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學習中庸筆記(3)

3.具體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體内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五達道
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系。這五種基本人際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關系視為上下關系,這五種人際關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系。《中庸》第十二章詳細論述了夫婦的人際關系,将夫婦關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雲:“君子之遇而隐。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
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系。通過正确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争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争奪,舍禮何以治之?”
(2)三達德
調節這些人際關系靠什麼?靠人們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智、仁、勇靠什麼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九經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衆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塗;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财貨就能充足;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系。調節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展。
4.主要原則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并分别論述于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在别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别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聖,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雲:“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争。’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于钺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詩》曰:‘德??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将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别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
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傳于世。《論語.裡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别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
忠恕之道在《大學》裡被稱作“ 矩之道”。《大學》說:“所惡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這謂 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隻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隻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亦澤“中道”,古希臘哲學範疇,畢達歌拉斯學派把現存事物看作是對方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圖開始把這種均衡概念移植到倫理學中,亞裡士多德則把中庸和節制相聯系,并制定了系統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這個數“5”居其中;人的心理狀态、情感中欲望過度是荒淫,不及則是禁欲.節制則是适度。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适度三種狀态.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征,隻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準,美德是一種适中,是以居間者為目的。他還把這種中庸原則運用于政治國家學說。認為由中等階級治理的國家最好,因為擁有适度的财産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則。最不會逃避治國的工作或擁有過分的野心.是國家最安穩的公民階級,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是結構個最好的和組織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