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孩子成長會經曆的6個關鍵期,父母要學會“主動退出”

在微博上看到一條公益廣告叫《開學第一天》。

孩子成長會經曆的6個關鍵期,父母要學會“主動退出”

女孩剛上一年級,想讓媽媽陪着她一起去,一直哭着不肯走。

媽媽說: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哦,你答應我上一年級不哭的。”

“不要怕,你可以一個人去的。”

媽媽很舍不得女兒,但是她卻必須放開女兒的手,讓她獨自一人去學校。

這一幕看得人特别戳心。

有網友說: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這還隻是開始,父母隻有退出一次,孩子才能成長一次。

是啊,孩子出生開始就注定了要與父母分離,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不得已”,但卻是必經之路。

孩子總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才長大。

親子作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中這樣說道:

母愛不是對孩子的永恒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的成長。   母愛的第二個任務就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父母的退出,才能賦予孩子成長的意義。

尤其是孩子成長的六個關鍵時期,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孩子的一次“蛻變”。

01

第一次退出:接受孩子說“不”

孩子兩到三歲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開始明白自己和父母是分離的兩個人,潛意識裡不想被父母主導。

《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提到:從2歲開始,兒童發現自己同世界是分離的時候開始,便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

此時孩子的叛逆,更多的是為自己“争權”:

不願接受他們的意見和安排,總喜歡把“不”挂在嘴邊;   自主性很強,有自己的想法和固執,總愛和父母“對着幹”……

孩子的所有迹象都在表明,孩子更想通過“自己的能力”彰顯自我價值。

記得兒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吃飯一定要自己搶着吃,有一段時間嫌他吃飯太慢,就想喂他吃,結果每一次都會被他把飯碗打翻。

孩子會通過成長不斷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父母遲遲不願對孩子放手,看似在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孩子,實際上卻容易讓孩子變得無能、依賴、自私。

從兒童心理的發展角度來說,孩子的自我意識是走向獨立的切入口,此時父母應該“退出”,隻做一個旁觀者。

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自己選擇玩具、做自己願意的事。

把心放得大一點,尊重多一點,孩子才會擁有自主權。

02

第二次退出:不要幹涉孩子交友

孩子在4-6歲的時候,會進入“人際交往敏感期”。

此時的孩子會進入小型社交圈,不再以父母為中心,會嘗試與人交往。

這時候孩子的社交關鍵在于“主動和願意”,孩子的分享意識會變得強烈,用它來維系人際關系的黏性。

但是很多父母為了幫孩子建立良好的交友圈,會經常幹涉孩子交友。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剛上小學的男孩,一個學期内被父母要求換了七次座位。

父母說,他的那些同桌都愛“調皮搗蛋”、“不專心聽課”、“喜歡抄兒子作業”…

慢慢地,孩子在班上沒有朋友,連邀請同學參加生日聚會,都沒有人來。

男孩對媽媽說:“就是因為你總是讓老師給我換同桌,導緻我現在一個好朋友都沒有。”

兒童的童年時代不單單隻是父母與孩子的世界,還要有同伴的世界才能保持内心的歡愉。

有兒童心理學專家這樣說道:

要想讓孩子把人際交往敏感期發展好,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事情,直到孩子向我們發出需要的信号,我們才介入。

在孩子的交友上,父母要做到“退一步”加“推一把”的原則。

做一個多看、多聽、多問的陪伴者,讓孩子自己去發展友誼。

03

第三次退出:離開孩子的“私密空間”

一個女孩談了一個28歲的男朋友,因為是單親家庭,所以男朋友一直和媽媽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女孩和男朋友視頻時,發現媽媽睡在他的床上,就問他怎麼回事。

男朋友說:“我媽覺得太冷了,不想費電,就睡在了一張床上。”

從孩子五六歲開始,父母就要慢慢退出孩子的私密空間,它就是親子之間的界限感,以此來完成對孩子的“性意識教育”。

很顯然這位母親并沒有這樣的意識。

從兒童發展角度來說,三歲左右孩子就會有性别意識,到7歲的時候性别意識就已經發育成熟了,這時候已經有了性别的界限感。

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要做兩件事:

退出卧室:在孩子5歲時心智已經成熟,性心理也得到發展,父母要盡早地讓孩子獨睡,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感,減少孩子的依賴感。   退出浴室:0-6歲是兒童性教育的關鍵時期。

3歲前的孩子,親子共浴可以增加與孩子的黏性,但是孩子到了6歲左右性别意識完善,父母就要有意識地避開孩子洗澡,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

