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月正在巴黎和會上談判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給母親寫信說:
“《凡爾賽和約》太離譜,根本做不到,隻會帶來不幸……我想,我已經成了這一切邪惡與愚昧的幫兇了,但現在它很快就會有個了斷。”【1】
凱恩斯因不贊同《凡爾賽和約》嚴懲德國而辭去了和會英國代表一職。在和約簽署幾個月後,凱恩斯出版了《和平的經濟後果》,預言試圖将德國永遠臣服于腳下,勢必掀起另一場導緻世界沖突的“歐洲内戰”。【2】
不幸的是,20年後,凱恩斯一語成谶,沉重賠款、瓜分領土及惡性通脹誘發了極端民族主義,納粹黨魁希特勒領導德軍閃襲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過,越來越多曆史學家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希特勒在入侵波蘭時試圖發動一場歐洲内戰或世界大戰。與日本軍國主義的宏大戰争計劃不同,希特勒隻準備發動一場蓄謀已久的局部戰争。
局勢是如何失控的?
英國當代著名的曆史學家理查德·奧弗裡在其《二戰爆發前十天》中指出,英法德波等國一系列糟糕的外交操作、誤判局勢及盲目試探底線,最終将一場局部戰争推向了世界大戰。這一觀點有别于唯物主義者的“曆史必然性”論斷。
本文依據理查德·奧弗裡在《二戰爆發前十天》中記錄的事件與線索,結合美國作家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國的興亡》中記錄的部分史料,探索曆史人物的僥幸與誤判是如何引發世界性災難的。
本文邏輯:
一、張伯倫誤導
二、希特勒誤判
三、曆史性誤會
(正文7000字,閱讀時間約30分鐘,感謝分享)
01
張伯倫誤導
1939年9月1日淩晨4點45分,德國訓練船“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号駛離波蘭但澤港,向維斯特布拉德半島的波蘭要塞開火,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
開火15分鐘後,納粹黨人阿爾伯特·福斯特就通過廣播電台宣布德意志第三帝國占領了但澤。
為什麼是波蘭?為什麼是但澤?
一戰後,英法美嚴懲德國,使得德國喪失了13.5%的領土。協約國根據《凡爾賽和約》在德國東部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波蘭。部分德國領土劃入波蘭,波蘭獲得了直通海洋的陸路走廊。協約國将但澤列入自由港口,并由國際聯盟接管,經濟收入劃入波蘭。
但是,德國人一直認為但澤市是德國領土,該市96%的居民皆為德國人。所以,但澤問題頗為敏感,被認為是“波德關系的晴雨表”。希特勒上台後,但澤納粹黨赢得了該市議會的多數席位,組建了市政府,試圖讓但澤重回德國。
當然,希特勒發動對波蘭的戰争并非隻為了但澤,而是“向東擴大生存空間”。早在德皇一世時代,俾斯麥就發動了三次王朝戰争旨在拓展在中歐的生存空間。不過,俾斯麥主張“有限空間”。後來,輕浮的德皇二世突破了俾斯麥的空間界限。
希特勒時代,納粹黨鼓吹“生存空間”。波蘭不僅控制了但澤,還控制了西普魯士的陸路走廊以及西裡西亞工業區。對波蘭的戰争意在吞并波蘭,向東擴大生存空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争,可謂蓄謀已久、計劃周詳。但是,德國不同,沒有足夠的曆史證據表明希特勒在發動德波戰争時蓄意發動世界大戰。二戰後的紐倫堡審訊時,德國高級軍官均堅持這一說法。
那麼,為什麼希特勒膽敢突破《凡爾賽和約》?
兩點很關鍵:
一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斯大林對歐洲沖突的态度保持中立,但是在波蘭問題上存有企圖。因為早在1920年,十月革命後的蘇維埃政權,率紅軍入侵正處在襁褓之中的波蘭。後者反敗為勝,最終控制了部分蘇聯的領土。所以,斯大林接受希特勒的邀請,試圖從德波戰争中分一杯羹。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給希特勒極大的信心。蘇德聯盟的建立,讓希特勒更加相信英法不會貿然軍事介入波蘭。這一條約簽署一個星期後,希特勒便對波蘭發動了戰争。
二是張伯倫綏靖政策的誤導。
為何在1930年代歐洲盛行綏靖主義思想?
