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過《被讨厭的幸福》這本書,但一直都沒有看,隻聽書名也不知道是講什麼的,也很奇怪為什麼叫“被讨厭的勇氣”。前一段時間終于在微信讀書上讀完了這本書,一開始從推薦序言部分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帶着娃空閑時間有限,但一有時間我就讀一點,一天差不多能讀五分之一,第一遍讀完之後不過瘾我馬上開始了讀第二遍。在微信讀書上我邊讀邊記,寫了300個筆記。
有一位網友這麼評價這本書:一本讀完之後渾身顫抖的書,猶如一把鋼刀,就那麼直接地刮着靈魂上的毒。我深有同感。這是一本心理學自助的書,當下的人們有着各種各樣的煩惱和不開心,其實是我們的心靈被束縛了,這本書指導我們擺脫來自過去,人際關系和未來對心靈的束縛,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簡單,更幸福。這本書豆瓣評分8.6,當當12萬多條評論,京東6萬多條評論,被多個平台解讀。
雖然這本書是關于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但是不用擔心,即使你沒有一點心理學知識,也不知道誰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書中沒有深奧的名詞,沒有大段的理論,而是采用一位自卑苦惱,不喜歡自己的“青年”和一位“智者”以對話和辯論的形式展開。很多時候你會感覺你就是那個“青年”,他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他的疑問就是你的疑問,你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是兩個日本人,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岸見一郎是一名哲學家,他從1989年起緻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他出版有很多“勇氣”系列的書,如《被讨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不管教的勇氣》、《接受幸福的勇氣》等等。
古賀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一次偶然,他在書店讀到了岸見一郎關于阿德勒的書,感覺醍醐灌頂,于是找到岸見一郎,和他一起合寫了這本書,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内容。
青年從小就很自卑,他對自己的各個方面都不滿意,他過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不能衷心地去祝福别人,未此他讨厭自己。他覺得成年人的世界非常複雜,有各種壓力要承擔,各種社會關系要處理,人活着很累很不開心。但智者卻告訴青年,世界極其簡單,問題不在于世界怎樣,而在于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他說人可以改變,人人也都能獲得幸福。
青年不服,于是智者邀請青年進到自己的書房,在一開始,智者向青年簡單介紹了阿德勒,接着他們邊喝咖啡邊展開了第一夜的辯論:人可不可以改變?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你過去經曆了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的經曆,賦予其什麼樣的意義。青年人舉了一個朋友的例子來反駁智者所說的“人可以改變”。
青年有一位朋友,已經躲在自己的房間裡很多年了都不出門,雖然他很想改變自己,想像正常人一樣出去生活和工作,但是他很害怕離開房間,一出門就會手腳發抖,身體不舒服。青年說即使他的朋友想改變也改變不了。
青年認為他的朋友可能之前遭受過心理創傷,比如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或者在學校受過欺負之類的。也就是說,青年人認為他的朋友當下出不了門的狀态是由過去的經曆造成的,就像現在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的問題就會說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但智者的回答卻讓青年人大跌眼鏡,他說這位朋友之所以出不了門是因為他自己就不想出門。這裡智者便引出了“原因論”和“目的論”。
原因論,或者決定論,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原生家庭”、“心理創傷”之類的理論,是佛羅伊德的學說。原因論認為,一個人的現在(結果)甚至未來都是由過去發生的事情(原因)決定的,且無法改變。
但面對比如父母離異,家暴,貧窮等相同處境的人,卻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所以“原因論”并不成立。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心理創傷并不存在,所謂的心理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不可否認,小時候一個人所遭受的一切,比如受虐待,校園霸淩等的确會對這個人産生影響,但經曆本身并不能決定什麼。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個人過去的經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自己過去的經曆,這才能決定我們現在的生活。這門學科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學說時曾說過:我們并非因為自身經曆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曆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曆,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曆的意義。”
這時青年再三替他的朋友反駁,“目的?難道是我朋友自己樂意待在屋裡不出門的嗎?他有什麼目的?我确信他是真的被迫那樣做的!”。
智者問,如果這個朋友選擇不出門對他會有什麼“好處”呢?如果長時間不出門,他的父母和周圍的人必定會更加關心他,擔心他,小心翼翼地照顧他,想方設法幫助他。但是如果當個正常人的話,他也隻是個非常平凡普通的人,并不一定有機會能得到那樣的關注。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是真的根本就不想出門。
總之,青年的朋友不能出門是因為他先有了“不出門”的目的,然後制造出了一出門就會有的不安情緒和其他症狀,這些情緒和症狀并非假裝,而是他的身體為了配合他的“目的”所做出的反應。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目的論”。
阿德勒否定“原因論”是因為,如果我們一味把現在的結果都推給過去,那對現在的你又有什麼好處呢?你再怎麼找過去的“原因”,也不能改變當下的你,因為過去必定不能改變了。推崇“原因論”就是認可“人不能改變”。而“目的論”卻不一樣,即使過去不能改變,但我們的“目的”可以改變,也就是我們的想法可以改變,人的想法改變了行為就會改變。
在我們抱怨“過去”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時,不妨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的内心:抱怨“過去”給你帶來了什麼“好處”?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青年人沒有被智者說服,于是繼續舉例。一次他去咖啡店喝咖啡,服務員不小心打翻了咖啡弄到了他的衣服上,當時他對服務員大發雷霆。但平時他不是容易發怒的人,他認為他的憤怒隻是當時的情景下生出來的一種無法預測的情緒。他質問智者“難道當時的憤怒也是我制造出來的嗎?”
