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解酲湯出自《内外傷辨惑論》,具有溫脾胃、消酒積、利濕熱之功,為治嗜酒中虛,濕傷脾胃所緻的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而設。“酲”即因酒而病。指喝醉了酒或經宿飲酒大醉而神志不清。本方組成為木香五分, 人參(去蘆) ,豬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白術,幹姜,神曲(炒黃), 澤瀉各二錢,青皮三分, 縮砂仁 ,白豆蔻仁,葛花各五錢。上為極細末,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現代用法可共為極細末,也可作湯劑,水煎服。
《内外傷辨惑論》說:“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用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複重瀉之,況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謂元氣消亡,七神無依,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金匮要略雲: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濕,葛花解酲湯主之”。
酒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财富,我國的酒文化有幾千年的曆史,酒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其性溫熱,味甘,辛,苦,歸心,肝,肺,胃經,具有溫通經脈,舒筋,散寒,止痛,引行藥勢的功效。晉代陶弘景在《名醫别錄》中說:“大寒凝梅,惟酒不冰,明其性熱,獨冠群物,藥加多須以行其勢”。《本草綱目》說:“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性”。故過度飲酒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即“酒者,能益人,亦能損人”。《素問·風論》說:“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因此解酒的藥物,一直是醫家研究的對象,此方劑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解酒的良方之一。本方證因嗜酒中虛,濕傷脾胃所緻。酒本水谷之精液醞釀而成,體濕性熱,其性剽悍,少飲能通行氣血,内助消化,外禦風寒。若恣飲無度,則脾胃受傷,濕飲内阻,升降失常,而為眩暈、嘔吐、胸痞、食少等證。内外分消是治療酒積的良法。
方劑的組成上文中已經說了,其中葛花,也就是野葛的花,可以有效的緩解酒後的不适感,如果酒後出現煩熱,口渴,頭暈,頭痛等等問題,用葛花可以有效的控制這些症狀,緩解自身的身體問題。葛花是傳統醫學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酒專藥,也是此方劑中唯一的解酒藥,其性味甘寒芳香,醒脾和胃,能使酒濕從表而解,故為君藥,臣以神曲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陳腐之積;蔻仁、砂仁理氣開胃醒脾,以除痞悶,增食欲;二苓、澤瀉滲濕止瀉,引酒濕從小便而去;飲酒過多,必傷脾胃,故又以人參、白術補中健脾,幹姜溫運化濕;木香、青皮、陳皮理氣疏滞,以上共為佐藥。諸藥合用,酒濕得去,諸症自解。本方的配伍特點,一是發汗和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濕;二是消食理氣和補氣健脾同用,邪正兼顧。
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說:“治酒積,或嘔吐,或洩瀉,痞滿頭痛,小便不利等證。夫酒之為物,其質雖陰,其性則陽,故多飲則身熱面赤。久則性去而質留。質留者,水也,陰也,但随人之髒氣而為病。若陽盛者,多化濕熱;陰盛者,多化濕寒。然脾胃正氣不虛,則随飲随化,亦無以上諸證。治之者,先宜以參、術補脾之正氣,複以幹姜溫脾中之陽而助其健運。濕性黏膩,故以豆蔻、砂仁、木香、青皮、陳皮一派辛香燥烈之品以佐之。酒乃谷所釀成,故以神曲消之。論治酒之法,解表、利小便,亦為兩大法門,故以葛花入陽明,以解在表之酒濕;苓、瀉達小腸,以滲在裡之酒濕耳”。
本方為治療酒積傷脾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等為辨證要點。傷酒為病,随人體人體的陰陽而有寒化、熱化之分,若偏寒者,加吳茱萸以溫中祛寒;若濕從熱化,濕熱内盛而見面赤煩熱,口渴飲冷等證,又當減去辛燥之品,改用黃芩、黃連等清熱燥濕之藥。胃脘痛或痞脹是常見疾患。酒食不節,飲酒過多,也屬病因或誘發因素之一,故可用此方加減治療。現代醫學的慢性腸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酒積傷脾證者,也可參考此方治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