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名方必藏】詳解《溫病條辨》銀翹散及變方

作者:徐建濤 襲雷鳴 潘月麗(指導老師)

選編:敏禾

導讀:銀翹散出自《溫病條辨》,是吳塘論治溫病所創第一方。吳氏倡導用三焦辨證闡述溫病發生、發展、傳變規律和判斷預後,主張立法處方緊扣病機。銀翹散為溫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設,并随證加減,衍生出多個變方。銀翹散在《溫病條辨》中的地位猶如桂枝湯之于《傷寒論》。學習銀翹散之用法,探尋其理、法、方、藥之由來,對我們認識、治療溫病大有裨益。


原文(節選):

一、銀翹散本方

上焦篇第四條:“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咳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第五條:“太陰溫病,惡風寒,服桂枝湯已,惡寒解,餘病不解者,銀翹散主之,餘症悉減者,減其制。”

溫病乃溫熱之邪由口鼻而入,郁于手太陰肺經,導緻肺氣不利而見咳嗽、頭痛,郁熱蒸騰于肌表而見身熱、自汗、午後熱甚,溫熱之邪最易傷人陰津,故見口渴、尺膚熱等症。其立方之旨,謹遵“風淫于内,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于内,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之訓,又宗喻家言芳香逐穢之說”。同時告誡:“溫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蓋病在手經,徒傷足太陽無益也;病自口鼻吸收而生,徒發其表亦無益也。且汗為心液,心陽受傷,必有神明内亂,谵語癫狂,内閉外脫之變。再,誤汗雖曰傷陽,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傷陰也。”從中可見,吳氏主張以辛涼苦甘合芳香逐穢法治溫病初起手太陰表證,反對用辛溫發汗法以解表,一改當時平常醫家含糊傷寒、溫病,以傷寒法治溫病之流弊,是本方特點之一。

方中銀花、連翹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為君,薄荷、牛蒡子助君疏散風熱、除風利咽,芥穗、淡豆豉助君芳香逐穢、兼以解表,四藥共為臣藥,佐以苦桔梗、生甘草利咽,竹葉、鮮蘆根清熱生津除煩,全方共奏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之功。本方妙在以竹葉、蘆根預護陰津,用藥緊扣病機,時時顧護陰津,為本方特點之二。

本方煎服法亦有特色:“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蓋肺位最高,藥過重則過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藥輕之患。”體現出吳氏治療溫病“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原則,以及對溫病起于上(手太陰),傷寒起于下(足太陽)的明顯區分,乃本方特點之三。


二、銀翹散加減法

吳氏在銀翹散方後列舉加減法:“胸膈悶者,加藿香三錢、郁金三錢,護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項腫咽痛者,加馬勃、玄參。衄者去荊芥、豆豉加白茅根三錢、側柏炭三錢、栀子炭三錢。咳者加杏仁利肺氣。二三日病猶在,肺熱漸入裡,加細生地、麥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黃芩、栀子之苦寒,與麥地之甘寒,合化陰氣,而治熱淫所勝。”以上加減法,體現出溫病最善傷陰,及風熱交煽,散漫不羁,有“邪在衛者、在胸中者、在營者、入血者”等諸多變證的特點,用藥均取辛涼、甘寒為主。

三、銀翹散變方應用

1.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

上焦篇十六條:“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主之。”中焦篇二十二條也強調“陽明溫病,下後疹續出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大青葉玄參丹皮湯主之。”

斑疹既是溫病過程中的常見症狀,又是用以判斷病邪輕重、病位深淺、病邪性質以及氣血津液盛衰、證候順逆的指征。太陰溫病,誤用汗法,徒傷足太陽之表,若其人熱盛血燥不能蒸汗,溫邪仍郁于手太陰肌表血分,則熱傷血絡,發為紅點高起之皮疹,吳氏稱之為“溫疹”。陽明溫病,醫用下法治之,邪去大半,餘邪還出于表,郁于手太陰,灼傷血絡,症見疹續出。故主以芳香透絡,辛涼解肌,甘寒清血之劑,用銀翹散透邪達表,去豆豉,畏其溫,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玄參清血熱。治疹着眼于手太陰,以辛涼宣透,甘寒涼血為法,對我們治療出疹類疾病頗有啟迪。



