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上世紀90年代,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對衛生部和人事部認定的500名全國名老中醫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得出結論:絕大部分名老中醫臨床常用方不超過30首,其中經方及其變方高達21首,占比超過三分之二,充分說明了經方在中醫臨床中重要地位。但是,在很長時間裡,經方被嚴重忽略,經方的價值沒有充分發揮。本人有一個初步設想,欲挑選臨床的常用50首經方來講解,理論結合臨床,力圖做到通俗易懂。如果能夠把這50首經方掌握并靈活的運用于臨床,這個醫生已經很了不得了!
中醫的學習并不難,中醫其實是非常大衆化、生活化的東西,堅決反對神話中醫!江湖名,中醫道,中醫的江湖願你我砥砺前行!(<經方學苑>姊妹号<杏林明醫>正式開通,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一期,助力中醫人的成長!)
臨床該如何使用芍黃芪桂枝五物湯呢?趕快看看!
本方主治血痹之證。血痹乃由陽氣不足,營衛不和,複感風邪,緻營血運行不暢,痹阻于肌膚所緻,《素問·五髒生成篇》所謂“卧出而風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也。臨床以肌肉或皮膚麻木不仁為特征。
若人體正氣不足,營衛不和,感受風邪,邪遂客于血脈,使氣血閉阻,不能濡養肌膚,故見肌膚麻木不仁。
邪滞血脈,凝澀不通,氣血運行受阻,故脈微澀而緊。
2藥證本方由桂枝湯去甘草加黃芪而成。方中黃芪大補元氣,扶助正氣,祛邪外出,固護肌表。
桂枝溫經通陽,又可祛散外邪,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
芍藥養血和通痹,與桂枝相伍,調和營衛,驅散在表之風邪。
病在肌表,以生姜發散風邪,溫行血脈,以助桂枝之力。
大棗調和諸藥,與生姜相配,助桂、芍調和營衛。
諸藥相伍,使風邪除,氣血行,則血痹可愈。本方補氣養血與通經散邪同施,使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
3臨床解說黃芪桂枝五物湯主治“血痹”,其證為“身體不仁,如風痹狀”。所謂“身體不仁”,即肢體酸麻,關節活動不靈活,受風遇冷症狀加重,如風痹狀”故可有疼痛,但較輕微,主要以酸麻為主。本方證多見于現代醫學的末梢神經疾病和末梢循環障礙,但後世醫家對本方的使用已經突破了這些範疇。如對治療不甯腿綜合征有比較好的療效。
此症表現為雙側小腿和足部深處絞痛、困脹沉緊、瘙癢、蟲爬和燒灼等難以形容的不适感,每以黃昏或睡前加重,活動和揉搓後症狀緩解,體格檢查尤明顯陽性體征。周世傑用黃芪、赤白芍、木瓜,牛膝各30g,桂枝l2g,當歸l5g,生姜6g,甘草l0g,大棗6枚,為基本方。灼熱加柴胡、栀子、忍冬藤,瘙癢加蒼術、蟬蛻、苦參,疼痛加桃仁、紅花、川芎。每日-劑,日服三次,十劑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4天。治療31例,觀察3個療程,痊愈21例,顯效7例,好轉3例,治愈率67.7%,總有效書100%。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長期發熱也有效果。如劉殿青治一35歲女性,低熱兩年餘,體溫常在37.5°C左右,偶爾達38°C。伴有惡風怕冷,自汗津津,聲低氣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而胖,脈細緩無力。給予黃芪30g、桂枝l0g、白芍10g、焦白術10g、炙甘草3g、生姜3 片、大棗5枚。服12劑後,症狀基本消失。
婦女在妊娠期及産後期間,常因長時間缺少運動、過多進補以及不正确的保養觀念等原因,導緻體形肥胖,肌肉松軟,動作不靈活,易出現“尊榮人”的特殊體質,此時,本方的運用機會也相當大。本方證除了有身體不仁外,還可見有汗出一證,既可以是自汗,也可以是盜汗,且汗出常見色黃粘衣。
本方中黃芪用量宜大,當用至50~100g,尤其是治療雷諾氏病等末梢循環障礙時。生姜的作用也同樣不可忽視,原方用六兩,為黃芪、芍藥、桂枝的二倍。生姜可以促進周圍血液循環,服後全身溫暖,引起發汗、能夠怯風散寒,通血痹。
臨床應用本方時,可以加桃仁、紅花、川芎、當歸、丹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以增強療效。治療面神經麻痹多與牽正散合用;治療汗出或無汗合玉屏風散;無汗者生姜用量要加大;病在上肢者加葛根、桑枝、片姜黃,病在下肢加牛膝等不一而論。
當歸四逆湯所主也是末梢的循環障礙,但其證側重于“經”,而本方證則側重于“絡”,且寒象要比本方嚴重。桂枝湯中桂枝、生姜為外藥,芍藥、甘草、大棗為内藥。本方可看作桂枝湯去甘草、重用生姜再加黃芪。去甘草則方劑的作用走裡減弱,重用生姜則方劑趨向偏于走表;黃芪也走表,吉益東洞謂之主“肌表之水”。一減二加使整個方子所主趨于肌膚之間,其所主比桂枝湯更為表淺。
或間何不去芍藥?
《神農本草經》謂芍藥“除血痹”,故不可去之。
總之,本方證的病理狀态為輕度體力降低(氣血不足)或末梢循環不良、末梢神經營養不良伴随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皮膚感覺障礙、肌肉窄縮、汗腺分泌異常,有時出現腹部孿急疼痛。本方的治療機理也是通過增加末梢血液循環為局部組織提供允足的營養,并能促進末梢經的代謝和修發。
4名家注選:1.徐彬:“此由全體風濕血相搏,痹其陽氣,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壯氣行陽,芍藥和陰,姜、棗以和上焦榮衛,協力驅風,則病原拔,而所人微邪。亦為強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湯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陽,故嫌甘草之緩小,若黃芪之強有力耳。”(《金匮要略論注》卷6)
2.尤怡:“不仁者,肌體頑痹,痛癢不覺,如風痹狀,而實非風也。黃芪桂枝五物湯,和營之滞,助衛之行,亦針引陽氣之意。以脈陰陽俱微,故不可針而可藥。”(《金匮要略心典》卷上)
3.陳元服:“内經雲:邪入于陰則為痹,然血中之邪,以陽氣傷而得入,亦必以陽氣通而後出。上節雲:宜針引陽氣,此節而出此方,此以藥代針引之意也。此即桂枝去甘草之緩,加黃芪之強有力者,于氣分中調其血,更妙信用生姜以宣發其氣,氣行則血不帶而痹除。”({金匮方歌括》卷2)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