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十種意象之“山”

01

山的自然風光吸引詩人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就有六十四篇與山有關的詩。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詩經·小雅·斯幹》)的詩句,就表明了房屋修在山腳下。從整首詩來看,哥哥弟弟認為這幽遠靜穆的南山是非常惬意的。再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則表明了對山嶽的仰視與敬意。

應該說,我國早期的詩歌裡就表現了詩人對山的好感。杜牧的《山行》一詩,雖然寫的是“寒山”,但因“白雲生處”的“人家”和經霜的紅葉也在此山中,三者融為一體,故愛“人家”,愛紅葉也愛此山。

這些樸素的愛,大多是對山的直接提及和描寫,沒有多少心理寄托。因此,這種“好感”是比較本能、比較樸素的。

02

堅固的山寄托堅定的情懷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雄心勃勃,懷有統一天下的遠大理想,并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他在《觀滄海》一詩中寫道“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以水的動蕩不安比喻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連年征戰、社會動蕩不安的現實,以聳立在海中的山堅定不可動搖比喻自己,比喻自己的理想,借此抒發自己豪邁激越的情懷。

其他如陸遊的詩句“中原北望氣如山”則表達了詩人北望中原、收複失地的雄心豪氣猶如大山一樣不可動搖。
 

03

山是遁世者“屏蔽”外界生活的工具

中國古代詩人秉承“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訓誡,如果仕途不得意,他們就會産生遁世之心。詩人用深深的山林來“屏蔽”外面的世界,同時也用這種方式來掩飾這顆受了傷的孤高自傲的心,以求自我安慰,自我解脫。

王維的“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一詩,正反映了這種欲“出世”而不能的痛苦心理。特别是詩的最後兩句,大有“即使是朋友,也請你不要問我,别管我的閑事,也不要再來找我,我的心很煩”的意思,同時也表達了“隐者”極度失落、灰心透頂的心情。

04

山是隐者寄托曠達心理的載體

“終南捷徑”這個與隐者有關的成語,像一柄無形的短劍,筆畫上泛着慘白清冷的光,刺向那些隐身不隐心的人。

陶淵明自是不在其列的。他要歸隐了,寫了一篇毫不做作的《歸去來兮辭》,然後農忙時“種豆南山下”,“戴月荷鋤歸”,一個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哪怕夜露深重沾衣,心情也輕松愉快;閑暇時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為菊花是在百花凋零時開放的,百花開放時它卻隐藏起來,這“隐藏”的“隐”,正是陶淵明隐居的“隐”。

隐居時,是悠然的,這時他所見的恰是平時他種豆的南山。由此我們可以說,不管農忙或是農閑,陶淵明都離不開山,講到山,他的心情是“悠然”的,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05

山可寄托離别之時的複雜情感

由于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再加上我國古代交通極為不便,送别時感覺是山把朋友隔開,别後難以相聚,因此,“山”就在古代送别詩中寄托了“别時難,見時更難”的思親思友思故鄉的情感。

王昌齡“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岑參“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詩句就是明證,而李叔同“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中的“山外山”則把這種情感推向了極緻。

極富禅心的王維吟唱“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時,情感何其寡淡,離去就離去吧,天快黑了,關上柴門,轉身回屋休息算了,管他山外又如何,但你再看最後兩句“春草年年發,王孫歸不歸”,除了勸人歸隐外,那盼望别後相見之情還是隐隐約約地表現出來了。

06

山可寄托時易事移的特殊感情

中國古代詩人所崇尚的是恒定靜谧的美,這與現代人崇尚動态美的心理是不一樣的,這應該與對人的生命思考有關。于是他們贊歎山的永恒,而對山的對比意象則充滿莫名的惆怅。

王安石在“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一詩中句句不離山,除了表達對山百看不厭的情感、終老靠山的情懷外,我們還感知到由水流花謝所呈現出來的虛幻和無奈。

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則表達了青山還是詩人心目中的那座青山,不老也不變,山的容顔依舊,山的内涵依舊,山的情感依舊,隻可惜日出日落,不知經過了多少輪回,時光易逝,人事的變遷則更加令人難以捉摸。這裡,對時光的流逝、對生命的短暫、對情感的複雜變化的思考同樣通過山的“依舊”進一步催生。

·

07

山體現了道心詩歌的神秘

不知起于何時,“人”與“山”結合後,就形成了“仙”,而“仙風道骨”則把“仙”與“道”聯系起來。道家崇尚自然,崇尚自由,崇尚大自然的神秘,而山的博大與幽深正好具備大自然的神秘性,故道觀大多修在山上,而道人則在山上和觀裡修仙。

很多有道心的人放浪形骸,怡情深山,見迹不見人,從而顯得神神秘秘,這又讓很多詩人羨慕不已。唐詩人賈島在《尋隐者不遇》中寫道:“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雖然我們無從知道隐者是誰,是“先天隐”還是“後天隐”,卻知道,這位隐者更多了幾分“仙風道骨”,他采藥攀岩,雲裡霧裡,但求長生不老,不求富貴功名。

李白在《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有“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的詩句,這兩句詩含有的有所見無所聞的意境,隐含了山的幽深,清靜,遠離人煙的野趣。總之,山在詩裡成了道心神秘的厚重載體。

08

山體現了佛心詩歌的空靈

如來、觀音原本端坐在雅利安人的石窟裡,來到中國後,他們則入鄉随俗,走進深山。雖然信奉的“主義”不同,但他們與中國的李耳莊周卻能和平相處,因此,佛家在中國仍然與山有着厚重的緣分。
  

唐詩人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就浸透了佛家的禅理。即使寫“人語響”,襯托的也是“響”所掩蓋着的“空”;即使是鳥心躁動,襯托的也是人心的“閑(靜)”而顯出的“空”;而“山色有無中”則更表達了“因空生色,由色悟空”的佛心,比前面兩個“空”更加明晰透徹。這裡的“空”,“空”而不寂。而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因離了山做“空”的載體,我們就悟不出半點佛心來了。

所以,無山的“空”是死寂,有山的“空”才是“空靈”,這樣,外來的佛與中國的山就達到了一種完美的結合,而佛與山的結合則奠定了中國古詩“空靈”意境的基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