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醫學專業人士交流學習。文中方藥,多為有毒之品,非專業人士切勿擅自使用!)
李可老中醫所著的《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久服盛名。近期重讀該書,更覺其書中所述幹貨頗多,諸多經驗頗有獨到之處,可堪一試。故摘錄部分于此,以待後察。
1.用重劑,不唯重劑
李可老中醫臨床善用重劑,許多藥物劑量偏大,動辄90g、120g等,遠超《藥典》常規劑量。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個人用藥經驗,另一方面也是遵循古制,即遵循柯雪帆教授漢代度量衡考證的結果,即漢代方劑中一兩等于15.625g,驗之臨床,确非常規劑量可比。但李可老中醫并非全部都是大劑量、超劑量用藥。更多的還是臨床常用劑量,甚至小劑量。如麝香等貴重藥、馬錢子等劇毒藥物以及油桂等特殊藥物,用量均少之又少。
2.倡補腎,非獨溫陽
李可老中醫擅補先天,創“腎四味”、“腎十味”用治腎虛腰痛諸症,創“培元固本散”大補元氣,培根固本。嘗謂,“所謂種種“過敏性”疾病,皆責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從腎論治,可謂治本之道。益氣固表,脫敏止癢,隔靴搔癢而已”。其倡補腎,不僅在于其擅用烏、附等辛溫燥烈之品以救急,更是多用枸杞子、補骨脂、菟絲子、仙靈脾等複形質之品及鹿茸、胎盤、冬蟲草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培本固元,改善人體免疫狀态以治病。
3.有專方,更要辨證
李可老中醫創制了許多驗之有效的專病專方,如治療皮膚類疾病的“烏蛇榮皮湯”,治療各種癌症的“攻癌奪命湯”等,但其臨證,非“死”用專方,而是死方活用,随症加減,辨證施治。掌握其加減圓機之法,方是掌握其遣方用藥之精髓。萬不可守株待兔,執死方而禦百病。
4.蟲毒品,祛頑利器
李可老中醫擅用蟲類藥、大毒藥來治療一些頑固性疑難重症。如其喜用蜈蚣、全蠍打粉廣泛用于筋骨肌肉疼痛拘攣諸症,用馬錢子治療遲緩性癱瘓,用狼毒治療各種頑固、積久難愈之皮膚病均為其蟲毒藥應用的寶貴經驗。至于大劑量烏、附的應用經驗,前人已論甚詳,滋補贅述。
5.貴重藥,亦是良方
李可老中醫雖長期行醫于缺醫少藥的農村,臨床治病用藥,多取簡便廉驗之品,但對于某些特殊病症,亦不避貴重之藥,如炮山甲、麝香、胎盤、冬蟲草、紅參等,對某些病症确有獨特的療效。
其他如相反相畏藥的應用經驗、大劑量烏附的應用經驗等,書中亦多有論述,讀者可詳察之,或有意想不到之收貨。
李可老中醫常用經驗方
1.破格救心湯 P1
組成:附子30~100-200克,幹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另煎濃汁對服),山萸淨肉60~120 克,生龍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沖服)
煎服方法:病勢緩者,加冷水2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 次分服,2小時1次,日夜連服1~2劑,病勢危急者,開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飼給藥,24小時内,不分晝夜頻頻喂服1~3劑。
2.烏蛇榮皮湯 P351
組成:生地(酒浸)、當歸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紅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定風丹60g,白鮮皮、烏蛇肉各30g(蜜丸先吞),炙草10g,鮮生姜10片,棗10枚。
