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害怕驢?這是在問答平台上看到的一個話題,說是老牧民的經驗之談,幾十年前出遠門最好騎一頭驢,既可以代替腳力,又可以防止被狼攻擊。因為驢性情兇猛、戰力強悍,遇到狼會激烈反抗,用驢蹄子踢,用嘴巴撕扯,驢會把狼吓跑。還有老牧民說,養羊的時候也可以順帶養幾頭驢,這樣狼群就不敢輕易靠近,總之是驢具有吓退狼的能力。
其實這些傳聞是不太準确的,與其說狼怕驢,倒不如說狼害怕驢的主人,而且家驢與狼相遇的可能性非常低。不過生活在野外的野驢倒是與狼有交集,野驢與狼之間沖突的發生有一定的可能性,而且狼不敢輕易攻擊野驢。那麼狼為什麼會害怕野驢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奔騰在準噶爾盆地的野驢野驢主要分布在亞洲荒漠以及荒漠草原,是亞洲中西部荒漠景觀環境中的代表性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内蒙古、甘肅和新疆,國外見于蒙古,野驢也被稱為蒙古野驢。野驢屬于大型有蹄類動物,長的像騾子,體長可達260厘米,體重約250千克。
新疆的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自然保護區地處北半球中緯度,位于歐亞大陸腹地,受北溫帶氣候和北冰洋冷空氣的影響,幹旱少雨,屬于典型的荒漠戈壁,長有稀疏的植被,然而這裡是蒙古野驢的天堂。
不過在這樣的半荒漠環境下生存,野驢需要不斷的進食才能攝入足夠的能量,尤其在冬春季節,野驢幾乎一整天都覓食或者走在覓食的路上,有時候它們還會蹄子刨開土層,覓食植物的根。
野驢移動的時候很有秩序,它們喜歡排成一路縱隊,在草場、水源附近沿着固定的路線行走,甚至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驢徑”,驢徑寬約20厘米,縱橫交錯地伸向各處。
野驢非常聰明,它們在幹旱缺水的時候,會在河灣處選擇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挖井”,也就是用蹄子在沙灘上刨出半米左右深的大水坑,這個水坑被人們稱為“驢井”。
蒙古野驢一般都是群居生活,一個群體内由一頭成年雄性作為頭驢,族群内部時常發生打鬥行為,尤其是頭驢與亞成年雄性之間的打鬥較多。野驢與其他馬科動物一樣生性好鬥,雄性個體無論成幼,皮膚幾乎都有損傷的痕迹。
之所以雄性野驢好鬥,是因為一個族群中隻允許有一頭成年雄性,亞成年雄性在性成熟之前會被趕出群體,但是亞成年雄性有很強的戀群行為,它們不願意離開,那麼一場戰鬥在所難免。
野驢生性機警,它們有一套自己的預警體系,野驢在吃草的時候,每隔一小會兒,就會擡一次頭,一邊咀嚼吞咽,一邊環顧四周。一旦感覺有異常情況,它們就會突然停止吃草,擡起頭頸,目光直視,耳朵頻繁轉動,并随時準備逃竄。
不過為了節省體力,野驢并不會盲目逃跑,它們通過各種手段來确定危險的方向和大小,并根據對危險的判斷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如果真的有危險,它們會逃竄一段距離,然後停下來觀望判斷,決定是否繼續逃竄。
總之野驢跟家驢有很大的不同,野驢更加機警,長期的野外生活讓它們擁有更強的自保能力,也更加好鬥,如果要跟狼較量的話,也隻能是野驢而不是家驢。
2、人們誤解的狼群就個體而言,狼并非最強大的食肉動物,但它們擁有食肉動物中幾乎最為廣泛的生存空間。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包括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在内的北半球陸地,生活環境包括了草原、森林和荒漠,甚至在山地同樣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狼因群體而強大,群體成員共同防禦敵人、合作哺育幼崽并分工捕獵,這讓它們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與人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的那種大規模狼群不同,自然環境下的狼群規模都比較小,大多以家族的形式出現,也就是一對配偶再加上它們的子女,彼此關系比較好,成員數量也就幾個而已。
根據動物學家們的觀察,如今的狼群規模,超過10隻就已經算是大群,目前最大的群體記錄是42隻狼。像影視作品和小說裡動辄幾百隻規模的狼群,還是比較誇張的,即使在狼的全盛時期,應該也是不存在的。因為更大的群體需要首領具有更強的控制力,同時也需要更大的領地範圍和更多的獵物,規模太大的狼群根本控制不了,也養不活。
狼群憑借集體作戰和強大的耐力而捕獲獵物,具有出色的協同和戰術配合能力,它們擅長包圍對手,然後輪番上陣,消磨對手的體力和信念,最後給予緻命一擊。
狼群的戰鬥力确實強悍,但是人們對于狼群還是有所誤解,那種上百隻狼的大群體是不存在的,而且狼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饑餓難當,一般也不會輕易進入人類生活的區域。
