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經方劑量的把握——不守祖訓是中醫療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常言說:中醫秘不傳用量。可見劑量對于中醫療效的重要性。
但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明明白白标明了劑量,何來不傳之秘的說法?下面我們來探讨一下。

一、經方劑量的把握——不守祖訓是中醫療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經方劑量到底是多少?
中醫方劑劑量的混亂,其實是一千多年以來戰亂和曆史沿革導緻的。直到明代李時珍著述《本草綱目》時,說:“漢之一兩,今用一錢可矣。”可見李時珍并沒有經過仔細的考證(當然他也沒有條件考證),而是根據經驗和當時社會的流行做法,做出的一個權益之計。但是這一權益之計,被後來者當做定法,成為鐵律,以至于完全背離仲景和經方的本意和本來面目,造成如今中醫療效極差的可悲現實。
可喜的是,現代考古學已經發現了漢代度量衡的實物證據,因此,傷寒論經方的劑量問題已經變得明明白白,毫無疑問了。
具體的考證方法和過程,那是考古專家的工作,這裡不做多說。茲據柯雪帆教授歸納整理的資料并經反複稱量核實,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體250毫升,下同)
兩=15.625克
升=液體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類藥末約2克
草木類藥末約1克
一錢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黃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吳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蟲一升= 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厚樸1尺約30克
竹葉一握約12克
二、現代中醫用藥亂象
盡管考古學已經得出了明确的結論,但是這個結論顯然來得太晚了,因為國家藥典已經對中藥的用量做出了規定,而這一規定是根據明清以來中醫用藥習慣确定的,而這種習慣用量,遠遠低于治病的要求,尤其是對危急重症,更顯得杯水車薪。衆所周知,仲景乃醫中之聖,傷寒乃方書之祖。藥量的确定,尤其是經方藥量的确定,應該以傷寒論的藥量來确定。因此,用量不足的問題,成為現在中醫療效不佳的普遍原因之一。
《傷寒論》方劑藥味數分布于1至14味間,平均每劑4.2味藥,最多不超過14味,2—8味藥的處方占了90%。 與經方明顯不同的是,現在臨床單味藥劑量減少,藥味增多,現代中醫湯劑處方的平均單劑藥味數是經方的3倍以上。2007年9月至10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随機抽取9個科室100首湯劑處方統計,平均單劑藥味數為18.28味,藥味分布于16—22味。而文獻報道現代中醫湯劑處方平均單劑藥味數為15.55味。
為什麼現代中醫處方那麼龐雜?因為藥典規定的劑量太小,無法取得療效,因此醫生隻得以增加藥味的方法來提高療效,但卻又因為藥味龐雜而影響了藥效的發揮,實在是無可奈何。
相反,采用《傷寒論》經方劑量開方治療,療效則普遍較好。李可堅持用《傷寒論》經方用量(一兩=15克)而獲得盛譽,國醫大師鄧鐵濤用250克黃芪治療重症肌無力更是傳為佳話。


