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肝胃不和,這個方子值得收藏

導讀:“天人相應”的思想早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巨作《黃帝内經》裡已有明确記載。臨床用藥也要和四季氣候變化相适應。接下來看看葉天士是如何理解肝胃不和之證的。

原文 葉氏醫案存真

脈弦,舌白,吐涎,食入膈上即湧出,自述由動怒得之,春病至霜降不愈,心中反痛,以肝病犯胃治法。


金鈴子 延胡索 良姜 茯苓 

炒半夏 砂仁殼

疏注 彭憲彰注

脈弦,知為肝旺;舌白吐涎,知胃陽衰弱而夾飲邪。

胃陽既弱而夾飲邪,加以病人動怒于陽氣初生之時,是以肝陽亢逆犯胃,以緻胃不和降,食入膈上即湧出也。肝之所以犯胃者,因肝為剛髒,内寄相火,肝之經脈夾胃,上貫膈,故肝氣常趁胃虛而犯之。

病延至霜降不愈,心中反痛者,因秋涼而胃陽愈見不振,肝愈放縱而乘之,故增心中反痛。

葉氏每治肝胃不和之證,“若肝陰胃汁已虛,肝火熾盛,風陽擾胃,立法忌剛用柔”“若肝陰胃陰未虧,肝陽亢逆犯胃,用藥則遠柔用剛。”

本案無肝陰、胃陰虧損之象,故立法用剛遠柔。因肝陽沖逆犯胃,故參以苦寒之品洩熱平肝。

讀此案後,可見醫生于臨診之際,不但應重視脈因證治,即四季之氣候變化,于疾病有密切關系者,亦當留意。

方解

此乃足陽明、厥陰經之藥。

因肝陽沖逆犯胃,故用金鈴之苦寒瀉熱,延胡之辛苦利氣,二者合用以平肝,肝平則肝陽自不沖逆犯胃,即無食入湧出及心中反痛之患矣。胃氣主降,能降則和,今胃陽衰弱而夾飲邪,故用半夏之辛燥、茯苓之甘淡,二味合用以和胃蠲飲;良姜之辛熱、砂仁之辛香,二味合用以暖胃調中。

胃既和暖,飲邪既散,自無舌白吐涎之證矣。肝氣平,飲邪散,胃陽複,則肝胃豈不兩和?

名家簡介

彭憲彰(1917—1989),又名德錫,四川省仁壽縣人。著名中醫内科學家。出生于中醫世家,功底深厚,學驗俱豐。擅長治療内科雜病,辨證靈活,善用經方,每于平凡之中見奇效。其用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遺尿的經驗,被譽為活用經方的典範。

本文來源于《彭憲彰葉氏醫案存真疏注》。

……以下是廣告時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