎陽衰微證。 病機:脾腎陽虛,水寒内停。 治法:溫腎助陽,化氣行水。 主方: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 藥物: 熟地 15g 山茱萸 12g 山藥 15g 丹皮 6g 澤瀉 9g 茯苓 15g 炮附子 10g(先煎) 肉桂 6g 牛膝 15g 車前子 10g(包煎) 白芍 12g 白術 15g 生姜 3g
7、田某,男,40 歲,惡風、發熱 5 天,現感關節疼痛酸楚,屈 伸不利,疼痛遊走于雙膝、雙肘及雙踝間,以左側膝、踝關節較重, 舌苔薄白,脈浮緩。請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 主方、藥物。 診斷:痹證 證型:行痹 病機歸納:風邪兼夾寒濕,留滞經脈,閉阻氣血。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主方:防風湯加減。 藥物: 防風 12g 麻黃 6g 桂枝 9g 葛根 15g 當歸 12g 茯苓 12g 甘 草 6g
8、劉×,男,58 歲,農民, 1999 年 9 月 20 日就診。 患者肢 休關節疼痛 13 年。13 年前因冒風淋雨後出現肢體關節酸痛不适,屈 伸不利,時而肩、腕關節疼痛,時而膝關節疼痛,經服“乙酰水楊酸” 症狀緩解,但一遇氣候變化又發作。 近半年來,身體漸瘦,時感頭 暈目眩,關節遊走不定,痛時灼熱感,外表不紅腫,苔薄黃。脈弦數。 近 1 周患者肢體關節紅腫熱痛,痛勢較急,呈遊走性疼痛,關節屈伸 不利,伴身熱、口渴、煩躁、搜赤,舌紅、苔黃、脈數。請回答:中 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分析、治法、主方、藥物。 診斷: 痹病(證) 證型:風濕熱痹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方藥: 白虎加桂枝湯加減 桂枝 5 防風 8g 知母 15g 石膏 15g
黃析 15g 防已 10g 苡仁 10g 牛滕 15g 銀花藤 10g 桑枝 8g 甘草 4g 水煎 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分析: 初起風濕之邪痹阻關節、 氣機不利, 氣血失暢則關節疼痛、 屈伸不利; 風性善行數變則疼痛遊走不定; 風濕相搏, 留滞經絡關節, 難于驟去, 雖服藥後症狀緩解, 但未除病根, 故一遇誘因則反複發作。 而後痹阻日久,初時風濕郁剛化熱故痛處有灼熱感。 最後風濕熱邪 壅阻經絡、關節,氣血郁滞不通故關節紅腫熱痛,屈伸則痛甚,餘症 皆熱甚津傷之象。
9、徐某,女,64 歲。汗多 2 個月。患者平素體質虛弱,易于感 冒。時值陽春三月,近 2 個月來白天出汗多,常浸濕内衣,微惡風, 稍勞則汗出加劇,體倦乏力,面色不華,睡眠差,納食不佳,二便調, 脈細,苔薄白。請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 方、藥物。 答案 診斷:内傷發熱 證型:陰虛發熱 病機歸納:陰虛陽盛,虛火内熾。 治法:滋陰清熱。 主方:清骨散加減。 藥物:銀柴胡 10g 知母 12g 胡黃連 9g 地骨皮 12g 青蒿 12g 秦 艽 12g 鼈甲 15g 玄參 15g 麥冬 12g 五味子 9g 甘草 9g
10、王某某,男,68 歲,退休,2003.1.28 入院,有飲酒,吸煙 史 30 年。患者近一周來家務繁忙,少寐多夢,二天前晨起突感眩暈 耳鳴,頭脹且痛,口苦咽幹,自測血壓 150/100mmHg,服心痛定一粒, 休息後無好轉。第二天感頭暈加重如坐車船,不能站立,惡心欲嘔, 來我院就診。當時血壓 160/100mmHg,整個發病過程神清,無四肢抽 搐、兩便失禁。查體:T:37.0C,P:88 次/分,R:20 次/分,BP: 160.0/100.0mmHg.神志清,面紅耳赤,兩肺呼吸音清,HR78 次/分, 律齊,腹軟,無壓痛,反跳痛。雙下肢無浮腫。舌紅,苔黃,脈弦。 未見其他陽性體征。患者近兩年來時來時有眩暈,多于情緒激動或勞 累後發作,自服心痛定能緩解。實驗室檢查:血膽固醇 7mmol/L.心 電圖示:左室高電壓。 答案 診斷:眩暈 證型:肝陽上亢 治法:平肝潛陽 滋養肝腎 方藥:天麻鈎藤飲加減 天麻 10g 鈎藤(後下)15g 生石決明(先)30g 夏枯草 30g 黃 芩 10g 懷牛膝 15g 山栀 10g 菊花 10g 水煎服 分析:年過半百,家務勞累,失于調養,損及肝腎之陰,陰虛無 以制陽,肝陽上亢,上擾清竅,故見頭暈耳鳴,阻抑清陽故見頭脹且 痛, 陰液耗損故見口苦咽幹, 橫逆犯胃惡心欲嘔, 面紅目赤。 其舌紅, 苔黃,脈弦。為肝陽上亢之象,病位元神,與肝腎有關,屬本虛标實。
11、吳某某,男性,30 歲。 。患者因“全身浮腫,眼睑部尤甚 1 周”入院。刻下:眼睑浮腫 明顯,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瘡痍,惡風發熱,舌質紅,苔 薄黃,脈浮數。請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治法、主方。 診斷:水腫; 證型:濕毒侵淫證; 治法:宣肺解毒,利水消腫; 方劑: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
