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經脈辨證論治之我見

  經脈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可深入體腔内,連屬于五髒六腑,,也可淺出體表、肌肉,聯絡于筋骨、皮毛,以濡養于周身。如《靈樞?本髒》雲:“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海論》也說:“夫十二經脈者,内屬于髒腑,外絡于肢節。”在正常情況下經脈起到溝通内外、轉輸氣血的作用。經脈氣血運行失常,也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靈樞?經别》雲:“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在治療疾病時調節髒腑功能、疏通經脈、運行氣血,又是重要的手段。《靈樞?經脈》雲:“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既是人體組織結構的組成部分,又是人體機能聯絡、調節和反應、調控的機能系統,與髒腑的生理功能具有同等重要意義。

  目前對經脈病候的研究,遠不如髒腑病候研究得具體和系統,而且在臨床實踐上缺乏認識,在既往的文獻中又缺乏記載,隻是在《靈樞?經脈》篇中有“是動則病”、“是主所生病”的記錄,《靈樞?經别》有絡脈的虛實病候,及散見在《内經》其他篇章中的一些内容。在《難經?二十四難》也有一部分經氣乏竭的病候記載,後世隻見《脈經》有十一脈病候的論述,尚缺乏完整性、系統性。對經脈理論的系統應用也缺乏廣泛性,隻是針灸取穴時應用,尤其在經脈病候及病證辨證和針灸治療方面更是空白。正如原世界針聯主席、中國中醫研究院副院長王雪苔教授所說:“今日于中醫診斷學、針灸學論述經脈辨證時,除引錄《内經》、《難經》等篇條文外,幾乎再無餘論,與其他辨證相比,内容顯得貧乏殊甚,缺乏經脈病證的系統辨證,今後需要解決這個2000多年遺留下來的重大問題。”這正符合我們研究經脈病證辨證的初衷。

  經脈病候辨證綱要在《内經》中已形成,但缺乏梳理和深入研究。如《靈樞?經脈》在論述經脈病候時,即提出虛實寒熱的簡要辨證思想,在手太陰肺經病候中提出:“主肺所生病者,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尿色變。”氣盛有餘為實證;氣虛,少氣不足以息為虛證,即肺經虛實辨證。主要表現在經脈所過(循行)之處的病候,背為胸中(肺)之府,肺經有病則肩背痛。也有表現在體表循行上,如手太陰經之别的病候:“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去欠,小便遺數。”即是絡脈病候辨證已出現寒熱性質的病症,治療時取絡穴(列缺)。另外,又如手陽明大腸經的虛實病候,“氣盛有餘則當所過熱腫;虛則寒栗不複。”即由于虛實而引起寒熱症狀。在十二經中都有虛實的辨證,但以手太陰、足太陰、足陽明最為明确,如胃足陽明病候中說:“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于胃則消谷善饑”、“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等,即分出虛實、寒熱四證綱要。《難經?二十四難》,曾提到經氣衰竭的證候,如“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但隻明确提出五條經脈的氣竭證。經氣逆是出現經脈病證的主要機制,《内經》也有數篇論述經氣厥逆,如“厥證”、“厥病”的論述,但對整體經脈病證來講,也隻是一個側面。縱觀2000餘年來,經脈病候及其辨證論治,沒有形成理論體系。由于經脈病證論述不系統,辨證論治尚缺乏,未充分發掘出來加以利用,因而運用經脈的調節、治療各種病證還有很大空間。

  經脈辨證的内容及指導臨床的意義。辨證是臨床治療非常重要的環節,所謂“辨證是臨床治療的靈魂。”是完好的治療方法和最佳療效的基礎,因此,辨證思想、辨證内容,都涉及治療的效果。既往針灸教材上或臨床治療中,多固守病證或症狀用穴,而缺乏病證辨證取穴。近些年來,針灸治療的辨證,又照搬中醫髒腑辨證或病因辨證方法,缺乏針灸經脈理論特色的辨證思想。我們認為針灸雖然都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治病,但針灸療法畢竟與中藥療法不同,應該有其獨特辨證内容,即理、法、經、穴、術五個方面。

①理:即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如以陰陽五行、髒腑、經脈、氣血等理論為核心;

