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中透露了地球東西南北方位的變遷信息:
我們可以直接從八卦圖中來分析,它透露了地球曾經發生過的換極信息,八卦是天地演化理論圖,其中天的方位與地的方位發生過錯位事件。
一: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
正體的先天八卦圖如下【圖中“巽(西)”改為“巽(風)”】:
正體的後天八卦圖如下:
二:代表天的乾卦從先天八卦圖中的正南方進入後天八卦圖中的西北方。
這裡隐含一個中國古史中記載的天文變化事件。也就是關于地球方位變化的天文地理記錄。
1:《淮南子·天文訓》記載:
“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昔者共工與颛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後天八卦圖隻以簡單的乾卦安位于西北方就暗示曾經發生過的地球大事件。
2:伏羲畫八卦:三皇時期
《周易·系辭傳》:“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
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記》載:“太暤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迹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充庖廚,故曰庖犧。以龍瑞,以龍紀官,号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陳,東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
3:文王作後天八卦圖:周朝:約前1046-前256
周文王參照《伏羲先天八卦》及《連山》和《歸藏》而作。《周易》的内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洞察事物的真谛,《周易》是以卦形寫成的,所以占卦用。《傳》包含解釋《卦辭》,《爻辭》幾種文辭共十篇,統稱為《十翼》。
4:孔子與《周易》
《十翼》即《易傳》,是對《易經》(《周易》)的注釋,共有十篇,因此又稱《十翼》。
《十翼》包括:一、彖上傳(《周易》每卦有“象辭”,《彖傳》就是解釋“彖辭”的話),二、彖下傳,三、象上傳(又稱“大象”),四、象下傳(又稱“小象”),五、系辭上傳,六、系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八、序卦傳,九、說卦傳,十、雜卦傳。
三:
1:乾坤坎離易位,暗示一個方位90度變化信息。而乾卦由南方移動到西北方,暗示了方位變化135度信息,這也許說明由伏羲(三皇)時期到周文王(周朝)不止發生過一次地球方位變化事件。中國曆史上的三皇、五帝、夏就是一個相隔千年以上的不同古代曆史時期。
2:代表火(太陽)的離卦由先天八卦方位中的東方換位到後天八卦圖中南方。
這在地球東西南北方位中來說就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件。
我們現在來界定宇天極常以北極星來界定北方。而現代地理學界定地球北極則以地軸-正對着北極星為本。相對的另一方則為南方與南天極。
嚴格科學意義上宇天極也是在變化的,但它是相對穩定的,因為星辰的位置變化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地球隻是太陽系中一個行星,它的東西南北方位得益于現代科學的普及,但過去的地球東西南北方位與現在的方位是否相合,這是個關系到地球自轉軸是不是會發生變化關鍵問題。
但從《淮南子·天文訓》記載的天傾西北事件,我們可以判斷地球曾經發生過翻轉,那麼就直接證明過去的地球東西南北方位與現在不同。“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表明地球當時發生了海浸與地球翻轉性大海嘯災難,這是地球的水陸重新分布的滄海桑田事件。
以地球方位變化:東方調換到南方,說明當時地球發生順時針翻轉(以中國方位為正面-因為記載源于古代中國),在地面當時人們可以看到天上日月星辰向西北方移動天文現象,故《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這就是說地球當時向東南方翻轉,那麼根據地球陸海運動,在東南方必然遭受海浸事件,以及地球翻轉性大海嘯災難,在《淮南子·天文訓》記載記載為: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以一個圖表示為:
3:在大災難前後間,
兩極冰川将要融化,故地球必定出現可怕的大旱災。
會有新的南北極形成,而這又将在赤道地區帶,故千年極寒也一定來臨。
所以未來氣候極其反常,那是旱災、火災、冰雪、風暴、水災一起來的。
地震、火山、飓風災難漸漸嚴重。
四:中國的曆史分成了幾個不同的朝代時期:其中都曾遭遇海水上漲事件。
(一):三皇時期:(三皇五帝:約公元前1.5萬年—公元前2225年)
(三皇為伏羲(太昊)、神農(炎帝)、軒轅(黃帝亦稱有熊氏)
關于三皇就有多種說法: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于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一般認為他們應該屬于蒙古人種。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的不同說法:
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娲、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于《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1:其中燧人氏到伏羲氏,中間就是兩千多年。而燧人氏時面臨地球冰川融化事件,故有上古洪荒時期傳說,地球基本被水包圍。
2:伏羲女娲傳說在《山海經》中都有記載。他們都曾經曆大洪水災難。
3:炎帝神農時期也曾經曆大洪水災難。精衛填海這個神話就是模糊的洪水災難記載。暗示東海曾經由陸地變成大海。炎帝曾圖畫九丘,乃天下圖也。
4:黃帝以武力統一天下,做天子,
(二):五帝時期:
五帝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陽氏、帝喾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1:其中在颛顼時期發生守天傾西北事件,出現大洪水災難。
