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腎不穩,則抖!解一張方子,治腎虛手抖,掩卷深思,豁然開朗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關于手抖的話題。

我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吧。

話說有這麼一個小男孩,當時才12歲。

什麼毛病呢?

原來,大概在3年前,這孩子因故被吓着了。當時他被吓得夠嗆,以至于長期憂懼,不敢說話,不敢随意玩耍,連大便都跟着不正常了,一天之内拉稀三次。

一開始,家裡人覺得,這股勁兒過去就好了。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此後不久,小患者竟然開始雙手顫抖。尤其是雙臂平舉的時候,手抖更為明顯。

與此同時,這孩子兩條腿發軟,走路都不穩當,曾經跌倒數次。

小孩子自己還說,他往遠處看的時候,眼睛模糊。頭暈時作、後腦尤為難受。

面對孩子的狀況,家長十分着急。想不到,受了一次驚吓,竟然讓孩子變成這樣!

怎麼辦?四處求醫。最後,找到了中醫臨床大家,嶽美中前輩。

嶽美中前輩一看,發現患者兩側尺部脈虛,而且左側關脈弦細。伸舌頭一看,發現小孩子舌紅無苔。

當時,嶽師沉吟良久,提筆書方一首:

熟地黃12克,山茱萸6克,懷山藥6克,澤瀉4.5克,丹皮4.5克,茯苓4.5克,枸杞6克,菊花3克,五味子4.5克,麥冬4.5克,補骨脂3克,胡桃肉3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患者服藥30劑以後,雙手顫抖已經穩定,患者自述腿上有力,大便一日一次。但是,小患者依然多夢。

這時候,原方基本保持不變,加入龍骨,繼續投用。

最後,小患者諸症悉平。原方加巴戟天、鹿角善後調養。

這是嶽師早年的一張醫案。初診時間,為1973年11月18日。

好了。現在,我們來聊聊這裡的學問。

你看,這小孩子,最初發病是因為啥啊?

很顯然,是因為吓着了。

這個事兒,必須得警惕起來。小孩子,怕驚吓。為什麼?因為人家腎氣未充。驚恐,是傷腎的。吓着了,就可能傷他們的腎氣。

上文醫案裡這個小患者,顯然是受驚傷腎了。而且,傷的是腎陰。你看他就診時的狀态,舌紅無苔,尺脈虛,這提示腎陰不足。腎陰不足,所以舌紅少苔。

腎,主骨。小患者腎陰不足,筋骨失養,所以他走路的時候腿軟,容易跌倒。

肝腎同源。腎陰不足,則肝陰虧虛。肝風内起,于是手抖。患者左側關脈弦細,提示肝陰不足。

肝氣不和,克傷脾土,于是小患者消化不良,便溏拉稀。脾虛,氣血不得化生,所以雙目失養,小患者眼睛就跟着視物模糊。

你看看,所有這些連鎖反應,根源隻有一個,就是腎陰因為驚吓而受損。

那麼,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看嶽美中教授當時開的方子——

熟地黃12克,山茱萸6克,懷山藥6克,澤瀉4.5克,丹皮4.5克,茯苓4.5克,枸杞6克,菊花3克,五味子4.5克,麥冬4.5克,補骨脂3克,胡桃肉3克。

這配伍,顯然是六味地黃丸的加減。其中,熟地、山茱萸、山萸肉用于滋補腎陰腎精。澤瀉、丹皮、茯苓用于洩濁。枸杞子、五味子、麥冬,進一步加強滋陰添精之力。菊花一味,用于清肝熱而明目。補骨脂和胡桃肉,用于滋補腎陽,使得陽生陰長。同時,補骨脂還善于止瀉。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

其實,手抖震顫、肢體不定這個毛病,在年長的人群裡更多見。小孩子手抖,相對少見。

但是,别管多見少見,也别管老年還是少年,腎陰腎精虧虛,都是比較多見的原因。正所謂腎不穩,則全身抖。腎氣,作為一身氣之根,它出現了異常,我們的全身都可能随之出現異常。這裡最多見的,就是腎陰不足、陰虛動風。上文醫案裡的小患者,就屬于這個狀态。

因此,如果我們的家裡,有肢體顫抖不定的人,我們應該主動考慮,是不是腎陰腎精不足所緻。必要的話,我們應該看中醫,用中醫藥來調理。一般來說,舌紅少苔、脈細數,腰膝酸軟乏力、耳鳴眩暈等,是此類人的常見狀态。中醫調理起來,多用六味地黃丸加減。關于陰虛動風的其它問題,你還可以聽文老師今天的音頻講座内容。那裡會有較為詳盡的解析。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