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

為什麼要“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

中醫學認為人體氣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時,十二經脈對應着十二時辰,不同的經脈中的氣血在不同的時辰有盛有衰。子時 (23點至1點),氣血旺于膽經;醜時 (1點至3點),氣血旺于肝經;寅時 (3點至5點),氣血旺于肺經;卯時 (5點至7點),氣血旺于大腸經;辰時 (7點至9點),氣血旺于胃經;巳時 (9點至11點),氣血旺于脾經;午時 (11點至13點),氣血旺于心經;未時 (13點至15點),氣血旺于小腸經;申時 (15點至17點),氣血旺于膀胱經;酉時 (17點至19點),氣血旺于腎經;戌時 (19點至21點),氣血旺于心包經;亥時 (21點至23點),氣血旺于三焦經。

由此可知,早上(辰時)、中午(午時)和晚上(亥時)分别對應胃經、心經和三焦經,而三焦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功能。所以有“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之養生說法。


早養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學非常重視“胃氣”。《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脾胃論》強調:“人以胃氣為本”,均明确指出胃氣在人體的重要性。

俗話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即使是沒有胃病的人,在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對胃的保養。防範于未然,才能健康少病痛。

早養胃:兩個關鍵時間點

早上7~9點,即是辰時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是天地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人體内的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間段正是吃早餐的時候,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給胃提供豐富的原料,從而發揮“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1.早上7:00一杯溫水護胃

在7點左右喝一杯溫開水,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準備。

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但不宜過多飲水,約100毫升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也不宜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

2.早上7:30吃好早餐養胃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緻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

一份好早餐有三個特點:

一是早餐要吃熱的食物。人體攝入冰冷的食物會使氣血不暢,“内傷脾胃,百病由生”。

二是搭配合理。要有幹有稀,包括谷類、蛋類、豆制品、瘦肉和果蔬等。

三是避免油膩。吃太多肉類或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可選擇粥、豆漿、燕麥片、芝麻糊等。

午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炎夏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如何在高溫季節養護心髒尤為重要。

中午養心:做好兩件事

午時(11—13點)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也要在這個天地之氣的轉換點上調整氣血。

心為“君主之官”,即心是人體的主宰。心主血脈,又主神明,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如在午時能睡片刻,對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其實一年四季都需要午睡,但每次睡的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不要超過一小時,最好能躺下來,不要趴着睡。據調查,許多老壽星都有保持午後小睡的養生經驗。

1.午睡養心

中醫認為,心為五髒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補足睡眠,而且能夠增強體力、消除疲勞,養護心血管,預防心髒病。午飯後稍作休息,在此時段内睡上約30分鐘即可。

2.刺激心包經護心

心包經從心髒的外圍開始,到達腋下三寸處,沿着手臂内側中線止于中指。飯後半小時左右,如果适當地刺激心包經,可以增加心髒供血,有效保護心髒。這個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髒病的老人,對所有老人來說都是很好的養生妙招。

晚養百脈

晚上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當令之時,該經通達身體的五髒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氣、養百脈的好時機。

晚上養百脈:做好三個動作

不少人會利用晚上的時間鍛煉或是進行娛樂活動,不過,從21點到23點,就應該靜下心來了。此時,做好三個動作,養護百脈,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

1.手指梳頭氣血暢

将十根手指當作梳子,梳頭3分鐘以上,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2.溫水泡腳滋養腎髒

溫水泡腳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腎髒和肝髒的目的。晚上9點到11點是泡腳的黃金時間段,也正是晚上養百脈的時間段。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溫一定要适度,不能過熱或過涼。

3.晚上捶背好入睡

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方法,均沿脊柱兩側進行。拍法用虛掌,擊法用虛拳,通過壓縮空氣而産生震動力。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兩側掌根、掌側同時用力,節奏均勻,着力富有彈性。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速度以每分鐘60~80下為宜,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來源:中國中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