2:堯舜時期又遭遇海水上漲災難,故有大禹治水事件!同期世界曆史中都有大洪水災難記載。
(三):夏朝:約前2225年-前1600年。
大禹治水,鑄九鼎記九洲圖。
(四):商周到現在,前1600年-現在。
在這段曆史期間中并沒有巨大的天文地理事件記載,也就是從商朝開始,太陽一直是東升西落的。
五:關于夏朝的地球東西南北方位:
一:中國的文史中隻提到傳說中的夏朝與帝王傳承圖,而考古學中也沒有确定過夏朝的具體時空方位情況。
但夏末之時因為旱災而遷都,又被中原興起的殷商所滅。這些都緣于堯舜時期那場大洪水災難的結果。當時堯帝還命令羲和重修曆書——這應該反應出當時曾發生過巨大的天文地球事件。
但中國曆史就不再有關于當時地球東西南北方位這方面的資料了。
二:但世界其他國家卻留下了這方面的曆史信息:
1:如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曆史》上冊第二卷一書中記錄道:“(19)尼羅河在泛濫的時候,它不僅泛濫到三角洲上去,而且也泛濫到被認為是屬于利比亞和阿拉伯的那些地方上去;它泛濫到離兩岸有兩天的路程的地方,有時遠些,有時則近些。關于這個河的性質,不管是從祭司們那裡,還是從别的人那裡,我都聽不到任何東西。戲特則想從他們那裡知道,為什麼尼羅河從夏至起便開始上漲并一直上漲一百天,為什麼在這段時期過去以後,它的水位立刻就退落并減弱水流,這樣在整個冬天一直保持着低的水位直到第二年夏至再來的時候。我曾向埃及人打聽,尼羅河有怎樣的性能而使自己具有和所有其他的河流相反的性質,但關于這件事,我從居民那裡得不到任何說明。”
事件分析——我們現在都知道錢塘江潮的天文地理原因,這是由日月引潮力與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現象。如果埃及能出現與錢塘江相同的地理方位時,那麼漲潮就容易被解釋。那也就是地中海如果處在埃及的東面時,夏至是近日點,埃及河泛濫成災的原因主容易知道了,這是由海水漲潮倒灌結果。這時地球上卻是太陽北升南落,
如下圖:
曆史書記載的尼羅河泛濫-夏至開始100天漲潮,在此圖中就極易理解了。太陽引潮力與地球自轉力造成地中海海水形成潮湧。一波波向西運動,出現海水倒灌現象。
2:《曆史》上冊第二卷“(142)埃及人和他們的祭司所告訴我的事情就是這些了。他們跟我說,從第一個國王到最後的那個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間總計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這一段時間裡,他們也就有相同數目的國王和祭司長。三百世是一萬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計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則是一千三百四十年。這樣算來,全部時間就是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年;他們說,在這全部時期當中,他們沒有一個國王是人形的神,而在這段時期之前或之後的其他埃及國王當中,也沒有這樣的事情。因此他們告訴我說,在這一段時期裡,太陽逆、反常規地升起了四次;兩次它是在它現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兩次是在它現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在距今約13800年中地球太陽從西方(兩次)、南方或北方、東方升起過不同的五次。
3:《聖經-出埃及》記載當時埃及十災中就是黑暗三天天文事件。同時摩西一行是從紅海中度過的地理特殊情況。經中記載摩西向天舉杖,讓紅海水分開,現出陸地,以色列人從海底度過,而後面追趕的埃及軍隊則被海水吞沒。
摩西過紅海時期的紅海與地中海方位:
我們要明白摩西他們當時是在地球翻轉大災難的夾縫中逃生的現實。災難之前紅海與地中海應該是相通的,當黑暗三天災難開始之後,那時地球翻轉在那三天内完成,而水陸大災難會在後面一波波來臨,紅海北段(靠近地中海方向)會在短時内出現露底現象,摩西他們恰好在那個時候走過紅海。
追趕而來的埃及軍隊則被紅海海水的回波淹沒,這就是當時那段全球性大災難的真相。
五:地球方位變遷史:
1:夏商期間地球方位變化示意圖:
這是夏朝進入商朝的方位變化過程。當時地球發生了向西北方向的翻轉。地球原來的東方被調到新時空中的北方,南極則進入東方。
其天文表現在中國則應該看到日月星辰向東南方移動;非洲與印度一帶地區面臨海浸災難。現在的中國東海一帶應該從當初的陸地變成海洋,這是緯度變化的結果。新疆大部分地區當時應該還在海中,因為處于赤道帶,翻轉後則由海洋變成陸地,這就是現在新疆很多地方屬于鹽堿地的原因,這種地方植物比較難生長。
以直觀圖表示如下:
2:炎黃文明時期的地球方位:太陽南升北落。
如圖所示:
四:女娲時期的大洪水災難表明當時遭遇海浸災難(也就是現在的西北一帶),其時地球東西南北方位也是由南半球的西升東落方位過度到炎黃文明時期中的南升北落。當時重複了颛顼時期的地球災難。(根據山海經中記載,女娲當時與颛顼處在相同時期,猛獸食颛民)那麼前一期文明當是伏羲時期的大洪水災難。
女娲補天傳說中有:猛獸食颛民記載,可以判斷為同時期事件。
如: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颛民,鸷鳥攫老弱,于是女娲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
3:
先天八卦與地球儀基本相似:
正體的先天八卦圖如下【圖中“巽(西)”改為“巽(風)”】:
這與地球的方位、自轉基本相似。如下圖所示:當然先天八卦中代表的地球與現在的地球東西南北方位完全不同。
2:後天八卦方位圖與現在的地球時空就相應了:如下圖所示:
周文王恰好處在這個時空中。
3:
應該說伏羲時期,也就是先天八卦時代,中國處在南半球,當時太陽西升東落;經過幾次地球換極運動,變化到現在的北半球中的太陽東升西落方位。
而伏羲之前的華胥古國,那次面臨着大洪水災難。那是一次幾乎淹沒一切的災難。
根據希臘神話中歐羅巴(歐洲與亞洲公牛、非洲的闆塊運動特征:亞洲闆塊擠壓歐洲闆塊向非洲移動,造成歐洲闆塊爬上亞洲闆塊背上),這裡可以判斷華胥國時期地球的方位是太陽南升北落。如下圖所示:
這是一個特殊的亞歐非洲大陸聯體時代。
這就是古華胥國的地球環境。
未來我們的世界又進入這一方位中,故預言中提示人間又華胥。
下一篇
成功出逃指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