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詳解隸書發展的曆史

概括講,起源于戰國,孕育于秦國,形成于西漢,盛行于東漢,複興于清代。要搞清這些問題,就必須對各個曆史朝代遺存的書法史料全面了解和認知。隸書的曆史遺存主要有二大類:簡帛書(書寫在竹木簡牍和絲綢);石刻文字(包括碑刻和摩崖)。清末以前,人們對隸書的認識還局限在東漢時期盛行的隸書。到了20世紀以後,随着對大量簡帛書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填補甚或改寫了中國書法的曆史,特别是填補了由秦到西漢這一重要時期隸書演變發展的空白。今天學習和研究隸書發展史,就必須充分利用這些珍藏的曆史資源,拓寬視野,全面了解掌握隸書的演變過程,為學習和創作奠定好基礎。下面,分别簡要介紹一下各個曆史時期隸書的演變特征。

從戰國末到西漢末這400年間隸書的發展過程。學術界稱為“隸變”,即由篆書逐漸演變為隸書的過程,也就是隸書的孕育階段。這段時期主要是簡帛書。具有代表性的是:

1四川省青川縣戰國末年木牍文字。1980年出土,被認為是曆史上最早的隸書。

2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簡。1975年出土,書寫于戰末秦初,屬竹簡墨迹。

睡虎地秦簡

3内蒙和甘肅,20世紀三十到七十年代出土,為西漢時期的竹木簡書。

4湖南長沙出土的西漢帛書。1972年發掘。比較有名的是《戰國縱橫家》《老子甲本》《老子乙本》等。

西漢帛書

在西漢,還有少量刻石。其代表為,萊子候刻石。字數都很少,五鳳13字,萊子候25字。還不能算碑刻。

萊子候刻石

以上列舉的隻是幾個主要代表。這些曆史遺存,清楚地展示了秦漢期間400的“隸變”過程。人們習慣将這一時期的隸書稱為“古隸”或“秦隸”。

這些書法遺迹,由于來源于篆書,因而保留了篆書的某些特征,但又有向隸書演變的雛形,甚或有和的筆意。在用筆上,出現了方折和波磔,運筆增加了提按。在結體上,保留了一些篆書的構形,但已簡化了迂回繁瑣的筆畫,并且多了一些橫向的取勢。在章法上,更加自由爛漫,大小錯落,不苟一格。由于這類書體主要出于民間和下層官吏之手,以實用為目的,屬日常使用的俗體,并非官定書體,又是直接書寫的墨迹,因而風格顯得率意,流暢,淳樸,自然。正如古人所說“隸書者,篆之捷也”。

東漢時期的成熟隸書。到了東漢,尤其是東漢後期,刊石立碑之風盛行,隸書發展已走向成熟,大量碑闆和摩崖石刻出現。官方也将這一時期成熟規範的隸書定為通用書體。這時的隸書,已經脫盡篆書的約束,筆畫由象形變為符号,的基本筆畫已經形成。用筆變圓轉為方折,蠶頭雁尾,波磔明顯。結體已趨扁方,如“八”字左右背分,故稱“八分書”。章法橫成列,縱成行,字距寬,行距窄。總體風格顯得端莊,厚重,雄渾,典雅,裝飾性強。現在我們通常說的隸書就是這一時期的“八分書”。也稱漢隸。漢隸将隸書推向了曆史的高峰。這期間的隸書風格鮮明,異彩紛呈。被後尊為隸書的正宗。古人評說;“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按風格可分為二大流派:一種是碑闆,一種是摩崖。

碑闆刻石的代表有:俊秀飄逸之《》,凝整端莊之《》,樸方厚拙《》,瘦勁靈動之《》等等。

《》

《》

《》

《》

的代表有:《》,《》,《楊淮表》,《》等。

《》

《》

《》

由于碑闆和摩崖的地域有别,形制各異,書家不同,因而也表現出不同的風格面貌。碑闆位于儒教中心地山東曲阜的孔廟,由宮廷書家在制作平整的石碑上書丹,由高級刻工刻镌而成,因而具有端莊典雅的“廟堂之氣”。處在荒郊野外,多由民間刻工倚山就勢,在崖壁上刻鑿而成,因而具有樸拙率真的“山野之氣”。

漢隸的演變與成熟,從戰國末年到東漢結束,經曆了四百多年,這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的曆史意義。人們通常将秦篆和其以前的象形字稱為古文字,将漢隸及其以後的文字稱為今文字。所以,漢隸就成為古文字向今文字轉化的分水嶺。“隸變”不但造就了隸書,同時,也衍生出了行和楷書。現代考古研究表明,書體的演變并非是篆,隸,楷,行,草這樣一步一步很截然的發展過來的。而是以漢為界,秦漢以前為篆隸,漢以後,楷,行,草幾乎同時期在隸書的基礎上演化而成。所以說,至漢以後,漢字字體的演進已經完成,也由此進入了自覺的藝術審美時代。

隸書的衰落與複興。從魏晉到前清,由于隸書一直沒有擺脫“八分”書的影響,始終無法超越漢隸的極緻,一直處于低迷狀态。但在晉代時,有兩個碑值得一提:一是《好大王》。一是《》。兩塊碑都是由隸書向衍化過程中出現的,隸楷兼揉,意趣橫生,是通俗隸書取法的很好範本。到後期,以包世臣,康有為為代表的抑帖揚碑派大興碑學之風,漢隸重新受到重視和研究,一些書法大家,在漢隸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出現了獨具特色的隸書風貌。成就突出的有、、、、等。

《好大王碑》

《》

隸書

隸書

隸書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