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 > 正文

中國八大菜系之“粵菜”的由來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我國著名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内外享有盛譽。

粵菜發源于嶺南,以廣州、潮州、東江三種地方菜為主。它有着悠久的曆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肴”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味重清、鮮、爽、滑、嫩、脆,講求"镬氣",調味遍及“酸甜苦辣鹹鮮”,菜肴有“香酥脆肥濃”之别,“五滋六味”俱全。廣州菜配料多,善于變化,講究鮮、嫩、爽、滑,一般是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醇,尤其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油溫恰到好處;潮州菜以烹制海鮮見長,更以湯菜最具特色,刀工精巧,口味清純,注意保持主料原有的鮮味;東江菜主料突出,樸實大方,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漢魏以來,廣東地處我國南端沿海,一直是中國的南方大門,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産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境内高山平原鱗次栉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内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廣東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蚝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饪資源淋漓盡緻地描繪了出來。

粵菜選料廣博奇特,選料精細,配合四時更替,四季時令菜肴重在色、香、清、鮮。品種花樣繁多,令人眼花燎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遊的,幾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肴,每令食者擊節贊賞,歎為“異品奇珍”。

粵菜的另一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豔,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粵菜的第三個特點是,烹調技藝考究,刀工操作精細,常用的有熬、煲、蒸、炖、扣、炒、泡、扒、炸、煎、浸、滾、燴、燒、鹵等。并且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随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同時,調味遍及香、松、脆、肥、濃五滋和酸、甜、苦、辣、鹹、鮮六味,此即所謂五滋六味,具有濃厚的南國風味。

粵菜有"三絕"之說:炆狗,選"砧闆頭、陳皮耳、筷子腳、辣椒尾"形的精壯之狗,加上調料烹制,食時配上生菜、塘蒿、生蒜,佐以檸檬葉絲或紫蘇葉,使之清香四溢;雀指的是"禾花雀",此雀肉嫩骨細,味道鮮美;燴蛇羹,俗稱"龍虎鬥",是用眼鏡蛇、金環蛇等配以老貓和小母雞精心燴制而成的佳肴,因蛇似龍,貓類虎,雞肖鳳,故又名"龍虎鳳大燴"。

“食在廣州”還離不開廣東飲茶,它實際是變相的吃飯,各酒樓、酒店,茶樓均設早、午、晚茶,飲茶也就與談生意、聽消息、會朋友連在一起了。廣東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它備用特制的微型茶壺、白瓷小杯和烏龍茶,斟茶時有“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兩步,所沖茶濃香帶苦,回味無窮。廣東點心是中國面點三大特式之一,曆史悠久,品種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穎,别具特色。

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廣東粉為沙河粉,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面”最為出名。
  總之,粵菜廣采“京都風味”,“姑蘇風味”和“揚州炒賣”之長,貫通中西,揚名海内外。

粵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豬、文昌雞、白灼蝦、龍虎鬥、太爺雞、香芋扣肉、紅燒大裙翅、黃埔炒蛋、炖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菊花龍虎鳳蛇羹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