②法:即治法、治則,應體現針灸治療的特色,如除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為針灸中藥共用外,還應體現“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則,還應體現“熱者疾之,寒者留之”。另外,還有“宛陳則除之”、“瀉南方火,補北方水”、“追而濟之,迎而奪之”、“刺井瀉荥”等針灸特色的治法治則;

③經:即經脈。經脈與髒腑同等重要,因為經脈都内屬髒腑,不應重髒腑、輕經絡,而應是強調經脈,因為針灸要取其經和腧穴,如手太陰肺病的咳喘氣逆取中府、雲門,即取肺經穴。因此,各經病候,取本經穴為首選;④穴:取穴應首選本經穴,或表裡經穴或相關脈經穴。在取穴配穴方法上,針灸治療已積累了豐富經驗,有母子配穴、俞募配穴、原絡配穴等各種特定穴配穴法;

⑤術:針術,即掌握各種針刺補瀉方法,不管用何種補瀉方法,針感得氣和感傳是針刺有效的标志。針感即針下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感傳即針感“染于巷”沿經脈傳導、而達到“氣至病所”。這些内涵充分體現針灸辨證論治的内容。

為了使經脈病證辨證論治系統化,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理論病證概述。

①本經内屬本髒(腑)的病候辨證(即内循行于髒腑,屬絡關系);

②本經外循行于形體肌表的病候(即外循行線,經脈所過的病候反應);

③相關髒腑組織器官病候辨證;

④本經的經筋、絡脈的病候辨證。

辨證思想和内容即以陰陽、虛實、寒熱為主要内容,揭示經脈病候的内涵。經脈病候辨證論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臨床意義,對此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在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的資助下,進行了系統研究,編寫了《經脈辨證論治》一書,針灸辨證論治的研究已初步完成了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1)針灸經脈病候辨證論治成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四個方面的證候根據中醫經典著作、後世100餘種針灸著作及散藏在中醫著作,經過梳理、總結歸納、系統分類,結合作者的實踐經驗而編著,将過去分散在100餘部著作中的經脈病候形成系統而完整的論述,體現出經脈病候的廣泛性、具體性。其次是體現在“理”上的從中醫理論觀點出發,用虛實、寒熱為辨證綱要進行辨證。因經脈本身即分陰經與陽經,一般循行于髒腑為裡證,循行于體表的可體現為表證。這在病候分析中已很清楚,因此隻用虛實寒熱四綱辨證,即可反映八綱的内容。

  在辨證論治内容上強調“經”的意義,是病證分類的依據,分十二經病候、奇經八脈病候。在取穴上首先取本經之腧穴,正如《針灸大成》中說:“甯失其經勿失其穴”,說明“經”是針灸學中很重要的組成内容。穴位是氣血從體内通于體表的穴道,是病邪入侵的門戶,也是治病用針調節的要道,如《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說“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門即指腧穴,神指正氣,客指邪氣。即腧穴是正氣循行的路徑,如出入有門,外邪也可以從此出入。因此,針刺主要部位是穴位,以此調節正氣和排出邪氣之門戶。用穴可以組方,但是針灸經典名方很少,不如《傷寒論》的名方組成比較固定合理,且千百年來應用有效。針灸處方很多很雜,但稱名方者,後世應用者甚少,因而隻能用穴位組成而代之。最後,針刺療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手法,或稱針法。古今針法涵蓋面很廣,上自《内經》下至明清及今日,針法不斷創新再發展,而且又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其進步較快,但其關鍵在療效,因而也是論治中的重要方面。

  (2)增補了大量經脈病證、症狀。今以《帛書經脈》、《靈樞》、《經脈辨證論治》三部著作,做一簡單比較,說明經脈病候的增補情況:

①馬王堆出土文物《帛書經脈》中記載的經脈病候,以手太陰肺經為例: 一本《足臂十一脈灸經》指出:“臂手太陰脈……其病,心痛,心煩而噫,皆灸臂太陰脈”(3症)。二本《陰陽十一脈灸經》指出:“是動則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則)交兩手而戰,此為臂厥”(3症)。“是臂太陰脈主治其所産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為五病”(5病)。即《足臂十一脈灸經》有3症,而《陰陽十一脈灸經》有8個病症。

②《靈樞?經脈》“肺手太陰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5症)。“主肺所生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熱(7症);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尿色變”(6症)有11症。共有16症。

