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文章,并非嚴肅學術文章,涉及國學的一些禁區,盡量圍繞科學的既有成果和資料。
不做嚴謹性參考,僅是趣味性閱讀。
漢字的優勢時至今日,漢字漢語表達體系的優越性已經數不勝數。
漢字屬于象形文字,這種表達方式,充分地體現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知行合一。
看到一個漢字,看到一個詞組,相當于直接看到實物和場景,句子所表達的内容就更加豐富了。
用3500個漢字(概數)就可以把人類生活生産所有情景中的語言情景表達清楚,
而采用字母表達的語言體系,如英語語境,随着科技的發展,信息大爆炸的趨勢,
需要不斷地制作,産生海量的新單詞,
從社會效率來講,這是一種天然的基因缺陷。
聯合國章程,用漢字表達的篇幅是最少的,一樣的内容長度。
同時,漢字是象形的。
現在中國人的手機屏幕錄入信息量比例,比其他語言有較大的優勢,
還有漢字輸入的人,是帶有代碼思維的,不管是拼音輸入法還是五筆輸入,都是代碼思維,這本身是漢字本身的特性決定的,也就是說,用代碼思維來解構漢字輸入,是一種必然的結果,看誰領會到這個奧妙,并且做出來産品。
這些年中國的軟件業的發展,和漢字思維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漢字體系,不單隻是文字優勢,字句的表達方式也是有很多優勢,這是一整套的系統。
其中,《易經》的取象比類思維體系已經是非常完善了,中國人沒有把這些道理用在超算方面,真是可惜可歎,然後也有點莫名其妙,也許時候未到吧。
《黃帝内經》其實也是描述天地人的運作機制的決策樹,近些年來,有些不固守的計算機人才也發現了這個奧秘了。
當谷歌的AlphaGo擊敗人類圍棋頂尖大師的時候,全世界的人為之歡呼,中國人就開始在做人工智能應用在中醫診療方面的嘗試。
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圍棋的計算機策略,中國人早就做好了藍本。
關于圍棋的“棋經”在中國古代多如牛毛。
這些思維方式和推演過程,最頂級的還是河圖洛書的應用。
至于現代的計算機的優勢,在于電子設備的海量存儲,而思維方式目前而言,肯定是還不能超越陰陽五行,九宮八卦,河圖洛書這些數理模型。
中國圍棋古譜中的終極算法中國圍棋古譜,諸如《敦煌棋經》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圍棋書籍。
其中的内容,朗朗上口,現在讀來也是非常有價值,不僅用在圍棋上,還可以運用在人生的各種應用場景。
我們摘錄一些内容如下:
勢若已輸,自牢邊境,貪則多敗,怯則少功。
或以死而營生,或帶危而求劫。
弱者須侵,侵而有益,已活之輩,不假重營,若死之徒,無勞措手,兩生勿斷,俱死莫連。
花六聚五,恒為死兆。內懷花六,外煞十一行之碁;果之聚五,取七行之子。
講眼形死活和氣,還有“角傍曲四,局竟乃亡”。
棋子圓以法天,棋局方以類地。棋有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道數。
生而知之者自不論,非周孔之才,終須習此。
學習古人圖譜,“先人之巧”。
這其中有不少内容,為後來世人熟知的《棋經十三篇》所引用,真理是颠簸不破的。
中國古人對圍棋的理解是非常宏觀的,比如對整個棋盤的理解,對照宇宙穹蒼而造,棋子是圓的,棋盤是方的,天圓地方。
十九縱橫,共得361數,為周天道數。
十九數屬于二十進制的内容,迄今為止,古文明瑪雅人就采用二十進制,在計算天文曆法方面是有實用價值的。
關于現在計算機設計出來的圍棋程序,依靠海量的儲存和高速運算和快速的比對來赢得人類。
但是人工智能要用AI來計算圍棋的“氣”和“勢”,為期甚久,其實就算現在高明的科學家,對圍棋的“氣“和”勢”還是知之甚少。
人工智能可以計算龐大的數,但是不理解終極的“數”。
這是人腦的優勢。
AI與“老中醫”不可否認, AlphaGo(阿法狗)推動了人工智能的進程,全世界各國的計算機領域都在擴大AI應用,包括我們國家。
當中國的計算機精英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之後,很多人不由驚歎,這簡直就是一個“老中醫”。
于是,中關村的調侃内容增加一個版塊,AI=老中醫。
他們何其相像,直觀來理解,他們都是暗箱運作。
人工智能通過複雜的算法,得到結果;
老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得出症狀。
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通過不斷地優化算法模型,模糊算法和神經算法的發展,越來越像一個“老中醫”。