分析:桃紅四物合桂枝湯+定風丹(首烏、蒺藜)+丹皮、紫草+白鮮皮、烏蛇。
定風丹(首烏、蒺藜)滋養肝腎,烏須發,定眩暈,養血祛風止癢。丹皮紫草涼血解毒。白鮮皮苦鹹寒,功能清濕熱而療死肌,為風熱瘡毒、皮膚癢疹特效藥。服之可使潰爛、壞死、角化之皮膚,迅速層層脫落而愈,脾胃虛寒者需酌加反佐藥。本品對濕熱黃疸、兼見全身瘙癢者,對症方中加入30g,一劑即解。烏蛇肉味甘鹹,歸肺脾經,功能祛風通絡、止痙,是一切皮膚頑症的特效藥。
加減:久病營衛阻塞,加麻黃5g,桔梗10g。
日久頑疾,加狼毒3g攻毒。狼毒有大毒,主“惡瘡,鼠瘘,疽蝕”,“積年幹癬,惡疾風瘡”,對各種頑固、積久難愈之皮膚病,煎劑中加入1-3g,有奇效。
黃帶陰癢,加生薏苡仁30g,黃柏15g,蒼術15g,川牛膝30g,蛇床子30g。(四妙散+蛇床子)
高年氣血虛衰,内燥化風,不榮四末,加生黃芪60g。
木鼈子有小毒,功能消腫散結、祛毒。治療皮病繼發感染,淋巴結腫大,煎劑極量30g(不要超過30g),一劑即消,中病即止。
皂角刺、黑芥穗,可入血透毒于外。
難症痼疾,加腎四味調補先天。
3.定風丹 P316/293
首烏、蒺藜各30g。
首烏、蒺藜對藥,餘定名為定風丹,滋養肝腎,烏須發,定眩暈,養血祛風止癢。諸般瘙癢極效,久服可根治白癜風。
4.克白散(白癜風) P323
積久頑疾,基本方(烏蛇榮皮湯)加狼毒3克,氣不運血,皮毛失養加生芪100克。服10劑,癢止,病變部位蒼白處逐漸變紅。再投拙拟“克白散”一料:
沙苑子750克,九制稀莶草500克,烏蛇肉250克,定風丹30克,三七100克,藏紅花、烏賊骨、白藥子、蒼術、蚤休、降香、紫草、甘草各50克(制粉),每服5克,3次/日。
上藥服半年,服至45天時,皮膚色素基本均勻複常。全部服完後,面部之黑點、黃褐斑亦退淨。
按:本病是一種常見難治病,雖不危及健康但好發于青年男女,外觀不雅,頗令患者苦惱。70年代中餘參酌古今論著,創制“克白散”,經治多人皆愈。方中之沙苑子補益肝腎,從近代藥理研究得知,确是一味寶藥。含有多種稀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助長發育抗衰老抗癌。可增強内分泌激素的生成,增強新陳代謝。對一切整體失調類疾病,均有調補作用。
方中三七(半生用半油炸),藏紅花(含多量維B2)益氣補虛,養血活血化瘀,旺盛血行,營養肌膚。定風丹補肝腎,養血驅風,為皮科要藥,故為本方主藥。餘藥化濕健脾,清熱涼血解毒。諸藥相合,共奏補益肝腎,祛風勝濕,益氣運血,營養肌膚功用。藏紅花價昂,可倍加三七代之
5.脫敏靈 P326
蘇葉、浮萍、蟬衣、地龍各10g。用于過敏性皮膚病。
6.臁瘡膏方 P327
主治:臁瘡——下肢潰瘍,膿水淋漓,浸淫成片,刺癢鑽心,纏綿難愈。
組成:銅綠,輕粉,松香,乳沒,蜂蠟,本人指甲,阿魏,人頭發各等分,量瘡面大小定量,起碼量3克。另備桑樹枝1條,香油适量。
制法:先将香油傾入鍋内煉沸,倒入藥末,煎熬1刻鐘,以桑枝頻頻攪動。煎妥後,以白麻紙7張(以瘡面大小為準),放入藥液中蘸飽均勻,挑出晾冷,疊成一疊,以縫衣針密剌小孔。
用法:先将患處用鹽、花椒水趁熱熏洗幹淨,将制妥之油紙7張包裹患處。每晚睡前,将油紙打開,先以鹽椒湯熏洗患處,将靠腿的1張油紙剝下棄去。所剩6張仍用原法包好,每日如此,7日即愈。
此方為轉業軍人馬來友祖傳秘方,李可老中醫用此法治40餘人皆愈。若配以對症方藥,内服更佳。凡下部瘡瘍久不收口,上氣必虛,重用生芪立效。
7.攻毒承氣湯 P332
二花120g,連翹90g,生大黃、木鼈子、蚤休、柴胡各30g,天葵子、甘草各15g,蜈蚣3條(沖)。上藥2劑,武火急煎頻服,2小時1次。
8.十味神效湯 P334
生黃芪、當歸、川斷、炮甲珠、二花、香附、甘草、生姜。上肢加桂枝,下肢加牛膝。用于皮膚慢性感染,膿腫。潰瘍,正虛邪戀,借重半陰半陽證十味神效湯加減進治,
