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很多領導者都能意識到講話(或者口才)的重要性,殊不知傾聽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中主要強調了傾聽對領導者的重要意義。一個領導者,應該具有主動傾聽的意識,虛心索求并采納他人的建議,以此更好地領導公司成長。這是文章的上篇,主要強調的是領導者自我意識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AbsolutVision
“我在指導創始人時,從不希望偏離一個核心問題:'公司目前需要你做什麼?’”領導力導師埃莉薩·科恩(Alisa Cohn)說。
科恩之所以傾向于提出這個問題,其原因似乎并不難理解。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是核心戰略思想,但進一步深挖後,它實際上更多的是一項練習。具體而言,這項練習要求創始人意識到,公司發生了哪些改變,并直面可能存在差距的方面。
自我意識,對于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以及管理人員而言,是尤為難以磨練的技能。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出色,同時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成長,這些看似簡單的任務變得愈發棘手。進一步分析,具體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在對許多方面都可能捉摸不透的背景情況下,創始人需要不斷提出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嘗試和實驗,從而實現可能出現的超速增長。然而,可能難以确認的是,最後的成功到底是因為創始人的關系,還是因為其他因素。
其次,向上反饋也可能會出現逐漸減少的情況。受限于企業内部的等級身份制度,并沒有幾個人能夠敢于當面反駁創始人的宏大構想,或者指出其提出的戰略中的不足。
此外,随着團隊的不斷發展壯大,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創始人的職責範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你可能需要回到起點,再次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加入并領導公司。”科恩說。
最後,即便你最後通過某種方式獲取了高質量的反饋信息,并且明确了實現進一步增長的機會,要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改變,卻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行程滿滿當當,公司日常的節奏也非常緊湊。在還沒有來得及實現自我成長之前,你可能就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
對此,科恩絕對是為你提供方向的絕佳人選。她擁有近20年的高管決策指導經驗,合作過的公司或平台包括電商平台Etsy、移動支付服務商Venmo、原型及設計協作工具InVision、消費電子站The Wirecutter、和IBM等,甚至連個人效率大師、《每周工作4小時》(The 4-Hour Workweek)一書作者提姆·菲利斯(Tim Ferriss)都是她的客戶。
為了擴大自身作為創始人導師的影響力,分享更多行業領導者所吸取的經驗教訓,科恩寫了一本新書,叫做《從創業到成長》(From Start-Up to Grown-Up)。書中詳細介紹了創始人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提高領導能力的方法,并針對如何自我管理、與他人更好地合作等話題給予了實用建議。當然,書中的另一個重點之一,還包括從企業角度分析創始人到底需要做什麼。
“要成為成功的首席執行官,并不必須通過某種公認的領導行為和工作風格。你可以表現得铿锵有力或溫柔親和,也可以表現出獨具魅力的一面。但始終保持不變的是,随着公司的不斷成長,你也需要随之而變。”科恩表示。
“假如你是一個不善言談的首席執行官,那麼在招攬賢才、籌集資金和媒體宣講時,你就需要采取更為強勁和主動的交流技巧。假如你更善于處理外部關系,那麼,在公司成長過程中,你就需要關注像文化和組織一類的内部事項。作為創始人,你需要足夠了解自己,認識到公司需要從你身上獲得不同的東西。否則,公司文化可能隻會圍繞你而發展,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你可能無法領導公司成為你想打造出的那種公司類型。”科恩補充說。
舉個實例:“我以前跟一位剛成為首席執行官的領導者合作過,她的遠程隊伍壯大速度非常快,并且遠超她的預期,似乎一夜之間就擴大到了60人的團隊規模。在我們首次見面後的指導期間,她談到,'我覺得自己沒給團隊做出表率。’由于她總是在不斷解決新出現的問題,這位創始人并不一直覺得自己是一位真正的領導者,而更多的是仍然作為員工在處理緊急工作。由于團隊發展速度過快,其中又不可避免地導緻狀況百出,事情頻頻出錯。經過我們的溝通,我們認為,整個團隊需要更多溝通,因此,我建議她在公司内部多召開全體會議,同時還需要定期跟管理團隊碰面溝通。”科恩說。