當然老中醫的四診模型,也是不斷地優化形成的,從這個角度看人工智能和“老中醫”的算法進化也是一緻的。
當然厲害的“老中醫”會用時空的數據來分析病情,甚至用到河圖洛書,易學八卦等知識框架來做數據處理。
這是一種終極的“數”,也是人工智能難以企及的高度。
謙和既濟之前的文章談到【對數】和【取象比類】的類同。
其實,“老中醫”和AI更相像。
2019年10月21日,第6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展示區,參展方展示了多種可“望聞問切”的人工智能設備;各個分論壇上,“人工智能+中醫藥”則是與會專家熱議的話題。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有些公司開發出來的 AI中醫藥診療系統,其AI把脈、手機問卷替代中醫詢問,内測準确率90%以上,這個準确率已經是相當高的了。
谷歌AI的逆天算法說完AI與“老中醫”的算法糾纏,我們不妨來看看谷歌公司的另外一種玩法。
不過我們還是從技術的可行性方面來窺探一二吧。
注意,這是2018年發表在了《自然》雜志上的研究成果,機構是谷歌,不是國内的某家地攤機構。
因為,接下來的研究成果,很容易給某些國内的平台判定為“封建迷信”,真是醉了。
在 2016年的時候,谷歌“醫學大腦”團隊正在訓練AI預測疾病和預測死亡,
這個滿懷神學色彩的“特異功能”,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長期給冠以“封建迷信”的神技能,似乎已經被谷歌研發AI系統變成現實。
在谷歌開發的一個研究程式中顯示,AI借助這個程式可以系統分析病患的醫療記錄,從而在病患就醫24小時之内便可預算出,該病人的死亡時間!
人類的死亡時間,這一禁區,給谷歌AI成功闖入,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研究中,谷歌對來自兩個醫療中心至少21.6萬名成人患者進行了病例數據采集,共得到460億電子病曆信息數據,研究人員将這些數據全部“贈送”給AI進行深度學習,從而讓AI準确預算病患的死亡率。
這項AI技術對醫院患者面臨的一系列臨床問題進行了測試。
測試時間至少為24個小時。
讓人驚異且沉重的是,它的預測準确率,竟然高達95%,注意是95%,95%。
很多國學文化粉,看到這裡會聯想到什麼,就自行腦洞打開吧。
未來AI時代,漢字的天然優勢未來AI時代,漢字是占住天然的優勢的,因為機器可以通過讀圖,直接理解什麼意思,而不像拼音字母那樣還要去教機器什麼意思。随便舉個例子,就比如“辛”字,這是一個颠倒站立的人的象型字,通過字的構型,我們就知道它是在描繪一個道行逆施的罰犯,所以帶有“辛”字的漢字多半帶有犯罪的意思在裡頭,如“孽”、“辡”、“辦(辦)”、“辨”……,同時,也很容易的聯想到辛勞,辛苦,艱辛......等詞彙。
隻要教會機器讀圖,機器很快就能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就很容易與你溝通起來,所以,未來AI時代,必定是漢字的天下。
傳統文化中的說文解字體系,簡直就是漢字的智能分析模型。
這是對單個文字的識别。
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把漢字詞義從現在追溯到甲骨文的所有詞義,從這個角度出發,這個方向的AI簡直就是一個考古學家。
比如漢字的防癡呆模糊識别也是有很大的優勢。
我們先看看這段評論的兩種表達方式,如下:
為了不讓編輯器的智能識别系統發生短路,用截圖的形式表達。
其實,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段話的正确表達順序如下:
研究表明:漢字順序并不一定影響閱讀!
事實證明,當你看完這句話之後才發現字都是亂的。
終極算法回到本文開始,人工智能在圍棋方面的“氣”和“勢”,這些屬于道的層面。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主要還是在算法,在“術”的層面去完善,但是要突破上升到道的層面,那就是另外一種系統工作了。
而全人類的主流學術界,還是在遠離“道”的完善。
就是人類本身尚且如此,更何況AI會了解多少“道”的東西。
好萊塢關于AI的影視作品,也在注入人性的層面,就是給AI賦予人類情感方面的要素,也是有一些探索和思考了。
谷歌的AI不僅可以下圍棋,還可以推算人類疾病趨勢和壽命。
那麼,如果這個AI足夠強大,是不是可以計算整個人類的結局和發展方向呢?
這就牽扯到終極運算問題了。
天下萬事萬物,耕種有時,收割有時,一切都是有定數的,東西方文化莫不如此認為。
那麼,終極算法存在嗎?
如此存在,終極算法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