9.止痙散
全蠍3g,蜈蚣4條,研粉沖服。或全蠍6g,蜈蚣3條打粉沖服。廣泛用于筋骨肌肉疼痛拘攣諸症。此外,李可有時将山甲、水蛭亦合入本方中。如炮甲珠5g,生水蛭3g,全蟲3g,蜈蚣2條,研粉分沖。
10.羚麝止痙散 P72
羚羊角3g,麝香1g,蠍尾12隻,蜈蚣2條為末,分3次服。
為李可老中醫急救小兒高熱驚風開竅醒腦常備藥。輕症單服立效,不必配服湯劑。若小兒有窒息之險,另加麝香0.3g,立解其危。因麝香不僅能興奮呼吸中樞,且能辟穢醒腦,緩解大腦缺氧。
11.引火湯 P56/239
傅青主《辨證錄》:熟地90g,巴戟天30g,麥冬30g,茯苓15g,北五味6g。主治:虛火喉痹。
12.培元固本散 P104/245/392
胎盤1具,大三七、血竭、炮甲珠、琥珀、紅參、茸片各30克
13.腎四味 P244
枸杞子、菟絲子酒泡、補骨脂淡鹽水炒、仙靈脾
14.腎十味 P91
腰為腎之府,諸症凡見腰痛如折或腰酸膝軟,即為腎虛的據。随證選用腎十味(枸杞、菟絲子、鹽補骨脂、仙靈脾、沙苑子、杜仲、鹽巴戟肉、仙茅、骨碎補、狗脊)于對症方内,其效如神。
15.傅山肩凝方 P224
本病又名“五十肩症”,屬老年性、退行性病變,頗難治。唯《傅山男女科》載一方,有捷效。傅山先生論曰:“肩臂痛,手經病,肝氣郁。平肝散風,去痰通絡為治”,方為:
當歸、白芍各90克,陳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白芥子(炒研)、半夏各9克,附子3克。
煎服法:水6碗,煎3沸,取汁1碗,入黃酒服之,一醉而愈。
細玩先生之意,大略肩臂乃手少陽、手陽明二經所過。肝氣郁則木來克土,脾主四肢,脾氣虛則痰濕内生,流于關節,故肢體為病。加之,五十歲後氣血漸衰,複加風霜雨露外襲,日久,乃成本病。餘師先生意,原方加生芪120克益氣運血,加桂枝尖15克載藥直達病所。加止痙散(全蟲3 克、蜈蚣4條)研粉沖服入絡搜剔,更加桃仁、紅花、地龍活血通經。患者海量,令水與黃酒各半煎之,熱服取汗,以開表閉逐寒凝。
注意:服此方會暴瀉粘稠便,甚至日十餘次,需提前向病家說明。
16.偏正頭風散 P242
(紅參、五靈脂、制首烏、炒白蒺藜)、制川草烏、生石膏、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各12克,細辛、芥穗、防風、羌活、(辛夷、蒼耳子、蒼術)、全蠍、(蜈蚣)、僵蠶、地龍、天南星、制白附子、明雄黃(另研對入)、乳香、沒藥各6克(括号内藥品為李可教授所增)。
上藥共研細粉,日服2次,每次3克,飯後、睡前淡茶水調服。本方以人參、天麻、定風丹(首烏、蒺藜對藥)補元氣,生津液,補肝腎、益精血,扶正托邪于外;川草烏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表裡内外,破沉寒痼冷,驅逐伏邪外透;芎、芷、荊、防、羌活、辛夷、蒼耳、蒼術,芳香透竅,辛散開表,疏風燥濕,開門逐盜;天麻、南星、白附,化痰定風;石膏甘寒清熱,監制辛熱燥烈諸品;雄黃、蒼術,解毒辟疫;乳香、沒藥,化瘀定痛;諸蟲深入血分,搜剔伏匿之邪白芷一味,号稱植物麝香,芳香濃烈,善通諸竅,與川芎之專理頭痛者相配,可引諸藥上達頭部直入腦竅,破其巢穴。諸藥相合,對風、寒、濕、痰、火瘀多種伏邪,皆有透發之效。似乎寒溫不可同爐,未免駁雜成方。但凡痼疾,必是寒熱膠結,濕痰死血深伏血絡,正可泛應曲當。又由于本方有通行十二經表裡内外之功,故對暴感外淫六邪或外風引動内風,全身各部,一切突發性、神經性、眩暈、麻木,劇烈痛症,1小時即可止痛。本方性味燥烈,偏于攻邪,故對熱病及髒腑内傷所緻頭痛非其所宜。
17.改良烏頭湯 P245
