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者,骨之餘,腎之标,寄養于龈。足陽明胃經,絡于上龈,手陽明大腸經,絡于下龈。故牙痛多與腎、胃、大腸經有關。
齒根侵蝕者,俗稱“蟲牙”或“爛牙洞”,即齲齒,雖稱蟲牙,實則并非蟲蛀,而是由于牙齒本身缺陷并積存食物殘渣,細菌繁殖産酸對牙齒腐蝕的結果。關于“蟲牙”之說,是形容牙齒腐蝕成洞,如同蛀蟲鑽洞一樣,并非有什麼牙蟲,《冷廬醫話》中記載:“江湖上女醫有捉牙蟲者,……其術皆僞”。曆代文獻中有治蟲牙殺蟲之方,不免摻以腹測。
牙痛又稱“齒痛”,首見于《靈樞》:“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諸病源候論》有“牙痛候”和“齒痛候”,以及“牙齒蟲候”、“齒齲注候”等詳盡記載。
現代臨床,按髒腑辨證與經絡辨證相結合的方法,可将本病概括分為以下九個證候類型。(一)風寒阻絡;(二)少陽郁火;(三)陽明經風火;(四)大腸實熱;(五)氣虛牙痛;(六)腎經虛火;(七)腎經虛寒;(八)陽明瘀血阻絡;(九)齲齒。至于“牙疳”、“齒槽風”等牙病,雖亦有牙痛症狀,但不屬本篇讨論範圍。
證候治療 風寒阻絡型牙痛的治療方法
四診摘要 牙痛發生在風寒感冒後,得熱湯含漱之,其痛可緩,齒龈不腫,伴惡寒發熱,鼻塞,舌苔薄白,脈浮緊。
辨證分析 《靈樞·五味論》曰:“齒者,骨之所終也”,皆由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于齒,若陽明絡虛,風寒之邪侵襲,客于陽明絡脈,經絡閉阻不通,可産生牙痛。正如《諸病源候論》所雲:“手陽明之支脈,入于齒,齒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風寒客于經絡,傷于骨髓,冷氣入齒根則齒痛。”本書于“齒齲注候”中又曰:“手陽明之支脈,入于齒,足太陽脈,有入于頰,遍于齒者,其經虛,風氣客之,絡搏齒間,與血氣相乘,則龂腫。”(按龂即龈,俗稱牙床)。《證治準繩》引劉宗厚的話說:“頭面外冒風寒或口吸寒冷緻牙疼者,皆外因也。”因系外因感冒風寒,風寒侵襲足太陽膀胱經脈并客于手陽明支脈,故除牙痛主證外,還兼有惡寒發熱、脈浮緊等風寒在表之症狀;風寒客表,肺氣不宣則鼻塞;舌苔薄白亦主病邪在表。
亦有平素腸胃内蘊濕熱,循手足陽明絡脈上傳于齒間,複感風寒,濕熱被郁不得外達發為齒痛,此為外有表寒,内有濕熱,屬寒包火症。《古今醫鑒》雲:“牙痛之證,其人腸胃素有濕熱,上出于牙龈之間,适被風寒,或飲冷所郁,則濕熱不得外達,故作痛也。”
辨證要點:風寒牙痛主要特點為牙痛發生在風寒感冒之後,多齒龈不腫,伴有風寒表證,可同時兼有足太陽膀胱經氣不舒之表現,症見項背強不适,頭痛等,其發病季節多見于冬月。若腸胃内蘊濕熱,外寒裡熱者,可有齒龈腫,舌苔黃厚等裡熱表現,但外寒束表,惡寒發熱、鼻塞、項背不适等表證亦同時兼見,病情則不同于單純的風寒牙痛。更不同于裡熱證之牙痛。臨床,不可隻看風寒外束,忽視裡熱存在;更不可隻顧裡熱,而不顧表寒;應辨出外寒裡熱,才能正确診斷。
論治法則 溫經散寒。
首選方劑 白芷湯。
方解:防風、荊芥辛溫解散表寒;白芷散表寒而專入陽明止痛;薄荷味辛性涼,不溫不寒,用于疏散表邪,配于辛溫解表劑中,能助防風、荊芥散表寒;連翹清脾胃腸間郁熱,石膏清胃熱;赤芍活血消龈腫。本方用于脾胃郁熱,外感風寒之牙痛。全方溫經散表寒,兼清裡熱。
備用方劑 溫風散。
方解:細辛升腎陽而散寒止痛,為本方主藥,曆代文獻記載,單味服用不可過錢(3克),過量有氣閉緻死之說,但在治療風寒牙痛時,若配以甘草,其用量可用至6~9克,無慮;白芷、藁本上行頭面,祛風散寒止痛,與細辛相配,辛香升散,其通絡散寒止牙痛之功效更佳;荜撥辛熱,入手足陽明經,為治風寒牙痛聖品,内服外擦皆效;當歸、川芎和血扶正,可助發散風寒之力,又防發散耗傷營血之弊;蜂房性味甘平,入足陽明胃經,力專祛風攻毒,消腫止痛,亦為治牙痛常用之品,無論風寒、風熱皆可用之。本方用于風寒阻絡,内無郁熱者。
随症加減 兼頭項強痛者,加葛根;表實無汗者加麻黃;鼻塞者加蒼耳子、辛夷;有汗表虛者,去荊芥、防風、藁本,加桂枝、白芍、生姜、紅棗,調和營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