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本紀》的内容
《蜀王本紀》
揚雄《蜀王本紀》曰: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折權、魚易、俾明。是時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已上至蠶叢,凡四千歲。次曰伯雍,又次曰魚尾。
可以看出,《蜀王本紀》中這五個帝王的名稱是:蠶叢、折權(伯雍)、魚易(魚尾)、俾明、開明。
現梳理如下:
一、蠶叢,實際上是昌仆(蜀山氏)
二、魚易(魚尾),實際上是高昜(颛顼)
三、伯雍(柏灌),實際上是伯鲧
四、俾明(杜宇),實際上是文命(大禹)
五、鼈靈(開明),實際上是啟(啟明)
一、蠶叢——蜀山氏
“蠶叢”是“蠶仆(昌仆)”的誤認,也就是說根本沒有“蠶叢”這個人。
“仆”被誤認成“叢”
根據曆史記載,黃帝的兒子昌意娶蜀山氏的昌仆,生下颛顼。
“昌意”也叫“蠶玉”,是Tsan-yul的音譯,意思是“蠶域”或“蠶國”。
國,域
古代的“域”和“國”是同一個字。(藏語的yul和漢語的“域”應該是同源詞)
實際上,“昌仆(蠶仆)”隻是昌意妻子的部落名,并不是她本人的名字。
“蜀山”的“蜀”、“昌仆”的“仆”、“伏羲”的“伏”、“天竺”的“竺”、“不周山”的“不周”,都是西羌語'brug(龍)的音譯,也就是說,“蜀山”和“昌仆(蠶蜀)”實際上是一個詞,都是指蜀山氏部落。
而《蜀王本紀》裡的“蠶叢”就是把“仆(菐)”誤認成了“叢(叢)”
古代的“蟾蜍”和“昌仆(蠶蜀)”同音,所以古代四川地區的人們常用蟾蜍來代表“蠶蜀氏(蜀山氏)”。
金沙遺址出土的蟾蜍
由此可見,“昌仆氏(蠶蜀氏)”就是“蜀山氏”,是部落名,而不是人名。
那麼,昌意的妻子叫什麼名字呢?
《山海經》提到颛顼的母親“淖子曰阿女”,其實颛顼的母親就是昌意的妻子,隻不過是《山海經》把“韓流(乾荒)”和“颛顼”當成了父子二人,實際上“韓流”和“颛顼”是同一個人。“淖子”也是西羌語'brug(龍)的音譯,“淖子氏”就是“蜀山氏”。“淖子曰阿女”就是“蜀山氏叫做阿的女子”。
看來,昌意妻子實際上叫做“阿”或“阿女”。“阿”的古音是nga(ŋa),和“娲”同音,“娲”的古音也是ŋa。
藏語的第一人稱“我”就是ŋa,漢語的“我”字古音也是ŋa,山西話的“我”是ŋe,粵語的“我”是ŋo。
“我”字的最早雛形:
我(ŋa)
金沙遺址出土的三對翅膀的昆蟲,就是“我”字的雛形,用來紀念颛顼的母親阿(ŋa)。
其他的曆史文獻中說颛顼的母親叫“女妪”,“妪”在現代漢語裡是發yu的音,但在古代漢語裡就是ŋa音。
蠶蛾(ŋa)
阿(ŋa)
蠶蛾,阿(ŋa)
二、魚凫——高昜、颛顼
《蜀王本紀》裡的“魚凫”是“魚昜(高陽)”的誤認,也就是說,“魚凫”這兩個字本來是“魚昜”,被誤認成了“魚凫”。
“昜”被誤認為“凫”
昜(陽)
這個“魚凫”,在某些《蜀王本紀》的版本中是“魚易”或“魚尾”,其實也是“魚昜”的誤認。
由此可見,所謂的“魚凫”和“魚易”實際上都是“高昜”的誤認,高昜就是高陽,就是颛顼。
颛顼:
颛顼首戴幹戈
“颛顼”兩個字,在戰國時期的楚簡中寫作“端玉”。也就是說,在古代“颛顼”和“端玉”同音。
“颛”和“端”兩個字,古音是dun,近似現代漢語中“敦”的發音。“顼”和“玉”兩個字,古音是gu(一般都帶有尾音),近似現代漢語中“固”的發音。所以,“颛顼”和“端玉”在古代的發音近似“敦固”。
原來,“颛顼(端玉)”是突厥語(匈奴語)的音譯。這個現代譯為“通古斯”,漢朝時期譯為“東胡”。
《史記》裡說:“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就是說匈奴的先祖是夏朝遺民,叫做“淳維”。
這個“淳維”也是的音譯,Tung(Tun)譯為“淳”,uz譯為“維”。所以,“淳維”就是,就是東胡。匈奴首領(單于)也喜歡用“淳維”這個詞作為自己的名字,比如冒頓(Batur)單于的父親頭曼(Tüman)單于也叫“淳維”,也就是和颛顼同名。
那麼,問題來了。《史記》裡說“淳維”是匈奴的先祖,而“淳維”就是,就是東胡。而東胡和匈奴是敵對關系,怎麼會是匈奴的先祖呢?