生芪120克,當歸、附子、川烏、防風、黑小豆、老鹳草、稀莶草各30克,麻黃先煎去沫15克,細辛20克,桂枝、杭白芍各45克,炙甘草60克,蜂蜜150克,鮮生姜45克,大棗20枚,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3小時1次,每次調服散劑(“偏正頭風散”)3~4克,腎虛腰困如折者加腎四味各30克,約20劑可獲根治。
本方與培元固本散(胎盤1具、大三七、血竭、炮甲珠、琥珀、紅參、茸片各30克)合方,加九制稀莶草,變散為丸,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卓效。
所列湯劑,即仲景烏頭湯之加味改良方,方中增入防風、黑小豆,兩倍量之炙甘草,大劑量蜂蜜、鮮生姜、大棗,更加水文火煮2小時以上,可有效破壞烏頭劇毒,治病救人而無害。餘一生運用此方在萬人次以上,從無一例中毒。仲景方能治大病,救急痛,愈痼疾,是攻克疑難大症的仙丹妙藥。後世由于配伍不當,煎煮不遵法度,偶有中毒事故發生,遂使當今中醫界畏烏附如蛇蠍,因噎廢食,棄置不用,使仲景起死回生妙方有絕傳之虞。
18.溫氏奔豚湯 P257/37119.鼻炎吸入方 P283
《金鑒·碧雲散》:鵝不食草、細辛、川芎、辛夷、青黛各5克,研粉少許吸入鼻内,日2次。(侯氏解:可做成香囊,佩于身側,時時嗅聞)所謂種種“過敏性”疾病,皆責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從腎論治,可謂治本之道。益氣固表,脫敏止癢,隔靴搔癢而已。
附預防性用藥方:全河車2具,鹿茸、紅參、三七、琥珀各60克,蛤蚧3對,冬蟲草50克制粉,日服2次,每次3克,熱黃酒送下。(急性期可用麻附辛湯加紅參加腎四味加味)
20.四君七味合方加元參、細辛方21.攻癌奪命湯 P335
攻癌奪命湯是我在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所創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鼈子、醋鼈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殼、黃藥子、生半夏、鮮生姜、元參、牡蛎各30克,大貝15克,山茨菇、山豆根各10克,“全蟲12隻,蜈條,明雄黃1克”(研粉吞服),19味藥組成血。
本方脫胎于蘭州已故名醫董靜庵先生之驗方“海藻甘草湯”,原方主洽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克,全蟲12 隻、蜈蚣1條組成,水煎服。我師董老意,加量3倍,蟲類藥研粉吞服,以加強藥效。另加鼈甲、消瘰丸(元參、牡蛎、大貝)、夏枯草、生半夏、鮮生姜,大大加強了養陰化痰,攻堅散結之力。曾治愈甲狀腺腺瘤24例,甲狀腺瘤左鎖骨上凹淋巴結腫大疑惡變5例,缺碘性甲狀腺腫12例,頸淋巴結核4例,泛發性脂肪瘤5例,腦瘤術後複發1例。多數在半月内痊愈,無複發。1961年後加木鼈子蛇舌草、蚤休、黃藥子、山豆根、明雄黃,基本定型。經臨床運用40年,用治多種惡性腫瘤,竟獲奇效。
22.化鐵丸 P342/284
楮實子30g,威靈仙10g。古方化鐵丸,軟堅散結之力甚強,兼補肝腎。
威靈仙合楮實子号稱“化鐵丸”,對一切堅結難化腫物、結石,有消散作用,治各種“疣”亦有效,曾用治鼻硬結症、足跟痛(跟骨骨刺)、脊髓神經膠質瘤等。
23.加味開道散 P348
(食管癌食道梗阻)火硝30克,紫硇砂15克,明雄黃3克,硼砂15克,真落水沉香5克,枯礬6克,柿霜粉30克,煅礞石5克,冰片1.5克,烏梅肉15克,共研極細粉,每次1克,蜜汁調糊,緩緩含化,半小時許1次,日10餘次,夜間停藥。與此同時,每日午時以梅花針叩刺胸背疼痛部位,以及相應之華陀夾脊穴。重叩出血後,以走馬火缸拔吸瘀血,意圖使血流暢通。經絡表裡相通,外部充血,則内部病竈周圍之瘀血、水腫自然減輕。3日後,疼痛大為緩解,停用杜冷丁可人睡。散刺出血法,首先攻克晚期癌腫疼痛關。連續5 天含化散劑,每次均嘔出痰涎甚多。第5日下午,可飲少許蜜水下咽。且因硇砂、火硝之腐蝕,舌體及口腔脫皮灼痛。乃每日減為含藥6次,未敢間斷。如此針藥并施至第15日,試服牛奶1小杯,順利服下,攻克了梗阻關。
