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臨診|審察内外、四診合參、辨證施治

辨證,即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是認識和診斷疾病的主要過程和方法。辨,即辨認,辨别,也就是分析。證,即證候,是機體在緻病原因和條件作用下,機體與環境之間,髒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關系紊亂的綜合表現,所以,明确了某一證候,即是對疾病發展階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鬥争的強弱、陰陽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況的概括。

辨證的過程,是以髒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等理論為依據,對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症狀,體征等資料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推理、判斷、辨明其内在聯系,以及各種病變相互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疾病,作出正确的診斷。

辨證和論治,是中醫理、法、方、藥在臨床上具體重要的兩個環節,兩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辨證是認識疾病,論治是針對病證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辨證是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辨證的目的和檢驗辨證正确與否的客觀标準。

“症”是指單個的症狀,中西醫認識是一緻的,如頭痛,發熱,咳嗽,心慌,惡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醫所說的病名中隻有少數與西醫病名是一緻的,如麻疹,白喉,破傷風,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對疾病的認識是不一樣的。西醫對疾病的認識是建立在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的基礎上,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是病人的自覺症狀、體格檢查、化驗檢查;中醫認為疾病是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結果,臨床辨證主要依據病人的症狀和體征(舌象、脈象等),診斷時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麼“證”。

“證”,即證據、證候的簡稱,它不單純是症狀或主觀感覺,而是一組征候群,也是中醫對疾病的診斷。“證”是一組特定的臨床表現(症狀,體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正邪雙方力量對比狀況等方面的綜合概念。“證”是從分析症狀和體征着手,歸納成為比症狀更能說明疾病本質的概念。

中醫辨證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精津辨證、髒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六經辨證等。其中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總綱。

八綱辨證是根據四診取得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質、病變部位、病勢的輕重、機體反應的強弱、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等情況,歸納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類證候,是中醫辨證的基本方法,各種辨證的總納,也是從各種辨證方法的個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診斷疾病過程中,起到執簡馭繁,提納挈領作用。

疾病的表現盡管極其複雜,但基本都可以歸納于八綱之中,疾病總的類别,有陰證,陽證兩大類;病位的深淺,可分在表在裡;陰陽的偏頗,陽盛或陰虛則為熱證,陽虛或陰盛則為寒證;邪正的盛衰,邪氣盛的叫實證,正氣衰的叫虛證。因此,八綱辨證就是把千變萬化的疾病,按照表與裡、寒與熱、虛與實、陰與陽這種樸素的兩點論來加以分析,使病變中各個矛盾充分揭露出來,從而抓住其在表在裡、為寒為熱、是虛是實、屬陰屬陽的矛盾,這就是八綱的基本精神。

主要症候有:

表寒證:

傷寒惡寒身發熱,鼻塞無汗浮緊咳。

中風惡風脈浮緩,頭項強痛自汗出。

表熱證:

表熱熱重惡寒輕,微渴有汗咽腫紅。

咳痰粘稠脈浮數,舌紅苔黃銀翹靈。

裡熱實證:

裡熱實證高熱狂,煩谵口渴喜飲涼。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數有力舌苔黃。

裡寒虛證:

裡寒虛證腹痛滿,嘔吐清水氣息短。

納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脈沉緩。

寒證:

寒證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長清。

便溏舌淡脈遲弱,陰盛外寒陽虛生。

實熱證:

實熱高熱面目紅,汗出煩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語,舌绛脈洪和神昏。

虛熱證:

虛熱骨蒸五心煩,盜汗乏力悸失眠,

頭暈眼花腰酸痛,氣短咽幹痰少粘。

顴紅無苔脈細數,育陰潛陽治可愈。

寒熱錯雜(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錯雜證,胸中煩熱咳痰粘。

口舌生瘡咽腫痛,腹痛便溏緊相連 。

上寒下熱:

上寒胃脘拘急痛,嘔吐清水哕逆急。

下熱下腹脹悶痛,尿痛色黃尿意頻。

裡寒表熱:

裡寒素有浮腫病,畏寒便溏四肢涼。

複感表熱渴咽痛,發熱解表當助陽。

裡熱表寒:

裡熱表寒素有熱,煩躁便秘渴咽幹。

複感寒邪身軀痛,繼而發熱惡風寒。

真熱假寒:

真熱假寒陽不伸,面色蒼白手足冰。

惡熱煩渴喜冷飲,舌绛苔黃神不清。

真寒假熱:

身寒假熱陽氣虛,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熱口渴脈虛大,甘溫除熱好時機。

虛證:

虛證形瘦無精神,心悸氣短汗淋淋。

陰虛可見五心熱,陽虛面白肢不溫。

舌光無苔脈細弱,大便溏瀉小便頻。

實證:

實證氣郁精神狂,脅脘腹脹痰濁黃。

便難裡急尿澀痛,舌紅苔厚脈弦長。

上實下虛:

上實喘嗽痰壅盛,胸脘腹脹卧則難。

下虛浮腫吸氣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上虛下實:

上虛心肺不足證,下實大腸濕熱凝。

心悸怔忡氣息短,裡急後重膿血行。

裡虛表實:

裡虛表實食欲減,便溏食後腹脹滿。

惡寒發熱頭身痛,素體陽虛又外感。

真實假虛:

内有真實外假虛,體瘦神疲冷身肢。

裡急後重或癥瘕,大實赢狀補益疾。

真虛假實:

真虛假實腹脹滿,痛喜揉按而和緩。

舌質胖嫩虛弦脈,反瀉含冤重危險。

陰陽:

陰證面白四肢冷,神疲乏力語聲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遲。

陽證神旺語聲粗,面目紅赤呼吸粗。

高熱尿黃大便秘,舌紅苔黃脈洪浮。

陰虛内熱顴唇紅,盜汗少寐夢遺精。

五心煩熱脈細數,舌紅無苔卧不甯。

陽虛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虛弱脈,

身倦畏寒尿頻數,陽痿帶稀體無澤。

失血脫水成亡陰,口幹喜冷汗多粘。

舌紅幹燥脈虛數,面色潮紅畏熱煩。

亡陽病變陽虛脫,手足厥冷汗出多。

脈微欲絕舌淡潤,渴喜熱飲息微弱。

氣虛:

氣虛五髒功能弱,呼吸氣促語低微。

身疲肢倦食納少,心悸筋緩目發黑。

頭暈眼花腰酸痛,自汗脫肛内髒重。

氣滞證:

氣滞主證脹悶痛,脹疼發作時重輕,

竄痛嗳氣矢氣減,兼證五髒各有型。

脘悶納呆脅脹滿,咳喘胸憋腰脊痛。

氣逆:

氣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

嘔惡嗳氣呃逆胃,肝逆昏厥頭暈眩。

血虛證:

面唇舌甲無光華,心悸失眠手足麻,

經少衍期脈虛細,頭眩乏力眼昏花。

血熱證:

身熱夜甚煩不眠,目紅鼻衄發疹斑。

舌質紅绛脈細數,月經先期崩漏連。

血瘀:

腫脹刺痛有定點,日輕夜重面色暗。

口唇舌質青紫暗,舌邊尖部瘀點斑。

口幹嗽水不欲咽,肢體麻木或痙攣。

脈沉細澀為要點,部位不同随症見。

氣滞血瘀:

氣滞血瘀肝郁成,太息易怒脅脹痛。

月經不調脅痞塊,舌紫脈虛診可憑。

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頭暈眩,少氣乏力懶語言。

面白色淡脈細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氣虛失血:

氣虛失血屬内傷,倦怠少氣面萎黃。

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脈弱歸脾湯。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