2.銀翹散去牛蒡子玄參加杏仁滑石方

上焦篇三十八條:“太陰伏暑,舌白口渴,無汗者,銀翹散去牛蒡子、玄參加杏仁、滑石主之。”

所謂伏暑乃因“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臨床表現“頭痛,微惡寒,面赤煩渴,舌白,脈濡而數者,随在冬月,尤為太陰伏暑也。”關于伏暑的特點,吳氏說:“暑兼濕熱,偏于暑之熱者為暑溫,多手太陰證而宜清;偏于暑之濕者為濕溫,多足太陰證而宜溫;濕熱平等者兩解之。各宜分曉,不可混也。”如此,則較易明白此方之方義了,舌白口渴,知邪在氣分兼有濕邪,無汗為表實證,減去牛子、玄參之滑潤滋膩,則無留戀濕邪之虞,加杏仁、滑石助氣化,利濕熱,全方共奏辛涼解表,宣肺利濕之功。

3.銀翹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方

上焦篇三十九條:“太陰伏暑,舌赤,口渴,無汗者,銀翹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主之。”

舌赤,口渴為熱偏勝,邪在血分,無汗為表實證,故以銀翹散清熱解表,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涼血養陰,全方共奏辛涼瀉熱,涼血養陰之功。

4.銀翹散去牛蒡子玄參芥穗加杏仁石膏黃芩方

上焦篇四十條:“太陰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銀翹散去牛蒡子、玄參、芥穗加杏仁、石膏、黃芩主之。”

舌白口渴,為邪在氣分,有汗為表虛,甚或大汗不止,為氣分熱勝之象,故減去戀濕之牛子、玄參,去芥穗防其疏散太過,汗出過多,傷陽耗陰,加杏仁、石膏、黃芩辛涼瀉熱,全方共奏清宣肺熱之功。


5.加減銀翹散方

上焦篇五十三條:“熱多昏狂,谵語煩渴,舌赤中黃,脈弱而數,名曰心瘧,加減銀翹散主之。”方由連翹、銀花、玄參、麥冬、犀角、竹葉、荷葉組成。

心瘧乃因“溫邪先伏,因感而發,故但熱不寒。令人消爍肌肉,與伏暑相似,亦溫病之類也。”治當以透邪外出為要,“以加減銀翹散清肺與膈中之熱,領邪出衛。”方以銀花、連翹辛涼透表,領邪外出,犀角、玄參清營養陰,麥冬、竹葉、荷葉清心開竅,全方共奏解毒開竅,瀉熱救陰之功。

溫病的傳變規律雖是始于上焦,終于下焦,但又有“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之規律。病至陽明,當以中焦法治之,而且陽明溫病本應下後熱随瀉而解,本方證卻見下後無汗而脈浮,知溫病之邪下行極而上,又複至手太陰。因此,治療當“随其性而宣瀉之,就其近而引導之”,故以銀花、連翹、竹葉、甘草清熱解毒,辛涼解表,生地、麥冬養陰增液,以滋汗源,全方共奏辛涼解表,養陰增液之功,立法切合病機,治療因勢利導,體現出吳氏辨治之巧。

總之,吳氏在運用銀翹散諸方時始終不離透邪外達、清熱解毒之本意,臨床不論氣分熱盛、熱入營血、橫逆心包、抑或兼挾濕邪、傷絡發疹等證,隻要有透邪達表之機,均可化裁用之,時至今日,仍堪為後學者之規矩。

【來源:此文錄自徐建濤 襲雷鳴 潘月麗(指導老師)的《<溫病條辨>銀翹散及其變方用法》一文,發表于中國中醫藥報。由應象書院編校發表,版權屬于原作者。圖選自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