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人體三大化痰奇穴,大人小兒通用!

中醫上将痰分成三類:氣郁之痰、脾虛之痰、血痰。

氣郁之痰是大家平時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氣胸悶而成。我們咳嗽出的痰有時不是來自肺部,而是脾虛生痰,如此則應健脾祛濕。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積而生成的痰。這三種痰可以互轉,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張冠李戴。

有兩個穴位經自我按摩對化痰有顯著效果。

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

豐隆穴對現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體内痰濕很重的人一定要揉這個穴位。

手太陽小腸經之支正穴。

腕橫紋上五寸,這裡(是)支正穴。

'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統的正,這個五髒當中誰為正?都把心髒作為君主之官,它作為正。

支正主是小腸經通到心髒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

另外一方面,心髒和小腸是相表裡的,(它倆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這個小腸經與心髒之間的一個絡穴。

絡穴是聯絡的意思。

支正穴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療人體的贅生物。長了一個瘊子,有了扁平疣,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會産生這些贅生物?

這些贅生物在中醫裡邊講就叫痰結,就是濕氣結在一起結成這些東西了,叫痰濕所結。

另外一方面有氣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氣,體内的痰濕凝結成這些贅生物。還有脂肪瘤也是這些東西,都是人體的痰結。

通過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這些贅生物。

為什麼會有這個效果呢?因為支正穴呢可以從心髒那裡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後沖擊小腸經,人體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濕就會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腸的功能增強了,痰濕能夠被及時的化解掉,就不會産生這些贅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體内痰濕的贅生物。

任脈之膻中穴。

膻中穴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比較多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因為它具有理氣活血通絡、調節神經功能和消化系統功能等功效,位于胸部。

膻中穴位于人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也是心包的募穴。

此外,一身宗氣會與膻中穴,故膻中又為“氣會”,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

常用于治療心胸疾病,如心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

對小兒有咳喘問題,按揉能理氣活血通絡,寬胸理氣,止咳平喘。

敲膻中穴的正确方法是,雙手合十,用雙手魚際穴部位撞擊膻中穴最簡單,效果最好;速度略微快一點,連續敲打50下。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謝謝!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