最為直接的影響或許是一戰的深重災難。一戰後,歐洲人渴望和平,極力避免第二次歐戰。但是,英法美俄并未建立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正如凱恩斯在《和平的經濟後果》預言的那樣,以嚴懲和瓜分德國為目的巴黎和會,滋生了新一輪的世界紛争。換言之,德國發動戰争是一戰後糟糕的國際秩序安排的結果。
失敗的國際秩序的後果是,世界和平隻能寄托在危險的國家博弈及政治手段之上。
包括張伯倫在内的衆多英國保守黨人實際上認同凱恩斯的判斷。他們對德國民族主義情緒保持了一定的寬容與同情。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對希特勒的妥協,被認為是對《凡爾賽和約》的修正。這恰恰是張伯倫給希特勒釋放的最大誤導。
同時,英法對波蘭的态度,也縱容了希特勒。
二戰時,波蘭對德國的抵抗固然是堅決的,但是波蘭在避免這場戰争上作出的國家戰略是愚蠢的。在德蘇夾縫中,波蘭艱難生存,也試圖拓展生存空間。波蘭分别與蘇聯、德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期望擴大對黑海及烏克蘭的滲透,企圖與德國共同分裂捷克斯洛伐克,從而主宰斯洛伐克。波蘭的不可控性,讓其似乎遊離于英法的保護之外,希特勒才敢于摘瓜。
1939年1月開始,德波關系突然惡化,希特勒要求波蘭外交部長約瑟夫·貝克将但澤并入德國。3月,貝克拒絕了柏林談判,并在外交部會議上宣布抗争到底。第二天,希特勒命令德國軍隊制作了一份對波蘭的作戰計劃。
3月31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國會上宣布,英國将确保波蘭的獨立。緊接着英法啟動軍方會談,開始征兵,準備對德國進行為期三年的戰争。
5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向内閣遞交了一份關于但澤問題的報告,指出德國旨在吞并但澤進而主宰歐洲。
但是,英法不想直接幫助不受控的波蘭壯大軍事力量。四五月份,波蘭向英法請求貸款、武器及原料支援,均遭到拒絕。
希特勒也由此認定,德國孤立波蘭的策略成功,隻要将戰争控制在局部戰争範圍内,英法不會直接介入。5月23日,希特勒告誡他的軍事将領們:“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孤立波蘭,對波蘭的孤立能否成功是行動的關鍵……絕對不能同時與西方其他國家發生沖突。”【3】
為了安撫英國,狂躁的希特勒表現出難得的冷靜,他向英駐德大使承諾,可以與英國結盟,“還願意保證不論英帝國在哪方面需要援助,德國都将給予援助”。但是,這一承諾履行的前提是德國先解決波蘭問題。【4】
就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的8月24日,希特勒就下達了作戰命令。第一批德軍已向波德邊境集結,快速進入預定位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号以友好訪問之名埋伏進入了但澤港,以在兩天後發動奇襲。所以,這場戰争爆發原定時間點是1939年8月26日淩晨4點30分。
然而,25日晚上7點30分,希特勒卻突然取消了作戰命令。
希特勒為什麼突然這麼做?
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對希特勒發出警告,重申了保衛波蘭的諾言,“德國政府不應對此有任何僥幸心理”。張伯倫組織成立了作戰部門,其中丘吉爾進入了作戰内閣。
緊接着也就是25日,英國與波蘭簽署了《英波互助條約》。該條約措辭含糊,但已表明若波蘭遭到德國入侵,英國必須提供“能力範圍内的支持和援助”。
條約簽署的消息在當天确實震懾了希特勒。戰後,德國空軍負責人赫爾曼·戈林在一次審訊時證實了這說法。戈林說:“就在英國向波蘭正式提出保證的那一天,元首打電話告訴我,他已經下令停止執行進攻波蘭的預定計劃。我問他這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他說,'不是永久的,我必須看一看能不能避免英國方面的幹預’”。【4】
25日的歐洲充滿着緊張、焦躁不安的氣氛,所有人都抱着宿命論等待即将、随時打響的戰争。張伯倫密切關注希特勒對《英波互助條約》的反應。
然而,第二天,即26日,歐洲風平浪靜。
張伯倫從外交大臣那裡得到希特勒取消了作戰命令的消息。當天,唐甯街10号開會讨論,多數人認為,希特勒忌憚于英國。英國外交部官員威廉·斯特朗說:“我認為,隻要我們态度堅定不移(非挑釁的堅定),波蘭人的态度謹慎溫和,和平依然還是有可能的。”
不過,希特勒的猶豫給了英國人錯覺。
02
希特勒誤判
取消作戰命令後到開戰之前的五天時間,希特勒确實着手與英國重啟談判,他需要确認英國對波蘭問題的最終态度。
