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隻有37年,而餘下朝代替換很快并有多國并存的時代。這個時期由220年承,建立()開始,到589年滅而重新統一結束,共369年。可分為時期(以正統,與并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東晉與時期、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另外位于,全部建都在(孫吳時為,即今天的)的、、的、、、等六個國家又統稱為。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更叠最頻繁的時期。由于長期的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争,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别嚴重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的興起、的勃興及、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的三百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的形象和曆史地位等問題也趨于複雜化。
文化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突出特點
⑴科學技術突出。如的的計算,的《》等。
⑵思想界異常活躍。系統化,佛教和反佛鬥争激烈,佛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迹象,文學、繪畫、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體現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體現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風格。
⑷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此時期處于分裂割據的狀态下,不同的,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炯異。[2]
文化成就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系統和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隻是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記叙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轶事或其隻言片語。在故事情節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隻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态。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态是,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話本。
南北朝文學——作品選
從魏晉開始,曆經南北朝,包括前期,是中古期的第一段。綜觀這段文學,是以五七言古近體詩的興盛為标志的。五古在魏晉南北朝進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體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魏晉南北朝期間,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的自覺和文學創作的個性化,在這些變化中是最有意義的,正是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其他的變化和發展。這期間宮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文學集團。集團内部的趨同性,使文學在這一段時間内呈現出一種群體性的風格,另一段時間又呈現為另一種風格,從而使文學發展的階段性相當明顯。
文學集團内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家,如、、,但成就最高的陶淵明卻不屬于任何集團,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衆人之上。對兩漢文學的繼承與演化,在五言和辭賦方面痕迹最明顯。文人在學習漢樂府的過程中将五言古詩推向高峰;抒情小賦的發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漢賦在新的條件下得到發展。的标志從品評到文學品評從文體辨析到總集的編輯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新的文學思潮魏晉南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相對于文學創作異常地繁榮,(魏)《》、(西晉)《》、(梁)《》、(梁)《》等論著以及(梁)《》、(陳)《》等文學總集的出現,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峰。
陶淵明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論著中,可以看到一種新的文學思潮,這就是努力将文學從學術中區分出來,進而探尋文學的特點、文學本身的、文學創作的規律,以及文學的。在漢代,儒家詩都占統治地位,強調與政治教化的關系,詩歌被視為“經為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詩大序》)的工具。至于詩歌本身的特點和規律并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以後,詩學擺脫了經學的束縛,整個文學思潮的方向也是脫離儒家所強調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尋找文學自身獨立存在的意義。這時提出了一些嶄新的概念和理論,如風骨、風韻、形象,以及言意關系、形神關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風骨、重氣韻的審美思想。詩歌求言外之意,音樂求弦外之音,繪畫求象外之趣,各類文藝形式之間互相的這種自覺的美學追求,标志着一個新的的到來。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創作,就是在這種新的文藝思潮的影響下展開的,同時它也為這種文藝思潮提供了賴以産生的實踐依據。這個時期文學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服務于政治教化的要求減弱了,文學變成個人的行為,抒發個人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賦,從漢代的大賦演化為魏晉南北朝的抒情小賦,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轉變。五言古詩在漢末蓬勃興起,文人的個人抒情之作被後人奉為圭臬。此後曹植、王粲、劉桢、阮籍、陸機、左思、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庾信,雖然選取的題材不同、風格不同,但走的都是個人抒情的道路,他們的創作也都是個人行為。其中有些,抒寫政治生活中的憤懑不平,也并不帶有政治教化的目的。至于梁體詩,雖然出自宮廷文人之手,也隻是供宮廷娛樂之用而已。詩人們努力的方向在于詩歌的形式美,即聲律、對偶、用事等語言的技巧,以及格律的完善。正是在這種趨勢下,中國的古詩得以完善,新體詩得以形成,并為近體詩的出現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唐詩就是在此基礎上達到了高峰。[2-3]
三教互相滲透
盡管中國文化的發展趨于複雜化,但儒學不但沒有中斷,相反,卻有較大發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學說經過玄、佛、道的猛烈沖擊,脫去了由于兩漢造神運動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外衣,開始表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晉南北朝的學術思潮和思潮來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改革、發展和補充儒學的願望。他們不滿意把儒學凝固化、教條化和神學化,故提出有無、體用、本末等哲學概念來論證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們雖然倡導玄學,實際上卻在玄談中不斷滲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名教符合自然。此時期雖然出現儒佛之争,但由于與政權結合,使儒學始終處于正統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倫理作認同,逐漸形成以儒學為核心的合流的趨勢。[1][4]
時代思想
時代,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不同于時期的新形勢,玄學思潮歸于沉寂,佛道二教繼續發展。佛教大量譯經,廣泛流行,滲透到政治、經濟、社會、民俗及文化的各個層面。面臨嚴峻挑戰。由于佛教的急劇膨脹,使原來儒、玄、佛、道的相互關系及其曆史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學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評焦點,由玄學轉向佛教,出現了大批反佛思想家。[1]
下一篇
先有行情,後有解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