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珠腦速算法和相似論珠腦速算法:也稱珠腦算,他和現在講的珠心算是一回事。因為,陳子境1980年春最早在山西平陸聖人澗小學教學珠心算時,是用一口清、一眼成算法,把珠算的運算方法讓小學生練習在腦子裡運算,也就是讓學生在腦子裡出現算盤的圖像,靠在腦子裡運算算盤快速計算算題。1980年秋,陳教的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四則速算,在山西省第一屆珠算比賽,初露頭角,引起了包括山西省兩位副省長在内的省城各界人士驚奇。次年1981年秋,他帶頭其學生到山東濟南全國首屆珠算比賽大會上,向中國科協、中國珠協領導彙報,受到領導同志肯定和鼓勵。1982年夏在山西大同華北區珠算比賽會上,奪得了好成績。1982年10月在河南鄭州全國珠算邀請賽上受到各省珠算界的重視。1982年11月9日至14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的中國珠算協會算理算法研讨會上,陳老師宣讀了自己的論文後,會議确定這種算法叫《珠腦結合速算法》。1982年11月山西運城地區珠協正式編印了陳的這種算法遂稱珠腦算法。此後,在全國各地普及了這種算法,其中不少地方因嫌珠腦算的諧音不好聽,漸漸改叫珠心算。這些年國外除日本習慣叫“暗算”外,多數國家稱“珠心算”,我國也就統一都稱“珠心算”了。
相似論:相似論認為,世界上萬千事物,有許多是相似、相同的。根據兒童生理特點,運用相似論的觀點,在珠心算數學中,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便于引導兒童學習心算技巧、要領,達到觸類旁通,相似聯想,循序漸進,促成早期開發兒童智力。比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雖然方法不同,但都是十進制。加和乘不同,減和除不同,但乘是加的累進,除是減的疊減,兩者又有相同之處。一口清算法變化多、口決多,但都是算本位、看後位,都是兩位兩位相加相減。在選題教學時,先教1—9一位數加減,再教11—99兩位數連加連減,進而教111—999、1111—9999,兒童自然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算讀結合教學中,教珠心算的同時,讓幼兒逐步認識漢字、學習成語、單詞,也是舉一反三,從異中求同,延伸教學。成語雖多,但都是四字一組,而且相似聯袂。如一字頭的成語,有150多個,一氣呵成,一技之長,一見如故,一刻千金,一落千丈,一目了然,一笑置之,一觸即發,一箭雙雕,一呼百應,一舉兩得,一網打盡,一心一意,一針見血……;十字起頭的成語也有二十餘個,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惡不赦,十萬火急……;人字頭的成語,如人盡其才,人壽年豐,人雲亦雲,人心相背,人之常情,人聲鼎沸,人山人海,人浮于事……。相似教學,使兒童認字速度超過常人,可達到算讀同步、超前發展。
上一篇
尋龍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