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何任,脾胃學說述略

脾胃學說述略

明代徐春圃對脾胃學說非常重視,他曾感慨地說:“古醫十四科中有脾胃科,而今亡之矣。”誠然,脾胃學說是中醫理論中一個重要部分,調治脾胃是中醫臨床上一個重要方法。創立脾胃學說的代表人物為李杲。

李杲(字東垣)繼承了張元素(字潔古)重視五髒虛實補瀉方法的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并有所發展(《元史》載“呆好醫藥,時易水張元素以醫名燕趙間,呆捐千金從之學”)。張元素提出過“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的見解,李也受張氏此說的一定影響。李杲以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聯系到他生活在金元時代各族混戰、中原擾鑲、兵荒馬亂、疾病流行的當時,百姓所患多為饑飽失調、勞累過度所緻的病,醫生診治,失誤甚多。李氏鑒于這種現實,悉心探讨百姓患病的原因是憂愁恐懼、寒溫失節,饑餓勞累造成内傷病。用治傷寒外邪的方法反而重損胃氣,加重病患。從而體驗出“飲食失節,寒熱不适,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這一頗有見地的理論,并創制了很多升陽氣補脾胃的新治法新方劑。李氏既提出飲食、勞倦傷,又辨析了内外傷。他在《脾胃論》裡,從脾胃虛實傳變、脾胃勝衰、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陰陽升降等篇到調理脾胃的方法,治驗和脾胃将理法都闡述得非常詳盡。

李杲學說雖受易水張潔古髒腑病機學說、重視“養胃氣”的影響,但脾胃學說所本的還是以《内經》“土常以生”、“胃氣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髒六腑皆禀氣于胃”等理論為基礎的。

李杲的主要學術見解是“人以胃氣為本”。他總結前人和自己的經驗,認為“内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中強調調理脾胃,自制補中益氣湯等方劑。世稱“補土派”,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著作有《脾胃論》、《内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東垣試效方》、《傷寒治法舉要》等。他的脾胃學說主要反映在前兩種著作中,他認為人生的正常和疾病都由脾胃而來。他說:“脾胃一傷,五亂互作(任注:'五亂’指亂于心、肺、腸胃、臂胫、頭,見《靈樞·五亂篇》),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為此,人以胃氣為本。粗工不解,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李氏從“内傷”立論,以區别于“外感”,不使兩者混治。

李氏在脾胃與元氣的關系方面,十分重視“氣”。曆代醫家“精、氣、神”為人身三寶,而李氏特别重視“氣”。他說:“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認為精神為陽氣積聚的産物。從病機上看首先立足于氣傷,其次才是陽傷。“陽損及陰”則是李氏脾胃學說的特色。他把元氣、人身所有之氣(指胃氣、營氣、運氣、生氣、清氣、衛氣、陽氣等等)統一為胃氣。人以胃氣為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所由生。

李氏在《脾胃論·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裡指出脾胃在升降運動中的作用。他認為“飲食人胃,化生元氣”。“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為傳化槽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這裡既指出水谷消化轉運的元氣升,也指出消化後糟粕水液推出的升已而降。脾胃元氣的升是主要的,即所謂“胃氣升則壽”,“胃氣降則天”。故而全身氣血的周榮、髒腑循序的升降,皆取決于脾胃的升降。如果“胃氣下溜”,那麼“五髒氣皆亂了”。他又進而談了升胃氣與降陰火,胃氣的升發,既有利于陰火的潛降,而陰火的潛降,又有助于胃氣升發。所謂陰火就是指的脾胃虛陷而形成的一種郁火,又是陽損及陰,時時妄動的一種亢陽。

李氏的脾胃學說,大體是以這幾個觀點為主。他的内傷病學說實質上與脾胃學說是一體的。他認為五賊所傷則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則脾胃乃傷,兩者結合即成“元氣乃傷”。元氣與陰火的關系失調,升降失常,陰火熾盛而形成内傷病。