24.三石潛陽方
生龍骨、生牡蛎、活磁石粉各30g。主要用于虛陽上浮外越諸症。
25.代犀角藥對
生石膏、丹皮、紫草,三藥合用可代犀角,退高熱奇效。
26.甲麝散
炮甲珠3g,麝香0.15g,研末,随中藥早晚以熱黃酒沖服。
功能通絡化瘀散結,此對藥穿透攻破無微不至之性,直搗病巢,而消囊腫,化瘀積。炮甲珠、麝香對藥,穿透攻破,無微不至,辟穢化濁,引諸藥直入肺竅,清除濕痰死血。諸藥相合,似有修複、激活受損肺實質病變之效。案例用于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病症。
27.參靈山甲散
山甲6g,紅參、靈脂各10g,研末沖服,對虛中夾瘀證有奇效。可縮肝。
曾治一例産後陰黃重症,自加紅參、靈脂、炮甲珠散劑沖服13天,每服必有肋下走竄如蟲行,或咕咕作響,肝已回縮肋沿,稍能觸及,脾大已消,面色紅潤。
28.三及止血糊
三七5g,白及10g,研粉煮糊,加紅糖、白糖服。治療肺結核大咯血案,曾配合湯藥投用。
29.通淋散
川牛膝30g,乳香3g。利尿通淋,引諸藥直達膀胱竅道。
30.黃芪保肺膏 P313
組成:生芪500克,貓爪草250克,百合、百部、白茅根、生山藥、山萸肉各200克,野黨參、二地、二冬、雞内金、杏仁、茯苓、沙參、玉竹、煅龍牡、功勞葉、三七粉(另入)各100克,紫苑、五味子、甘草、川貝粉(另入)各70克,龜鹿阿膠(另化)各50克,油桂粉(另入)10克,冰糖1500克,梨2500克(榨汁對入),姜汁100克(對入)。
虛甚者,加高麗參另煎濃汁100克(對入),咯血者加白芨粉100克,空洞形成者加全河車粉1具(對入)、冬蟲草研粉50克(對入)。
制法:以多個容器分裝,寬水浸泡一夜,文火取濃汁3次,混勻,濃縮至多半臉盆,粉劑以藥汁調稀糊狀溶入,勿使凝結成塊,人梨汁、姜汁,煎沸3分鐘;冰糖另熬另至滴水成珠時合三膠汁混勻微煮收膏,裝瓶密封,埋入2尺深土中7晝夜。服時振搖均勻,加溫,日服3次,每次10毫升。
方義:本膏方以黃芪鼈甲散去鼈甲合百合固金湯化裁加減而成,通治各期肺結核。本病是一種慢性消耗病,難求捷效。湯劑煎煮費時,丸劑則見效過緩,唯膏劑一勞永逸,對症立方,因人施治,見效既快,服用亦很方便,病人樂于接受。
本病病竈雖在肺,但上下四旁皆受波及。尤以久病氣血耗傷過甚,損及脾腎元氣,則根本動搖,危及生命。從何着手,頗費躊躇。故曆30年,至1996年始定方如上。看似不倫不類,實寓有羊未亡而先補牢之苦心在。曆來治勞瘵,多從陰虛火旺立論,甘寒養陰潤肺,已成定法。不知即使百合固金湯這樣四平八穩的方子,脾陽虛者連服5劑以上,胃口即倒,大便即稀,生機漸萎。此猶為害之淺者,等而下之,則苦寒瀉火,清熱退蒸,直至胃氣頹敗。母氣一傷,肺之化源先竭,離生愈遠,十難救一。本方以顧護胃氣為先,重用生芪為君,甘溫益氣而退虛熱,合山萸肉、煅龍牡之斂固元氣,止盜汗,定喘息,退骨蒸;以肉桂之辛甘大熱,補牌真火,引浮越之假熱歸腎,更加姜汁暖胃,二藥合監制大隊養陰藥之寒涼膩膈,養肺陰而不傷脾陽。複以内金之助運化,健脾胃,共奏補土生金之效。貓草百部為肺痨專藥,功勞葉涼潤強壯協生芪退蒸。又以血肉有情之三膠河車陰陽并補,上下四旁皆受益,肺自愈。經治約百人,皆平穩向愈。
31.其他
姜炭、三仙炭治脾不統血,屢試屢驗,為已故山西中醫學院溫碧泉老師心傳。
老鹳草、決明子各30克,為先輩葉橘泉先生治不孕症之驗方。
遲緩性癱瘓加制馬錢子粉,每睡前溫開水送下0.6g,服藥7日,停藥3日,以防蓄積中毒。
(本文僅供醫學專業人士交流學習。文中方藥,多為有毒之品,非專業人士切勿擅自使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