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古時候東北地區生活的民衆都是漁獵和遊牧民族。遼河中下遊雖然很早就有漢族耕種活動,也是戰國、秦漢時期才開始将這裡納入統治,到了魏晉之後這裡又成了遊牧民族的天地,東胡、鮮卑、烏桓、扶餘、奚、契丹、女真、蒙古、滿族、朝鮮族無不在東北地區活動。在曆史記錄中,東北大多數時候都是化外之地。
然而上世紀的考古發現證明,起源于西遼河的紅山文化對中華文明影響巨大,毫無疑問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東北的西遼河地區發現了國内最早的玉器文化、玉龍形象。早在9000年-7000年前的興隆窪遺址的先民,已經開始了黍和粟(小米)的種植,使用玉器。7400-6400年前的趙寶溝遺址已經出現了階級分化的迹象,6000-5000年前的紅山玉器文化深刻影響到了長江下遊的淩家灘文化,而淩家灘文化又是良渚文化的源頭之一。這和我們以往對東北地區曆史的印象區别很大。
根據學者竺可桢的相關研究,5000年以前的中國氣候是非常溫暖的,但是随着溫度的逐步降低,紅山文化開始衰落,當地族群逐漸開始增加畜牧業的比例,從純粹的農耕文明在4000年前左右演變成了半農半牧。随着馬匹的傳入,在3000年前左右,遊牧業已經成為西遼河的主要生産活動,農耕業已經成為輔助産業。
我們知道,5000年前左右,随着氣候轉冷開始衰落之後,相關族群除了南遷之外,其餘人群去了哪裡呢?他們是否影響到了後世的東胡、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族?因為沒有文字記錄,且東北地區人群遷徙複雜,進而影響到了相關人群農耕、遊牧、漁獵等活動,而且曆史上東北族群也有大規模南遷進入中原然後被漢化,所以關于紅山文化的族群源頭以及他們的遷徙活動有着非常多的未解之謎。甚至某些西方中心論的NC認為紅山文化的族群是白種人,是商朝貴族的祖先,還好随着DNA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以及人類語言學的相關研究,東北史前時期族群的遷徙問題以及文明影響範圍得到了充分的解答。
漢族父系DNA單倍群比例
我們都知道漢族有大概8%的N系單倍群比例,而N系單倍群又廣泛的分布于亞歐大陸,特别是靠近北極地區的原住民N系比例極高,最遠處到達了北歐的瑞典地區。那麼這些北極地區以漁獵為生的族群與中華文明有關系嗎?答案是有的,因為紅山文化族群确實以N系族群為主,且東北族群也都含有一定比例的N系族群,包括朝鮮人和日本人。
然而N系單倍群的遷徙方向并非由北向南,更不是由西向東,而是由南向北,然後由北向西的遷徙。而且N系與漢族的O系同源,根據相關考古遺骸DNA的研究,大概在1.4萬年前分化,進入東北和東西伯利亞,大概在10000年-8000年前開始向西遷徙,這時候正是東北西遼河農業的起源時期。
由此可見,不是雅利安人遷徙到了東北,而是東北族群遷徙到了歐洲。那麼這些西遷的族群是否有留下文明的印記呢?此時農業已經出現,很可能他們的遷徙活動與當時的氣候變化相關,大概在1萬年前,末世冰期結束、冰雪融化,同一時期,猛犸象也因為氣候轉暖而開始消亡。
這批西遷的先民雖然沒有留下文字和其他文明的遺存,但是他們留下了語言。科學家根據語言傳承關系把人類語言分為了幾大語系,語系下分語族,語族下分語種,語種下分方言。比如說漢藏語系包括漢語族、藏緬語族、苗瑤語族以及壯侗語族,共計約四百種語言。亞歐大陸主要存在三大語系,分别是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又稱泛歐亞語系。這些語系的擴張都是伴随着人群的遷徙,畢竟人是語言的載體。漢藏語系的範圍,正好與O1\O3系單倍群高度重合,相關研究證明藏族源于羌族,而羌族與現代漢族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6000年前的古北方漢族。而印歐語系人群也都是R1a\R1b人群,與4000年前雅利安人在歐亞大陸擴張相關。
阿爾泰語系即是泛歐亞語系,兩百年前就已經有學者提出了這一語系的存在,主要分布在歐亞草原、土耳其、中亞、蒙古高原、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由于分布範圍廣,且語言差異較大、族群成分複雜,相關學者一直找不到該語系的祖源,所以近代學者開始把該語系拆分為突厥語系、蒙古語系和通古斯語系。