三、當代中醫大師對經方用量的解釋不能自圓其說


經方用量自然是曆代傷寒學派中醫的研究重點,但還原經方用量原貌者實為鳳毛麟角。但曆代傷寒大家的療效普遍很好,均取得舉世公認的療效,這是為什麼?因為經方之所以成為經典之方,與其藥味配伍精當、藥量把握适當等諸多因素有關。經方使用得當,即使藥量少一些,也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療效。但要解決疑難雜症,藥量是否恰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于經方用量的解釋多種多樣。現在比較著名的,比如著名傷寒大家胡希恕老先生,仍沿用“古之一兩今之一錢”的說法,按一錢=3克計算,經方一兩相當于現代3克。如桂枝湯,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換算過來相當于9克。但是其中大棗12枚,這個是不需要換算的。如果桂枝芍藥生姜等都是9克,大棗12枚的話,應該說其中大棗的成分是最多的了,這個方子可以說就是一鍋大棗湯,算不上桂枝湯了。當然他用桂枝湯,大棗往往隻放三五枚,并說傷寒論裡面的方子,一個方子是三次治療量。但這三次治療量不還是一天的量嗎?現在換算後的方子不也是一天的量嗎?這就可謂自相矛盾了。
當代著名的傷寒論研究者,著名中醫郝萬山在學術上承認現在考古學的結論,認為經方一兩相當于15克左右。但是他也說經方一般是三次治療量,比如桂枝湯中桂枝三兩,相當于現在的45克,但分三次治療量,一次隻有15克。但是,古代45克即使分三次治療量,畢竟是一天的治療量。現在一般方劑用9克,也是一天的治療量,而且往往分三次服用,即三次治療量。但以一天的治療量來算,現在的用法連古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郝萬山老師盡管在學術上承認一兩為15克,但是實際應用中并沒有堅持這個觀點,而是沿襲習慣用法,比如桂枝湯仍然是桂枝9克芍藥9克等等。可謂說一套做一套,不足效法。
四、動不動就吓唬人是某些大師的慣用伎倆
北京中醫藥大學一位資深的溫病學教授,老中醫劉景源,也是沿襲“古之一兩今之一錢”的做法,當然在溫病派裡面,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溫病派一貫主張用藥輕靈。但作為一代宗師,應該有包羅萬象的氣度,不應該信口開河,對與自己不同意見者施以棒喝。
前不久一位大連患者找劉教授看病,患者出示曾經服用的藥方,其中幹姜等用量為20-30克。劉教授就信口說道,用量太大,恐怕傷腎,建議檢查腎功能。但是患者回來檢查了腎功能,卻一切正常。
不知道劉教授有關幹姜用多了會傷腎的說法源于何處,到底有沒有依據?如果有依據,那麼患者“大劑量”服用幹姜數月,為什麼沒有出現腎功能損傷?
翻開傷寒論看看,幹姜用至1兩乃至四兩的例子比比皆是,按一兩等于15克換算,就是15-60克之間,20-30克的用量,完全在正常範圍。不知道劉教授所謂的最大劑量應該是多少?
再說,古人是把姜作為日常食物來吃的,論語就說,孔子不撤姜食。可見經常吃姜,大量吃姜,古已有之,沒見哪個人是因為吃姜而傷了腎的。筆者本人更是經常吃姜,有時一頓吃姜相當于雞蛋那麼大一塊,自認為還沒有傷腎,不知道劉教授又當如何解釋。
有些所謂的大師,自己治病沒有多少療效,卻熱衷于信口開河,打擊異己,實在令人鄙視。
五、位高名氣大,療效就好嗎?
筆者在北京混了多年,名氣很大的醫生也見過一些。但是,總體感覺名氣大小,和療效關系并非線性函數。
其實這個現象,也是古已有之。古代曆朝都有太醫院,太醫院裡應該是人才濟濟。但是,曆代名醫,有幾個是太醫院裡的?少見。偶爾進太醫院撈點外快,鍍鍍金的有之,一輩子呆在太醫院而名垂千古的,一個也沒有。為什麼?因為太醫院不可能出名醫。
太醫院為什麼不能出名醫,我另有文章論之。
這裡要說的是現在的情況。現在所謂中醫最高殿堂,各大中醫院校乃至中醫科學院,有名氣的中醫可謂多如牛毛,但真正憑療效打出名氣來的,可謂鳳毛麟角。
究其原因,是因為位居高級學府、知名醫院,患者是源源不斷的,不需要你有多高療效,就有足夠的客源。你多治好一個患者,對你的名望沒有多少增長,但你治壞了一個患者,弄出一個醫療糾紛,就可能官司纏身多年,一屁股稀屎擦不幹淨,你在單位就很難擡頭。孰重孰輕,長腦子的都明白!
所以,一個醫生,一旦進入高等學府、頂尖研究院所、知名大醫院,他要做的,就是熬年頭,混職稱。隻要不出大問題,他的人生就注定票子、房子、車子,一樣都少不了。所以,他們開方,都是四平八穩的,能不能治好病不好說,但肯定吃不死人。
作為患者,你是想四平八穩地維持現狀呢?還是想快點痊愈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