這時,英國外交部對希特勒的措辭顯得強硬了許多:“我們準備好了參戰,除非他(希特勒)準備好談談條件”。同時,英國戰争部已在做戰争動員,調動防衛部隊及野戰部隊,倫敦的博物館緊張遷移,大規模撤僑。
在戰争爆發前的最後時刻,英國的強勢讓希特勒頗為不安。英國人希望以此逼迫希特勒妥協與和談。但這時英國人犯了一個緻命的錯誤。英國人認為,保持戰争及政治高壓,可能導緻希特勒政權崩潰。
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路德維希·貝克為代表的保守黨與希特勒政見不合,就在一年前他率領全體陸軍高級将領集體抵制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到戰争後期的1944年,貝克還組織刺殺希特勒,但未遂,遭後者處決。
英國人希望貝克如法炮制,像去年抵制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樣阻止這場戰争。他們甚至渴望最好的結局,即貝克或德國空軍負責人赫爾曼·戈林元帥乘機發動政變,推翻希特勒政權。
其中一位保守派高官、最高統帥部負責戰争經濟和軍備的托馬斯少将,他向希特勒遞交了一份經濟與軍事力量對比備忘錄,希望元首懸崖勒馬。備忘錄顯示,若與美英法爆發世界大戰,德國在資源、經濟力量及軍力上都處于下風。
參謀長在8月27日向希特勒彙報了這一備忘錄。後來托馬斯回憶,希特勒看過備忘錄後,“對世界大戰的危險”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相信,自德國與蘇聯結盟後,德國對波蘭的戰争隻會是局部戰争。
為什麼保守黨不在最後時刻推翻希特勒政權,以避免這場世界性災難?
這個問題曾經出現在二戰後的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上。保守黨成員的回答令不少人感到驚訝,包括貝克、哈爾德在内的衆多高官在德波戰争之前認為,“希特勒是絕不會打世界大戰的”,因此他們無需設法推翻他。【4】
甚至,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國務秘書在27日的日記中寫道:“希特勒始終緻力于發動一場局部戰争”。
德國保守黨和英國政要普遍盲信,希特勒最終會屈服,無非重啟慕尼黑會議。反戰派成員漢斯·吉澤菲烏斯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每個人都确信,為期一周的談判即将開始。”
29日,英國駐德國情報發回來的信息是:“自從進軍萊茵蘭以來,此時希特勒在德國的聲望已經達到了曆史最低點。”30日,英國外交部收到的情報稱:“總理(希特勒)的态度在軟化,要繼續堅持,決不妥協。”
其實,上次保守黨反戰讓希特勒顔面掃地,如今突然取消作戰命令,更讓其備受質疑。如果希特勒再次妥協,希特勒政權反而可能被國内強大的民族主義勢力所抛棄,保守派進而得逞。
希特勒決意發動戰争,但為何在最後時刻又願意接受和談?
為戰争做更加充分的準備嗎?這一因素可以排除,希特勒原計劃在26日發起進攻,如今已箭在弦上。更可信的理由是,希特勒在最後确認英國是否會出兵援助波蘭。這将決定這場戰争是局部戰争還是世界大戰,也将決定德國最終的勝敗。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一位著名的瑞典商人成為左右局勢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比爾格·達勒魯斯。達勒魯斯是德國空軍負責人戈林的好友,他一直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試圖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
25日瑞典商人達勒魯斯向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表示,願意調解英德矛盾。哈利法克斯伯爵以官方正在談判為由,拒絕了他的協助。但官方的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
次日,即26日,哈利法克斯伯爵同意達勒魯斯以私人名義從中斡旋。達勒魯斯寫了一份信給德國空軍負責人戈林,表達了英國阻止戰争的決心。這封信經戈林直接遞交到了希特勒手上。達勒魯斯後來回憶,希特勒看到這封信後對英國抱怨,“多次努力敦促開展與唐甯街的合作,但徒勞無益”。
之後幾天,達勒魯斯化身為信使來回在柏林與倫敦之間穿梭,張伯倫和希特勒都清楚地表達了各自的底線。
理查德·奧弗裡認為:“他(達勒魯斯)是個非常規的使者,他的參與基本上隻是把事情搞得更糟。”【3】
為什麼?