智者說“是的”。一個媽媽因為孩子做的某件事對她大聲呵斥批評,但當電話鈴聲響起,她又和顔悅色地和對方說話,挂完電話後她繼續厲聲吵孩子。這個媽媽對孩子憤怒的情緒和青年對服務員憤怒的情緒都是先有一個目的存在的。也就是說,他們都先有一個目的,然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去制造出憤怒的情緒。
這個目的是什麼呢?可能是為了引起對方的重視,展示自己的權威,或者是為了更快地解決問題。
其實,不隻是“憤怒”,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來表現出某種情緒。比如情侶之間,尤其女生為了讓男生更關心自己,重視自己,就會表現出生氣和不開心。孩子更是如此,為了讓父母或周圍的人關注自己,所以表現出不懂事,不聽話,鬧人等行為。
不論孩子還是成年人,每種情緒背後都有某種未被滿足或急于被滿足的需求,情緒是自己為了獲得某方面的滿足而使出的一種手段。所以,下次當你出現某種情緒時,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的“不幸”和“不改變”是當下的你,自己下定決心選擇的青年有一個朋友,非常開朗健談,和陌生人也能很快聊到一起,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朋友。而青年自己不善與人交談,在和人說話時會覺得别扭。青年欣賞這個朋友,希望能成為朋友那樣的人。
青年認為,性格是一個人的根基,是由過去的經曆塑造的,無法改變,即使讀再多的書,積累再多的知識也無法改變一個人已經傾斜的根基。
智者問青年為什麼要成為朋友那樣的人,青年回答,那樣的話自己就會幸福。也就是說,青年現在覺得自己并不幸福,他不喜歡自己,他認為如果能成為朋友那樣性格的人就自己會幸福。
智者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話: 一個人重要的不是被賦予什麼,而是如何利用被賦予的東西。青年之所以不喜歡自己,羨慕别人,就是因為他還是隻看到了自己被賦予了什麼東西,而不是想如何去利用這些被賦予的東西,或者說是他隻看到了自己沒有被賦予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然而,一味地羨慕别人,嫉妒别人,和别人比較,不接納自己,并不能讓自己有任何進步和發展,隻會讓自己深陷“過去”,而過去已經不能改變。
智者對青年說,其實青年的“不幸”和“不改變”都是自己選擇的,因為選擇保持現狀對他自己其實是有“好處”的。
青年希望成為朋友那樣的人,認為那樣自己就幸福了。這樣他的“不幸”和“不改變”就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可以歸罪于自己沒有朋友那樣的性格,其實也就是沒有朋友所經曆的過去,過去已無法改變,那他的不改變也就理所應當。同時這樣也避免了去面對自己努力了卻失敗了的結果。
智者說,一個人在10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是無意識地選擇了自己的性格或者說是生活方式,但現在的我們(甚至很早之前)已經了解了自己當下的生活方式,那之後的選擇就是我們有意識地而為之,是我們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也許我們渴望成為健談的人,也許我們希望能夠養成每天讀書、健身的好習慣,也許我們想要積攢更多的錢,也許我們一直想要換工作,但卻一直在原地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為什麼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卻還會選擇維繼續持原狀呢?
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内心下定的決心不去改變。雖然我們嘴上說要改變,但真的改變是需要脫離現在的舒适區去做自己以前不做或不經常做的事情,去做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比如需要早起,需要動腦子思考,需要抵制食物和娛樂節目的誘惑。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改變的結果,不确定結果的好壞,不确定自己改變了是什麼樣子。
而眼下的狀态雖然讓自己不滿意,也經常抱怨,但是自己卻很确定,感覺一盡在掌握之中,不會讓人産生不安。與要改變帶來的不确定感相比,即使是好的改變,我們還是甯願繼續保持當下的難受和不滿狀态,繼續當“現在的我”。總而言之,我們往往缺乏改變的勇氣。
唯有行動才會讓你有所發展,有所改變在第一夜談話的最後,智者又舉了一個他朋友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人是如何為自己不做出改變找借口的。他的一個年輕朋友想成為小說家,卻一直說忙沒有時間寫。其實,他是怕自己寫了也寫得不好受打擊,一直不寫的話就可以想着“如果我寫了就能怎樣怎樣”,可以一直幻想下去,保留一個當小說家的夢。這樣下去,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開始寫。
那要怎麼改變這種狀态?答案就是“去行動”。隻要行動了就會有所發展,即使他寫了發現自己的确當不了小說家,也可以及時調整夢想,調整努力的方向,這也是一種好的發展。
我發現自己也像智者的朋友一樣,很多事情一直給自己找借口不去做,就比如這篇文章,想寫快有一個星期了,但我一直以帶孩子沒時間為由拖到今天才寫。早上的時候覺得晚上沒睡好,要補補覺,晚上孩子睡了又不想動了,白天有點空閑時間有時候還刷刷抖音。其實我内心裡就不想寫,雖然我覺得我應該寫,但寫這樣的文章比讀書本身和記錄生活的文章要費腦,費時的多。不寫吧,心裡一直惦記着也不痛快。
痛苦是怎麼來的,焦慮是怎麼來的?不就是我們一邊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或做某事,一邊卻找借口不行動,或不敢行動造成的?現實和想法産生了沖突,于是便産生了不開心,痛苦,難受和焦慮。
我們的不幸從何而來?來自于自己當下的選擇,來自于缺乏改變的勇氣。
結語人可以改變,我們要确信這一點。不論我們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曾經遭遇過什麼,做過什麼事情,這些都屬于過去,過去不能改變,但我們對過去的想法可以改變。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借口,我們就會更快樂。
希望我們都能獲得改變自己的勇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