③《經脈辨證論治》症狀:内循行肺的症候:呼吸不利,喘、咳胸悶;水道不利,水濕泛溢,浮腫,小便不利;肺魄不安,恐懼多夢(9症)。外循行于形體肌表病證、症狀:胸痛、缺盆中痛、肩背痛、上肢内側疼痛、掌中熱;經氣厥逆,經氣絕(7症)。手太陰相關髒腑病候:胸脅滿痛,胃腸失和,嘔逆便洩;腎經失和,陰股、髀、踹、骨行、足痛(10症)。經筋病候:手大指不能握固,舉腕困難,手拇指轉筋,拘緊疼痛,脅下積塊;絡脈病:手銳掌郁熱,脹痛(7症)。共有33種病證或症狀,較《靈樞》有較多增補。如果再加上虛實寒熱四個證型辨證,其症狀更多。說明深入挖掘經脈病候的重要性,但經脈實質病候尚不限于此。

  (3)擴展了經脈腧穴的主治範圍及實用價值。針灸學從其曆史發展來看,是比較古老的一門學術,經典著作《靈樞經》又稱《針經》,是一本内容比較完備的針灸奠基之作,無論從經脈學說、刺灸法、臨床應用,都有較為豐富的内容。《内經》中有180多種病證,但用中藥治療的隻有13方,而且藥味不多,其大量病證都是用針灸治療,或取其穴或取其經。但這種内容一直沿用至今,未有顯著發展,其經脈病候與腧穴主治作用,又缺乏系統的梳理,與客觀病症的臨床應用很不相應。有的經脈功能又與髒腑功能不相一緻,因而給深入挖掘經脈與腧穴的應用,留有很大空間,有待積極發掘與研究。醫學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新的疾病不斷出現,隻有深入挖掘理論深處的奧秘,開展實踐醫療的應用研究,才能适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

  腧穴的主治作用,過去存在嚴重的缺欠。如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主治功能嚴重脫離治療小腸本經腑的病證,《腧穴學》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針灸專業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出版)對小腸經諸穴的主治病證的小結中說:

①治療神志病;

②主液病;

③瘡痔癰腫;

④頭面病;

⑤發熱。

而無治療小腸腑病的腧穴,存在本經腧穴主治與本髒腑病證脫節的嚴重傾向。主治神志病的腧穴有:前谷、後溪治癫狂痫,腕骨治驚風,陽谷治癫疾發狂、妄言奔走,支正治癫狂易惕、驚恐悲愁、好笑善忘,小海治痫發羊鳴。有六穴治多種神志病,但小腸經并沒有主神志的作用。而且小腸(腑)的分清别濁、消化吸收功能也沒有表現出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欠缺。在大腸經也存在這樣問題,如手陽明大腸經有20個穴,涉及調理腸腑功能的隻有3個穴,即合谷、上廉、下廉。這也不能使經與腑的功能相适應。在我們編著的《經脈辨證論治》中,小腸經的19個穴中,有15穴治療本經腑病,發揮了本經穴治本經腑病的優勢。其中最多應用的是後溪(6次)、肩貞穴(5次)、陽谷穴(4次)、支正穴(6次)、小海穴(7次)、聽宮穴(7次)、翳風穴(4次)、前谷穴(4次)、少澤穴(4次),共應用過15穴72穴次之多,說明本經穴的主治範圍有較多擴大,提高了腧穴的臨床實用價值。如治療小腸功能障礙而出現的腹脹、腹痛、腹洩等病候,就應用5穴,即後溪、腕骨、養老及下廉、小腸俞。如後溪配合谷有理腸胃之氣機、止瀉止痛的作用;後溪配天樞和上、下廉,四穴相配,有調腸胃氣機,升清降濁,消脹止洩,治腹瀉的作用;腕骨治腹瀉屬于熱證者,可清熱增液理腸導滞,和下廉配合,清熱利濕,治濕熱下利;養老和足三裡配合,健脾和胃,益氣生血。這就突出本經穴治本髒(腑)病的特點,這是此前針灸文獻缺少記載的。

  綜上所述,經脈病候辨證論治的研究工作相當重要,經脈辨證與髒腑辨證二者有着同等的地位,二者都不可偏廢。經脈病候辨證論治也同樣強調理、法、經、穴、術。理即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法即針灸學的治法、治則;經即經脈,經脈即包括體表循行也包括内髒聯屬;穴即強調經穴應用應與經脈功能相一緻;術即強調針刺方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