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枯,又稱為偏風,即肢體偏廢、半身不能随意活動之證。屬于《内經》風證的範疇,在諸多篇章中均有論述,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素問·風論》、《素問·熱論》、《素問·大奇論》等。值得注意的是,《内經》所指偏枯,不能等同于西醫學的心腦血管病所緻的偏癱,亦包括其他外在因素而緻的腦或脊髓疾患所引起的半身不遂。
病因病機
偏枯之證,屬于風證之一,探究其病因,《内經》中有外風、内風之分。後世醫家自金元始,皆将内風作為偏枯的主要病因,皆不提外風所緻的偏枯。雖然諸多醫家對内風的認識豐富了偏枯病因病機部分的内容,但也不應忽略《内經》所提出的外風緻病之說。
外因:風邪侵犯人體,從皮毛而入,或偏中髒腑之背腧穴,導緻營衛氣血虛衰,筋骨失于濡養而發為偏枯。正如《素問·風論》所雲:“風之傷人也……或為偏枯。……風中五髒六腑之俞,亦為髒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張志聰注雲:“風邪偏客于形身而為偏風也。門戶者,血氣之門戶也……如各入其門戶而中其血氣者,則為偏枯,謂偏入于形身之事也。”
内因:若情志太過、飲食不節,引發熱郁氣滞,痰熱生風,風火痰熱内盛或素體肝腎陰虛之人,陽亢生風,氣血上逆皆可發為偏枯。正如張介賓所雲:“人于中年之後,多有此證,其衰可知。經雲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正以陰虛為言也。”亦有陽虛不能布化精微,筋脈失養所緻者;或因心胃兩虛,氣血運行不暢,氣滞血瘀而發病者。
分類
外風偏枯
《靈樞·刺節真邪》雲:“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靈樞·九宮八風》亦雲:“其有三虛而偏中于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張介賓注雲:“虛邪若中于半身,其入深而重者,則榮衛衰,真氣去,乃發為偏枯,若邪之淺者,亦當為半身偏痛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是謂之虛……邪風,非時不正之風也。擊仆,為風所擊而仆倒也。然必犯三虛而後為此病,則人之止氣實者,邪不能傷可知矣。”外風所緻偏枯之證,侵犯虛人之體,通過不同途徑感受風邪後使偏側經脈阻滞,氣血運行受阻,筋脈失于濡養,從而發病。其臨床特征可見半身肢體麻木,活動不便,惡寒、發熱、肢體拘急、關節酸痛等。
風痱
《靈樞·熱病》雲:“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張介賓注雲:“痱亦風屬,猶言廢也。上節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是偏枯,痱病之辨也。智亂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氣未為全去,猶可治也;神失,則無能為矣。”張志聰亦雲:“痱者,風熱之為病也。”此證因風而肢體不用,實為内風所緻。發熱而耗傷肝腎之陰,陰虛風動,屬肝風内動之證。正如《素問·脈解篇》雲:“内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其臨床特征可見半側身體弛縱癱瘓,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若意識障礙較輕,尚有可醫;若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意識障礙嚴重者,則預後不良。
飲食失節之偏枯《素問·通評虛實論》亦:“凡治消瘅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張介賓注雲:“消瘅,熱消也。仆擊,暴仆如擊也。偏枯,半身不随也。痿,痿弱無力也。厥,四肢厥逆也。高粱,膏粱也。肥貴之人,每多濃味,夫肥者令人熱中,甘者令人中滿,熱蓄于内,多傷其陰,故為此諸病。”生活安逸之人,體質多肥盛,飲食上多食膏粱厚味。肥人自身多痰濕,熱勝于内,多傷及陰,氣滞血瘀,因此易患消渴病、猝然跌仆暈厥、半身不遂、四肢痿廢不用、四肢厥逆等。其臨床特征有多發于體質肥盛之富貴人,可見半身不遂,胃脘不适等。
陽虛之偏枯《素問·陰陽别論》雲:“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三陽為太陽,三陰為太陰,太陽為多氣多血之經。若陽氣盛則筋脈調和,陽氣虛則不能運化精微,筋脈失于濡養,則發為偏枯。脾主四肢肌肉,運化水谷布散精微,若脾虛則四肢不得受水谷精微之濡潤,其人必四肢痿弱不用。其臨床特征多見半身不遂,身體瘦弱,四肢痿廢等。
汗出偏沮之偏枯《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後世注家多有不同解釋,其一為陽虛緻偏枯,如張志聰注雲:“沮,濕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濕者,是陽氣虛而不能充身遍澤,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曰:“……陽虛則氣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氣阻一邊,故雲偏沮。”其二為陽郁緻偏枯,如吳崑注雲:“沮,止也。身常汗出而偏止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遂,此由中于風邪使然。”筆者認為陽郁緻偏枯之義更符合臨床實際,可參。其臨床特征多見患側無汗,半身不遂,健側半身汗出,可以活動等。
心胃兩虛之偏枯《素問·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膈偏枯。”張介賓注雲:“沉鼓澀,陽不足也。外鼓大,陰受傷也。小堅而急,陰邪勝也。胃為水谷之海,心為血脈之主,胃氣既傷,血脈又病,故緻上下痞膈,半身偏枯矣。”此證為心胃兩虛,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所緻之偏枯。其臨床特征可見半身不遂,面色不榮,氣短乏力等。
治療
《内經》對偏枯之證提出了辨證原則,即有中腠理、經絡和髒腑之分,這為後世醫家對中風病的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許多醫家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又有所發揮,對中風病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清代醫家王清任治療中風病,以“氣虛血瘀,補氣活血化瘀”立論,所創立的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方劑直至今日仍被臨床所采用,特别是補陽還五湯在中風病後期的治療上效果明顯。王永炎院士緻力于中風病與腦病的研究多年,提出針對中風病急性期痰熱證、痰熱腑實證的化痰通腑湯,方中全瓜蒌與膽南星相配,清熱化痰去中焦之濁邪;生大黃蕩滌胃腸積滞通腑化濁;芒硝軟堅散結助大黃通腑導滞。以上四藥相合,化痰熱、通腑氣。筆者亦曾以大承氣湯加減治療一中風病急性期患者,經通腑瀉熱後,患者神志恢複,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療效顯著。可見,中風病急性期标實症狀突出,急則治其标,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在恢複期或後遺症期,虛實夾雜,多為邪實未清而正虛已現,治宜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偏枯實為内科重症,應以多途徑的治療方法考慮綜合施治,比如外治法、功能鍛煉法等。
治療外風偏枯,可選用劉完素之大秦艽湯(秦艽、甘草、川芎、當歸、白芍藥、細辛、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石膏、白芷、白術等)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以祛風化痰、養血通絡。治療風痱,宜選擇針刺與藥物并舉的方法,當以劉完素之地黃飲子通少陰,息内風。針刺治療上,上肢癱瘓取合谷、手三裡、肩髃、肩貞、巨骨、養老;下肢癱瘓取腎俞、環跳、殷門、伏兔、風市、足三裡、承山、昆侖、太溪;言語不利可取廉泉、啞門。亦可選擇推拿治療,進行輔助肢體恢複,其手法為推、按、撚、搓、拿、擦,取穴以患側顔面、背部、四肢為重點。治療飲食失節之偏枯,可選擇蘇合香丸合滌痰湯加減以溫陽化痰,醒神開竅。治療陽虛之偏枯,可選補陽還五湯以益氣活血通絡。治療汗出偏沮之偏枯,可選大承氣湯加味以通腑瀉熱除郁。治療心胃兩虛之偏枯,可選擇參附湯合生脈散益氣回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