因為達勒魯斯的積極斡旋造成了兩個糟糕的錯覺:
一是戈林對英國開放、和平的态度,讓英國人誤以為德國高層已經分裂,戈林有機會取代希特勒。戰争爆發的前一天,即8月31日,德國成立了帝國國防委員會,戈林擔任主席。英國人更加堅定了戈林将發動政變的判斷。
二是也是最糟糕的是,官方的談判被達勒魯斯的私人斡旋替代,讓希特勒誤以為,英國已黔驢技窮、畏懼參戰,對波蘭的支持立場不夠堅定。
所以,達勒魯斯的加入,讓希特勒達到了談判的目的,即确認英國不會出兵。很可惜,希特勒誤判了英國人的底線。
8月29日晚上7點15分,希特勒當面給了英駐德大使最後的答複。後者發現,希特勒的态度與前兩天已完全不同。德國要求波蘭将但澤和整個波蘭走廊的領土劃給德國,并讓蘇聯參與解決波蘭問題。同時,要求波蘭政府明日派代表前來簽約。
這不是和平的答複,而是“最後通牒”。
30日,雙方做了一些無謂的掙紮。英駐德大使與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差點拳腳相向。波蘭駐德大使向裡賓特洛甫确認是否還有談判餘地,但遭到拒絕。當天晚上,柏林與華沙之間的電話通信被切斷。
31日,希特勒下達了“一号作戰令”。希特勒的宣傳部長、“納粹喉舌”戈培爾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戈林向他抱怨,戰争可能擴大化。戈培爾在最後時刻向希特勒表達了這種擔心,但希特勒對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凱特爾元帥等保證“英國不會幹預”、“戰争局部化”。
《“白色方案”指令》已經明确指出,政治當局認為自己的任務是:在上述情況下必須盡可能地使波蘭孤立,即把戰争局限在與波蘭進行。
03
曆史性誤會
9月1日戰争爆發後的當天,希特勒在柏林克羅爾歌劇院發表了演講。他稱:“但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德國的城市;波蘭走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也都是德國的領土。”
開戰的消息傳到英國,張伯倫發表了演講:“為了終結希特勒的這種瘋狂,從現在開始,除了以暴制暴,我們别無選擇。”張伯倫發出了戰争總動員令,在議會宣讀了發給柏林的電報,即對德國的“最後通牒”。
希特勒一直密切地關注英國人的反應,不确定這份電報是否為“最後通牒”。令希特勒抱有幻想的是,戰争爆發後,英法都沒立即宣戰,他正在等待慕尼黑會議的升級版。
當時,法國人希望多一兩天時間撤離邊境的居民。英國正請意大利的墨索裡尼出面做最後的協調。同時,張伯倫需要時間說服議會通過戰争緊急法案。
其實,人們容易忽略的是,法國總理達拉第、英國首相張伯倫、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這些綏靖主義者、和平主義者,這時已經成為堅定的發動世界大戰的政治人物。他們試圖用後一種極端的行為掩蓋之前綏靖主義犯下的錯誤。這種轉變既是在拯救他們的政治生涯,也是在拯救他們的國家。
9月3日上午11點15分,英國首相張伯倫通過BBC向英國人宣布對德國宣戰。張伯倫說:“我長期以來為和平所做的努力全都徒勞無益,你可以想象這于我而言是多麼沉重的打擊”。這一宣戰演講多少浸染着張伯倫個人的悲情色彩。
張伯倫一直為阻止這場戰争而煎熬,宣戰後他反而釋懷了。當天晚上,他終于睡了一個好覺。
但是,希特勒失算了。他低估了英法對德宣戰的決心。
3日早上5點,希特勒就收到英駐德大使送來的真正的最後通牒。當希特勒的首席翻譯保羅·施密特念完這份最後通牒後,總理府裡一片死寂,希特勒及一衆高官、将領不知所措。施密特在回憶錄中寫道,希特勒靜靜地坐在那裡,然後用兇狠的表情看着裡賓特洛甫,問道:“現在怎麼辦?”