李氏除上面的創造性論述外,他在治療特點與用藥法度上也是多有發明的。甘溫除熱是李氏在治法上的一大貢獻:所謂甘溫除熱,包含着補中(補脾胃)、升陽(解決元氣下陷)、瀉火(平降陰火)三者結合起來的方法。故他都選用有補中作用的性味甘溫的參、芪、術、草、棗、饴糖等;并選用升麻、柴胡、羌、獨、防等藥來完成升陽的任務;而選生地、知母、芩、柏等來平降陰火。李氏用方藥都是組合運用,而以補中升陽為主要方面。往往在多種甘溫升補藥中用酸苦以導火下行,或用寒藥在甘藥之中。李氏清除“陰火”,絕不脫離甘溫的方法而孤立地用苦寒之品。不然的話,就會傷伐胃氣,而犯了“陰火大忌苦寒”之戒。

曆代醫家對《脾胃論》的評價是極高的,如明代的王肯堂、張介賓、李時珍等人都推崇李氏的學說。認為李氏善用補法,為“醫之王道”。李氏的脾胃學說為中醫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内容。至清·葉天士則又進而脾胃分論,認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始安。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東垣大升陽氣,其治在脾。又說:五髒以守為補,六腑以通為補。其論卓然有見。葉氏養胃陰之法,對脾陽不虧,胃有燥火者,用之得當,效如桴鼓。确能補李氏脾胃論之不足。

李氏所創治清陽不升、中氣下陷的代表方補中益氣湯,曆來用為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我于臨床用對某些慢性病,确有調整體質的作用。如内髒下垂,包括脫肛、子宮脫垂,以及小便失禁、婦女崩漏之屬于氣不攝血者,都有明顯療效。

醫案舉例

(1)子宮垂脫:謝某某,女,45歲,1971年8月31日初診。子宮脫垂,為時已久,腰疲有下墜感,以益氣升提為治。黃芪12g,白術9g,陳皮4.5g,黨參12g,甘草6g,升麻4.5g,歸身9g,柴胡4.5g,枳殼6g。5劑。【加枳殼,效果好。】

子宮垂脫(陰挺)系沖任虛弱不能固攝,源于氣虛下陷所緻,故以李氏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本味系據各地經驗參考加用)。藥後宮脫即收,甚驗。

(2)耳聾:陳某某,男,54歲,1963年5月29日初診。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耳不聰目不明矣。蔓荊子9g,生黃芪9g,升麻4.5g,黨參9g,葛根9g,川黃柏9g,石菖蒲1.5g,炙甘草3g,白芍6g。6劑。

本方服3劑即見效。李氏益氣聰明湯之特點以補氣為主,升散藥為輔,以治頭面諸疾。适用于中氣不足之患者,由于氣虛不能升陽,風熱乘客頭部,出現頭痛、頭脹、頭暈、齒痛、耳聾等症,本例用李氏原方酌加石菖蒲之芳香通竅,收效亦捷。

(3)脘腹脹(胃下垂):唐某某,男,47歲,1972年11月4日初診。

脘腹脹滞,食後甚,自覺按之有堅實感,大便欠調,或難下或溏洩,苔厚,脈澀。宜健脾胃消脹滿。枳實12g,土炒白術9g,補中益氣丸15g(包煎)。10劑。11月15日複診:謂上方服用3帖即感脘腹脹滞減輕,大便日下已成形。服完10帖後甚感輕舒。驗不變法,原方再續7劑。該病例确診為胃下垂,胃腸功能紊亂,脈證反映氣虛氣滞,而成痞證。《金匮要略·水氣篇》有”心下堅大如盤一枳術湯主之”之法。此例顔似。故用本方合補中益氣丸以健脾消痞。李氏《腫胃論》有枳術丸“治痞,消食強胃”。用枳實1兩,白術2兩研末為丸。按李氏得此方于張元素,張元素此丸系據《金匮要略》枳術湯意化裁而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