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在臨床的應用,藥不及量不濟于事,藥過其病反傷其正。配伍不當,效益不良;配伍恰當,妙效奇生。餘曾治閃錯扭傷與帶狀疱疹兩病例,已在他處治半月不愈,餘診後用簡單的幾味中藥三付而愈,深有餘感,今特貢出給諸壇友參閱:
10月20日張某來延請,言其母62歲,秋收玉米,因任重搬玉米不慎腰部扭傷,當即不能轉動、站立,疼痛不休,呼吸咳轉加劇。當天去骨科拍片查看,見有腰椎輕度挫傷,給以按摩整複,外敷膏藥,口服腰痛甯、布洛芬、跌打丸。連續五天不見好轉。乃卧床不起,轉側唏噓,晝夜不安。急去醫院拍片查看,為腰椎扭傷,輕度錯位并稍有增生,予以獨一味膠囊、骨刺片、伸筋丹、高鈣片,服7天亦不見好轉。又轉衛生室醫生肌注安痛定2支、地塞米忪5毫克;維生素 B1、B12各兩支,日二次。用後頭3天見有好轉,後2天又不見效。全家商議看中醫如何,特來延請。
見身材偏瘦,面黃黯無華,精神尚可,仰卧床上,不能轉動,動側疼痛加劇,呼吸咳吐更痛,自言平素無他病,唯不能勞累,過勞則腰疼,但從不如當今嚴重,休息即可回複。這次自扭傷後始終不得安甯。觀其舌質紫黯,苔白薄。脈虛弦稍細。查其第四腰椎處有壓痛,無腫脹突出。診為肝腎虧虛,氣滞血瘀。治當補益肝腎,活血化瘀,行氣通血。用杜仲二紅腰疼湯,并針取腰痛靈穴以疏通經絡,暢達氣機。(腰疼靈穴為經外奇穴,在雙手背橫正中線上,無名指、食指與中指掌骨之間)兩手雙取,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施針術一次,同時囑患者作咳嗽或深呼吸運動,以引導氣機通調。針後患者立感疼減,能敢轉側。随取藥三付如下:
生杜仲60克、骨碎補30克、紅花6克、大全斑蝥一個。水煎兩次合和,分兩次服。
三日後患家來診,言服藥後2小時小便一次,尿如淡血水,腰疼立減,當天能安然入睡。次日已能慢慢坐起,咳嗽呼吸已不疼痛,三劑服完基本不痛,微感腰部不适,扭轉稍有不利,欲再服以善其後。随于上方去紅娘,加山萸肉30克、川芎6克。又取三付以善其後。
此方為我多年來用于診療腰部,急性閃挫扭傷疼痛的奇效妙方。一般剛剛扭傷時,方中不加骨碎補,一劑即輕,二至三劑即愈。如延日不愈者必加骨碎補,此藥補肝腎強筋骨,祛瘀活血雙效,凡骨質損傷之病,久而不愈者用之甚效。方中用量不必改變,杜仲必用至60克方能顯效。我曾作驗證,方中如除去一味即不靈驗。尤其紅娘不用即無效應。紅娘通瘀活血走竅,服後小便如同血水,瘀血即散,疼痛立消。但其毒性強能腐蝕内髒黏膜,故不可多用久服,當中病即至,不得不慎。
二例:今年五一前後,于我外出旅遊之際,鄰居臧機聰患帶狀疱疹,經他醫診療十多天不愈,乃疼痛不止。見我回來急邀請診治。見位于右脅季肋部,纏腰半周圈,寬約6——7厘米。暗紅布滿水泡有起有落,有1/3明亮赤紅者,灼燒掣痛,鑽心入骨,晝夜不安,難以忍受。診其脈弦緊有力,舌質紫微紅,苔薄稍黃,口苦,大便微幹,飲食不振。前醫曾以抗病毒藥及葡萄糖酸鈣等輸液7天,并肌注安痛定、地米,日二次;口服中藥龍膽瀉肝湯之類,每日一劑,連用七天乃疼痛不解。
據上脈證診為,肝胃火盛,蘊毒熱結發為疱疹。急用京墨圈畫法瀉火解毒,以解急痛。每天一次,連圈三天。随取京墨一定,研取濃汁,用新毛筆一杆蘸濃汁從疱疹一頭逐漸來回反複圈畫于疱疹上,至墨汁完全塗蓋疱疹為度。并在圈畫同時口中悶念咒語:“漢高祖斬白蛇一刀兩斷”,(念咒時哼出聲,不哼出字音。叫患者聽到字音就不神秘了。或隻有表示不哼出聲亦可,但一定叫患者知道你在念動咒語,以增添圈畫的效力,增加患者對神功助力的治愈信心)直至圈畫完畢。圈畫後患者立感輕松,疼痛大減。随開樓紅甘草湯三付如下:
大全瓜蒌一個(60克以上者)、紅花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二次兌和分二次服。日服一劑。
次日見疱疹全消結痂,疼痛基本消失,三劑服完,病愈如初。
按:此治帶狀疱疹一方乃外租親傳秘方。尤其京墨圈畫法愈疾快速,當初醫藥不發達,我外租用此圈畫帶狀疱疹法,文明幾十裡。其京墨汁大有滅毒殺菌,清熱除濕作用,塗後有立竿見影之功,消腫止痛甚捷。至于圈畫咒語是一個迷,俗言,“迷信、迷信,迷不着患者就不信”。什麼是迷信,迷信就是不了解的科學。試看用圈畫咒語法,首先使患者感到神威助力,一定有效,使患者精神安慰,思想平靜,氣平心靜則氣機下降,氣降則火息痛止,這就是迷的科學道理。再者醫者也不是神仙,不吃不喝,也得度日。為了謀生,小小一單方能醫好疾病,也得取點經濟效益以護口度日。尤如古道瘦馬名師治瘙癢一貼之中,用苯海拉明2片、地米2片、消心痛1片,裝膠囊内為一次量治瘙癢,一粒即收取患者5圓錢,此一能提高治療威信,二能取經濟效益。如直接把簡方告知患者,一引起患者輕視,自感藥輕病重,産生消極心理,使藥即當效非效。假使患者都知道簡易便方,那醫者也隻好失職等閑了。
扯遠了,談正經的。關于簡易方藥,古今醫林方書中多不勝言,如:當歸補血湯、左金丸、六一散、佛手散……。這些奇方妙藥,重在劑量,巧在配伍。如随意颠倒藥量,即失掉原方意義及功效。再看醫聖用藥,更是絲絲入扣,精細入微。如三承氣湯,大黃皆用同量,分别隻一味之差,即功效各有所别。其中:調胃承氣湯治燥而不痞滿故用甘草以調其胃;小承氣湯治痞滿實而不燥故加枳實、川樸而去甘草、芒硝;大承氣湯治痞滿燥實俱全,燥糞内結故樸枳硝黃具用。次足以見醫聖配方用藥之精妙!
古往至今凡精于醫學者,莫不重于方藥配伍與劑量,再好的方劑失去了配伍與劑量,即失掉了方劑的意義及功效,等于沒用。故凡看醫林著作及壇友發帖,見呱呱奇談,講的天花萬綴,若見方藥無量即等于空談。即使其方有效,亦是他本人知道,隻是啞巴吃水餃個自心中有數,往外供出的方藥隻是引人入勝罷了。
此上為餘之淺視拙見,望醫林壇友,請事斯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