1日發動對波蘭的戰争,到3日英法對德宣戰,短短兩天時間,希特勒所謂的“局部戰争”已經演變為歐洲戰争。
3日那天晚上,希特勒前往德波邊境前,他安慰宣傳部長戈培爾,英法不敢發動真正的戰争,隻是想打一場“卡洛夫克利格”式的戰争(經濟封鎖的戰争)。
當聽到英國宣戰後,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裡克·雷德感到無比悲觀:“元首以前言之鑿鑿地說,在1944年之前,我們不需要預備英國會宣戰”。
從德國海軍部署可以看出,希特勒并沒有打算與英國作戰,至少短期幾年内沒有考慮過與英國海軍交火。日本為了吞并亞洲,蓄莫已久,戰前便制造了10艘航空母艦。而德國沒有制造一艘航母,隻使用潛艇等防禦性、偷襲性武器。戰争爆發後,捉襟見肘的海軍元帥鄧尼茨隻能發起“狼群戰術”,運用潛艇奇襲盟軍艦艇、商船。但是在雷德看來,海軍行動“無非就是展示出知曉如何勇敢赴死”。
英法宣戰後,除了波蘭,整個歐洲都異常平靜。這是一種可怕的平靜。英國人、法國人似乎不用再糾結、争吵,一心平靜地等待戰争打響。美國小羅斯福總統重申了中立立場。波蘭則兵敗如山倒,德軍短短幾日便控制了但澤和波蘭走廊。
9月17日,蘇軍入侵波蘭,與德軍共同瓜分波蘭領土,建立所謂的“東方戰線”。短短一個月,波蘭亡國。
英法雖然向德國宣戰,但并未給予節節敗退的波蘭軍隊實質性的支持。英法到底是否履行了保護波蘭的承諾?史學家對此争議較大。
其實,真正導緻波蘭戰争擴大為世界大戰的,并非英法履行對波蘭的保護承諾,而是英法德對波蘭戰争的定性。
在德國人看來,波蘭戰争具有道德正義性。波蘭與俄國、普魯士的糾紛由來已久。早在18世紀後期,普魯士、俄國、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波蘭領土,導緻波蘭亡國。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123年後,通過《凡爾賽和約》再次建立。
但是,德國人早已無視波蘭的存在,認為波蘭是《凡爾賽和約》的私生子。希特勒認為,發動波蘭戰争,奪回原本屬于德國的但澤與波蘭走廊,是具有正義性的。
甚至在希特勒看來,英法對德宣戰反而缺乏正義性。希特勒在其發布的《第一号作戰令》中寫道:“在西線,重要的是,讓英國和法國單方面承擔首開戰端的責任。”
但是,英法認為,波蘭戰争是希特勒吞并歐洲的開始,他們試圖遏制希特勒像當年的德皇二世一樣發動世界大戰。
就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的當天,張伯倫以個人名義給希特勒寫了一封信,他将希特勒可能發動的戰争類比為一戰:“要是英王陛下政府在1914年把立場表示得更明确一些,那場巨大的災難就可能不緻發生……這次英王陛下政府決心不再讓這種悲劇性的誤解重演。”
所以,英法當時無暇顧及波蘭亡國,英法軍隊首要任務是防禦德軍入侵,法軍将重兵部署在馬奇諾防線。
這是不是一次曆史性的誤會?
“曆史必然性”觀點不支持這一主張。希特勒作為獨裁者,國家主義、軍國主義的德國,與英法美自由世界似乎終有一戰。納粹德國存在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如糟糕的國際秩序、經濟國家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納粹黨政府及脆弱的貿易關系。
德波戰争或許是《凡爾賽協議》的必然結果,或者是一戰的延伸。但從德波戰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有不少政治人物僥幸與誤判的因素。即便英法未宣戰,僥幸與誤判或許會繼續引誘這位獨裁者在德波戰争若幹年後發動歐洲内戰。
丘吉爾是綏靖政策的堅決反對者,他曾在慕尼黑會議後稱:“我們已經遭到一次完全、徹底的失敗”。戰争進入第二年,在議會的壓力下,張伯倫辭職,提議丘吉爾組閣。與張伯倫不同,丘吉爾有着堅強的意志及勝利的信念。
很多人假設,如果戰争爆發前丘吉爾取代了張伯倫,這位富有遠見的戰略家能否遏制希特勒的野心,二戰能否避免?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富有争議的鐵幕演說。人類剛剛告别了二戰,又迎來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透過曆史必然性,洞悉曆史人物在當時的每一個抉擇,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曆史演變的複雜性與現實走向的不确定性——關鍵人物的僥幸與誤判,或是戰争爆發、加速、擴大的重要部分。“關鍵”二字恰恰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哈耶克大戰凱恩斯,韋普肖特,機械工業出版社;
【2】和平的經濟後果,凱恩斯,華夏出版社;
【3】二戰爆發前十天,理查德·奧弗裡,海南出版社;
【4】第三帝國的興亡,威廉·夏伊勒,譯林出版社。
(注:感謝理查德·奧弗裡的《二戰爆發前十天》及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國的興亡》給我們提供的重要詳實的曆史線索及分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