“在開始重要會議之前,我還建議那位首席執行官,最好抽出十分鐘,遠離待辦事項,提醒自己團隊需要她的領導,而非她所處理的任務清單。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我們創建了幾句對她有用的語句,比如'現在團隊最希望聽到的是什麼?’或者'這跟你沒關系,這是他們的責任。’通過這些語句,你會形成強烈的認同感,并且在進行重大決策的時候,它還有助于拓寬你的個人認知。”科恩補充說。
作為創始人,你可能會感受到,自己的個人風格與你所想打造的産品類型和服務密切相關。因此,不難理解的是,公司在最初可能會圍繞你而變化和發展。但久而久之,随着公司不斷成長和發展,身為首席執行官的你也需要改變。簡言之,你的風格不能一成不變。
埃莉薩·科恩(Alisa Cohn)
在這篇文章中,科恩提出了實現這一目标的建議和策略方法。其中,有更好的自省方法,有鼓勵他人給予更多的反饋。而更關鍵的是,應該要知道後續該怎麼做。科恩也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指導建議,幫助創始人與創業公司的初期員工成為他們希望成為的公司高管。
在科恩分享的建議方法中,我們也收獲良多——從匿名的真實轶事,到她在指導領導者過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再到一些創始人可以有效利用的方法和發問方式。
從自我意識開始——如何讓反思變為本能在向同行和下屬收集反饋信息之前,科恩建議從自身開始。“如果你了解自己,你就會看到自己還需要提升的方面,以及在哪些方面或領域,你可能需要招攬比你更優秀的人才。”她說。
“創始人必須要學會反思,養成反思的習慣,并且在遇到不好的結果時,能在第一時間學會反思,而不是被迫去尋找解決方案。”她說。“即便危機來臨、必須快速反應的情況下,領導者也應該花時間停頓,觀察和傾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感到焦慮的是什麼?我是如何造成這種局面的,是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我沒有去做什麼?我現在又該怎麼做?’”
自我反省需要成為一種本能。要做到徹底的自我檢讨并實現自我成長,你需要保持一顆誠摯的探索之心。
鑒于公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創始人,以及招聘活動所産生的網絡效應,自我評價在創業初期顯得尤為重要。“在創建公司後,在某種程度上,創始人打造的文化實際上都是對其自身的反映。除非深入考慮過所想要打造的公司文化,不然往往都是雇傭一幫朋友和熟人。很多時候,自己也在無意之間成了公司的員工。”科恩說道。
“之前,我指導過這麼一位首席執行官。她似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雇傭了一整支管理團隊,所有負責人都各自為陣,而非共同工作。因此,其企業文化也主要反映的是這一方面内容。整個公司并不像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更像是拼湊在的個體,各個負責人和團隊隻負責狹隘的任務,而沒有考慮整個公司層面的目标與使命。”科恩說。
“這就意味着,在公司需要領導共同為目标努力時,團隊往往會獨自行事,而非協力工作。這可能也意味着,這些負責人自然也不會互相介入彼此的工作。團隊隻有10個人的時候,這種模式可能行得通,但團隊達到30人規模時,這一模式就會變得效率低下。而一旦團隊規模突破100人并繼續擴大時,這種模式可能就行不通了。”科恩補充說。
如果沒有進行自我反省,你就無法意識到,自己可能一直在為自己打工。公司就成了自身的一面鏡子——所有優點和缺點都展現得淋漓盡緻。
當然,這也需要你認識到自己的現狀條件——你與生俱來的領導風格,每天的工作風格,你需要努力完成的工作,以及讓你腳踏實地的工作習慣。對此,科恩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問題清單:“當我開始為領導者提供指導時,我經常會問,'你最終想實現什麼目的?’通常,這些領導者并不會說自己希望掙大錢,而是說自己希望建功立業,為全體員工創造财富,或者進一步完成公司的使命,在某種程度上讓所有人都過上更好的生活。”科恩說。
“于是,我會讓他們暢談在接下來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過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通過這些問題,讓他們更多的關注'你說你想達成這個目标,你想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接下來你需要做什麼呢?’,而不是'你現在主要面對的有如下問題。’”科恩補充說。
五年過後,如果你希望變成你心目中的你,從而更好地管理并發展你的公司,那麼,現在的你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若沒有旁人指導,科恩建議通過以下問題自我反省:
如果他人要用三個詞來形容你的話,你希望他們選擇哪三個詞?
