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讨論的目标是廣義的,不隻是工作KPI,還包括個人目标,比如年初立下的flag。往大了說,甚至包括人生理想和事業願景。所以這是和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事,但大家又很少掰開揉碎了琢磨過。
本文要讨論這幾個問題:
目标是什麼,有啥用
怎麼拆解,需要注意什麼
目标的底層邏輯,知其所以然
目标的本質是對未來願景的,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還沒發生的事。同時又具備工具屬性,把願景的方向和刻度描述出來,拆解達成路徑和管理進度。
具體到工作和生活中,目标會出現在這三類場景:
對自己:新的一年,我要列出自己的奮鬥目标。工作上要晉升、要健身減肥啦、認認真真讀20本書等等;
對老闆:你對我的預期是什麼?我的業務目标是什麼?有了目标,我才知道怎麼做呀;
對同事:希望咱們在這個項目裡能很好的合作啊!對了,你的目标是什麼?看看能為你做什麼;
從這三類場景,能歸納出目标的價值作用:
指引方向。是這邊,還是那邊;
度量程度。多還是少,遠還是近;
共識認知。是什麼,怎麼定義,包括什麼;
管理抓手。這樣會獎,這樣會罰。
在這4點價值作用中,前兩者最重要。因為這才是目标最核心的價值,沒了這兩點,目标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有人說:我領導隻知道把目标做管理抓手,怎麼辦?
不能說這個領導是錯的,隻能說管理水平低。我是這麼看的,工作從某個角度說,是做給公司的、做給領導的,但更要做自己内心能接受的事,做符合自己三觀的事。
所以,即使領導總是隻拿目标說事,我們也不能動作變形,不能做傷害公司、産品和用戶的事。同時,自己要利用好目标來指導工作,做好路徑拆解,盡可能不受爛領導的影響。
綜上所述,目标是非常有價值的。
從組織角度說,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管理和運轉上會出現的無序混亂狀态,是标尺,甚至是話語體系。無法想象沒有目标的組織,在每個角色各自為戰、自說自話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
從個人角度說,基本上每個人都有模糊的願景或目标,但很少有人去認真拆解出來,再做好執行的就更少了。所以,有目标可以讓個人有更大可能性的達成目标,可以指導具體實操。
二、怎麼拆解,需要注意什麼我是用OKR來管理個人生活的,也确實從中受益。一年前的OKR我是這麼寫的,以其中一個O為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X和Y的好習慣,體重從X降到Y。
根據這個O,我拆出了幾個KR:
KR1:每周健身3次,每次X分鐘;每周跑步X公裡
KR2:早睡早起,X點睡,Y點起
KR3:注意飲食,不吃高糖,少吃主食
從這組O和KR裡,首先能體現「健康生活」是我的努力方向,其次養成兩個好習慣和體重降到Y就是用來度量目标,最後拆出3個達成路徑。
這3個達成路徑,就是我認為要做到健康生活,我需要做哪些事,而不是簡單的把目标按邏輯拆解。前者是拆路徑,後者是拆指标,這完全是兩回事。
這裡說的「拆指标」是指簡單的總-分拆解。比如:考試隻考語文和數學兩門,目标是總分180分。那麼把指标拆解後,語文85分、數學95分。
再回到我寫OKR的案例裡。當這個OKR拆解完成後,日常隻需要認真執行KR就好,比如每周健身3次,X點睡覺Y點起床。暫時先不用想健康生活這個O,因為我們認為做好KR,就能達成O。
當然KR不是固定不變的。先嘗試做兩周,然後回頭看一下,在這執行的兩周裡,有沒有達成預期效果,發現了什麼問題,是可以根據進展和自己的認知做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達成O,而不會動作變形甚至放棄達成。
說一下最終效果。在認真執行了幾個月後,我的精神狀态好了很多,對工作和生活都有促進效果。體重下降了10斤,直到現在也沒反彈。
拆解目标需要注意什麼:
1、O能描述願景或重點方向。
從O的描述裡,能看到你或業務在乎什麼、重點是什麼。比如還以上文我個人OKR為例,如果我寫了3個O,其中有2個是與健康相關的,意味着在這個階段提升健康狀況是重點。
2、KR能支撐O,也可執行。
不要把本計劃做的事強行寫進KR,KR不是todo,不是你「本計劃做的事」,而是真正對O有支撐的事。另外,也要可執行性強,有數字衡量。比如「早睡早起,X點睡、Y點起」,就是一個可執行性很強的KR,很容易照做。
3、可互相牽制的指标體系。
不能隻有數量(新增),沒有質量(留存);不能隻有A類(語文),沒有B類(數學);不能隻有眼前(短期收入),沒有遠期(生态健康)。
4、不能隻因結果獎罰。
定目标這事,最容易出現的BUG就是動作變形。動作變形的意思是,為了達成短期目标,做出傷害長期收益的事。比如我要減肥,但不是通過運動和控制飲食結構,而是完全不吃飯,這就對健康有傷害。
如果隻是簡單的對結果做獎勵和懲罰,那就意味着,鼓勵大家不看過程,隻看結果。這樣會促使這個BUG更大可能性的出現,反而是做的越「好」,傷害越大。
三、目标的底層邏輯,知其所以然為什麼要知道底層邏輯,這很重要嗎?當然。重要事情的底層邏輯我們都應該想明白,如果理解的不透徹或浮于表面,會影響在應用場景的效果,無法達成本該有的目的。
1、底層邏輯是什麼
目标描述的都是還沒發生的事,代表着對未來的想象。有想象的能力,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産物,也是人類區别于其他動物的重要因素。·西尼在《先發影響力》也提到,大腦的運作從根本上源自。
所以,「目标」的底層邏輯是人類對「想象」的追求。目标是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版化身,以更通俗、實操性更強的形式存在。人們對目标的欲望,實際上就是對想象的渴望。
