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發布消息表示,去年我國持續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标”,穩定農戶種糧收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超過5萬億元。
農業保險是減輕農業災害、穩定糧食生産的重要工具。統計顯示,去年我國農業保險為1.67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46萬億元,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年實現農業保險保費規模1192億元,同比增長23%,鞏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全球第一地位。其中,中央财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434.53億元,同比增長30.3%。
“财政支持是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央财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較大幅度增長,體現了支持農業發展、維護糧食安全的決心。”對外經貿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何小偉表示,作為一種機制性安排,農業保險越來越受到重視。
風險保障是農業保險的核心功能,保險保額是衡量農業保險風險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國農業保險總保障額度從2007年的112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46萬億元,風險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任金政告訴記者。
農業保險日益成為廣大農戶的“定心丸”和農業生産的“穩定器”,農民獲得感顯著提高。近年來,在南方寒露風、江浙滬台風、河南特大暴雨等自然災害後,農業保險均發揮了助力農戶恢複再生産的重要作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緻富渠道。
“土特産”具有較高經濟附加值,對提升農民收入、促進共同富裕作用十分明顯。“農業保險規模快速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除了大宗農産品保險,對‘土特産’保險的需求也加大了。”任金政說。
甜菜是新疆的特色農産品。近幾年,受國際糖價走勢影響,甜菜收購價波動劇烈。新疆昭蘇縣農戶以種植甜菜作為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以前主要通過制糖企業進行保底收購應對價格風險。由于訂單價格為固定價格,農戶無法享受糖價上漲帶來的收益,種植積極性有所下降。為此,昭蘇縣創新引入“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模式,為農戶提供“保底訂單+價格上漲保護”的模式,農民獲得的保險賠款與價格補償超過自繳保費的7倍,不僅使農戶種植收入得到保障,還拓展延伸了産業鍊,帶動了産業升級。
從6省份到覆蓋全國,從2007年玉米、能繁母豬等6個品種到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地方優勢特色農業等數十種農産品,從“保物化成本”到“保完全成本或保種植收入”,在不斷擴面、增品、提标的同時,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脈絡逐步理順,初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農業保險發展之路。
财政部金融司近日表示,未來一個階段,在穩步擴面、增品、提标的基礎上,我國農業保險将以持續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标,逐步實現從農業保險大國到農業保險強國的跨越。
“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全球第一的地位持續得到鞏固,但不會一味刻意追求擴大規模。”何小偉認為,今後農業保險發展的重點将會從規模轉移到質量,“在确保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楊 然)
有話要說...