你的公司是一面鏡子。你想從中看到什麼?
就你的個人領導風格而言,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你有哪些“超能力”,又有哪些“緻命弱點”?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Memento Media
除了表現出更多的抱負與鬥志,科恩還建議,通過以下這些問題來着眼于自身領導風格中的核心内容:
你會如何在他人面前表達自我?“你是否會向他人提出問題,認真傾聽對方答複,并主動提議并一同探究解決方法?或者,你是否更傾向于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并且要求對方為結果負責?”
你通常是如何處理矛盾沖突的?“你傾向于化解矛盾,或者是避免矛盾,并希望他們自行解決呢?”
在給予反饋和展開艱難對話的過程中,你的自然反應是什麼?每當遇到問題時,你傾向于等待解決問題的良機,還是一旦發現問題就立即介入呢?
對于具體執行過程,你希望有多大的掌控力度?“你會全程緊盯每一個環節,還是隻關注最終結果?你傾向于認為自己應該要處理大部分工作,還是會本能地問自己,誰更适合完成某項特定任務?你個人希望參與的部分有多少,以及你願意授權的方面又有多少?你傾向于個人做決策并向他人傳達決策,還是傾向于征集建議,并獲得團隊一緻同意?”
你會如何應對壓力?“你會正面積極應對,還是選擇'關機’回避?你是否有戰勝壓力的動力和決心?你願意為此更加努力嗎?”
你會怎樣做決策?“你會暫時擱置,并等待更多信息,還是立馬決策,甚至沖動行事呢?在做決策過程中,你展現的是更加感性的一面,還是理性的一面?你是否會讓團隊的其他人參與決策過程?如是,在多大程度上你願意讓他們參與其中?”
“在我所指導的領導者當中,一部分高效領導者經常會問自己:'我錯過了什麼?或是'可能會出現哪些與自己所想剛好相反的結果呢?’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管用。我也在跟我所執導的所有領導者建議,最好養成每日反省的習慣。”科恩說道。
“在播客節目和《從創業到成長》這本書中,我采訪了兩位創始人。其中一位是除味噴霧品牌噗噗麗(Poo-Pourri)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蘇西·巴提斯(Suzy Batiz),另一位是時尚健身品牌barre3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薩蒂·林肯(Sadie Lincoln)。她們信念勇敢、堅定内心、行事靠己,都憑着一己之力,在創造初期沒有獲得任何投資的前提下,創造出了真正偉大的企業。當然,我并不是說,你凡事都應該憑直覺做決定,或是不考慮事實數據。相反,我更強調的是,你應該知道在什麼時候聽從内心的聲音,并且憑直覺來幫助你做決策。這個方法可能會讓你變得非常強大。”科恩說。
對此,科恩介紹了一個方法,如何讓領導者更好了解并踐行以上内容。“寫日志有助于讓你關注自己的直覺,了解自身情緒變化會如何影響你的決定。專門留出時間來寫日志,即便一天隻有五到十分鐘的時間,都有助于讓你關注自己及身邊所發生的的事情。”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擱置直覺。如果我們不主動花時間來思考,從而提高自我意識和直覺意識,那麼,我們在做決策時,大多數時候就難以有意識地去發現可能會影響決策的因素。
如果你希望尋找切入點,科恩建議,你可以嘗試以下這幾個自我反省練習:
我現在在思考什麼,有什麼感受?
迄今為止,一直在不斷激勵我前進的是什麼?
迄今為止,總是會讓我洩氣的因素有哪些?
在上述那些時刻,我有什麼想法和感受?
這些事情會如何影響我的後續行為?
綜上,我現在應該做什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