其實,這就如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一樣,他們原來是一個整體,後來分化成了兩部分。也就是說,匈奴和東胡以前是一個整體,後來才分成兩個部分的。
這個詞的意思是“北鬥豬神”,先秦時期被譯為“颛顼”,漢朝被譯為“東胡”,近代被譯為“通古斯”。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豬就是代表颛顼的
陶豬——颛顼
《山海經》說颛顼的父親叫“韓流”,而且把韓流說成是豬的樣子。
實際上,“韓流”兩個字是“乾荒”兩個字的誤認,乾荒就是颛顼。也就是說,《山海經》裡的“韓流”其實就是颛顼。
颛顼縱目(絕地天通)
颛顼絕地天通
戶對
颛顼眼
在古代,很多住戶門口都安裝兩根柱子形狀的眼睛,叫做“戶對”,也叫“颛顼眼”。
三、柏灌——伯鲧
《山海經·海内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鲧”。《路史》說“高陽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鲧”。
這裡的“白馬”很可能是“白犬”的誤認。
“犬”被誤認成“馬”
從這些資料來看,鲧應該是高陽(颛顼)的孫子。
即:黃帝——昌意——颛顼——駱明——鲧
金沙遺址出土的石人像
這個石像,是夏後氏為了紀念鲧因為治水失敗而被陷害的那段經曆。這個石像顯示出伯鲧一生中最悲慘的時刻,如同基督教徒紀念耶稣一生中最悲慘的時刻一樣。
大禹的父親崇伯鲧,他的另一個名字叫“十二歲”,也叫“大十二歲”。
《山海經》的抄寫者把“大十二歲”誤寫成了“誇父”。
“大十二”被誤認成“誇”
“歲”被誤認成“父”
大十二歲——崇伯鲧
所以說,“誇父逐日”實際上是“大十二歲逐日”,也就是鲧和舜(日)之間的權力争奪,最後的結果是崇伯鲧失敗被殺。
《山海經》中所說的“耳兩黃蛇”實際上是耳朵上有兩根象牙。
耳兩黃蛇
在中印緬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那加族,他們就是把象牙當成蛇挂在耳朵上的。
那加族
那加人
四、杜宇——大禹
《蜀王本紀》裡有“杜宇”,而“杜宇”和“大禹”在一些方言裡完全同音。也就是說,杜宇就是大禹。隻不過是《蜀王本紀》裡的故事情節太荒唐,完全歪曲了曆史事實。
筆者認為,三星堆出土的玉邊璋就是大禹的令牌。
文命
甲骨文裡的“文”,就是一個兩腿叉開站着的人。
甲骨文裡的“命”,就是一個戴着尖頂帽子跪着的人。
“文命”是西羌語Mun-gling,的音譯,意為“太陽之洲”。(因為大禹出生在西羌地區,所以夏朝帝王的名字有很多都是西羌語)
禹耳三漏
三星堆青銅神壇上的“姒”字
曆史記載大禹“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就是大禹治水的曆史事件。
禹字
“禹”字是一條蛇(龍)加上了一個表示手的符号,所以有人就認為“禹”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抓蛇”、“抱蛇”。
錯誤的解釋
筆者認為,那個符号在其他甲骨文的文字中确實是代表手的符号,但在“禹”字中代表的是大禹手中的三股叉,代表他是掌管大海的神,根本不是“抓蛇”、“抱蛇”的意思。
禹字
五、鼈靈——啟明
“啟”字被誤認成“敝(鼈)”:
鼈字
“啟”被誤認成了“鼈”
《蜀王本紀》裡的“鼈靈”,實際上是“啟靈”的誤認。“啟靈”是西羌語Khri-gling(寶座之地)的音譯,khri是“寶座”的意思,似乎也有“皇冠”的意思。吐蕃國王的名字裡一般都帶有這個khri,這個khri在現代藏語裡的發音近似“赤”。古代的khri發音應該是近似“可利”的音,譯為“啟”或“開”。
所以,西羌語Khri-gling(寶座之地)音譯為“啟明”或“開明”。也可以譯成“啟靈”,而“鼈靈”二字正是“啟靈”二字的誤認。
總結
一、《蜀王本紀》的内容是非常荒唐的,但裡面那些“蜀王”的名字正是夏朝皇帝的名字。
二、廣漢三星堆遺址根本不是古蜀國,而是虞夏王朝的都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