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一)

由法國雅克德洛爾任主席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一财富蘊藏其中》中指出:終身學習是人類解決未來面臨的各種矛盾、迎接21世紀挑戰的“鑰匙”之一,是“社會的脈搏”,是一切重大的教育變革的指導原則;而建立在全體社會成員終身學習基礎之上的”學習社會”,則是人類未來的理想社會和終極目标.實踐終身學習原則的”唯一之路”就是每個人都能“學會學習”,終身教育和學習社會必須建立在全體社會成員都能不斷進行四種”學習”的基礎之上,這就是: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做人(1earning to be)(簡會“四會”)。這被稱為當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培養學生的“四會”能力,是一種高度的概括,事實上,這“四會”包含了幾十會、幾百會,凡是學生在未來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東西,在學校裡都應該學會,或者說都要打下基礎。培養“四會”的能力,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生存”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抓起,讓學生學會吃飯、學會睡覺、學會說話、學會走路……等等。
當然在這裡提出的學生學會吃飯、學會說話,不是生理意義上的要求,而是讓學生文明的吃飯、
自我服務的吃飯等,學會說話是尊重别人的說話,藝術巧妙的說話等。我校提出“生活就是素質教育”,讓學生學會吃飯、學會睡覺、學會洗澡等,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品質。學校通過“四會”實驗,
能夠使學校的各方面工作更加和諧高效:學生通過“四會”實驗,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
第一部分 學會求知
一,學會求知的含義
(吐)學會求知首先是“知求”
學會求知首先是“知求”,也就是知道怎樣探求知識、獲得知識,現在的學習首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獲得的能力、方法和技巧。

“學會學習”本身,即學會掌握知識的工具,學會掌握認識(即“知”)的工具,掌握終身不斷學習的工具(包括演繹、歸納、分析、組織知識的工具),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選擇信息、管理信息,同時學會掌握應用知識于實踐的手段
㈡“知”的含義不僅僅是指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指廣義上的“認識”。
二,學會學習
(—)培養自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自學能力力和研究能力的基礎。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特别是自學能力,這是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基礎。
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即從上課到下課,都讓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知識者變為學會自學的組織者。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内容和要求,讓學生按時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

當堂檢測自學效果,更正讨論,教師隻做出評判。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指教師教,而是指會的學生給做錯了的學生更正,會的學生講給不會的學生聽,學生更正,學生讨論,仍是學生自主學習内形式,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性學習的形式,語文課上,學生自讀課文,掃除生字詞,再自己讀課文,力求能自己分析課文;最後,

自己讨論,真正理解,并能運用;數學課上學生看概念、例題,再自己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如有錯誤,會的同學更正,集體讨論老師評判,最後當堂完成作業;理化課變成了遊戲課,學生一邊看書,一邊做實驗,再讓學生當衆演示實驗…這樣,每堂課老師的講授時間就僅有幾分鐘了。
㈡學會自學的方法

1。學校開設“學法指導課”。向學生介紹學習的基本理論和實用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遵循學習基本規律,安排利用好課餘時間,鞏固與擴展知識。教绐學生提高觀察、閱讀,思維、記憶、動手等能力的方法。
2.指導學生制定“學習活動計劃安排表”,讓學生學會合理支配時間。

老師指導學生按教學要求、個人的學習特點科學地分配這些時間。通過制定“學習活動計劃安排表”,讓學生有計劃地利用好課餘自習時間,逐步養成自學、自控的學習習慣。

學習計劃一旦确定,老師們就要求學生按時按項、保質保量地完成。如,在每節自習課安排的旁邊,有一欄填寫執行情況,要求學生自己填寫。如果做到了,就打個對号,沒有做到就打個錯号。如果是外因,需在備注欄中說明。一周結束後,
自我小結幾條。這樣,經過一個學期,大多數學生就摸索到了一個基本适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㈢學會自我檢測、自我更正,自我補“缺’
做到“堂堂清”即當堂獨立完成作業,力求做對,達到學習目标。“日日清”即如做錯了作業,當天更正弄懂,如有不會讀、寫的單詞,
當天一定要讀準寫對,方法可自查自糾,也可同桌相互相糾。
㈣認真閱讀報紙、雜志,認真閱讀老師布置的課外書籍,并寫随筆,向班報、校報及報社投稿,學習電腦和網上學習。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