12、盧某,男,42 歲。發熱伴左側胸痛 3 天。患者最近工作繁 忙,頻繁出差,十分勞累。3 天前受涼後出現發熱 38.8℃,頭痛、身 痛, 自服維 C 銀翹片等感冒藥, 頭痛、 身痛好轉, 但仍發熱, 38~39℃, 左側胸痛明顯,身體轉側及咳嗽時加劇,咳嗽,痰少,氣急,咽幹, 舌苔薄黃,脈弦數。胸片提示:左下肺紋理增粗,左肋膈角變鈍。請 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 診斷:消渴 證型:上消—肺熱津傷證 病機歸納:肺髒燥熱,津液失布。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主方:白虎加人參湯合玉液湯加減。
13、仇**,男 60,農民,口渴多飲逐漸加重,至今 60 日有餘, 多飲多尿,尿液混如脂膏,甚則飲一溲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 質淡苔白而幹,脈細無力。 診斷:消渴 證型:陰陽兩虛 治法:滋陰溫陽益腎 主方:金匮腎氣丸
14、王某,男,11 歲。患者因發熱 15 天入院,舌色暗淡,面無 熱色,右脅下痛而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調,小便亦利。請回答:中 醫病名診斷、證型、病機歸納、治法、主方。 診斷:内傷發熱 證型:瘀血發熱 病機歸納:淤血阻滞,氣血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血府逐淤湯加減。
15、曾某,男,48 歲,平素血色淡紅,伴神疲乏力,頭暈健忘, 并且時有心悸,徹夜難眠,食少腹脹,大便溏洩,舌質淡嫩脈細弱。 請回答:中醫病名診斷、證型、治法、主方。 診斷:虛勞 證型:心脾氣血虧虛 治法:健脾養心,益氣養血。 主方:歸脾湯加減。
16、患者王某,男,30 歲。症狀: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 胸膈滿悶女口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帶青,口不渴, 或渴喜熱飲, 天冷或受寒易發, 形寒怕冷, 舌苔白滑, 脈弦緊或浮緊。 診斷:哮喘 證型:寒哮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藥:射幹麻黃湯。
17、患者劉某,女,50 歲,症狀: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面色 無華,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腹脹便溏,少寐多夢,健忘,舌淡紅, 脈細弱。 診斷:心悸 證型: 心脾兩虛 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18、李某,女,25 歲。症狀: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 不發熱或發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 浮緊。 診斷:感冒 證型:風寒感冒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 本方以荊芥、防風、羌活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風,枳殼、 前胡、桔梗宣肺利氣,獨活、川芎止頭身痛,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風寒重,惡寒甚者,加麻黃、桂枝;風寒挾濕,身熱不揚,身重苔膩, 脈濡者,用羌活勝濕湯加減;風寒兼氣滞,胸悶嘔惡者,用香蘇散; 風寒兼咳嗽者,用杏蘇散。
19、肖某,男,67 歲。症狀:咳逆喘滿不得卧,氣短氣急,咯 痰白稀,呈泡沫狀,胸部膨滿,口幹不欲飲周身酸楚,惡寒,面色青 黯,舌體胖大,舌質暗淡,舌苔白滑,脈浮緊。 診斷:肺脹 證型:外寒内飲 治法:溫肺散寒,降逆滌痰。 方藥:小青龍湯。 ·
方中麻黃、桂枝、幹姜、細辛溫肺散寒化飲;半夏、甘草祛痰降 逆;佐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若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表 寒不著者,可用射幹麻黃湯。飲郁化熱,煩躁而喘,脈浮,用小青龍 加石膏湯兼清郁熱。
20、丁某,男,75 歲。症狀:胸悶重而心痛輕微,肥胖體沉, 痰多氣短,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口 粘,惡心,咯吐痰涎,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診斷:胸痹 證型:痰濁閉阻 治法:通陽洩濁,豁痰開結。 方藥:栝蒌薤白半夏湯加味。 ,
方以栝蒌、薤白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加厚樸、枳實,辛苦 溫行氣滞而破痰結;加桂枝溫陽化氣通脈,配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 飲;用幹姜、細辛溫陽化飲,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共奏通陽化飲,洩 濁化痰,散結止痛功效。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