本周,《自然》發表的一項多國科學家一同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泛歐亞語系(Transeurasian language family)——包括日語、韓語、通古斯語、蒙古語、突厥語——可能起源于約9000年前的中國,并在農業的發展下傳播開來。這項研究幫助理清了歐亞東部語言史上一段重要時期。
這一研究由多個國家不同學科的學者共同研究,他們通過結合曆史語言學、古DNA研究和考古學這三門學科,發現泛歐亞語系可以追溯至約9000年前中國東北部遼河谷種植粟的古代農民。這些農民後來穿越了東北亞地區,泛歐亞語系也被帶到了北面和西面的西伯利亞和草原,以及東面的韓國和日本。
a 泛歐亞語系98種語言的現今地理分布。b泛歐亞語系各語言支系在新石器(紅色)和青銅時代(綠色)的地理分布
此前西方學者一緻認為該語族族群是由西方的遊牧民族向東擴散而形成,時間在4000-3500年前。毫無疑問,該研究結果挑戰了此前的“牧民假說”。之所以能夠證明是西遼河地區的農業人口的遷徙形成了泛歐亞語系,一是近年來DNA技術的進步,以及取樣樣本的增加為科學家研究提供了更多數據。第二是中國考古學近百年取得的成績得到了世界學者的認可。相關學者根據西遼河興隆窪遺址農作遺存的啟發,以及對各國255個考古遺存進行分類研究,再加上對泛歐亞語系各語族關于農業相關詞彙的分析,學者們發現了很多相同點。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張海認為,這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文理交叉的研究。“尤其是把語言學和考古學用量化的方法表述,采用跟古DNA一樣的分析方法,貝葉斯系統發生學方法,将語言學、考古學與古DNA鍊接起來,讨論一個關鍵性的科學問題。”
“(這項研究)為統一的泛歐亞語系的存在提供了計算語言學的證據支持,”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Peter Bellwood 在随刊發布的論文述評中寫道 。長期以來,關于泛歐亞語系的源頭争議頗多,他認為這項研究對厘清争議作出了 “可喜的貢獻”。
“這篇研究新産生了來自韓國日本琉球群島新石器時代及以後的古基因組,這些基因組的發表填補了目前朝鮮半島琉球群島等地古DNA數據庫的空白。” 德國馬普人類曆史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王轲通過郵件告訴《知識分子》。
“韓國很有意思,”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說,“相比日本,它很早的(基因組成)就已經不一樣了,說明(東亞北部的)影響更早是在韓國,較晚的時候才到日本。”
相關研究結果的發表,已經足以證明遠古時期東北地區族群遷徙情況,氣候的變化迫使西遼河的先民不但是現代漢族的祖源之一,亦是東北地區、蒙古高原、阿爾泰地區的各少數民族的祖源之一。
語言學方面,學者們收集了98種泛歐亞語言254個基本詞彙概念的3193個同源集,并應用貝葉斯方法對泛歐亞語系各語支進行系統發育和定年分析,表明原始泛歐亞語系的起源時間為距今9100年,其分支語系-原始阿爾泰語(突厥語、蒙古語和通古斯語族的共同祖先)分化時間為距今6800年,蒙古-通古斯語的分化時間為距今4500年,日-韓語的分化時間為距今5450年。通過貝葉斯系統地理學統計對經典語言學方法,如詞彙統計、多元化熱點與文化重構等分析方法進行補充分析,推翻了原有關于泛歐亞語系起源于阿爾泰山,或黃河流域,或大興安嶺,或黑龍江流域的論斷,将泛歐亞語系可能的起源中心追溯到了中國北方遼河流域新石器早期的農業人群中。
通過對朝鮮半島古人類基因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朝鮮半島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在遺傳上含有絕對比例的來自中國北方農業人群的遺傳成分,并且在距今6000年前後,朝鮮半島就與日本繩文人發生過不同比例的基因交流,又在随後的曆史過程中,繩文人的祖先成分再次被中國北方農業人群所替代。通過分析日本九州的彌生時代農業人群的基因組,表明日本群島繩紋文化向彌生文化的轉變過程中不僅包含文化和農業技術的變革,同時也受到最終來自于中國北方農業人群的遺傳輸出。早前研究一直認為現代人經由台灣島抵達琉球群島南部,通過對宮古島Nagabaka遺址人群進行基因組研究表明,琉球群島南部史前居民可能起源于宮古北部的繩紋文化,而不是之前一直認為的起源于台灣或菲律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