3、狼為什麼會害怕野驢?簡單了解野驢和狼群之後,我們再來聊一聊狼是否真的會怕驢的問題。文章開頭我們就已經提到,老牧民靠驢來防狼的情況并非狼怕驢,而是害怕因為驢的應激反應把主人招來,狼怕的是人。那麼狼為什麼會害怕野驢呢?其實問題的答案并不複雜:
1、狼與野驢的體型相差較大
大部分食肉動物會根據自身體型和戰力來選擇獵物,它們一般不會選擇體型相差太大的獵物,比如斑鬣狗不敢輕易招惹長頸鹿、大象之類的大型獵物。當然了,如果是集體狩獵,獵食者們會協同作戰,選擇一隻較大的獵物,比如斑鬣狗會獵殺野牛等。
野驢的體重可達250公斤,而成年雄性草原狼的體重為40~50公斤,這在體型上與野驢相差大約五倍,可以想象一下狼與野驢站在一起的場景。所以狼怕驢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體型相差太大,野驢比狼大太多。
2、野驢生性機警,性情暴躁
如果隻是體型大而沒有防禦手段,那麼野驢于狼而言就是一大坨肉。但事實上,野驢生性機警、性情暴躁,它們的視覺、聽覺和嗅覺都很發達,能夠輕易感受到狼的存在。
而一旦野驢感受到威脅,它們會有一整套預警與逃跑機制,驢群成員之間互相警示,一起逃竄。狼雖然以耐力著稱,也具備很高的奔跑速度,但野驢的耐力與速度并不輸于狼群,野驢見到狼就跑,狼不一定能追的上。
如果野驢沒有逃脫狼群的追擊,它們還有另一個防禦手段——用驢蹄子踢。狼上前攻擊野驢時,如果被驢蹄子踢中,很可能會身受重傷,對于食肉的野生動物而言,受重傷就意味着死亡。
3、野驢護崽時敢與狼對抗
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為母則剛,保護幼崽是自然界動物們的生存法則,是刻在基因裡的準則。在流傳的有關狼與野驢的故事中,狼偷偷獵殺野驢幼崽被發現後,野驢會奮起抵抗,甚至會與狼正面較量,用嘴咬狼都很可能發生。
所以說,狼害怕野驢一方面是因為野驢體型較大,而且性情暴躁,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狼捕獵野驢的風險太大,于是就有了狼害怕驢的傳聞。
4、狼真的打不過野驢嗎?狼害怕野驢真的是因為打不過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野驢的天敵之一就是狼。生活在荒漠的野驢不僅要面臨惡劣的氣候環境、食物短缺的問題,還要面對狼群的攻擊。
一隻狼可能不是成年野驢的對手,或者說無法輕易捕獲野驢,但是由幾隻成年狼組成的狼群,就可以采取群體協作的作戰方式,追趕驢群直至出現落單野驢,然後将野驢圍住,不斷的消耗野驢的體力和信念。當落單野驢精疲力盡的時候,也會淪為狼群的食物。
另外,狼群知道成年野驢難以對付,它們會選擇野驢幼崽下手,在面對野驢激烈反抗的時候,狼群不會冒然進攻,但當野驢稍有松懈,野驢幼崽很可能就會成為狼群的盤中餐。
總之狼群是可以打敗野驢的,而且狼還是野驢的天敵之一,隻不過食物充足的時候,狼群不會輕易招惹驢群,但食物匮乏之時,狼群為了填飽肚子也會冒險捕獵野驢。
5、狼和野驢生存現狀堪憂無論是狼還是野驢,它們都是自然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然而它們的生存現狀堪憂。
野驢在曆史上曾廣泛分布,根據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中國有9省19處發現野驢化石,但由于栖息地的破壞、偷獵、氣候變化等因素,蒙古野驢的生存空間被一步步壓縮。
目前在中國,蒙古野驢分布區東起内蒙古二連浩特,沿中蒙邊界狹長地域至新疆北部盆地,主要集中于新疆北部的卡拉麥裡山保護區和内蒙古中部的烏拉特梭梭林保護區。蒙古野驢從繁盛的家族到如今在卡拉麥裡形單影隻,短短千年來,它們的族群遭遇了滅頂之災,而這一切背後的主謀就是人類。
狼的存在對自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甚至對食草動物群體也是如此。狼群清除掉了那些老弱病殘的動物,能夠幫助食草動物群體保持活力,也減輕了疾病暴發和擴散的風險。有了狼群的控制,也可以避免食草動物過度繁殖,防止當地的植被被過度啃食而造成環境破壞。
同樣是因為人類活動對栖息地的破壞以及人為捕獵等因素,狼的種群數量也急劇減少,在某些地區甚至一度瀕危,比如美國黃石公園野生狼群的消失,導緻園内鹿大量繁殖數量過多,不僅植物損毀嚴重,還導緻其他食草動物食物匮乏。
總之狼和野驢對生物多樣性以及栖息地生态環境的保護,都起着積極作用,但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卻越來越堪憂。
6、結語狼害怕驢的傳聞是不準确的,在狼與野驢共同生存的環境下,狼是野驢的天敵之一。而老牧民用驢來防狼的方法,也不是因為狼害怕驢,而是害怕驢背後的主人——人類。
在野外,野驢與狼而言體型較大,而且野驢生性機警、性情暴躁,還具備一定的防禦手段,狼捕獵野驢難度較大,但這并不能說明狼害怕驢,隻是狼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捕獵成年野驢而已。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