想象對人類的重要性,簡單說有兩點:
首先,想象是人類的本能,人類有精神世界被填滿的需求。
往大了說,宗教信仰就是支撐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滿足了人類的需求,讓原本空虛的精神世界豐滿起。
往小了說,人們想象着自己做到什麼程度,就可以獲得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十足的動力,也是幸福的。比如士兵盼望着打完這一仗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再比如小學生學完作業就可以出去玩。
除此之外,另一個論據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别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在這五層裡,後面三層表述的是生活的意義感,屬于精神世界的需求。
其次,想象可以推動人類的發展。
有了想象的能力,人類才會向前看,才能預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我們一定都有這樣的感受,當目标達成時會帶來精神上的極大滿足,有快感有爽感。這樣的感受,激勵着人類不斷去尋找下一次。
經常看到這樣的訪談,記者問上市公司CEO:敲鐘那天是什麼感受?CEO回答:很興奮!但就持續了10分鐘,就回去工作了。
之前總覺得這樣的CEO很裝,後來意識到他說的是真話。當人們夢想成真的時候,雖然會帶來極大快感,但這個快感也馬上會過去。隻有再去追求下一個目标的過程中,那種快感才會再回來。
這種反複不斷去追求快感爽感的過程,正是人類的想象力促成的,推動者人類的發展。
當沒有目标的時候,會感覺困惑、迷失、缺少生活的動力和意義。本質上是缺少對未來的想象,所以快感爽感也不存在,讓人打不起精神。
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
既然人類的想象這麼美好,追求目标又這麼幸福,為什麼我總是覺得很痛苦,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滿足感?
人們達成目标的時候是很幸福很爽的,但不代表過程中也是這樣。我們在奮鬥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是痛苦的,覺得漫長又難熬,甚至想放棄。
這是因為追求目标的過程,本質上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質量互變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量的積累過程是漫長的,勢必會帶來痛苦的感受,這是正常的現象,要學會接受和堅持,才能最終成功。
2、沒有目标會怎麼樣
既然目标的底層邏輯是想象,而想象又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需求,所以沒有目标人類的精神世界就崩塌了。
道理是這樣的,但道理往往都太不接地氣了,舉個切身相關的例子,講講如果我們做事沒有目标,會有什麼危害:
有個現象,藝術生比理科生的成材率低,或者說功成名就的概率低。有大量的藝術從業者,都希望能在這個領域出人頭地,但實際上金字塔尖上的人寥寥無幾。
理科生就不一樣了,雖然從業者更多,但真正做出成績的人也更多。原因是啥呢?看一下理科生的金字塔尖,原來這裡的位置本來就比藝術生更多。
也就是100個藝術生隻有3個人能成為藝術家,而100個理科生裡會有10個人成為科學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成才率這件事上,理科生有明确的度量方法,而藝術生沒有,或者說很模糊、很主觀。
這個論據來自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書中提到:年輕人最難以實現的目标是在表演藝術方面功成名就。——這就是可量化目标的力量。
比如,A是藝術生,夢想是藝術家;B是學法律的,夢想是成功律師。那麼B的成功概率一定更大,因為所選擇的行業有明确量化标準和成才路徑:
高考到大學的法律專業→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拿到律師執業證書→接到有影響力的案子,就可以變得越來越成功。律師這個領域我不專業,大概是這樣的邏輯,徑有标準。
藝術生走的是人文路線,沒有那麼明确的衡量标準。雖然有非常多的人才,但真正被行業和認可的很少,運氣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有上面說到的量化标準,可能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
咱們工作中的量化指标也是同樣道理。我會發現,如果甲是乙的上級,那麼肯定是甲更依賴指标,乙會吐槽指标;如果甲乙的上下級關系調換,那麼對指标的态度也會調換。因為指标易于管理,但會讓被管理者不爽。
大家每個人都是某人的下級,所以都會不爽指标。但看看上文A和B的案例就會知道,有指标對下級來說其實是好事,有量化衡量标準,出頭之日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不爽隻是階段性感受而已,并沒有那麼重要。
來自公衆号""(ID:yunyingriji),作者:韓叙,36氪經授權發布。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上一篇
轉 五髒排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