隻有父母盡早退出孩子的私密空間,才能讓孩子明白“身體是自己的,隐私也是自己的”。

提前預防,才會有不被傷害的可能性。

04

第四次退出:尊重孩子的隐私

有心理研究表明:7歲是孩子喜歡獨處的年齡。

但是很多家庭卻沒給足孩子獨處的感覺。

很多父母都愛把孩子當成附屬人,認為孩子沒有隐私,甚至經常用“你人都是我的,還有什麼是我都不能看的?”等理由窺探孩子的隐私。

作家劉墉說: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秘世界,他們會提心吊膽,怕随時會有人闖進來,這種潛意識的傷害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親子關系再好,彼此之間都要有“界限”,不踏進彼此的空間是原則。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男孩韋一航在房間裡看直播,媽媽就這樣推門而入,他第一反應是關掉電腦。

孩子成長會經曆的6個關鍵期,父母要學會“主動退出”

兩人都盯着對方好一會,媽媽才抱歉地說:“怪我怪我,忘記敲門了你看看”。

說完這句話,韋一航的尴尬才慢慢緩解。

媽媽離開房間時說:“媽媽下次一定要記得先敲門,你慢慢看”。

被尊重的孩子,才會學會尊重别人。

英國心理學家認為,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隐私,它是發展孩子獨立人格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孩子在6、7歲時,他們更願意一個人待一個空間,此時父母就該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間。

不被允許,絕不“闖入”孩子的世界。

你越尊重孩子,孩子越願意靠近和信任你,彼此成全的親子關系才會有黏性。

05

第五次退出:父母在家務上要“偷點懶”

有一位媽媽曾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我家是個女兒,我現在教他做家務,以後會不會便宜了婆家?

當時立馬有媽媽反駁她:

教孩子從小就做家務,不是為了讓他讨好任何人,而是将來無論發生任何事,孩子都能擁有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存的基本技能。

讓孩子勞動,本意是給他傳遞付出感,收獲的是責任和擔當。

然而,很多父母卻不願意讓孩子吃苦,都是事無巨細地在照顧孩子。

殊不知,這樣的“寵溺”無法培養優秀的孩子,還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成“低能兒”。

蒙台梭利基金會理事長Tim Seldin曾這樣評價做家務的重要性:

教孩子自己動手,無論是洗漱、穿衣、準備點心或倒飲料,都能協助孩子邁向獨立之路,孩子在培養相當程度的獨立時,也奠定了受惠一輩子的良好工作習慣、自律自重與責任感。

孩子隻有在被需要和付出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内心的責任感。

美國育兒專家伊麗莎白曾做過一張《兒童做家務事的年齡表》:

3-4歲,自己刷牙,給花草澆水;
5-6歲,擦桌子,收拾房間;
6-7歲,在父母幫助下洗碗;
7-12歲,簡單地做飯,洗衣服,把垃圾放入垃圾桶。
13歲以上做飯,用洗衣機等。

不要等到孩子需要的時候才放手,教會孩子付出,才能讓孩子明白收獲的意義。

06

第六次退出:放手,給孩子選擇權

知乎上有人問: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培養成優秀的孩子?

有一個高贊地回答這樣說:

快樂自主的孩子最容易實現目标,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決空間,從而達到世俗意義上的優秀。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并不是決策人。

孩子成長中需要的三種權利是“選擇權、試錯權,嘗試權”。

它包含的意義有三層:

在選擇中找到自己的錯誤;   在抉擇中樹立自己的主見;   在不确定因素中把更多地信賴給父母。

很多父母不明白這些意義,總是意想“操控孩子”,最後導緻孩子要麼依賴父母,要麼變成沒有主見力的“弱孩子”。

好的父母,一定是在小事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大事上幫忙給建議。

以尊重為核心的選擇權,才是孩子成長最大的赢家。

2019年的高考狀元徐嘉婺曾坦言回顧他的成功和父母的支持分不開。

他曾經是個圍棋高手,連續兩屆獲得冠軍。

曾經有朋友勸他的父親把孩子培養成職業選手,但是爸爸卻認為:

成為世界冠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會給孩子增加負擔,應該遵循孩子的想法。

給孩子的所有愛都建立在彼此的尊重基礎上才能完成。

孩子的人生是獨立的,父母退出孩子的選擇權,才是孩子邁向成功的“捷徑”。

07

詩人戈爾說: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經曆、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他沒有經曆這些,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孩子的人生需要不斷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诠釋生命的意義。

教育是一場盛大的告别,父母不是孩子的全部人生,我們隻能盡力做到:既不讓孩子成長感到貧瘠,也不讓孩子被愛窒息。

給孩子空間,他才能展翅飛翔;懂得進退,才能成全孩子。

把愛深深紮進孩子心裡,讓孩子釋放屬于他自己的生命。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